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反退休運動

反退休運動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7204592
塔瑪拉.艾瑞克森
商智
2008年10月13日
83.00  元
HK$ 70.55  







* 叢書系列:Business life
* 規格:平裝 / 224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Business life


[ 尚未分類 ]









  退休,不等於說再見!因為你是國寶哩

  時代的改變,科技的進步,讓新世代的輕熟族有更多的時間、更健康的身體、更豐富的資源,去享受第二個人生。

  作者塔瑪拉?艾瑞克森(Tamara Erickson)透過嬰兒潮世代的職涯規畫,重新定義退休一詞。讓退休成為延續人生高峰與享受快樂的生活型態。薪火相承的技能交接,彈性與多元的工作方式,這些現象對嬰兒潮世代延續職涯來說,不但是一種「被需要」的價值和使命,更是一種「我想要」的選擇和機會。

  真正能夠結合興趣和專業的工作選擇,終於在嬰兒潮世代身上得到了實現。

  但這絕對不是嬰兒潮世代的專利,而是任何人都能掌握的機會。你也想加入這個行列,了解如何找出自己理想中的工作方式嗎?不用等到退休,現在就開始你的反退休運動。

  現在的雇主面臨了一個問題:如果嬰兒潮世代離開職場,將會沒有足夠的年輕人可以進到職場接班。而且出缺不只是職務數而已,當有人退休時,連技能和經驗也跟著離開組織。

  對嬰兒潮世代來說,這種趨勢是好消息。各位的技能和心力可說一定會有市場,何況情勢正轉向對各位有利:人才短缺將會讓各位有空間重新和老闆協商自己的工作條件。

  在這本務實、樂觀的著作中,艾瑞克森闡述了們嬰兒潮世代的選項,包括要如何用突破傳統的方法來留在職場之中。本書會幫助你判斷出自己的目標,並且告訴你該如何著手取得自己想要的,然後即刻開始行動。

  如果你想要留在目前已經在經營的領域,那麼跳脫常軌的工作條件也愈來愈常見。本書要告訴你哪些條件是可以合理要求的,而且又要如何和老闆協商來達成自己的目標。

  或者,你可能決定要展開新的職涯、去創業、擔任顧問,或是從事志工服務。無論如何,作者都鼓勵你在向前邁進的過程中,要去體驗、建立人脈,藉此建立起你個人的成就。

  本書對嬰兒潮世代來說是一種慫恿,慫恿你們去尋求更寬廣的可能,也是一本指南,指出你在想像下一個30年時會發現到什麼狀況。現在趕緊去想像自己下一個人生階段會是如何,並且好好探索能夠滿足你需求和喜好的機會。本書會為你點出方向。

作者簡介

塔瑪拉.艾瑞克森(Tamara Erickson)

  是廣受敬重的作家,曾獲頒麥肯錫獎,也是廣受歡迎的說故事高手。她對未來的迷人觀點來自於是深入的研究,包括演變中的人口結構、受雇者的價值觀,而最近的研究則是在於成功組織的運作方式。扎實的立論、嚴謹的研究方法以及徹底的樂觀主義,使艾瑞克森得以察覺並描繪出未來的有趣趨勢,並提出可行的建議來幫助組織和個人為當前的趨勢做準備。

  艾瑞克森曾於《哈佛商業評論》發表四篇專文,在《史隆管理評論》(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發表一篇專文,並合著有《老將當家》(Workforce Crisis: How to Beat the Coming Shortage of Skills And Talent)。艾瑞克森現為康庫學院(Concours Institute)總裁,該公司為BSG聯盟(BSG Alliance)成員,運用結合了策略研究、領導人培養、專門咨詢服務、隨選軟體解決方案以及科技專業服務的整合平台,協助各企業的高階主管。艾瑞克森有個每週更新的部落格「超越年齡」(Across the Ages),可以從哈佛商學院出版社官網(HBSP Online)連結,網址是discussionleader.hbsp.com/erickson/。

艾瑞克森個人網站是www.TammyErickson.com。



推薦序 不死的「過河卒」 傅達仁
前言 退休,不等於說再見

第一章 你為何這麼想?
嬰兒潮世代
傳統世代
X世代
Y世代
嬰兒潮世代的中年轉折

第二章 挑戰既定觀念
長期的經濟機會
新工作型態
新的人生階段
正面的親子關係
更多的人生選項

第三章 過濾人生選項
過濾人生選項的架構
職涯曲線:了幾你對工作的投入程度
人生動機:工作中最吸引你的要素?

