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拒絕家庭意外!居家安全設計健檢100+:瓦斯•水電•防墜•防盜,讓家人遠離危險的保平安設計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閱讀文學地景.新詩卷(附DVD)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5227678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策劃主辦、聯合文學出版社/編輯製作
聯合文學
2008年5月13日
150.00 元
HK$ 127.5
詳
細
資
料
* 叢書系列:閱讀文學地景
* 規格:平裝 / 416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閱讀文學地景
分
類
文學小說
>
詩
>
華文現代詩
同
類
書
推
薦
歧路行
席地而詩【增章新版】
席地而詩【增章新版★限量贈「兔年讀詩」春聯】
番薯記持。臺灣詩
驛站前的整條街都溶在光裡
內
容
簡
介
文學的源頭就是土地;沒有土地,就沒有文學。文建會策劃主辦「閱讀文學地景」叢書,共分三大卷:新詩、散文、小說(上、下冊)。主軸焦點定位在文學與地方的結合,希望民眾在參與的過程中,重返對家鄉的感情記憶,並深入了解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變遷軌跡。
新詩卷收錄從日據時代的指標詩人賴和、郭水潭、林芳年,至近代活躍於詩壇的鄭愁予、余光中、楊牧、周夢蝶、吳晟、陳義芝、?弦、詹澈、洛夫、羅智成等詩人的作品,共103篇(詳見本書目次),有大山大水的壯闊,亦有小景小點的優雅情深。詩人如樹,緊緊扎根於土地,是勇於挑戰的勇士,是境界超凡的哲人,他們領略風、雨、日、月,熱情擁抱人群,穿梭於光陰,化成動人詩篇。
◎本書特色:以台灣各地區分章,每篇作品均有作者簡介,並附名家導讀賞析。
◎本套書每本均附文學地景DVD,總長40分鐘,為您導覽台灣各地景緻與文學的對話。
「站在太魯閣峽谷,我的腦海裡隨即浮現楊牧、陳列、陳黎和吳明益等人的散文和詩作。同樣地,我若佇立濁水溪畔,相信季季、吳晟和宋澤萊等人的小說和旅記,大概也會清楚地浮升……放眼觀之,凡台灣之地,不論大山大水之區塊,抑或不起眼的小村小島,都有作家書寫的蹤影……作家在長年的生活歲月裡,以家園山川做為背景,展開生命悸動的書寫,描繪自己的成長,往往是一塊土地,最深沈感人的文字記錄和生活刻劃。以山川地理和風物文化為素材的文學地誌,經由作家的文字詮釋,每個時代也都會呈現不同的美學符號和標誌。土地會變遷,但他們以文字做為見證,展現地理景觀另一面的心靈風景,跟土地做微妙互動。」──評選委員劉克襄
目
錄
出版前言 文建會
【評選委員推薦序】打開地誌文學的窗口 劉克襄
【北台灣】
基隆市:
秋歌──給暖暖 ?弦
漁人的家──詠八斗子漁村 許德全
台北市:
士林夜市 朵思
木柵溪 李弦
烏來 沙穗
落櫻後.遊陽明山 周夢蝶
金龍禪寺 洛夫
左轉迪化、右轉酒泉 施善繼
貓空找茶 陳家帶
平交道 商禽
台北新故鄉 路寒袖
牯嶺街 趙天儀
俯拾 鄭愁予
台北縣:
台灣水韭 李魁賢
九份五記 林怡翠
日落淡水河 郭楓
故鄉四景 金瓜石 簡政珍
觀音 羅智成
宜蘭縣:
帶父親回家 黃春明
龜山島詠歎調(一) 零雨
到南方澳去 蓉子
卑亞南蕃社 南湖大山輯之二 鄭愁予
桃園縣:
月桃花 杜潘芳格
