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醫學院沒教的一課

醫學院沒教的一課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2160169
廖月娟
天下文化
2008年5月30日
93.00  元
HK$ 79.05  







* 規格:平裝 / 277頁 / 20.5*14.8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尚未分類 ]









  本書為哈佛醫學院教授古柏曼繼《第二意見》後又一力作。古柏曼研究血液腫瘤學三十年,書中他以一個個病人的故事為例,探究「懷抱希望」在治病過程中扮演了何種角色,以及如何影響治療。古柏曼坦率分享自身的失誤和成功經驗,他也進一步解釋,「希望不是來自盲目的樂觀,而是根據鮮明的事實」。在本書後面幾章,古柏曼透過科學界對安慰劑的研究,來說明身心密切關聯是有確切證據的。

  本書提供了一個新的角度來看待「希望」,相信所有關心健康、關心生命的人都會有興趣一讀。古柏曼醫師說:「『希望』的研究才剛開始起步而已,前景無可限量。我確信,希望才是治癒疾病最重要的因素。」

作者簡介

傑若.古柏曼Jerome Groopman

  哈佛醫學院Dina and Raphael Recanati講座教授,貝絲以色列女執事醫院實驗醫學科主任,亦領導癌症及愛滋病之研究。同時為《紐約客》(The New Yorker)雜誌生物醫學類作家,文章並定期刊登於《紐約時報》、《新共和週刊》(The New Republic)、《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波士頓環球報》(The Boston Globe)及多種科學期刊。

譯者簡介

廖月娟

  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碩士。主要翻譯領域是醫學人文和文學。作品有五本曾榮獲開卷十大好書(包括年度美好生活推薦書)。近年在天下文化出版的譯作有《一位外科醫師的修煉》、《聽疼痛說話》、《孕:目睹子宮內的奇蹟》。本書是她的第十三本醫學人文譯作。



合作出版總序 樹立典範 黃達夫
導讀 永遠追尋希望 賴其萬
前言 希望的剖析

第1章 老師沒教的一課
艾莎信賴我,跟我說她的秘密,
然而我卻無力拉她一把,帶她走出絕望。
當時,我年輕氣盛,自知該負起責任救她,
但我不知道怎麼做才能給她希望。
佛斯特醫師就知道,但這一課從來就沒排入醫學院的課程。

第2章 真假希望
不給病人明確的說法,閃爍其詞,
也許是為了幫病人留著一點希望。
但是,這樣的希望是虛假的,只是幻影。
即使醫師用心良苦,對病人說的是善意的謊言,
仍然不能再讓人信賴。

第3章 希望的權利
十九世紀的醫師霍姆斯曾提醒我們:「小心,不要剝奪別人的希望。」
面對絕望的病人,醫師千萬不可像個高高在上的法官,
宣判病人只有多少時日可活。
儘管病人知道自己死期不遠,醫師也不該這麼做。

第4章 一步一步來
「我們一步一步地來。我們已經踏出了第一步,腫瘤也縮小了。
現在走到第二步,我們會扶你走過去的。」
溼冷的海棉讓他顫抖,牙齒咯嗒咯嗒地響,頭也不住地搖,
但阿德還是用力點了點頭,表示他的決定。

第5章 生命有時盡,希望無絕期
有些病人會讓醫師生出敬愛或憐愛之心。
這種愛很獨特,和我們以前感受到的愛大不相同。
這種愛超越一般的醫病關係,
感覺和思維也不再只是局限於臨床問題的討論,
而是像真正的朋友一般。
芭芭拉也激發出我心中的這份愛。

第6章 走出疼痛的迷宮
我懷著戒慎恐懼之心到復健中心報到。
踏入治療室的時候,我不禁打從心底害怕。
雷醫師該不會是瘋了吧?我怎麼可能冒險嘗試這些酷刑呢?
一想到要做這些,我就兩腿發軟。
然而,我內心深處仍有一個想要與疼痛決一雌雄的欲望。

第7章 追尋希望的科學
身體不適帶來的疼痛會加深絕望的感覺,
愈覺得沒有希望,腦內啡和腦啡呔的分泌就會愈少,
我們愈覺得痛苦,希望就愈來愈遙遠。
因此,關鍵就在如何破解這樣的惡性循環。
只要有一點希望的火花就可能破解。

第8章 希望解碼
帶我走出疼痛迷宮的雷維爾醫師,
給我不同的診斷與新的療法,這些訊息滋養我那新生的希望。
這種獨特的感覺是由身體內部而生,進而帶動情緒的上揚。
希望的兩個要素——認知和情感,
在腦中緊密交纏,而且會相互影響。