第四章  重新談判工作條件——獲得自己想要的
轉折點
企業能給你什麼條件?
還應該列入哪些選項
協商、討價還價、成交
什麼是一定要老闆知道的?

第五章 重新規畫職涯和人生——從事自己想做的
探索
試驗
強化自己的優勢



推薦序

傅達仁
不死的「過河卒」

  人生如棋,「將士相」、「車馬炮」,兩軍對殺,屍橫「楚河」,常靠一個過河卒子,直搗黃龍,大獲全勝。

  象棋諸子,各司其職,將士不出城,飛相不過河。跳炮、直車、斜走馬,唯有過了河的卒子,只能前進,不可後退。

  活在世上,上帝所賜的才華和恩典,加上命運的布局,戰場的境遇,以及個人的志向,讓眾生裡有「將相」、有「車炮」,也有「兵卒」。

  摩西(Moses)八十歲才應主命,領導兩百萬以色列人出埃及,奮鬥四十年死於彊場,棒交約書亞(Joshua),終達流著牛奶與蜜的迦南美地,沒有退休的問題;患小兒麻痺的美國總統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在任十二年,主導二戰,安度經濟大恐慌,歷經「老戰死」的煎熬,光榮地死在任上,並無退休可言。

  麥帥(Douglas MacArthur)四十一歲任西點軍校校長,日本偷襲珍珠港時,他已六十二歲,出任太平洋戰區總司令,逼日本投降時六十六歲光榮退役,七十二歲時北韓占領首爾,他再被徵召出任韓戰最高統帥,從仁川登陸,切斷北韓軍,反攻至平壤,造成毛澤東「抗美援韓」,聯軍擴大勝利之際,麥帥像「岳飛」一樣,被杜魯門(Harry Truman)免職調回,麥帥對太太說:「珍,我們終於可以回家了。」返美時,全國人民夾道歡迎,大喊杜魯門下台,麥帥永不退休,且是「不死老兵」。

  歷史上箭射紅纓的老將黃忠、尚能飯否的廉頗、花甲之年上陣殺敵,都是不退反進的例子;艾森豪(Dwight Eisenhower)、雷根(Ronald Reagan)皆七十歲才當總統,他們永不退休!

  筆者,啥都不是,無名小卒而已,父傅忠貴抗日中將陣亡,年九歲已成父母雙亡之孤兒,十四歲隻身來台,單兵奮鬥,如果沒過海峽,可能早已夭折。到了台灣,雖然很苦,但已是「過河卒」了,苦讀、苦練、苦生活,大學畢業當上籃球國手,贏得亞運銀牌後,因為窮,兼警察電台記者,兼寫稿,還兼三個教練,球員時曾為中興(現台北大學)贏過兩次大專冠軍,做教練時,帶裕隆、飛駝、台銀等隊,都得過全國冠軍,後成為馬來西亞國家教練和亞洲明星教練,曾打敗中華隊,戰績輝煌。挾九年廣播經驗和運動生涯,轉進台視,一待三十年,採訪過政治、司法、警政、醫藥、軍事、社會新聞,同時主播新聞、轉播體育,報告氣象,榮獲兩次金鐘獎,並曾主持《大家樂》、《超越巔峰》等綜藝節目,也獲金鐘入圍獎。從記者、組長、做到經理,到六十五歲法定年齡退休。心想:幹嘛要退休呢?接著就在中視客串轉播NBA,並主持《金氏紀錄》,做到七十歲,出版了《影視秘聞一籮筐》,新詩《插翅之人》,《NBA兵法大全》三本書,並帶著孩子到美國客居一年。這段的時間也沒閒著,在華語電台主持《好男好女》,《新聞與秘聞》和NBA實況等節目,亦在華語電視台客串政論節目;最使我有成就感的是,在美國《世界日報》(World Daily),負責每週一篇六百字專欄,針貶時事,嘻笑怒罵,擁有兩岸及世界華人三百萬以上的讀者,撰寫三年仍在繼續中,不敢說立功、立德、立言,只能說我永不退休,只要上帝需要我,要說、要寫,直到蒙主恩召的那一天。

  我是傳統世代的人,今年七十五歲,曾轉播七屆奧運,加上北京奧運,遊走各台,密集講評,歸主後有機會就分享見證,傳播福音,感謝主,「退休」二字,早已被我「註銷」。

  管你什麼世代的人:傳統(六十三歲以上)、嬰兒潮(六十二歲以上)、X世代(四十三歲以下)、Y世代(二十八歲以下),除非你沒過河就被吃了,否則就要當一下「永遠的老兵」,或者是不死的「過河卒」!

