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黑夜旋律

黑夜旋律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4445394
譚劍
九歌
2008年9月18日
83.00  元
HK$ 70.55  







* 叢書系列:九歌文學大獎
* 規格:平裝 / 272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九歌文學大獎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 小說















新世紀情調的都會故事!
七個人,七宗罪,七種欲望,七種迥然不同的價值觀,奏出一首首人物命運交纏、彼此消費和吞噬的黑夜旋律。
Sony:高科技產品是他崇拜的圖騰,苦苦追尋的聖物。
老林:守不住他的小書店,加入地下組織對付跨國企業。
黑帝:為鞏固在電玩設計界的地位和權力,狠心對付後起之秀。
奈美:為在美食和纖廋間保持平衡,毅然把奈米機械人吞進肚裡。
Alexa:屢次遇人不淑。相信理想的男人,最終可透過「關鍵詞」找到。
電影男:窩居在家,除了不能自拔的數位收集癖外,還要一個實實在在的女人。
Medina:白天是教授「銷售劇本」的導師,晚上是追求肉體美麗和歡愉的蕩婦。

本書特點
★創全球華文文學獎項最高獎金,「九歌二百萬元長篇小說徵文」
複審入圍作品!
★自世界各地華文創作菁英的212件參賽中脫穎而出的傑出作品。
★名作家司馬中原、平路推薦

作者簡介

譚劍

學歷:1972年生於香港,英國倫敦大學電腦及資訊系統學士、英國布拉德福德大學企管碩士

得獎紀錄:
以《黃昏的人》獲香港新雅少年兒童文學創作獎科幻小說組冠軍
《斷章》獲幼獅文藝科幻小說獎張系國特別推薦發表
《免費之城焦慮症》獲倪匡科幻小說獎

著作:《虛擬未來》、《換身殺手》。


002 評審委員推薦 司馬中原 平 路
007 第一部
053 第二部
093 第三部
131 第四部
161 第五部
187 第六部
209 第七部
243 多音交響式的書寫 —譚劍談《黑夜旋律》



多音交響式的書寫  —譚劍談《黑夜旋律》

  問:請問你故事的靈感來自何處?為什麼會在書中設定七個角色,是否刻意與「七宗罪」有所連結?

  答:我非常喜歡「七宗罪」(Se7en)這部電影,看了好幾十遍,最喜歡看的就是結尾高潮大戲前三大主角同車對話的那一場,雖然不見刀光劍影,對話卻是機鋒處處流彈四射。連環殺手說了句很精彩很吊詭也很發人深省的話—也就是我放在書裡頭那句「七宗死罪隨處可見,只是我們習慣了,覺得不過是小事,微不足道」(原文為We see a deadly sin on every street corner, in every home, and we tolerate it. We tolerate it because it’s common, it’s trivial. We tolerate it morning, noon, and night.)—深深打動了我,說是打動也許不夠恰當,應該說,啟發了我,寫一本小說探討這個問題。當初曾想過把這題裁寫成犯罪小說,但「七宗罪」的劇本實在出色,就算Andrew Kevin Walker構思過的另一個結局,我也看過,自問沒辦法超越他,只好故意寫成和「七宗罪」大相逕庭的樣子:不錯同是七個人,每人背負一個罪行,卻沒有偵探和受害人之分,而且一部多條敘述主線、非線性結構的故事,類似外國影評人如Roger Ebert提及的hyperlink cinema。

  問:本書中,有哪些部分是來自你的真實生活?

  答:主角的興趣很多都是真實無比,像聽電影原聲音樂和古典音樂,看電影,喝茶,這幾樣也是我寫作時不可或缺的靈感來源。那個名為「科魔大戰」的電玩,也是我愛玩的,原名為Glest,是個開放程式碼的實時戰略遊戲,可以免費下載。在網路上結識女孩子也是真的,不過是至少十年前的事。我現在已經很乖了。我從未從事遊戲產業,黑帝那部分只好靠資料搜集而來,再加上我自己在IT產業的經驗合成。不過,箇中的妒忌心,不惜一切打壓對手的辦公室政治,卻是百分之百真實,是我親眼所見。開書店,則是我的興趣,做過很仔細很徹底的市場調查,連地址也想好了,結果發現不論是繁簡中文或者英文書店,都不太可行,鐵定賠本,所以才打消念頭。朋友說簡體書店開業門檻最低,可以一試,但想到要是人民幣升值就大事不妙,結果書店沒開成,倒是去銀行開了人民幣戶口。

  問:書中哪些人物原型是你熟識的人物?

