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午夜4點

午夜4點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3263494
劉韋廷
遠流
2008年8月01日
133.00  元
HK$ 113.05  







* 叢書系列:綠蠹魚
* 規格:平裝 / 480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綠蠹魚


[ 尚未分類 ]









  對愛書人來說,你在圖書館可以享受坐擁書城的樂趣。但如果借來的書弄丟了呢?這時候,在一排排陰暗書架間,在閱覽室的漆黑角落裡,「圖書館警察」會如影隨形跟著你,一雙無情的銀色眼睛獰笑著,在你臉上吐出一股寒氣,悠悠地說:「你把書弄丟了,我該怎麼懲罰你呢……」

  而對攝影愛好者來說,拍立得相機彷彿擁有一種魔力,可以將時間的片段凝結住,在平面相片上慢慢顯影……但如果無論把相機對準何處,都只能拍出同樣的畫面呢?只見一隻醜陋的拍立得狗張開血盆大口、露出尖利獠牙,渾身瀰漫著滾燙熱氣,正準備衝破相片、衝進現實世界,展開無止盡的瘋狂殺戮……

  本書為《午夜2點》的下冊,兩冊是繼《四季奇譚》之後,再次收錄四個精彩的中篇小說,書寫「時間」對於人心的奇特影響,並以超現實故事探討酗酒、童年恐懼、父子情感疏離等現實問題,呈現史蒂芬?金對於現實世界的審視與關懷,再次令你拍案稱奇!

作者簡介

史蒂芬?金(Stephen King)

  史蒂芬.金於一九四七年在美國緬因州的波特蘭市出生,一九六六年進入緬因州立大學英語系就讀,在校園中十分活躍,不僅擔任校刊的專欄主筆,也積極參與校園政治活動,並大力支持反越戰運動。一九七○年大學畢業,取得高中教師資格。 

  一九七一年秋天,他開始在漢普頓學院教授高中英語課程,並利用晚上及週末時間繼續創作短篇故事,同時著手第一部長篇小說。一九七三年春天,第一部小說《魔女嘉麗》獲得出版社的青睞,於次年出版,締造了四十萬本的銷售佳績。從此他丟開教鞭,全心全力投入小說的創作。三十多年來,他一共創作了數十部部作品,包括《四季奇譚》、《戰慄遊戲》、《黑暗之半》、《勿忘我》、《綠色奇蹟》、《一袋白骨》等作品,其豐沛的創造力及豐富的作品,讓他獲得二○○三年美國國家圖書基金會「傑出貢獻獎」與二○○四年世界奇幻文學獎「終身成就獎」的榮耀。 

  史蒂芬?金的小說情節多為驚悚駭人題材,再加上筆鋒犀利且鋪陳迂迴,令人讀後不寒而慄。而除了擅長營造恐怖氣氛外,一般性的故事題材也是他的拿手絕活,讓人一開卷便欲罷不能。他有大量作品搬上大銀幕,例如《魔女嘉麗》、《再死一次》、《鬼店》、《克麗斯汀的誘惑》、《狂犬庫丘》、《戰慄遊戲》、《寵物墳場》、《熱淚傷痕》(書名為《桃樂絲的秘密》)、《刺激一九九五》(收錄於《四季奇譚》)及近期的《綠色奇蹟》等。而《午夜2點》和《午夜4點》(原書為兩冊合為一冊)為史蒂芬?金一九九○年的作品,《午夜2點》收錄的〈懶勾魔〉曾於一九九五年改編為上、下兩集的電視電影《海市蜃樓》,〈秘窗,秘密花園〉曾於二○○四年改編為電影《秘窗》,由強尼戴普主演。

  如今,史蒂芬.金是全球收入最豐的作家之一,也是第一個發表網路收費作品的作家,其小說改編成電影的數量亦榮登冠座。對讀者而言,擅於描寫人性黑暗面的史蒂芬.金既是驚悚恐怖大師,也是通俗小說作家的第一把交椅。