(本文作者為資深體育主播)

前言

  向退休說掰,跟快樂說嗨!

  好命的嬰兒潮世代!你們有幸在人生中享有那麼多的「史上第一次」,比如在郊區的美好童年、女性工作權、性自主、長期的經濟榮景等等,而現在又有好幾股強大的助力在背後推動,將你們的人生帶進下一個美好的階段。

  你們面臨的經濟契機,可說是前所未見的。我們從受雇人數可以看出一項驚人的事實:從現在起,勞動力人口和人力需求(尤其是有技能和經驗的人力)之間的落差會逐漸擴大,而且在你們有生之年都會是如此。即使景氣會有短期的起伏,但是只要你們有意願繼續工作,絕對都會受到歡迎,而只要你們決定要繼續在人力市場上扮演活躍角色,你們的技能和精力鐵定會有市場。

  這種在統計數據上的變化,會造成勞雇勢力的此消彼長,也就是說有工作意願的人,有權重塑你自己和尋才企業之間的關係。供給吃緊的人才庫也帶出了重要機會,讓人可以重新思考個人和組織之間的關係。

  此外,你們應該還很想要繼續「工作」,不論是為了薪水、為了換取他人勞務,還是為了服務他人,因為你們的時間會非常、非常多。你們這個世代,將會享有人類發展上第一次出現的重要人生新階段,也就是一長段健康、積極、無須牽掛子女的熟年人生。醫療保健的進步、平均壽命的延長,為你們帶來了其他世代所沒有的一段人生。過去幾個世代的人在到了子女離家獨立的時候,多半都已經「年邁」了,準備安享晚年,而當你們的子女成年時,大多數嬰兒潮世代的人基本上都還很「年輕」,充滿了能力與能量。

  你們的長壽還幸運地附加了意想不到的好處:子女對你們的愛,是過去任何世代對其父母的愛所無法比擬的。在一九七四年,有超過四○%的嬰兒潮世代說他們寧願無父無母,時至今日,有九○%的青少年表示他們跟父母非常親密,這是兩代關係在如此短暫時間裡的重大改變。你們的子女在離家之後,還會想要繼續維繫親密的親子關係,這對你們大多數人來說,當然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人際關係的內涵,不論是家人之間的關係還是跟外界的關係,都發生了重大的改變,使你們擁有父母想像不到的權利,可以選擇你們想要的社會關係。

  你們是大名鼎鼎的嬰兒潮世代,占了目前全美總人口的三分之一,是在一九四六年到六四年之間大量出生的七千六百萬人口,而在歐洲、加拿大、澳洲和日本的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也和美國相近。你們大量出生的時期恰好夾在兩次嬰兒荒(baby bust)之間,一次是在經濟大恐慌(Great Depression)到二次大戰(World War II)間,一次則是在越戰(Vietnam Era)之後。美國的出生人口從一九四五年(二次大戰戰事方酣之際)的二八○萬,躍升到嬰兒潮開始的三四○萬。在這樣的出生人口數之下,你們一再改變全世界大多數地區民眾的人生,而且你們的影響力還會延續數十年之久。

  要如何善用你們未來數十年的生產力,不論是用在傳統的「工作」崗位上,還是要以比較不同於傳統的方式運用自己的技能,完全由你們自己決定。現在就去探索各種可能,讓你們大有可為的人生第三階段,也就是在青少年時期和傳統的成年工作歲月之後的階段,發揮到淋漓盡致。對許多人來說,這個階段一定會和你們過去三十年的人生大不相同,也會和你們青少年時期不同。擺在你們眼前的多樣選項,再加上你們(至少其中一部分)做不同嘗試的渴望,造成了過去世代沒有面對過的職涯策略挑戰。

  永遠的先知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在二○○○年發表了一篇論文,論及在他眼中,這世紀人類事務的重大革命為何,他在文中提醒我們,人生的選擇(以及選擇第二、第三個職涯的權利)將日漸重要:

  未來幾百年之後,當有人能夠以長遠角度來書寫我們這段歷史時,歷史學家眼中最重要的事件,可能不是科技、不是網際網路、不是電子商務,而是人類生活狀況的空前轉變。史上第一次,有愈來愈多人擁有選擇人生的權利,人數成長幅度大而快速;史上第一次,人類有辦法掌握自己的人生,而社會完全沒有意料到這點……