  答:其實我最熟識的人物,還是我自己,所以書中每個人物的原型,都有一點我的成分,可能是興趣,可能是對事情的看法。這本書等於是我一人分飾七角。不過,我的人生沒有一眾主角那麼精彩,不少地方還是找其他人合成,像Sony這種科技狂熱愛好者我便認識很多,你總會認識幾個這樣的年輕男女,在追逐科技產品上有超乎想像的熱情。好色的Medina,來自我幾個以前認識的人,男性,無性不歡,愛好炫耀,行為之荒唐叫人聽了汗顏,幾年來都沒有消息,除了其中一個有很多傳言,據說惹上了某由四個英文字母組成的不治之症。也許最真實的角色,不是人,而是那條和一眾角色打交道的狗。那條迷你品壓根就是我的狗。所不同者,抱回家時已有七歲,原主人養了七年後決定不要,丟到街上,捉狗隊抓去再轉交給愛護動物協會,最後給我領養回家。我經常幻想牠前半生的生活,結果就寫進這故事裡。牠的照片在我的部落格上可以找到,很受網友歡迎。

  問:你過去創作過小說嗎?

  答:我以往寫的大部分都是科幻小說,雖然拿過倪匡科幻獎,但開筆時的風格比較接近張系國老師那一派,我非常喜歡《星雲組曲》,自費兼得到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出版第一本書《虛擬未來》時也很榮幸得老師賜的大序。出了第一本書後,接下來就好辦得多。我找到出版社再出兩本科幻小說,總數三本後來也相繼出了台灣版,還有一本在大陸意想不到給出了盜版。除了出書,我也拿了些科幻小說的獎項,支持我不斷寫作下去。雖然發表的多是科幻小說,但打從我十六歲創作小說以來至今二十個年頭,一直構思不同的故事,科幻、推理、武俠、愛情等都有很多想法,只是年輕時,限於寫作技巧和人生歷練不夠,只能發表沒有那麼寫實的科幻小說,以創意支撐故事,其他類型的用大綱一一記下,到現在我的電腦裡已存了好幾十個。

  問:是甚麼動力驅使你寫下這本小說?

  答:大概是所謂的中年危機吧!我在IT 產業工作了十五年,期間念了個企管碩士和考了幾張專業認照,雖然很忙,但還是對說故事念念不忘,我很喜歡看小說和電影,不限類型甚麼都看,鑽研各種說故事技巧的書,甚至連輔導寫作的軟件也玩過,用像reverse-engineering的方法反向思考它們的設計理念。最後,我發現過了一定年紀,多了經歷,長了見識,才是最大的寫作本錢,那些故事自然就會像紅酒般逐一成熟。距離上次出書,已是八年,久到有人問我自己書裡的情節時還要說不好意思我忘了。

  再過幾年,也許我在人生上會有別的看法和顧慮,如今我準備充足,倒不如趁機換跑道,做我最喜歡做的事情。從酒庫裡拿出來開瓶的第一支就是這本。我現在正動筆寫第二本,大概三個月後就會完成。 問:這本創作跟你以前的作品有何不同?答:最大的分別,就是類型不同,以前我發表的多是科幻小說,這本卻糅合了科幻、奇幻、愛情、推理等諸多元素。你可以當它是流行小說,懸疑的手法借鑑自推理,機關布景來自科幻,也可以視為後現代的書寫,裡面的典故和隱喻多不勝數,注解除了解釋,還和文本互動,製造多音交響(polyphony)的效果。說起來,彷彿本書和以前的作品沒有關連,可是如果沒有以前諸多科幻小說做練習做各種寫作的試驗場所,是不可能寫出這本書來,而且裡面提及的好幾種科技至今仍未面世,故事場景並不是現在,而是幾年後大概二○一三左右吧! 所以,如果要把本書歸類為科幻小說,我也不會反對,反正,科幻小說長很多不同的樣子。也許我只能說,這書是我創作至今幅度最長,人物最多,野心最大,內容最複雜,設計最精密的一本。

  問:可以談談這本小說的創作經過嗎?花了多少時間完成?

  答:這本小說花了好多年醞釀。開筆前,我把研究七宗罪的網路資料和書籍都收集好,仔細研究這七宗罪是怎麼一回事,畢竟從提出七宗罪至今,世界已經翻天覆地變化了好幾十次,很多觀念都不同,連托馬斯阿奎拿和但丁的看法都相異,我則按他們的思想脈絡構思七個罪人,編寫他們在當代社會可能犯下的罪行,決定他們的結局,大綱寫好了,才開始動筆。前期作業要一個月,小說寫了大概三個月。

  不過,最後寫得很匆忙很驚險足以寫成一篇驚險故事:我原本以為兩個半月內可寫完,然後給自己放大假去摩洛哥旅行,豈料截稿前大病一場整整兩個星期內總共只寫了千多字,結果我只好把故事帶上旅途,在飛機上寫,在來回馬拉客什和Fes上的火車也寫(和我鄰座的年輕人看到我的電腦畫面說我們用的文字還真複雜),晚上也要躲在riad裡寫。

  白天嘛?自然還是要到處看。出發前我查過,無線上網在摩洛哥非常普遍,我住的好幾家riad也提供免費上線服務,豈料我的筆記簿電腦裡面那個最新型的作業系統竟然無法連上,連續幾家都如是(後來查出是bugs),可是我要過了截稿日期後才回家,老天,我幾乎昏倒客死異鄉,還要在非洲那麼遠。最後,我提早去巴黎轉機,在酒店付費上線安然無事。我把自己關在酒店裡不眠不休一天一夜校畢全書後,把電子檔傳回老家,由家人印出後火速送去台灣。

  問:這些七個角色的名稱是否都您想要傳達的意念,如Sony、奈美等?

