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清末浮世繪(新版)

清末浮世繪(新版)
9789573263371
吳友如等
遠流
2008年8月01日
83.00  元
HK$ 70.55  






* 叢書系列:歷史新天地
* 規格:平裝 / 208頁 / 16k / 普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歷史新天地


人文史地 > 中國史地 > 朝代史 >









  《點石齋畫報》是英國商人美查(Ernest Major)在西元1884年創辦於上海的一份新聞畫報,根據著名的《申報》新聞加以描繪,成為故事畫面。取材五花八門,豐富多元,真實而細膩地呈現了十九世紀的千萬種風華,是一部圖像版的世紀剪影,一部繽紛多彩的浮世繪。

  《新版清末浮世繪》從《點石齋畫報》的四千多張作品中,精選最具代表、最有趣、最傳神的三百多幅,分社會萬象、民俗文化、婚嫁花絮、奇人異事、神鬼傳奇、官場百態、上海傳真、海外鮮聞等八種視窗,掃瞄了這個世紀最引人注目的焦點。

  本書一方面重現歷史的原貌,對十九世紀一覽無遺,一方面連結現在與百餘年前的社會、生活經驗,對歷史、人性的重複性,做了最深刻的對照。

新版與舊版不同處
  1. 舊版(SE0049《清末浮世繪》)為正25開,新版為特16開,開本變大,圖片尺寸亦變大,筆觸細緻處一覽無遺。
  2. 原圖所附的圖說,此次在主圖部分,完整呈現(舊版則是將原圖所附的圖說刪除)
  3. 內容取材與舊版不盡相同,增添許多新的故事。
  4. 增加14頁《申報》剪影,包括當時的廣告、新聞、徵人啟事等,新奇而有趣。

作者群簡介

吳友如

  (?-1893),清末畫家,江蘇吳縣人,幼年喪父,在蘇州「雲藍閣」裱畫店擔任學徒,與繪畫結下不解之緣,曾應徵至北京擔任宮廷畫師。1884年,上海報紙《申報》創辦《點石齋畫報》,由吳友如主持,根據《申報》的內容,繪製成畫報,每月出刊3次,每次8幅。

  與吳友如前後任職於《點石齋畫報》的畫家,包括張志瀛、顧月洲、金蟾香、田子琳、符節、馬子明、賈醒卿、李煥堯、何明甫、周權、何元俊、朱儒賢等,主力畫家共有十餘人。其中張志瀛曾擔任過吳友如學徒時期的指導老師。

  畫家們的共同特色是:構圖講究、畫面開闊、人物神態表情豐富;繪製時嚴謹用心,一筆一畫都非常細膩、精確,尤其衣服上的密集網點、牆壁上的整面圖文裝飾、建築物的幾何線條等,都精心描繪,絕不含糊。它具有接近攝影的真實感,兼有構圖、取景的自由度。



出版緣起

導讀一 深刻描繪與批評
導讀二 世紀末的浮光掠影
導讀三 庶民生活的活見證

第一篇 社會萬象 3
04 風景區打群架,大煞風景
05 京師珠寶大展,琳瑯滿目
06 麵館白吃白喝,老闆認栽
07 買東西錢不夠,報喜賴帳
08 光天化日之下,兩僧奪肉
09 出家百般無聊,和尚反串
10 蘇州戲園風波,下令查封
11 妓院風波橫生,關說差役
12 老千設局詐賭,好膽麥走
13 花街名妓下場-賣藝維生
14 堂堂鏢局遭竊,破案無期
15 行竊反被人偷,慣犯失算
16 懷胎七月登高,轎中生產
17 寡婦空閨寂寞,偷情被逮
18 工匠登高審美,貪色喪命
19 槽坊伙計輕薄,舟婦砸店
20 裸體下河撈錢,醜態入鏡
21 公共澡堂失火,亂成一團
22 圍觀火災受傷,池魚之殃
23 大雨河川暴漲,登城避水
24 擔心養子不孝,生前出殯
25 籌辦鸚鵡葬禮,主人用心
26 盲人工會成立,有模有樣
27 揚州視障年會,熱鬧滾滾
28 明朝權臣嚴嵩,丐幫祖師

第二篇 民俗文化 29
30 六六佛寺曬經,吉慶有餘
31 台北惜紙盛會,獨樹一格
32 京師中秋祀兔,蔚為大觀
33 廈門王爺到港,千里迎神
34 雲南三月初三,洗腳大會
35 廟會祭典高潮-背豬賽跑
36 一曲琵琶獨奏,拍案叫絕
37 香港西畫比賽,報名踴躍
38 蟋蟀玩家聚會,童心未泯
39 孩童養蠍為戲,匪夷所思
40 店家招牌犯忌,惹惱教徒
41 監獄最後晚餐,永生難忘
42 少女冰河溜船,險象環生
43 湖北漢陽大火,古蹟浩劫
44 總署搭建高台,觀測金星