  想要更了解史蒂芬.金,歡迎造訪史蒂芬.金中文部落格「全世界最會說故事的鬼才--史蒂芬.金」blog.ebook.com.tw/StephenKing。

譯者簡介

劉韋廷

  1979年生,曾獲聯合文學短篇小說新人獎,目前擔任出版社企畫編輯一職。只要故事精彩,無論透過書籍、電影、電玩等各種傳達方式,全都由衷喜愛,並深陷其中不可自拔。由國中開始即為史蒂芬?金的忠實書迷,收集了所有絕版難尋的史蒂芬?金中文翻譯作品,也包括海峽對岸的各種版本,並於Yahoo建立史蒂芬?金書迷之網路家族「史蒂芬?金?台灣的城堡岩小鎮」。譯有《黑暗之半》。



午夜將近

開場白

  喔,你看看,我們都在這裡,大家總算又回來了,希望你的高興有我一半多。光是說這話就讓我想起一個故事,既然說故事是我的謀生(也是我保持心智健全)之道,我就把它說給你聽。

  今年稍早的時候(我是一九八九年七月下旬寫這個故事),我癱在電視機前看波士頓紅襪隊對密爾瓦基釀酒人隊的比賽。釀酒人隊的楊特(Robin Yount)站上本壘板時,波士頓的棒球評論員說到,他很訝異楊特居然才三十出頭。「有時簡直就好像是楊特替達波岱(Abner Doubleday)訂出最早的邊線似的。」楊特面對紅襪隊投手克萊門斯(Roger Clemens) 的時候,評論員馬丁(Ned Martin) 如此說道。

  「是啊,」卡斯提里翁(Joe Castiglion) 附和道,「我想他是高中畢業就立刻加入釀酒人隊了,一九七四年就開始替他們打球。」

  我猛地坐起來,幾乎把一罐百事可樂灑了一身。等等!我正在想,快給我等等!我第一本書就是一九七四年出版的,才沒有多久以前的事嘛!替達波岱訂出最早的邊線是什麼狗屁話啊?

  然後我才意識到,我們感知時光的流逝(也是本書幾篇故事一再出現的主題)是多麼個人的事。的確,以我主觀印象來說,出版於一九七四年春天的《魔女嘉莉》(其實就在它出版兩天後,棒球球季正式開打,一位名叫楊特的青少年為密爾瓦基釀酒人隊打第一場球)似乎不是多久以前的事,僅僅是回頭迅速的一瞥;然而還有其他算日子的方法,有些方法卻意味著十五年可能確實是一段頗為漫長的時日。

  一九七四年,福特還是美國總統,伊朗仍在國王統治之下,約翰藍儂依然健在,貓王也是。唐尼奧斯蒙正扯著他那高亢嘹亮的嗓音與他的兄弟姊妹合唱。家庭錄影帶已經發明,不過只能在幾個試賣場買得到;業者預測新力公司的Beta錄放影機將會迅速把對手VHS狠狠踩在腳下。未來人們租電影可能跟到圖書館租小說一樣平常的想法才剛剛萌芽。石油已漲到不可思議的高價,普通汽油一加侖要四毛八分,無鉛汽油則要五毛五分錢。

  那年我的頭髮與鬍子還沒有一根是白的,如今已是大二生的女兒那時才四歲,而彈奏藍調豎琴的大兒子現在比我還高,留了一頭茂密如山米?海格(Sammy Hagar) 的及肩捲髮,當年他才剛剛學習自己大小便。至於我那現在參加少棒冠軍賽、擔任投手與一壘手的小兒子,當時還得過三年才會出生。

  時間就有這種滑稽、可塑的特質,而且山不轉路轉,萬事萬物遲早回到原點(種什麼因便得什麼果)。你坐上公車的時候,以為自己不會走很遠,或許頂多穿過小鎮罷了,然而轉眼之間,老天爺啊!你已經漂洋過海,來到另一塊大陸上。你會不會覺得我的隱喻有些天真?我也覺得,而最要命的是:這根本無關緊要!時間的謎樣本質是如此完美,就算我剛剛的說法枯燥乏味,仍然不減其怪異與餘音繚繞的感覺。