  綜觀人類歷史,幾乎沒有人有權選擇自己的人生……而現在突然之間,有許多人有了選擇的權利。不僅如此,他們還擁有不只一個職涯,因為現在他們的工作年限可以長達將近六○年,是一九○○年的三倍。

  本書的要旨,是在和各位討論如何為自己接下來的人生作選擇,並擬出理想的職涯策略。首先要建立基礎觀念,討論各個世代的喜好,這些喜好會影響你的選擇,另外還要討論我們環境中的變化,這些變化則會徹底改變你們的選項。至於本書真正要強調的,則是各種新的可能性,也就是釐清各種可能的務實方法。

  歐洲管理學院(INSEAD)組織行為學教授艾伯拉(Herminia Ibarra)認為,我們最終決定如何運用自己的人生,是建立在三個思考層次之上。

  我們肩負的職責以及我們所服務的組織,是個人選擇的具象結果,而產生這些決定的依據,則是我們個人的價值觀和動機,兩者形塑了我們的最終選擇,而且我們往往終其一生都會抱持這些因素,而且不論擔任什麼職務、在哪家公司服務,我們都會堅守不變。這些因素還包括我們的基本能力以及工作上的喜好,我稱這些因素為我們的「人生動機」(Life Lures)。麻省理工學院(MIT)教授史恩(Edgar Schein)也發展出類似的觀念,稱為「職涯定向」(career anchors),也就是我們被迫作選擇時所不願意放棄的價值觀。

  有一項十分重要的基準會驅動和限制我們在職涯上的考量,而這個思考層次就是我們對於現實環境和環境中選項的理解。艾伯拉教授稱這個層次為「深植內心的認定,認為人生和現實中有哪些可期和可能」。大抵來說,這個認定,以及其影響我們最終選擇的程度,就是本書的基礎。

  在探究我們認定的環境變化狀況之前,我希望各位先思考你們對於現實環境運作方式的認定。本書第一章會根據各世代行為模式和喜好的研究,去追蹤許多嬰兒潮世代對當前環境的觀點是如何演變而來,以及其形成觀點的基本原因,並探討為何嬰兒潮世代的觀點會和其他世代的人有所不同。在你探索各種人生的可能性,並為人生的第三階段擬定職涯策略時,這個獨特的觀點將會影響到你觀察現實環境的角度,也會影響你和其他人互動的方式。概觀了解其他世代,會讓你更容易融入這個多世代並存的環境。

  在第二章,我將促請各位再次檢視自己心中對於未來的認定,檢視未來三十到四十年環境將如何演變,並重新想像你的人生可能會是什麼樣子。許多人往往會根據過去世代所遵循的行為模式來規畫我們自己的未來,這對各位來說會是嚴重錯誤,各位的人生第三階段絕對會和父母的晚年大不相同。

  我也希望能夠讓你們相信,各位的前途不會像有些人說的那樣「無亮」。各位的人生選擇,也就是各種可期和可能的選項,都會因為四項很基本又令人興奮的因素而有所轉變,這四項因素是:長期的經濟榮景、新的工作方式、你父母和祖父母從未經歷過的人生階段,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正面關係,這種關係對各位未來的人際關係極具意義。我希望各位在讀完本書之後,能夠對於自己未來的人生,以及工作在這段人生中扮演的角色,產生根本觀念的轉變。嬰兒潮世代所面對的可能性,跟過去任何世代所面對的人生選項大不相同,不僅更寬廣、更豐富,也更多樣。

  雖然各位未來的選擇很可能和個人滿意程度有關,但是才華洋溢、活力十足的嬰兒潮世代,因為擁有前所未有的自由時間,還是可能開創大好的前景。嬰兒潮世代有機會為社會和商業做出無窮的貢獻,而這些機會就來自於嬰兒潮世代的需求,包括對創意和終身學習的需求、對競爭和生產力的需求、對真誠和親密關係的需求、對心靈成長和展現自我的需求,以及對冒險和社會穩定的需求。

  隨著愈來愈多機會一一浮現,各位將會需要一套方法,在追求有意義人生以及延續職涯(這應該會是許多人的選擇)的過程中,妥善篩選各種選項。表面上來看,有哪些工作型態可供選擇是顯而易見的:各位可能會想要繼續目前的工作,但是重新和老闆協商,大幅調整受雇條件,或者各位可能會想要做新的嘗試,運用上天恩賜的時間重新規畫人生。各位可能會想要集中心力在單一核心領域,或是同時進行多項活動,包括正職工作、志工服務、學習活動、休閒旅遊,以及家庭時光。其中各種活動的吸引力和可行性,會不斷在改變。

