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九十七年散文選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4445752
周芬伶/編著
九歌
2009年3月01日
117.00 元
HK$ 99.45
詳
細
資
料
* 叢書系列:九歌文庫
* 規格:平裝 / 384頁 / 14.8*21.0 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九歌文庫
分
類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
散文
同
類
書
推
薦
遇見有時(簡體書)
我和一枝筆在路上 3
茶館與短篇作品集
野火集(傳奇經典版)
重回舊地
內
容
簡
介
精選四十二篇全年度最優質的散文作品,有龍應台、廖玉蕙、劉克襄、夏曼.藍波安、平路等資深作家;與新生代創作者:楊佳嫻、米果、胡淑雯、徐嘉澤等人,寫出情感最動人、想像最豐富、文字最創新,引人入勝的散文。
書末附錄年度散文紀事,為整年的文學歷史作詳細記錄。
本書特色
★周芬伶精選二○○八年最精彩的散文作品,繁花盛錦、名家如林篇篇精彩,讀一本等於讀遍全年最好的散文。
★曾麗華〈我寂寞故我在〉獲年度散文獎!
★重視閱讀新趨勢,首度選入部落格文章。
★選入龍應台、廖玉蕙、劉克襄、夏曼.藍波安、平路、朱天文等名家以及楊佳嫻、米果、胡淑雯、徐嘉澤新人,構築最美麗的文學花園。
編者簡介
周芬伶
台灣屏東縣人。政大中文系、東海中文研究所畢業,現任東海中文系副教授。跨足多種藝術創作形式,散文集有《絕美》、《熱夜》、《戀物人語》...... 等八本;小說有《妹妹向左轉》、《世界是薔薇的》等兩種;少年小說《藍裙子上的星星》、《小華麗在華麗小鎮》等三種,曾被改拍為電視連續劇;文學論著《艷異──張愛玲與中國文學》;口述歷史《憤怒的白鴿》;並成立「十三月戲劇場」,擔任舞台總監,編有《春天的我們》等劇本。作品被選入國中、高中國文課本及多種選集。
目
錄
013 周芬伶/非典之年
021 鍾怡雯/陽光如此明媚
029 簡隆全/沒有信息,也沒有止盡的聲音
037 呂政達/白雪公主和七矮人
045 李進文/尋詩細節
057 陳芳明/孤獨是一匹獸
069 方 路/到河邊
077 蘇偉貞/租書店的女兒
085 廖玉蕙/妳怎麼越來越像妳媽
103 曾麗華/我寂寞故我在
113 楊佳嫻/作別清水灣
119 米 果/如夢似幻一九八○彈珠臺
125 夏曼?藍波安/星期一的蘭嶼郵局
139 朱天文/巫看
147 黃寶蓮/一個尷尬的印記
153 夏 烈/昨日
161 陳義芝/海濱漁夫
169 劉克襄/隱沒福爾摩沙山林
179 鍾 喬/旅人,從邊城攜回的想像……
187 木 焱/回程
195 龍應台/你來看此花時
201 張惠菁/來喜回家
207 鍾文音/殘雪後的俄羅斯
217 侯延卿/有我
225 胡慕情/手
233 徐淑卿/凝固的光影
239 駱以軍/月光港口
245 張 讓/從無聲到有聲
253 張曉風/我會念咒
257 徐嘉澤/有鬼
267 張 錯/蝸牛輓歌
275 阿 泰/我的玫瑰人生
283 謝明成/脫身術
295 平 路/我在臺大的日子
303 吳淑娟/遇見老四
313 劉水歌/譯者
323 陳 黎/蟲蟲同學會
331 湖南蟲/寫字的人
337 胡淑雯/捨不得這點天真
341 田威寧/知了
349 吳柳蓓/洗
357 鄭如晴/聆聽
365 楊 照/尋找淡水英專路上的麵攤