  這些年來有一件事情沒變,我想這也是我(或許楊特也是)偶爾覺得時間完全不曾流逝的原因。我仍然做著同一件事:寫故事。寫作仍然有太多我不知道的事;寫故事還是我的最愛。噢,別誤會我的意思,我愛我的妻子與孩子,不過我仍然樂於找一些特定的小路走下去,看看有誰住在那兒,他們在做什麼,又在對誰做那些事,甚或為什麼要那樣做。我依然熱愛其中的希奇古怪,以及事情漸趨明朗、模式漸漸成形之時那漂亮精采的片刻。故事總有個尾巴,而那野獸動作好快,偶爾我會失手讓它溜掉,但是當我抓著它的時候,我會緊緊抓住…… 那感覺真不賴。

  等到本書於一九九○年出版時,我從事杜撰為文這個行業就十六年了。在我成為美國文學界嚇人的妖怪之後很久,大約是寫作生涯的中途,由於某些我自己也不完全了解的過程,我出版了一本名為《四季奇譚》的書,書中收集過去沒有出版的四篇短篇小說,其中三篇並不是恐怖故事。出版公司很好心接受了這本書,可是我猜他們心中必然有所保留,像我就知道我有。結果證明我們都不用擔心。作家偶爾會出版一本實在運氣好到不行的書,對我來說,《四季奇譚》就是那樣的一本書。

  其中一個故事,〈總要找到你〉,成為大大賣座的電影《站在我這邊》,它也是繼《魔女嘉麗》之後我的作品改編電影拍得最成功的。《站在我這邊》的導演羅伯?萊納(Rob Reiner)是我所認識最勇敢也最聰明的電影工作者,我很驕傲能夠與他共事。同時我感到很有意思的就是萊納於《站在我這邊》成功之後形成的工作團隊,即城堡岩製作公司(Castle Rock Productions)……對於我長年的讀者來說,這個名字想必很熟悉。

  大部分的書評家也很喜歡《四季奇譚》。他們幾乎每一個人都曾大肆抨擊其中某一篇,不過既然個個挑剔的故事都不一樣,我覺得我可以毫不理會,不受傷害……而我做到了。其實我並非每次都能如此。大部分的書評都說《克麗絲汀》(Christine)實在是很糟糕的作品時,我才終於不太情願地承認它或許不如我期望的好(但我並沒有因此少賺版稅)。我知道許多作家聲稱自己從來不讀有關他們的評論,或者即使讀到惡評也不會傷心。我真心相信確實有兩個人是這樣的。但我卻是另外一種人,我總是想著書評會不會很糟,倘若真的很糟的話,我總覺得難以釋懷。不過我的心情不會低落太久;只要殺幾個小孩與老太太,我又能生龍活虎起來了。

  最重要的是讀者喜歡《四季奇譚》。我不記得那時有任何讀者寫信來罵我幹嘛寫什麼不恐怖的故事。其實大半讀者都想告訴我說其中哪個故事激起他們某些情感、讓他們去想、去感覺,那些信是我文思枯竭之際(這種時候可多了)真正的報酬。上帝保佑持續閱讀的讀者;任誰有嘴都會說話,可是若非有贊同的耳朵願意傾聽,故事就不復存在。

  那年是一九八二年,也是密爾瓦基釀酒人隊唯一一次贏得美國聯盟冠軍,領軍的是--沒錯,你猜對了,是楊特。那年楊特的打擊率是三成三一,共轟出三十九支全壘打,獲選為美國聯盟最有價值球員。對我們這兩個老傢伙來說,那年確實挺不錯的。

  《四季奇譚》不是計畫中的書,它就這麼發生了。那四個長長的故事是在五年期間斷斷續續寫成的,以短篇故事集出版嫌長,以單篇小說出版又嫌太短。就像投出一場無安打比賽或締造完全打擊紀錄(一個人在同一場比賽打擊出一壘安打、二壘安打、三壘安打和全壘打)、本領高超到簡直像是統計上的異常怪事。它的成功與廣受歡迎讓我好開心,不過當初我終於把手稿交給維京出版公司(The Viking Press)的時候,心中卻感到十分懊悔。我知道那些是好故事,也知道我此生恐怕再也無法出版完全一樣的作品了。

