{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定價650.00元
8
折優惠:
HK$520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明朝那些事兒(參)
9789867480880
當年明月
大地
2008年4月03日
83.00 元
HK$ 70.55
詳
細
資
料
* 叢書系列:HISTORY
* 規格:平裝 / 384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HISTORY
分
類
[ 尚未分類 ]
同
類
書
推
薦
內
容
簡
介
今年文壇大黑馬.2007年網路一哥《當年明月》驚世之作
中國最後一個漢人王朝興衰的全程解說
新浪Sina《當年明月》部落格,至今,每月點擊超過百萬的超強人氣巨著。
歷史本身很精彩,歷史可以寫得很好看!
中國時報開卷版2007年美、日、中書市回顧,強力推薦
《明朝那些事兒》第三部接續上篇,從明英宗朱祁鎮成功復辟的「奪門之變」後寫起,敘述了忠奸不分的朱祁鎮聽信讒言,殺害曾救其於危難之際的大功臣于謙,而這也成為他繼「土木堡之變」後在歷史上留下的另一大污點。而在他病逝後,相繼繼位的兩位皇帝,憲宗和孝宗,一個懦弱不堪無所作為,一個心有餘而力不足,撂下的這副重擔落在了明代三百年中最能鬧的一個皇帝──「朱厚照」身上,寵八虎、建豹房、自封威武大將軍,朝廷中充斥著一幕幕荒唐的鬧劇,局勢更是動盪不安,也就在這種情勢之下,一位亙古罕有的文武奇才,踏上了歷史舞台中央,一生傳奇的經歷就此開始,他的光芒將冠絕當代,映照千古,他就是──「王守仁」,清剿盜寇,平定叛王,勇鬥奸宦,給後人留下許多近乎神話的不朽傳奇。
同時,本書本書中仍然不乏大量描寫精彩的權謀之術,戰爭之術,詭詐之術,相信必能一如往般深深吸引您的目光。
作者簡介
當年明月
副研究員,明史學會會員,青年歷史學者,暢銷書作家,所著作品《明朝那些事兒》銷量過八百萬冊,為三十年來最暢銷之史學讀本,多次獲得“新浪圖書風雲榜”最佳圖書,當當網“終身五星級最佳圖書”等榮譽,位列全國2007——2009年度系列暢銷書第一名,該系列作品已被譯為日、韓、英等多國文字出版發行。
內
容
試
閱
* 讀者評鑑等級:
5顆星
* 推薦人數:2,共有2位網友寫書評。
*
我要寫書評
1.
半熟英雄
/ 台灣台北
2009.09.09看半熟英雄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歷史本身很精彩,歷史可以寫得很好看!
這句話一點都不錯
犧牲了睡眠時間
終於把這第三集啃完了
這三部主要敘述分別是
第一部:朱元璋的奮鬥史
第二部:朱棣的作為跟土木堡之變
第三部:朱祁鎮復辟成功到正德皇帝(朱厚照)的時代.兼述王陽明的事跡
第三部的內容
主要的成因皆為明朝皇帝悲慘的童年
造成他們日後不滿於文官集團的叨叨不休
因此寵信宦官以之抗衡
明朝的宦官之亂跟唐朝的宦官之亂有著截然的不同
唐朝宦官握有軍權甚至可以廢立皇帝
而明朝宦官充其量只是狐假虎威
因為皇帝們靠他們跟文官集團對抗
只要一紙詔書宦官照樣人頭落地(劉瑾)
也就是說皇帝們根本就是故意跟那些當時流行的所謂理學文官們的消極對抗
你不要我做啥
我就偏偏要去做
就是要跟你唱反調
我是皇帝.我可以讓你人頭落地
但是我不會.因為我知道你是對的
不過我會故意跟你唱反調以表達我的不滿
這就是典型的青少年叛逆期..........
明朝這段時間的皇帝
基本上都不是個好皇帝
但是卻都算是個好人
若在平民百姓家
充其量頂多是個頑童
偏偏他們都當上了皇帝
於是悲慘的國家時代終於開始
正如柏楊先生所說
一蟹不如一蟹.....
2.