  答:我本身不相信姓名學這回事,不過,在小說創作裡,堅信命名這回事殊不簡單,不能掉以輕心,設計得宜,還能提供多層次的思考,像Sony這名字你看到最後,便知道它除了是品牌,指陳主角的性格喜好,也宣告了他無可避免的宿命。奈美乍看是「奈米就是美」,到最後卻是大大的諷刺。其他幾位都埋下伏線,讀者可以從中找尋樂趣。 除了人名,其他很多名稱也如是,像Middle Kingdom便是陸崑崙一系列唱片的名稱。拿名稱來玩,說穿了,只因名字除了是身分,在網路時代,我們也可以給自己多次重新命名權,連名字也可以拿來消費,很配合故事的主題。所以,故事的結尾,就是追尋名字,當然,要追尋的也不只是名字。 不過,就算不去追究那個命名的理由,對閱讀並不會構成障礙。

  問:在這樣七個角色七條敘述主線的寫作過程中,是否曾發生錯亂的情形?

  答:我是念資訊系統出身的,也帶過好幾個跨國的大型項目,再大的工程,只要用 divide-and-conquer的方法,也能一一征服。不過,面對七條敘述主線的方法,我仍然不敢掉以輕心,除了上述方法,還在心智圖上寫好大綱,敲定結局後才動筆去寫。因此,錯亂的情形,從來沒有出現過,我面對的是另一個難題:如何把這七條敘述主線連結起來。如果只是讓人物純粹簡單的擦肩而過,或者只是聊幾句話,我並不甘心。我希望他們彼此相遇後,對本身的人生和故事發展都能引發更強大的衝擊力。畢竟,人生的際遇,往往在很多不自知的地方受到改變,像去面試工作拿到聘書,你願不願意去做這份工作,除了決定你自己的前途,也左右了其他求職者的前途,他可能會在這家公司裡遇到他的太太,也許會生孩子,還有種種其他後續發展。就如在本書裡,要不是奈美推卻了Sony,就不會有後來他和Medina的故事,很多事情都是始料不及。

  問:本書中透露出對全球化議題的關心,當初為何選擇這樣的議題來創作?

  答:我來自一個都市化得有點過火的城市。這裡沒有農村,沒有眷村,沒有鄉土,沒有湖光山色,甚至乎,很多人說,沒有多少文化,是文化沙漠。對身處這個城市的作家來說,要認真創作小說是很困難的,可以選擇的題材著實不多,然而,換個角度來看,思考這種限制及其成型的過程,本身就是絕佳的創作題材。這個城市為甚麼會變成這個樣子?它本來只是一個小漁港,是滿清戰敗簽和約割讓出去的。為甚麼洋人會打過來?因為他們汲收了我們的指南針,展開了大航海時代,後續的殖民歷史及人口販賣才能啟動。這幾個大轉折無一不是全球化下的景觀。當然那時還沒有全球化的名稱,但已涉及了財富、科技、族群、理念等的版塊移動,是國與國的衝突(當時的殖民者還有些漂亮的藉口,叫落後的族群心悅誠服,也成為後殖民理論的議題)。幾百年後,大部分殖民地相繼獨立,構成今天的「世界是平的」和「世界是不平的」兩種同樣言之有理的看法,還有「經濟殺手的告白」和「沒有中國製造的一年」等不滿。 本書以全球化為經,以七個罪人的故事為緯,在個人和國家兩個層次面對七宗罪的主題。

  問:開始寫作時,你就知道小說的結局嗎?

  答:我要知道小說的結局才能開筆,不是我不敢冒險,而是因為一眾主角也是芸芸眾生,也有自己的人生目標,即使像電影男那樣的數位收集癖,瘦身狂奈美,色鬼Medina等也不例外,他們信奉各自的人生哲學,相遇衝撞後不外乎只有幾種結果,如果不是這樣反而不合理。我只能在好、壞和不好不壞中間挑一個,看他們的造化。 結局不是一面倒的全好或全壞,有些下場悲慘,有些依然故我,有些改過自新,各有不同,這就是人生。有了這種的設定決定了各人結局後,我就任他們自由碰撞,看會跑出甚麼來。最後會死去的那個主角,其下場並不是我本來的構思,只是寫到後來,他已失去了生存下去的勇氣和動力,在電腦畫面上向我求死,我只好讓他早日往生。另一個主角也失去求生意志,自尋短見,我認為他命不該絕,救了他一命。他日後也許還有機會和心儀的女性再見面,天曉得。




其 他 著 作
1. 九歌文學大獎(套書)
2. 1K監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