  如果你期望我說「喔,我錯了」,我就不得不令你失望了。這會兒你捧的書不同於早先那本書,《四季奇譚》是由三篇「主流」故事與一篇超自然故事組成,本書的四篇故事則都是恐怖故事,也都比《四季奇譚》的四個故事要長,而且是在我本該退休的兩年期間寫的。或許兩本書之所以不同,是因為後來我的心境轉向比較黑暗的主題所致,至少暫時是的。

  這種主題例如時間,以及時間對人心可能造成的腐蝕效用。例如過去,以及過去的陰影投射於現在;陰影中偶爾有令人不快的事物逐漸成長,甚或隱藏著令人更不快的東西……而且越長越肥大。

  但我關心的事物仍然不變,我大半的信念也越來越強。我依然相信人心的堅韌與愛有其基本效用;我依然相信人與人之間可以產生連結,居住在我們身心裡的靈魂有時會互相觸碰。我依然相信這些連結的代價高得嚇人且不可思議……我也依然相信其價值遠遠超過必須付出的代價。我想我仍然相信每個人必須找到安身立命之處……並且衛護那個地方至死方休。這些都是老派的關注與信念,可是倘若我不承認自己仍然服膺這些信念,我就是在說謊。而且直到現在我仍不改初衷。

  我也依然喜歡好故事。我愛聽也愛說。可能你知道或不知道(在乎或不在乎)我出版這本書和接下來的兩本書賺了許多錢,但如果你知道或在乎的話,你就該曉得出版公司沒有付一分錢讓我寫書中的故事。正如所有自然發生的事情一樣,寫作是超越金錢的。有錢固然不錯,可是一旦涉及創作,最好還是別把太多心思放在錢上面,否則創意勢必枯竭。

  我想我說故事的方式也有些微改變(我希望自己更會說故事了,不過這當然應該交由讀者自己去判斷才是),但這是預料中的事。一九八二年釀酒人隊贏得冠軍盃的時候,楊特擔任左外野手。如今他守中外野,我猜那代表他的速度慢下來了……可他仍然接得住每顆朝他飛來的球。
我這樣就行了,這樣很好了。

  由於許多讀者似乎很好奇故事究竟打哪兒來的,或是很想知道故事是不是作家追尋的什麼大計畫的一部分,因此我在每篇故事前面寫了一篇小序,交代故事的來由。可能你讀來會覺得有趣,但是如果你不想讀的話也不必讀;這不是學校作業,感謝老天,待會兒也不會有隨堂考。

  最後請容我再說一次,我好高興又能夠健健康康地在這裡跟各位說話……也好高興各位還健健康康在你們那裡,等著前往某個地方--可能是一個牆上長了眼睛、樹有耳朵的地方,或是有什麼真的很令人不快的東西拚命想鑽出閣樓、想到樓下有人的地方去。我仍然對那種東西感興趣……但我想,最近令我更感興趣的是人們,他們可能在聽故事,也可能沒有在聽。

  離開之前,我應該告訴你那場棒球比賽的結果。後來釀酒人隊擊敗紅襪隊,克萊門斯三振了第一次上場打擊的楊特……但楊特第二次上場便擊出一支高高穿越球場的左外野二壘安打,讓兩名壘上的隊友跑回本壘。
我猜楊特的棒球生命還沒到結束的時候。
我也沒有。

緬因州班戈市(Bangor)
一九八九年七月

譯者序

從黑暗時期破繭而出的午夜故事──談史蒂芬.金的《午夜2點》與《午夜4點》 ◎劉韋廷

  史蒂芬?金的中篇小說集《Four Past Midnight》,由於原文平裝版篇幅長達七百四十四頁之故,過去的中譯本將四個中篇各自獨立成冊出版,而這次由遠流所推出的全新中譯本,則將其拆成《午夜2點》與《午夜4點》兩冊,其中〈懶勾魔〉與〈秘窗?秘密花園〉收錄在《午夜2點》,〈圖書館警察〉與〈太陽狗〉則收錄在這部《午夜4點》裡。

  對台灣大多數資深的史蒂芬?金迷而言,收錄在《午夜2點》與《午夜4點》的四個中篇有著極為獨特的意義。過去的中譯本出版時,正值台灣出版業的劇烈變動期;早期台灣出版社無須徵求國外出版社的同意,便可直接翻譯外文作品並出版,後來在法律規定之下,這種情形成了侵犯著作權的行為。也因此,過去獲得正式授權發行的舊版「午夜系列」,便在史蒂芬.金其他舊作均已撤貨下架的情況下,成為那個時期市面上極為罕見的史蒂芬?金作品。