第三篇 婚嫁花絮 45
46 柴河頭照相館,相親拍照
47 新郎親迎馬桶,漢陽習俗
48 失散五十餘年,二老新婚
49 結婚當天產子,雙喜臨門
50 五歲新郎娶妻,不可思議
51 嬌小新人完婚,佳偶天成
52 侯官兩女拜堂,險釀悲劇
53 荒唐道士有妻,爭風吃醋
54 新郎不克前往,公雞娶妻
55 土地神討老婆,煞有介事
56 南溪黃林冥婚,悲喜交加
57 罪犯監獄婚禮,洞房何在
58 親家不願入贅,岳父搶婿
59 新郎體力不支,新娘代跑
60 婚宴鬧房墜樓,樂極生悲
61 親友戲謔過度,新郎潑糞
62 西藏一妻六夫,權宜之計

第四篇 奇人異事 63
64 鴿子聽訓表演,嘆為觀止
65 馴蛙高手出馬,井然有


66 山東老鼠演戲,維妙維肖
67 村里四美比武,以武會友
68 罕見飛煙幻術,似真似夢
69 背做砧板剁肉,廚師絕技
70 詹五巨人作秀,笑點十足
71 歐洲碧眼侏儒,少見多怪
72 千金變成少爺,美女變性
73 阿三陰陽一體,忽男忽女
74 鄞縣山伯娶妾,梁祝演繹
75 真人象棋對弈,奢侈遊戲
76 寧波公子入山,獵貓出動
77 寺廟貓也吃素,謹守齋戒
78 藥鋪狗當醫師,醫術高明
79 頑皮猴捕鱷魚,齊心協力
80 商店祝融成災,猴子縱火
81 主人愛吸鴉片,猴染煙癮
82 澎湖巨魚擱淺,居民割肉
83 寧波超級魚骨,觀者如賭
84 綠色人面蜘蛛,稀有品種

第五篇 神鬼奇談 85
86 七月盂蘭盆會,人鬼同樂
87 假扮無常孤魂,裝神弄鬼
88 守喪打牌注意-殭屍嚇人
89 少尉畫符唸咒,病魔退散
90 江西神開藥方,藥到命除
91 巫童刀梯治病,無稽之談
92 祝禱祈求無效,怒斬瘟神
93 神靈出巡跌倒,自身難保
94 大帥飭令兵丁,擊鼓祈晴
95 甘肅涇州火災,雞蛋滅火
96 社壇雞蛋安胎,意外起釁
97 店裡財神向內,生意興隆
98 秋夜火球飛舞-艋舺誌異

第六篇 官場百態 99
100 藩臬道員見證,欽使驗骨
101 周姓才女師爺,不讓鬚眉
102 左宗棠曾國藩,對聯嵌字
103 題字提督誤國,竄改姓氏
104 知州一聲令下,狗也帶枷
105 不滿辣妹化妝,縣長開罵
106 靈魂發電謠言,官員滅火
107 法人出國考察,觀摩刑具
108 在此下馬告示,形同虛設
109 巡檢失業拉車,今非昔比
110 日使宴客菜餚,中西參半
111 無視大使茶會,闖席偷衣
112 中法戰爭開打,基隆捷報
113 又見法犯馬江,勝負已定
114 槍手太過年輕,裝老代考
115 癱瘓如願報考,殘而不廢
116 應試考生胡鬧,斯文掃地
117 國考放榜之日,人山人海
118 京師皇宮洗象,明朝舊俗

第七篇 上海傳真 119
120 興建海上涼亭,標新立異
121 上海氣象報導,便民惠民
122 鐵路次第鋪設,火車快飛
123 女子學校成立,嘉惠女性
124 船難後續處理-拍照認屍
125 魔鏡透視人體,真假難辨
126 西醫麻醉除瘤,神乎其技
127 孕婦剖腹生產,母女平安
128 西醫翻譯不易,樂此不疲
129 接種牛痘有方,造福大眾
130 上海自行車賽,洋商雲集
131 西式划船競賽,獎金誘人
132 駑馬失控衝撞,車伕逃逸
133 馬車肇事頻傳,行人當心
134 無賴仗勢調戲,西女受驚
135 鬧區茶館火災,損失慘重
136 自認力大無窮,螳臂擋車
137 修理街燈不慎,電火焚身
138 租界禁豬規定,不近人情

