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個性從何而來,如此的風格,如此獨到的方式?來自他的出身?還是來自他深入研究的中國?一直到去逝前他都還珍藏著他的書法本。套用他朋友羅蘭.瑁內(Roland Meynet)的話,我會說:「他獨特風格的祕密,當從聖經內尋找,因顯化與隱藏同時並存於其中」。閱讀尚士則必須用閱讀聖經的態度來面對:即所謂「對愛之肯定的感動」(L’un et l’autre Testament I,p.727)。想要立刻完全了解,肯定不是個好方法。我們無法攫取真正的知識,只能接受它,讓它進入我們,而且必須平靜地了解,一開始能懂的有限:這就已經很多了。
尚士則的「方式」
如何描述尚士則的風格特徵呢?「用手指」指著書,一字一字仔細閱讀每一篇文章,但不忘卻整體性,也就是從《創世紀》到《默示錄》整體的「全部述事」──尚士則這麼說。他唯一的目的是為「聖經神學」奠定一個基礎,即所謂關於整部聖經的神學研究。大部分的人尚未準備好認同此論點,也不認為聖經文獻裡的多元性令人驚奇,他們覺得這是可捨棄的。這也是為什麼尚士則的主要著作名為《兩部聖約書》(L’un et l’autre Testament),聖約書一字他特別使用單數。他畢生致力研究兩部聖約書之間的神祕連結,研究如何將之連結為一部書。
在一本小書《談聖經》(Seuil, Paris 1987)的七個短篇裡,前五篇為1978年在巴黎聖伊那斯教堂所做的公開演講,尚士則說了以下這些話:這些會談的目的不是在解釋聖經,而是在表達對整部聖經的看法 ……事實上,問題不在發現聖經而是在進入聖經。它有外裡之分。位於之外和位於之內,全依內在轉化而定(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