  自從這四個中篇後,將近十年來,台灣只出版過《惡夢工廠I》、《惡夢工廠II》及《桃樂絲的秘密》等三部史蒂芬?金的小說,只可惜在缺乏宣傳的情形下,並未創下銷售佳績,進而讓「史蒂芬?金」這個名字一度為台灣的出版社所遺忘。一直要到二○○四年,遠流出版公司重新翻譯出版《四季奇譚》,這個名字才再度成功掀起一股熱潮。

  對資深書迷而言,收錄在《午夜2點》與《午夜4點》的作品代表了史蒂芬?金中譯本的復興成功,也讓不少人重拾首次接觸其作品的懷念之情。而對新書迷來說,這兩部書也勢必讓人聯想到他上一部中篇集《四季奇譚》所帶來的精彩閱讀經驗。

  然而,有些事得要先聲明一下。雖然「午夜系列」與《四季奇譚》同是收錄了四個故事的中篇集,但無論是故事題材或內在涵義,卻各自有著極大差別。

  《四季奇譚》的英文原版發行於一九八二年,當時正值史蒂芬.金的創作巔峰期。整個八○年代,他幾乎每年都有新作推出(光是一九八七年就有四部小說問世),本本暢銷無比,使他開始因功成名就而逐漸迷失自我,陷入毒癮與酒癮的黑暗深淵。

  後來回顧那段黑暗時期時,他甚至還大方承認,在他寫《狂犬庫丘》的當下,曾因喝酒過度而搞不清楚自己究竟寫了些什麼;不過有趣的是,雖說連作者本人也如此大方表態,但《狂犬庫丘》仍是一部相當有趣的作品,書中有許多談論家庭問題的段落,或許正是他潛意識想掙脫毒癮與酒癮的具體表現。

  到了一九八八年,史蒂芬?金總算願意正視這個問題,在妻子與家人的大力支持下,展開戒除酒癮與毒癮的行動。而出版於一九九○年的《午夜2點》與《午夜4點》,正是他在那段時期陸續寫成之作。

  於是,午夜系列的這四個中篇,除了一舉包含史蒂芬?金創作的四大面向,甚至還能讓我們窺見他黑暗歲月裡的思維。以下為求方便,便以四篇作品分別獨立討論。

〈懶勾魔〉

〈懶勾魔〉是一篇具有科幻恐怖影集《陰陽魔界》風格的小說。

  故事描述一群搭乘同一班飛機的旅客,醒來後發現其他人均已消失無蹤,而飛機似乎將他們帶進了一個未知而行將毀滅的時空。在這樣極為典型的驚悚氛圍裡,史蒂芬?金巧妙發揮他一貫善於深入人性黑暗面的特色。在他這類作品中,真正對主角們造成實際傷害、也讓讀者在閱讀時不免心驚膽跳的,往往不是出自幽冥深處的不知名怪物,而是其他同樣有血有肉的人類角色,其中細膩描寫人與人之間對立與衝突的功力,正是他之所以能在恐怖小說文類享有絕對聲譽的主要原因。

  同時,〈懶勾魔〉也流露出史蒂芬?金認為「命運無常」的人生觀;在他過去同樣以群戲作為故事推進主軸的代表作《末日逼近》裡,也一度展露自己的這個面向。在書中,命運的意旨總是令人難以捉摸。有時好人不免受害,但看似悲傷的情節,卻也延伸出後來眾人重拾希望的關鍵所在;甚至連書裡反派角色的得志,似乎也總服膺在命運掌控之下,一切看似天命無常,卻又早已註定,無論結局是好是壞,全都在環環相扣的連鎖下,逐漸邁向故事終點。

  除此之外,只要是看過這篇作品的人,想必都會對那名從頭到尾昏睡不醒的酒鬼印象深刻。從開始到結束,那名酒鬼雖然參與了整件事情,卻也是個徹頭徹尾的局外人。縱使自己的性命經由許多人的犧牲與努力才得以保存,他卻始終懵懵懂懂,全然未覺。像這樣的角色,表面上只是讓讀者在緊要關頭仍可輕鬆一笑的安排,但考慮到史蒂芬.金寫作此書時的狀態,似乎又展現出作者的某種言外之意。