黃國華
/ 台灣台北
2009.06.10看黃國華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第參卷的時間從土木堡之役被伏之明英宗歸朝回鍋當皇帝開始,一直到荒唐皇帝正德君翹辮子為止。從第三集內容就可以了解這個被視為朝政最黑暗的明朝,其衰敗的原因。
當年明月這本第三集的精彩度又恢復到第壹集的水準,因為第三集中完全沒有對外關係或國際事件,否則那股濃到令我作嘔的大中國主義又要讓我加快頁次的翻閱,大國主義的立場是沒有多大問題,但唯我獨尊、阿Q式的偏頗歷史解讀就讓我不敢恭維了,所以在閱讀本書之前,我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讀者們,請仔細審思當年明月這套叢書中的立場,因為一再被寵壞與放縱的大中國主義,不應該是被人們所歌頌的。
這本書大部分都是談到明朝的內政,也是我認為當年明月的強項,畢竟拋開了立場加上的生動劇情的歷史,是相當好看的,本書所提到的明代,有幾件事情與幾位人物比較有趣:
一、幾位皇帝的悲慘幼年:
如明憲宗朱見深,他的爸爸就是被俘虜的明英宗,當然,皇帝老爸這個靠山不見了,皇太子別說可望繼位,連生命都是危在旦夕,更別說被冷落在東宮無人聞問,童年就在這種環境長大。此外還有朱見深的兒子明孝宗,幼年更為坎坷,話說他老爸寵愛的萬貴妃十數載未能生得一兒半女,在妒嫉心與權位保衛的考量下,只要後宮傳出哪一個妃子有懷孕喜訊,萬貴妃就千方百計的強行將懷孕的胎兒打掉甚至於殺害懷孕的妃子,為了就是不讓丈夫有後,以免皇帝身故後被新皇帝報復,而明孝宗出生的時候,整個後宮卻將這消息完全封鎖,以免好不容易得來的皇子遭到萬貴妃的毒害,明孝宗就是在這樣見不得光的黑暗後宮長大,隨時要提防自己的生命遭遇不測。而明孝宗的兒子就是有名的正德皇帝,父親明孝宗鑑於自己兩代的悲慘童年,所以便對正德皇帝過度溺愛,使他成為一個不學無術的皇太子。
終於曉得明朝為什麼盡是出一些荒唐的皇帝,原來都是出自於悲慘的童年,而之所以有悲慘的童年,就是因為繼承權的明爭暗鬥所致。
二、本書前前後後的幾個重要角色:于謙、劉謹、正德皇帝、王守仁。當年明月似乎深深地透露著對這四個人物的喜愛與厭誤。
三、明朝朝政的惡鬥:
明朝的行政權基本上是掌握在內閣大學士上,尤其是首席大學士,其權力之大比起歷代的丞相還要大,也正因如此,過當的內閣權力造成政治的偏頗,也因為內閣這位置太重要了,所以才有前仆後繼的權位鬥爭,新人無所不用其極的想要鬥垮舊人,而內閣的更替往往變成仇恨式的清算,明代十之八九的內閣幾乎無法善終,輕則下放牢獄,重則抄家滅門,典型的中國改朝換代,也就是如此殘酷的血腥鬥爭,無須理由不講情面,反正新舊朝臣各憑本事,各方拉攏,所以明朝的朝政往往會被太監、特務、軍頭的把持,沒辦法,內閣為了自己的利益或生命,就只能多方拉攏才能保住自己權位而不被鬥垮。
台灣在清算舊朝的功力竟然與明代並駕其驅,誰說人心不古,「古」很大!
四、王陽明(王守仁):
這個人和曾國藩兩人,在中國上有很強的「政治正確」,他們兩人一開始都是地方官員,都是在中央有難的時刻,挺身而出保衛「皇權」的地方勢力,他們都有應變的能力,他們的中心思想就是「中央至上」,即便他們擁有顯赫的軍功和驚人的兵權,他們都不曾發生一點異心,這簡直就是中央集權封建社會下的「超級無敵大樣板人物」。
就好像孔明在台灣的地位一樣,蜀國明明在國力在軍力在財經都遠遜於曹魏,孔明就是要為了一個虛幻的「中興漢室」這個沒有人在乎的神話,不停的主動挑起北伐戰役,將四川從富裕的樂園變成一個戰爭機器,整個四川當年為了孔明的幾場戰爭,死掉了超過一半的年輕男人,農田無人耕作,女人沒有男人可以嫁,以致於四川的農地大量荒廢,也讓四川的人口急速下降,整個四川的資源通通被劉備關羽孔明這些流亡軍閥給賠葬掉。
當中學時我讀到出師表時,便不禁地替那些當年無辜的四川人感到悲哀,也替這世界上的所有無辜人類感到不平,明明就不是自己的戰爭,為何會被這些軍頭利益與一些高張的民族主義所波及呢?
所以,王陽明、鄭和甚、袁崇煥、孔明、曾國藩、崇禎皇帝甚至於袁世凱,都被後來的為政治服務的史官,或被近代的宣傳機器為了「政治正確」,給過度的美化或醜化,甚至於神話或妖魔化了。
連現在的新聞都可以被人為加工了,更何況千百年前,人必須去懷疑歷史,才能讓自己的思維更加清明。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