第八篇 海外鮮聞 139
140 英國鐵甲船艦,稱霸海上
141 港灣銅人燈塔,金氏記錄
142 洋人氣球破敵,無堅不催
143 河底隧道通車,建築奇觀
144 美國鐵人疾走,博士發明
145 義大利防盜器,防盜有方
146 裁縫製防彈衣,刀槍不入
147 鄉人不識洋服,誤會裁縫
148 遊覽火車上路,輕鬆看展
149 新奇肉寶塔酒,奧地利產
150 酗酒害人害己,戒酒設會
151 花旗租傘公司,會員遍佈
152 公家書房成立,開放借閱
153 埃蘭英雌大會,侃侃而談
154 機房操作不慎,女子植髮
155 印度殘障學校,殘疾之福
156 法國巴黎地區,犬救溺者
157 紐約消防隊員,高樓救火
158 美國地震發生,傷亡慘重
159 埃及防腐保屍,技術一流
160 日本選美比賽,佳麗如雲
161 歐美全民運動-擊球為樂
162 富家小姐徵婚,撞球選夫
163 應徵新娘者眾,骰子作媒
164 夫妻體重懸殊,大小絕配
165 美法女醫決鬥,爭強不讓
166 金山佛陀納稅,不識泰山
167 紐約金融風暴,銀行擠兌
168 法軍秘密武器-自行車隊
169 德國軍犬部隊,勇猛敏捷
170 洋狗彈琴新聞,誇大不實
171 名牌遺失遭吠,狗也勢利
172 獄中怪胎出世,駭人聽聞
173 高麗大鵬展翅,遮天蔽日

top
推薦序

深刻的描繪與批判──《點石齋畫報》的時代意義

◎王汎森

  近代中國新式傳播媒體的興起,是一樁影響重大的事件。傳統中國雖有小報、邸報,但邸報類似政府公報,不但刊載的事情非一般小民所能參預,而且發行量不廣。晚清報紙、雜誌大行,使得媒體讀者的階層明顯下降。但是一般百姓也不一定能讀報,所以晚清又有各種白話報、俗話報,往更下層輸送訊息。至於廣大的不識字階層,可能就只有寄望於畫報了。

  《點石齋畫報》最初由《申報》附送,後來可以單購,深受當時讀者的歡迎,前後十四年,有四千多幅圖畫。繪圖的人包括吳友如等人,用的是傳統的白描手法,每幅圖上還有文言文的說明。我的判斷是教育程度較高的人既看圖又看說明,至於識字不多或目不識丁的人,可以直接讀圖,領會其意,或者再加上有文化的人在一旁解說,便能對圖中的本意了然於胸了。

  魯迅曾經痛罵《點石齋畫報》所畫的不過是妓女、乞丐之類,其實這樣的批評並不公平。魯迅所批評的正是《點石齋畫報》的長處。它往往相當扼要地勾勒出晚清下層社會的實相、庶民生活的縮影。乞丐、娼妓、龜公,迷信、偷、騙、搶層出不窮,翻新出奇,正為我們提供一個了解晚清社會的窗口,也讓我們了解晚清以來啟蒙思想家們的思想言論所針對的是些什麼。

  遠流從這四千多幅圖畫中選出三百五十幅,編成《清末浮世繪》一書,邀我撰文為介。我的意見是,我們可以有無數種方式來閱看這些圖畫,近年學術界興起一股圖像研究之風,《點石齋畫報》早已成了學界的寵兒,專門研究的文章相當多。

  這些浮世繪至少突顯了幾件事情,首先是新舊事物的交替與矛盾。畫家們敏銳察覺到一些新的事物正在上海等地萌生,他們可能還抄繪當時西方傳來的畫片,但同時也靈敏地記錄各地的舊俗,最新的與最舊的同在一個國度、而且同在一個時代並存著。令我印象較深的是婦女的社會空間問題。從「踏青風俗」、「走橋之夜」兩圖可以看出傳統婦女的社會空間是非常狹窄的,婦女在節日出遊,往往成為無賴調戲的對象。當時上海等地已經有些工廠,女工是一種新興的職業,但是我們也在畫中看到女工下班時,屢遭流氓調戲的報導,它說明新事物進來了,但基層社會仍把出外工作的女性當成「踏青」、「走橋」的婦女。