  或許我們可以說,這名角色象徵的便是史蒂芬.金沉溺於酒精與毒品時的自己,不管關心他的家人與朋友怎樣勸說,也難以從泥沼中逃脫,更因此對真實的世界置之不理,錯過了許多生命中的重要時刻。然而,從史蒂芬?金對那名角色安排的結局來看,他似乎藉由這篇小說不停告訴自己,至少他還活著,只要願意,生命始終有改變的機會。

  於是,〈懶勾魔〉除了是一篇史蒂芬.金拿手的驚悚作品,其實也是一篇夫子自嘲,甚至是警惕自我之作。

〈秘窗?秘密花園〉

  〈秘窗?秘密花園〉則是史蒂芬?金再度談論作家與寫作主題的小說,與他另一部作品《黑暗之半》互為表裡,以相同元素,經過不同的切入角度,呈現出他濃厚的個人風格。

  在《一袋白骨》書中,史蒂芬.金曾告訴讀者,作家對於創作障礙懷抱著多麼巨大的焦慮。而在〈秘窗?秘密花園〉這篇作家被莫名人士指控抄襲、進一步以性命相逼的驚悚小說裡,則流露出史蒂芬?金的另一種作家恐懼症。

  只要是曾經寫作的人都能明瞭,當絕妙點子橫空而降之際,絕對足以讓人歡欣鼓舞到幾乎忘了自己。然而你越寫越多後,卻發現筆下的故事不知怎地出現一種莫名的熟悉感。於是問題出現了。這個本應驚天動地的點子究竟是出於你的獨創,或僅是你看過的某本書,因著時間流逝而將那本書的內容拋在腦後,接著潛意識又在多年後提醒你故事風貌,卻誤以為是自己獨創的點子?

  更有甚者,像史蒂芬?金這種知名作家要是突然被人指控作品抄襲,這才驚訝地發現那個點子的確有人寫過,但一切只是出於靈感上的巧合,又會是怎樣一個百口莫辯的情景?

  於是,就在這種每個寫作者必然會有的恐懼下,史蒂芬?金再度利用自己所熟悉的領域與知識,寫下這篇足以令所有創作者深感不安的小說,同時更藉由角色對於往事的罪惡感,加強全篇的心理氛圍,呈現出一個看似平靜、但越到後頭越顯偏執的驚悚故事。

  而人性中不可避免的自我懷疑與逃避心態也在這篇小說若隱若現,照樣能與史蒂芬.金寫作當時的心境相互對照。

〈圖書館警察〉

  收錄在本書《午夜4點》裡的〈圖書館警察〉,則讓史蒂芬?金再度以拿手的童年陰影作為題材,講述一個「摯愛」與「恐懼」其實是一體兩面的故事。

  關於史蒂芬?金對圖書館的喜愛與恐懼,在〈圖書館警察〉一篇的前言便有提及,在此並不多談。然而除了這部分外,這篇作品值得我們多加留心的,其實還有另外一點。

  在〈圖書館警察〉中,史蒂芬?金融入自己參加戒酒協會的親身體驗,並利用這些情節,展現出他對自己及所有想要戒除酒癮的人們的關懷之意。

  在書中,他不時提及社會大眾對於酗酒成癮者的偏見與反感,並隨著故事的進行緩緩揭開真相,使讀者驚訝地發現,原來每個深陷酒癮而不可自拔的人,背後全都有著他們之所以只能仰賴酒精平撫心靈的原因。

  而那些人既然已勇敢站了出來、決定開啟全新的生命,光就勇氣而言,便已值得為他們博得應受的尊重,任何人都不該以不屑的態度等閒視之。就這方面來說,史蒂芬?金一面為了戒酒協會的同伴們發聲,一面更藉由書寫故事不停加強自己持續戒酒的決心。