新竹市:
竹風采景五首 代橘
新竹縣:
故里 杜潘芳格
月清.秋深 杜潘芳格
末日 杜潘芳格
司馬庫斯 蔡秀菊
【中台灣】
苗栗縣:
苗栗明德水庫 余光中
斷橋(龍騰斷橋) 莫渝
海岸 黎煥雄
台中市:
梅枝町 趙天儀
台中縣:
關於泰雅 瓦歷斯.諾幹
鄉愁 杜國清
噴泉 洪醒夫
望夫石 洪醒夫
大肚溪 陳千武
三個臭皮匠 楊逵
五張?之歌 趙天儀
大度山寫意 鍾玲
大肚山 蘇紹連
彰化縣:
低氣壓的山頭 賴和
店仔頭 吳晟
黑色土壤 吳晟
溪底村(1959)大肚溪流域之一 陳義芝
南投縣:
銀杏的仰望 向陽
霧社緋櫻 巫永福
玄光寺的燈火 巫永福
日月潭之美 岩上
大地震,世紀末生死悲情 岩上
八通關 林彧
相片 林廣
單車 林廣
南國哀歌 賴和
雲林縣:
西螺大橋 余光中
致雲林二首 沈花末
濁水溪 張雪映
笨港小唱 楊子澗
【南台灣】
嘉義市:
烽炮 白靈
嘉義共和路印象 朵思
億載金城 林齡
嘉義速記──紅毛井 渡也
嘉義速寫──阿里山北門驛 渡也
嘉南平原 蕭翔文
嘉義縣:
腦裡有一張地圖 林央敏
義竹鄉 林沈默
玉山日出 陳家帶
夏日在嘉義平原 嚴忠政
台南市:
赤崁樓的哀怨 林宗源
古都 張錯
臺南古榕 楊牧
福爾摩沙島影 楊熾昌(葉笛譯)
台南縣:
鹽田風景線 羊子喬
曠野?看得見煙囪 林芳年(葉笛譯)
廣闊的海─給出嫁的妹妹 郭水潭
高雄市:
左營港 汪啟疆
路過七賢三路 焦桐
彩霞面具 路寒袖
高雄水產試驗場所見 鄭?明
高雄縣:
旗津冬日海岸 王希成
雨中?美濃 曾貴海
檳榔花開的季節 張錯
霸上印象──大霸尖山輯之三 鄭愁予
屏東縣:
若是到恆春 宋澤萊
車過恆春 傅怡禎
鵝鑾鼻 趙天儀
【東台灣】
台東縣:
飛魚海岬 紀小樣
大武 徐慶東
黃昏坐在都蘭灣 詹澈
卑南溪 敻虹
航向綠島 趙天儀
花蓮縣:
花蓮海岸憶白燈塔 陳克華
居住在花蓮 陳義芝
花蓮港街.一九三九 陳黎
島嶼之歌 陳黎
俯視──立霧溪一九八三 楊牧
【離島】
澎湖縣:
七美島的情詩映象 高世澤
澎湖素描—石滬、鎮風塔、四眼井、西台古堡 渡也
童年之歌 歐團圓
風櫃上的演奏會 鍾順文
連江縣:
八八坑道 羅葉
石屋的身世 羅葉
金門縣:
歸來 張國治
出版後記
序
出版前言
文建會
文建會為提升國人閱讀風氣,從「書香滿寶島」、「全國好書交換」到「全國閱讀運動」等各項閱讀推廣計畫,一直以推動全民閱讀為主要目標。本次辦理「閱讀文學地景」活動,以「反映鄉土關懷、在地自然環境地理與具特色生活圈之優秀文學作品」為主軸,期待透過與土地、與生活關係極為密切的文學作品,喚起國人對家鄉的感情記憶,瞭解台灣土地變遷的軌跡,進而喜愛閱讀台灣本土文學作品。
本次活動共計推薦文學作品二五九篇,其中新詩一○三篇、散文一○四篇、小說五十二篇,是學者專家、各縣市文化局與全民精心挑選的結晶,作品年代涵蓋自日據時代至九十年代,內容有小品,也有摘錄自「大河小說」,或歌詠同情,或暗諷批判,不乏自然地景的節奏變化、城鄉生活的今昔滄桑、地景變遷與社會文明進展的衝擊。我們除了在文字閱讀中進行一場文學洗禮外,更可從文學作品中增進對不同文化背景及不同族群的理解與溝通,瞭解各族群文化及鄉土特色,學習以虔誠謙卑的心理看待這片土地及人民。
「閱讀文學地景」活動除了新詩、散文與小說的套書出版外,文建會更設計一系列的推廣項目,有到各公共圖書館與國中小學校的「與文學作家相見歡」巡迴講座,有作家親自導覽的「作家帶領尋訪地景」活動,有「人人遊故鄉」、「人人寫故鄉」、「人人拍故鄉」等競賽活動。另設置活動專屬網站,提供民眾上網瀏覽活動訊息與參與競賽活動,更希望運用網路科技,讓民眾在瀏覽網站時,就如同閱讀一本書一樣的感受。