  我們還會探討各位可能會採取的策略,基本上,策略就是抉擇,就是選定所要發展的方向,以及選擇自己的心力和時間投入那些面向。策略的訣竅,就在於「如何」萬中選一,也就是說要運用何種標準,從各種構想出挑選出最適合自己的構想。在第三章,我們將探討兩個架構,用以發展出你自己的職涯抉擇標準。

  職涯曲線:每個人對工作的投入程度和抱負有所不同。你願意投入多少時間在工作上是其中一項因素,但是還有其他重要的問題要考慮,例如你認為在目前自己應該面對何等挑戰和肩負何等責任、你所開創的人生帶有哪些複雜面向,以及基本的經濟現實,也就是收入對於形塑你未來選擇的重要性。更深刻了解自己目前位在個人職涯曲線中的哪個階段,能夠讓你看出哪些選項最有吸引力和最可行,以及支持這種評估的因素。

  人生動機:同樣地,會吸引每個人工作的原因也因人而異。有些人會因為參與成為團隊的一員大感興奮,而有些人喜歡接下挑戰性的專案,另外還有些人則偏好穩定的進步。很可惜,如果你和目前就業人口中大約八○%的人都一樣,從來沒有在第一個職涯中感受到投入工作體驗中的樂趣,此時正是改變的時候。在這個架構之下,我們會探討工作體驗中有哪些要素會吸引你。可能的話,你會在自己人生的下一個階段找到自己深深樂在其中的工作,不論是因為這個工作帶來的人際互動、為了這個工作帶給後人的意義、為了這個工作的彈性或獨立性,或者是為了工作體驗中你認為最有意義的任何要素。
  
  上述兩個架構會促使你去反省人生未來選項的各個面向,根據我們為本書進行的研究顯示,個人對工作的滿意程度和樂趣,深受這種種面向影響。要把這些面向當作檢視的標準,用來在各個選項出現時加以透析,即時用不同觀點來檢討和評估。

  艾伯拉教授的研究提出,在我們人生向前邁進的過程中,即時用各種相關連的方法來評估新的體驗,是非常重要的,艾伯拉表示:「當我們開始做新的嘗試(進行實驗)、和不同的人互動(轉換人際關係),以及透過新浮現的機會重新詮釋自己的人生經歷(檢驗人生)時,自己其實也會改變。」在每個機會出現時善加把握,也就是用個人的取決標準來加以檢視,即為檢驗人生的方法之一。

  最後,第四章和第五章探討的是,各位在未來幾年內可能會碰到的一些具體機會。如果你希望繼續從事目前的工作,現在就可以開始嘗試一些選項,包括爭取同層級的職務調動、固定或彈性的工作時間,以及用工作量而不是工作時間當作評量指標等。現在企業願意接受的工作條件愈來愈多樣,我們會在第四章探討有哪些要求是合理的、可以期待的。

  如果你選擇從第一個職涯轉換到不同的角色,也就是說要重新規畫人生,那麼選項則非常寬廣。你可能會想要學習新的職業、開創全新的職涯、創業、或是運用工作技能從事社福工作或志工。當你轉換到人生第三階段時,你會享有比過去更多的時間和更好的資源,得以達成自己設定的各種目標。在第五章,我們會探討你可以如何在人生向前邁進的過程中,做不同的嘗試、連結和準備,並在過去的成就上繼續發展。

  本書會讓各位有機會退一步,用全新的眼光來檢視自己的職涯。在此時探討這個議題可說正當其時,因為各位即將邁入傳統觀念中的退休年紀。身為嬰兒潮世代,各位不僅不必從工作舞台上下台一鞠躬,反而還擁有絕佳的機會去思考自己想要什麼,以及如何如願以償。各位有的是時間,而這個不斷改變的環境也正提供你們各種新的機會。

  各位會發現,我跟其他作者不同,我的觀點極為樂觀。當然,過程中一定會遇到挑戰,而這方面其他作者已經深入探討過了,不過未來還是充滿絕佳契機。各位一定要從現在開始,為自己未來的三十年歲月,好好去探索有哪些機會符合自己的獨特需求和喜好。

  本書是為你們而寫的。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