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定價127.00元
8
折優惠:
HK$10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我也是臺灣人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544071
李光福
小兵
2008年11月25日
63.00 元
HK$ 53.55
詳
細
資
料
* 叢書系列:小兵閱讀快車
* 規格:平裝 / 160頁 / 14.8*21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小兵閱讀快車
分
類
童書/青少年文學
>
兒童故事/小說
>
溫馨勵志
同
類
書
推
薦
可以幫我打個電話嗎?
哥哥再見(上)(下)全集
卡婷卡和她的寫作練習
雙城奇緣
男孩、彩虹鳥與棺材匠
內
容
簡
介
這本書是進行多元文化教育的最佳輔助教材。書中描寫從印尼嫁來臺灣的彩枝,無畏旁人以「外籍新娘」的眼光看待、批評她,反而更努力的證明自己,用心經營幸福美滿的家庭。「文化沒有優劣,只是不同」是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觀點,透過這本《我也是臺灣人》,提醒孩子不因族群、信仰、國籍等因素,對彼此產生差別待遇或刻板印象,應當彼此尊重、互相關懷,用同理接納的心,迎接更美麗開闊的多元社會。
目
錄
我們這一家10
從印尼來的女人12
家鄉菜19
清潔工26
可惡的姐夫32
我也是臺灣人40
回娘家46
姐妹淘52
新聞事件59
異樣的眼光64
兒子闖禍71
可憐的姐姐78
我要回印尼84
孩子的計謀90
上學當學生99
志工媽媽106
老公出差114
九十七點五121
叫我第一名127
家暴!逃跑!135
我一定會回來141
延伸活動150
一、We are family
二、特派記者會
三、愛的大聲公
序
推薦序
我們都是一家人 臺北縣石碇鄉永定國小校長 汪素娥
能為這本書寫序,是我的榮幸。
早在今年四月間,曾聽可白老師提起此書即將出版,便引起我的好奇與注意;沒想到,我竟可以先睹為快!
這本書一開始便深深的吸引我,故事的發展也很寫實:描述一位名為「彩枝」的女性,從印尼嫁來臺灣。她的家庭小康,先生明理、體貼,還有一對乖巧的子女。她平日相夫教子,還上班賺錢貼補家用,也努力的到學校學習。因為,在她的心裡有一個清楚的聲音:她要做一個好妻子、好母親,更想要成為好「臺灣人」!
除了家人之外,姐姐和「茱莉」算是她在臺灣僅有的親友了。然而,她們的生活與遭遇卻和「彩枝」大不相同!「彩枝」可算是幸福、幸運的人了,即便如此,她終究無可避免的,必須忍受旁人以「外籍新娘」的眼光和批評來對待她。誰能體會她內心的難過與掙扎:「我也是臺灣人哪!」不過,「彩枝」真是一位勇敢的女性,因為,她知道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上,自己必須完全負起努力的責任。
對於這些從東南亞嫁到臺灣的女性,我真的很敬佩她們!隻身離鄉背井,在陌生的地方開始她們的人生:婚姻、公婆、子女、相夫教子。沒有娘家,若有委屈,只有默默忍受……。同樣都為人妻、為人媳、為人母,我們真的要不吝惜的多給她們一些喝采與鼓勵!
因此,我喜歡用「新住民」來稱呼她們。她們初到臺灣,對我們而言,她們是「新人」;而我們不妨也用「迎新」的心情,歡喜接受她們;接著,再慢慢的幫助她們適應新生活,直到安穩的住下來。等到日子一久,先後與新舊,就不再那麼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們都是一家人」!
我也喜歡用「沙拉碗」的比喻來看待文化多元的社會。式樣多元、口味多變的蔬果,讓食物看來「色、香、味」俱全;也因為這些蔬果各自保有原有的特色和口味,讓我們食慾大增!因此,就像「沙拉碗」一樣,在臺灣的每一個族群和文化特色,都有保留的必要。
「文化,沒有優劣,只是不同」,是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觀點。舉凡宗教信仰、飲食習慣、生活禮俗、服飾、語言文字……等等,在不同的國家,都各自不同。因為對文化的不認識,所以會產生「誤解」和「衝突」;為了要減少「誤解」與「衝突」,我們需要互相認識與學習;有了充分的認識,就可以接受別人不同的行為和想法;透過學習,我們就可以欣賞每一種文化的美麗!
這個故事中的人物與情境,似乎就在我們身邊,她真實的反應新住民在社會中的處境。更難能可貴的是,在故事之後,作者以宏觀的角度提出對多元文化價值的深思,引導我們建立「尊重」、「欣賞」與「學習」的態度。因此,我要推荐這本書給國民中小學裡的教師和學生。閱
讀這本書吧!可以讓新住民的子女了解媽媽的心思與處境,也可以讓教師們當作教材,進行多元文化教育的教學。
最後,「她也是臺灣人」,「我們都是一家人」,是我最衷心的盼望!
作者序
We Are Family 李光福
假日,常常可以看到一群群說著不同語言的人,在街上來來往往的逛著,或是聚集在某個場所聊著天──這些人,有些是遠渡重洋到臺灣工作的,有些是飄洋過海嫁來臺灣,成為「新住民」的。不管工作也好,婚姻關係也罷,有了他們的加入,臺灣的社會結構更多元了。
由於國情、語言的不同;生活方式、風俗習慣的迥異,這些新住民來到臺灣後,必須花上好一段時間和心力,才能入境隨俗,融入「臺灣式」的生活環境當中。相對的,這些新住民也將他們的文化帶進臺灣,讓我們不用出國就可以享用到不同風味的飲食,學習到不同的語言、文字和習俗等等,大大提升了我們對多元文化的包容性。
新住民加入臺灣,隨之而來的,是校園裡多了許多「新臺灣之子」。最近幾年,我自己就教到好幾個,包括母親來自中國大陸、印尼,還有越南和菲律賓的。這些孩子在學校的表現不一,有每次考試都前三名,參加各項競賽還名列前茅的;也有學習成果落後不少的……但是無論表現如何,我都會給予他們特別多的關照,因為在許多媒體、社會的刻版印象影響之下,他們在成長的過程當中,往往比其他孩子遭受到更多傷害,需要面對更多壓力與挫折。
我的妻舅娶的也是來自印尼的女孩,她的祖先是客家籍華人。《我也是臺灣人》中的張彩枝(化名),幾乎就是她的縮影。在我所接觸過的新住民當中,她是一個非常成功的例子。自從二十歲嫁來臺灣後,她一直努力且成功扮演著為人媳、為人妻、為人母的角色,讓所有的親友提起她,都禁不住豎起大拇指說:「她真的很棒呢!」
對飄洋過海嫁到臺灣的新住民來說,「適應」的過程是很辛苦的,但「只要有恆心,鐵杵也能磨成繡花針。」《我也是臺灣人》中的張彩枝雖然只是個小人物,但她努力適應、學習的精神,卻令人很感動。我寫下她的故事,是想給新住民一個「有為者,亦若是」的激勵──快樂、自信的融入社會,其實不是一件難事!
臺灣是個很有人情味,很有包容性和接受度的地方,不管是哪一個國籍、哪一個族群、哪一種膚色的人,只要住在臺灣這塊土地上,都應該互相扶持、接納,為彼此加油、喝采,共創更合諧的氣氛,也共譜更美好的未來。因為,We are family!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