結語 以病人為師
譯後語 薇薇不要怕 廖月娟



導讀

永遠追尋希望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

賴其萬

  這本書英文原名為《The Anatomy of Hope: How People Prevail in the Face of Illness》,如果直譯應為「希望的剖析:人們如何戰勝疾病」,是哈佛大學醫學院內科教授傑若米.古柏曼(Jerome Groopman)醫師繼一九九七年所寫的《時間等候區》(The Measure of Our Days:The spiritual exploration of Illness,心靈工坊出版),和二○○○年所寫的《第二意見》(Second Opinions: Stories of Intuition and Choice in the Changing World of Medicine,天下文化出版)之後,於二○○五年出版的第三本好書。

  書中共分八章,前五章各以一位病人的真實故事,描述他們在面臨生死病痛的不同態度,導致截然不同的後果;而第六章作者以他本人長年為背痛所苦的故事現身說法。作者以這幾個病人的真實故事闡述「希望」在病人與疾病奮鬥中所扮演的角色,而後作者在最後第七、八兩章以科學家的治學態度引述精神科醫師以及實驗心理學家對「希望」所做的研究,而對這方面的文獻作深入的探討。

  作者在前言說的幾句話充分地概括了一位想幫忙病人的醫生對「希望」的心得:「雖然希望還沒有統一的定義,我發現病人帶我見識到的,似乎可以抓到希望的精髓:希望是一種超越的感覺,讓我們想像自己踏上這條不斷攀升的希望之路,走向更好的未來。希望能讓我們看見眼前的障礙和陷阱。真正的希望不是幻想。……對我的病人來說,真正的希望和我給他們的治療一樣重要。我行醫多年之後,才深切地了解到這一點。每一天,我都在尋找希望,不但為病人,也為我所愛的人和我自己。希望是永恆的追尋。」

  古柏曼醫師去年三月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04;350:1176-1178) 的另一篇文章〈在病床邊的神〉(God at the Bedside)更流露出他對病人的真情關懷。

  他描寫一位癌症女病人告訴他,「醫生,我非常怕,我每天祈禱。我希望你也能替我祈禱」,這使他一時十分錯愕。他說我們過去的醫學訓練常強調我們需要冷靜客觀,而不要太過分的投入。他說,接觸到病人的宗教信仰就未免太過於介入病人的隱私,這使他回憶起本書的第一章「老師沒教的一課」裡,他當時還是醫學生,因為與病人同是猶太教徒的關係,很快就贏得病人的信任,而因為病人與他分享不可告人的隱私,他因而得以瞭解病人對疾病的看法。

  〈在病床邊的神〉這篇文章的結尾,古柏曼醫師問病人,「你要我祈禱什麼?」這位女病人告訴他,「我希望你祈禱上帝賜給我的醫生智慧。」最後古柏曼醫師寫道,「聽她的回答後,我在心內回應她『阿門』。」 這是何等令人激賞的醫病關係!

  這本書使我想起,我每當在慢慢調整癲癇病人的藥物劑量或改變藥物時,總是非常擔心病人會因為發作還沒有完全控制下來,而對治療失去信心,再去找別的醫師。常換醫師不但浪費病人的時間、心力,也讓醫師無法深入瞭解他的病情,更是醫療資源的浪費。我會花時間與病人分享我的用藥策略以及下一步可能要走什麼樣的棋,使他們瞭解,而能繼續耐心地與我合作。有時候講到自己都有點不好意思,深怕病人誤會我是擔心他跑掉,損了我的招牌。看了這本書,我心裡才釋然,相信我所做的正是古柏曼醫師所說的帶給病人「希望」。

  最後我需要特別提到的是,當我校閱這本書時,除了對廖月娟女士譯筆的流暢,信、雅、達的兼顧留下很深的印象以外,我在她對各章的「注解」所用的功夫特別要在此表達由衷的讚賞。事實上原書對注解並沒有在原文上標號,只是在書的最後將全書各章有些部分以頁數及數行文字標示說明,反而不如譯者用心找出作者的原句,而標出號碼,分別在每章結束後即清楚地以對應的號碼譯出注解的部分,這比原書更體貼讀者。說實話,當初我讀原著時,我就因為「注解」的安排在全書最後而失去興趣,而忽略了不少非常有內容的原注。

  我深信這本書對關心病人的醫師是一部讀來非常溫馨動人的好書;而對於年輕的醫學生與醫生應該更有鼓舞的力量,誠如作者所言,「這是當醫師的福氣之一,因為你學到的這些,不只是對以後照顧病人有幫助,也可從中學到生活的智慧,想想自己的人生要怎麼過。」

  古柏曼醫師運用尖端科技領導癌症與愛滋病的研究,而在教學與照顧病人方面又有非常獨到的智慧,且能夠以身作則,可說是兼顧醫學知識、技巧與態度的最佳典範。非常高興我們黃達夫醫學教育促進基金會能與天下文化合作將這本好書介紹給國內的讀者,我們由衷心地希望這本書可以帶給國內醫界一股向上提升的原動力。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