前人記錄台灣地景,而作家以文字創作台灣地景上的文學。我們期望藉由「閱讀文學地景」這套書的出版,通過歷史記憶,勉懷先人蓽路藍縷的精神,瞭解台灣作家長久以來對台灣的耕耘與貢獻;更希望這套書得以扮演引玉的薄磚,鼓勵大家一起探尋台灣地景與台灣文學。
透過閱讀文學來閱讀台灣,是文化公民的一種權利,也是一項義務,更是一種享受。
評選委員推薦序
打開地誌文學的窗口 劉克襄
從小油坑登山口起腳,沿著七星山的石階步道愜意健行,花了一個多小時,不知不覺便爬上了一千公尺的頂峰。站在這座台北盆地最高的山岳,四野望去,八方開闊,綠色山巒嵱嵷綿延,大塊而雄渾,間雜著蔥蘢之林木,充分地展現了北台灣一角之奇美。
風景看盡,我不免注意到頂峰,設有一座解說牌。趨近細讀,牌上介紹著周遭的山川景觀,以及遙望的雪山山脈。這個孤立的解說牌,適時地提醒了我,陽明山國家公園因緊鄰著台北市郊,早已變成台灣解說牌最多的地方。
一路上來,我就讀到四五座,或介紹竹子湖歷史,或敘述硫磺和火山口,或描繪昆欄樹、台灣箭竹不等,牌子內的敘述充滿精準的自然生物知識內涵。
我在閱讀解說牌時,不遠的一隅,還有解說志工帶領一群遊客上來,正在賣力地導覽周遭的地景。一般國家公園的解說志工,多半會以動植物生態和歷史風物做為素材,介紹這座山脈。這位志工講得非常生動,隨隊的遊客也很仔細地聆聽著,不時爆出體會的笑聲。有的還掏出筆記本,忙著記錄他的話。
在野外設立解說牌,乃一認識現場環境的必要措施,蓋無庸置疑。帶隊導覽解說,更是備受肯定的深度旅遊方式,也早行之有年。透過這一類旅遊面向的引導,晚近國人的旅遊層次確實拉高不少。我們的旅行才質,也逐漸擺脫早年只會花錢購物,注重吃喝玩樂的負面形象。
解說牌林立,其實也告知了,如今的旅遊解說,早已進入另一個層次的論述。我們開始得思索,到底要放入多少的自然景觀知識,以及放入哪些內容?進而之,我們是否還有其他的美學呈現方式,讓國人在面對自己的山水時,引發更深的情感共鳴。
我自己曾長期當解說志工,帶領許學員進行鄉土文史的旅行,難免對這樣的狀態頗多感觸和思考,不斷摸索更有創意的解說內涵,但也是直到晚近,在陽明山帶隊時,才有了較為不同的具體想法和經驗。我開始嘗試著,以自己熟悉的文學作品,闡述台灣地理山水。
比如,有一回,我在擎天崗發放詩的傳單,傳單上印有三十首詩。包括了郁永河、林占梅等不同時代文人的創作,同時也蒐集了當代詩人諸如蕭蕭、楊佳嫻等人的作品。
發送一陣後,緊接著,我站在擎天崗草原,向遊客們致意,隨即以詩為主題,朗誦各家詩作,一邊介紹周遭的山頭。在初次的解說裡,遊客們或不能習慣這種表達的方式,但驚訝者亦不少,聆聽後歡喜者,更是大有人在。他們多半有參與自然解說的經驗,很高興竟有這種不同於以往的導覽角度,讓他們對陽明山有了一個新視野。
在這樣分享陽明山詩作的過程裡,身為導覽者,我自己也成長不少。我逐漸學得在一個適當的森林和草原裡,如何介紹當代藝文作家的作品,跟周遭環境的關係時。我清楚了然,情境若對了,那是一個很精湛的自然和人文的心靈交會,其他解說難以取代的。
或許是日後都有這樣的情緒吧,當我在山頂看著別人解說時,想到文學和地景的關係,總感覺周遭是熱鬧而溫馨的,彷彿有許多文學家的身影也跟著上來,陪我坐在山頭,一起遠眺。而我也在那種情境裡,跟他們繼續打招呼,想及他們的作品。
比如,往南望去,我俯視著下方的紗帽山,想起了美學家蔣勳。想起這座渾圓袖珍山頭,讓他充滿養成的感懷。再俯瞰下方的台北盆地,不免憶及鄭愁予生動的〈俯拾〉那精彩的詩句:「台北盆地/像置於匣內的大提琴」。