  畫家們的用世之心顯然很焦切,所以他們想用圖畫逼出改革。畫家們報導了許多晚清的國家大事與政治危機。譬如他們焦急地報導了中法戰爭,而且因為這場戰爭的主戰場之一是基隆、滬尾,所以他們也報導了一些台灣的人與事(包括劉永福、台灣民主國等)。事實上因為有《點石齋畫報》等新媒體的報導,散在各處的百姓才同時知道正在發生的國家大事,它把各地人民對戰事的感想及情緒織成一個廣大的網絡,促發了一種「國家一體感」及危機意識。

  《點石齋畫報》介紹了許多新興事物,像興辦鐵路,上海大鐘、腳踏車賽、X光、手術、上海女校、麻醉藥、公共圖書館、飛船、河底隧道、潛水艇、照片等。我覺得它們不但將新事物介紹給落後的中國,這些奇妙的新事物也帶來「想像世界」的改變。想像世界可以是極大的,但想像力也是深受文化傳統制約的,想來想去,並不能脫離固定的格局。在我看來,想像世界的變革曾經發生在中古時代--當印度文化隨著佛經大規模傳來,加上草原文化的輸入,使得中國人的想像世界發生巨變。在晚清,隨著各式各樣新事物的引入,以及像《點石齋畫報》、《醒俗畫報》等報刊的渲染,一般人的想像世界發生了大規模變化,飛天下地、聲光化電,想像世界的材料得到無限的開拓,當然也出現了許多不切實的誇大。
這些圖畫不但是記錄晚清政治社會的實況,如果我們細讀說明,可以看出畫家們隱然抱持一些所謂正統的標準在評判當時的事物--究竟他們是合乎或是偏離了正軌。這方面的圖畫相當多,其中牽涉到下層官吏無窮無盡的勒索、敲詐,而且名目之怪,恐怕是亙古所未有。對偏離正軌的批判並不限於官場,畫家們對乞丐、賭棍在晚清居然發展出各式各樣逾矩的行為,還有晚清社會中種種侈蕩的現象,都有深刻的描繪與批判。

  畫報中展現了當時人們的社會批判意識,他們在描述新聞之餘,對其背後的文化現象所作的批判是相當犀利的,尤其是對州縣級官場文化的刻畫與不滿,對逾越軌道的社會行為的諷刺,甚至對洋人不留情的批評(譬如在「槍斃傭兵」中批評戰敗責任,不究及本國士兵及將領,大有可議),都很值得注意。此外,畫家們有時對華、洋間的差異也有靈光閃現的觀察,如「潛水高手」一圖,畫家評論說洋人講究的是「精」,中國講究的是「難」,可謂一語中的。現代讀者持以批判政治、社會的標準當然早已不同,但是畫報中關心、批判時代的精神仍然適用在今天。

  有深度的現代人應隨時進行「過去」與「現在」的對話。了解歷史,對了解當代有想像不到的益處。畫報中觸及晚清下層生活的實相,提供我們與「過去」社會對話的憑藉,讓我們在對話的過程中,更深一層了解我們所生活的社會。

五彩繽紛的新聞畫報──《點石齋畫報》的時代背景

◎莊吉發

  清同治十一年(一八七二年),英國商人「尊聞閣主人」美查(Ernest Major),在上海創辦《申報》,十二年後,《申報》附屬的《點石齋畫報》問世。這一報一刊,可視為清朝開放之路下的產物──在此之前,歷經道光朝的中英「鴉片戰爭」、咸豐朝的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清朝的「門戶」被西方的炮火打穿了,古老帝國的閉鎖心態被迫逐漸調整:在《申報》創刊這一年,第一批赴美「取經」的小留學生啟程了;次年,同治皇帝載淳在「紫光閣」接見西洋各國公使,接受各國慶賀他的大婚與親政,並呈遞國書,大清皇帝與各國已經平起平坐,不再是居高臨下的大國之君了;又一年,台灣發生「牡丹社事件」,清朝政府以賠償軍費訂定和約收場。

  到了同治時期,清朝已經與英法日俄等國訂立多項不平等條約,對外接觸日趨頻繁,西方的鐵路、電報、醫藥等現代科技隨著門戶開放而引進,西方政治、民主觀念也一點一滴的移入,全都成為新興事物。其中,在文化傳播上最有代表性的,便是《申報》這樣的新聞報紙──從傳統一元化的價值觀,走向開放、多元的新里程,一報一刊的出現,意味著一個嶄新時代的開端,也意味著外來文化的崛起、開放思潮的深化。

  《點石齋畫報》主要是根據《申報》的新聞,加以圖像化,讓讀者一目了然,眾多不識字的文盲都能夠「看新聞」,知道各種新鮮事,不啻是前所未有,耳目一新。因此它發行不久,即成為真正的「大眾讀物」,「風行海內」。《點石齋畫報》當局非常自豪地說:「天下容有不能讀日報之人,天下無有不喜閱畫報之人。」一語道破新聞畫報在傳播上的優勢地位。