  史蒂芬?金的想法或許正如書中角色之口所言,恐懼的相反並非勇氣,而是誠實與信任。史蒂芬?金寫作這篇小說時,已經開始誠實面對自己的問題,並衷心相信藉由戒酒協會與家人的信任與協助,終能讓他遠離受到酒癮控制的恐懼。

  從這樣的角度來看,〈圖書館警察〉也不只是表面所呈現的通俗恐怖故事,其中更隱含了作家對親身遭遇乃至於社會狀況的由衷關懷,並與他一直以來透過小說暗指許多社會問題的做法一脈相承,點出了關懷他人的重要性。

〈太陽狗〉

  同樣收錄在《午夜4點》的〈太陽狗〉,故事背景則發生在史蒂芬.金最知名的虛構城鎮──城堡岩。

  除了資深書迷,只要看過《四季奇譚》與《黑暗之半》的人,便會發現〈太陽狗〉有一些曾經出現在以上兩部作品的角色登場。那些角色有時只是一閃而過,有的甚至只是透過他人之口提起,然而史蒂芬.金總是能利用簡單的寥寥數語,讓讀者知道那些角色的後續發展為何,甚至偶爾還為之後的作品帶來部分預告效果。

  這樣的做法由於交代得十分簡潔,並不會讓沒看過其他作品的讀者感到困惑,反倒更像是專門為書迷安排的小小驚喜,讓人在閱讀時更加興味盎然。在〈太陽狗〉中,史蒂芬.金甚至利用這種手法點出社會上人際關係的疏離感;畢竟每個人都有著屬於自己的故事,同時也對別人的事情缺乏了解,在未有深交的情況下,始終都只能看見各自表象,終究欠缺真正的溝通之道。

   除此之外,〈太陽狗〉也是一篇談論父子關係之作。雖然與故事主軸不見得有太大關聯,但史蒂芬?金仍花了不少篇幅講述年方十五歲的主角與父親的相處情況。

  由於史蒂芬?金本身的酗酒毛病,他勢必得面對自己在子女心目中並非一個完美父親的問題。而在這篇作品裡,他則巧妙利用超自然事件的發生,使父親角色被迫對主角訴說自己過去犯下的錯誤,使本篇作品成了史蒂芬.金對子女表達歉意的象徵。

  正因他書寫這對父子心態時的細膩,才使得這樣的超自然題材照樣在角色塑造方面合情合理,加強了不少說服力,更與史蒂芬?金的自身感觸相互輝映,再度藉由通俗的故事,表達出作者本身隱藏在字裡行間的自我省視。

表象不同,內在一脈相承

  上述所提及的四篇故事,其實正好囊括了史蒂芬?金一直以來的四種不同寫作面向,包含正統恐怖小說、作家與作品的關係、童年恐懼的影響、家庭問題等等,幾乎無一不缺。

  除了這四大主題外,《午夜2點》與《午夜4點》也包含了他對現實世界的審視與關懷,更藉此不斷檢視自己生命中的缺失與遺憾,使得內在主題一脈相承,讓人得以窺見作者及其作品間的緊密關連性。

  於是,這些故事就這麼默默展現出隱藏在通俗下的閱讀樂趣,除了讓只想享受精彩故事的讀者得以滿足,連對作者亟欲表達的議題有所興趣的讀者,亦同樣能夠有所收穫。

  這正是史蒂芬?金作品的魅力來源,正如他多年來不停強調的:縱使作品銷售量極佳,但他從來不是只為了錢而寫。

  將他的作品與其個人經歷相互對照,身為讀者的我們自然會發現,他確實是所言不虛。而這也是包含我自己在內的讀者們,始終對他作品樂此不疲的最大原因。





* 讀者評鑑等級:

3顆星
* 推薦人數:1,共有1位網友寫書評。
*

我要寫書評

1.

/ 台灣台北
2010.02.02看櫻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3顆星
這本跟午夜2點比起來驚悚度略嫌不足~
"太陽狗"前面的陳述有些平凡及亢長,一直到快結尾時的內容才讓我覺得精彩~
反而"圖書館警察"從中間就會讓我一直猜,山姆到底是不是真的遇見鬼??為什麼提到"羅爾茲"這個人大家的反應都這麼激烈及神秘??一直到結尾都很有內容!
~史蒂芬金大師的書就像一部用"讀"的電影~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