若往西,我遙望著大屯山,不免再想起老友向陽,早年在大屯山修築步道,在處女詩集了留下少有人知道的築路詩句,諸如:「路是土階是甚至腐朽的小木橋也是 /一首獻給大地的歌」。再往西南,望及橫臥的觀音山,我還想起了羅智成浪漫而膾炙人口短詩〈觀音〉:「我偷偷到她髮下垂釣/每顆遠方的星上都大雪紛飛」。
好吧,若往東呢,看著內湖的山區,我則想起了詩人洛夫的〈金龍禪寺〉:「晚鐘/是遊客下山的小路」。偏北一點,望著露出半腰的磺嘴山,我則想到筆耕這座大山下的林銓居,年輕時在此家園農耕的艱苦生活。再往更北,還有向明、周夢蝶諸君之行旅詩句,隨著地景的橫陳,我的腦海裡還有許多作家的文章,繼續出現……
這個場景,也不會只在陽明山發生。若是站在太魯閣峽谷,我的腦海裡隨即浮現楊牧、陳列、陳黎和吳明益等人的散文和詩作。同樣地,我若佇立濁水溪畔,相信季季、吳晟和宋澤萊等人的小說和旅記,大概也會清楚地浮升。
放眼觀之,凡台灣之地,不論大山大水之區塊,抑或不起眼的小村小島,都有作家書寫的蹤影。在編選的過程,多位評選委員也都驚覺,十七世紀以來,台灣各時期的文字工作者,早就留下精彩的生活風物的書寫成績。晚近的當代文藝創作,透過更為方便的旅遊和居遊,更留下大量豐富的文學地誌觀察,提供了多樣的精彩地景面相。
作家在長年的生活歲月裡,以家園山川做為背景,展開生命悸動的書寫,描繪自己的成長,往往是一塊土地,最深沈感人的文字記錄和生活刻劃。以山川地理和風物文化為素材的文學地誌,經由作家的文字詮釋,每個時代也都會呈現不同的美學符號和標誌。土地會變遷,但他們以文字做為見證,展現地理景觀另一面的心靈風景,跟土地做微妙互動。那也是我們從事地方導覽解說,最期待的撞擊力量。
台灣雖小,但位居大洋之旁,大陸之邊,地理繁複、物種多樣、族群多元,這些外在的鮮明因素,無疑地都深深地左右了文學創作者的表現內涵。從選集的作品裡,我們亦看到當代作家在創作思維上,明顯地受到島嶼地理環境的複雜影響。相對地,我們的各類作品裡亦展現豐富的多變風貌和內容,形成台灣特有的地誌書寫。
過往,我們甚少從地誌文學的角度,暢談台灣的地理風景,這套選集編選了眾多當代作家,描述城市鄉鎮和山川海洋的精彩文章,同時邀集諸多作家、學者進行評介,希望透過文學風景的導覽介紹,讓我們從人文的界面,開啟另一個新風貌的台灣認識,也豐富我在台灣的生活視野。筆者忝為編選一員,更誠摯地期待這套選集的出版,不僅帶動新的文學旅遊風氣,同時能激發創作者,繼續新一波具有內涵的地誌書寫。
【出版後記】文建會
文學鐫刻了人的內在心靈,也幫我們記錄了那個時代的土地樣貌。土地會隨著各種原因改變它的樣貌,而文學則幫我們捕捉了那個時代的永恆,不僅只是土地面貌的永恆,同時也是生活在這塊土地上,人們心靈的永恆。
愛爾蘭小說家喬哀思曾說:「有一天,都柏林這座城市摧毀了,人們也可以憑藉我的小說(《都柏林人》),一磚一瓦地將之重建。」文建會策劃「閱讀文學地景」相關活動,即是希望藉由一篇又一篇的文學作品──小說、散文、新詩,像拼圖一樣,一塊一塊地重新把福爾摩沙台灣拼湊起來。
每一塊土地上,都至少有那麼一篇文學作品,記錄了發生在這塊土地上的故事。
期待這些充滿哲思的新詩、情感豐沛的散文、感人至深的小說,可以成為我們生活的養分,當我們走踏在這塊孕育繁盛文化的土地上,也能與文學作家們,靈犀相通。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閱讀文學地景.散文卷(附DVD)
2.
閱讀文學地景.小說卷(上冊)(附DVD)
3.
閱讀文學地景.小說卷(下冊)(附DV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