  如果說《申報》是清末上海的視窗,《點石齋畫報》則是上海的看板。舉凡中西要聞、官場動態,社會百態等等,都被生動地描繪下來,在看板上一一呈現,不僅內容多元,其立論觀點在當代也算新穎。《點石齋畫報》對朝廷事務採取完全尊重、絕不批評的立場,對於州、縣以下的地方事務則多所反映,對社會不公不義的現象也著墨不少,這一部分,可作為了解清末地方政治史、社會史的參考素材;最可貴的事,它記錄了清末各種民俗、文化活動,保留了許多有歷史沿革、有時代特色的生活文化的風貌,譬如台北「惜字文社」每三年舉行一次的盛會、西湖的放生大會、各地踏春走橋習俗、新娘迎娶與鬧房風氣等等,都鮮活地呈現了十九世紀末的眾生相。

庶民生活的活見證──介紹《點石齋畫報》

◎洪德麟

  西元1884年,上海《申報》推出一份隨報附送的新聞漫畫《點石齋畫報》,是漫畫史上劃時代的創舉。它把新聞圖像化、庶民化,不識字的大眾也可以「看新聞」;它也把庶民生活大眾化,讓讀者遍覽各個角落普羅大眾的生活樣貌,也因此,《點石齋畫報》又被稱為「世相畫」。

  負責主其事的畫家吳友如,從小就不幸父母雙亡,在一家裱畫店擔任學徒,受前輩畫家的指點,進入了藝術的殿堂,吳友如後來擔任過宮廷畫師,或多或少受到清初義大利畫家郎世寧畫風的影響,構圖嚴謹壯觀、透視技法精準、角色人物鮮明,這些風格都表現在畫報上,栩栩如生地呈現了十九世紀的社會百態。

  這些新聞畫報有三大特色,一是寫實,一是想像,一是批判。

  吳友如等人根據新聞報導,繪製成畫面時,細膩地將庶民生活的情境帶入,無論是家居擺設、屋宇庭園、市集店面、街道建築等等,都嚴謹而用心地刻畫;各階層人物的身分、神態,以及服飾、髮型、隨身器物等等,都如實描繪。它的本意在畫新聞,卻無形中留下了寶貴的「時代背景」。

  在那個時代,有不少關於宗教、鬼神、傳說、怪物,或出於杜撰,或以訛傳訛,或是迷信無知之下的產物,《畫報》也不能免俗,譬如他們描繪在夜半攔人的山鬼、像刑天一樣的無頭鬼,或是閻王、城隍,或是大鵬、鼉龍,都是憑空想像。許多宗教方面的畫像、圖騰,都存在於寺廟、洞窟岩壁中,具體的滿足了庶民生活上的想像,畫報在這一方面也有不少著墨,有一定程度的可看性。

  有一部分的想像畫,則暴露出知識上的不足,譬如:澎湖抓到一條巨魚,長五十餘丈,魚腹中還有兩條各幾百斤的大魚。如果真有這麼大的魚,非鯨魚莫屬,但畫家筆下卻是一般的魚。這是畫家的不足。不過,《畫報》也會有更正啟示:該報1888年的一幅畫報,報導西方人將屍體拿來炸油、磨粉,充分利用。這則新聞經過查證,是屬子虛烏有,《畫報》特別登報更正,以釋群疑。可見《畫報》當局在可求證的範圍內仍力求真實。

  《畫報》對於對某些新聞背後的官僚氣息、社會弊端、文化現象,經見批判的色彩,反映了普羅大眾對現實的不滿,他們在畫報中移情寄情,引發共鳴。譬如,一個雙性人巧扮女裝,卻被法租界的包探抓去醫院檢查,認為她訪害風化,強迫她改當男人。《畫報》不忘引述上海報界的評論,說這些包探多管閒事!雖然它對政府當局所持的立場被認為是溫吞的,但反映庶民觀點這一部分,並不含糊。

  讀《點石齋畫報》,可以追溯清末的時代真貌;同樣的道理,透過對台灣漫畫史進行有系統的整理,形成一個完整的切面、一個清晰的年輪,便能理解台灣六七十年來的漫畫演化歷程;前輩漫畫家以及一代代繼起者的作品,既描繪了眾生百態,更見證了時代變遷,這是「圖像台灣」的一部分,是一部珍貴的全民資產,讓我們一起來努力!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