369 附錄:九十七年度散文紀事/杜秀卿
序
非典之年
周芬伶
這是個選本如麻的時代,連我主編的選本也有近十本。選本有其必要之善,它能對文學史參一筆,讓佳作成為經典;選本也有其必要之惡,那即是,簡與漏與偏,「偏」是編者的主觀造成,簡化與遺珠之憾則無可避免。因為它是直徑而非捷徑,有人說它是「鬼東西」,我也選過一些平庸的選本,好的選本是花園:壞的選本是盆栽。我只能如履薄冰,盡量避免過於主觀。
年度選的運作較單純,然是文學史的一小環,只要全方位搜索,擇其傑出者即可,這是被動的出擊,也只是盡本分,很難有慧見,平衡是必要的,兼顧名家與新人,兩者意義同樣重大,為此特地參與七八個地方文學獎,算是作了一回星探。 出色、好看、均衡是這選本致力的目標。
延續著九五、九六兩年,各散文名家大鳴大放的格局,九七年整年度的散文發展,似乎是眾名家休養生息的一年,將部分舞臺暫時讓給了來自各個領域,透過副刊、期刊、競賽甚至網誌等管道發表作品與跨文類的作者們。該年的散文在創新上並沒有突破性的改變,主要是發表的散文多以單篇為主,看不出系統性的深廣度。
然就一整年各種主要發表平臺的變動,也使得散文的書寫與發表生態,開始起了質上的改變。無論是作者內在的書寫風格、內在經驗、動機與作品的純粹度,都有化整為零的跡象;而在外在的發表機制、乃至於編輯與發表倫理上的變遷,更是有時代性的意義。
散文發表生態改變,具時代性意義
九七年的散文跟往年比起來有很大的變化,一方面可能是受到市場與閱聽人口味的影響而變得通俗多變,一方面也遭受翻譯文學與國內其他文類創作的多重擠壓,而顯得有點力不從心。
倘若用電影來做一不倫比擬,小說家的養成過程像是導演,注重的是虛構世界的組織跟整合能力的發展;而散文家的養成過程則像是演員,強調是對實際生活展演的熱愛的與表達能力的細緻複雜化,由此可見現在的局勢是:想當導演的多於演員,大部分的創作者並不熱衷將自我暴露在大眾面前與之分享,而想躲在幕後策劃一下;更進一步的講,現今的讀者喜歡國外的幕後策劃者甚於國內。針對這種局勢,對於大眾口味偏好最敏銳的出版商而言,勢必要有所因應而在出版策略上有所調整。
若以六七月為分水嶺,九七年上下半年散文發表的狀況,無論在質量或口味上的變化不可謂不大。造成這種改變發生的因素,最有可能是各家副刊人事改組與改版種種巨變所造成。普遍性看來,各家改組或改版後的副刊走向,文學性減弱,但對於流行資訊跟社會議題的反應要比往年快許多。
各大文學期刊為了生存,亦無不紛紛往大眾閱讀口味靠攏,主要以專題報導、評論跟小說為主,散文多是為了配合專題活動邀稿而寫,缺少自律空間。也由於上述兩種現象,使得年度散文選的編輯上,透過競賽優勝而取得發表位置,甚或入選年度選的散文重要性與日俱增,而前兩者卻有退化的現象,尤其是副刊特別明顯。這種情況在該年散文的編選過程中,自然也反應了這種發表生態上的消長。競賽與獎勵固然有助於提倡散文書寫,然過度競爭的結果,除了會阻礙以書為單位這種創作的進行,卻也往往讓散文淪為刻意賣弄辭令與敘事技巧的神鬼競技場,喪失了散文最寶貴的自由與即興的精神,長遠說來也不見得是件好事。
整體性來看,無論是副刊口味的改變,或是競賽類散文大行其道的現象,或許都跟時下正在流行的實境綜藝節目等現象──如星光大道或超級偶像──有雷同之處,表示流行文化的影響力,正在跨界侵潤同化文學當中。
偏重人事、時代或動物之情的回憶緬懷
承上所言,發表管道的改變與許多名家的歇筆,造成該年新人較多的現象。不只限於文學系出身或專業作家身分,還有來自各領域的寫作者也紛紛投入發表散文的行列,如夏烈、米果、侯延卿等人;此外,具有跨文化或跨文類經驗的作者,如曾麗華或朱天文等人,該年的狀態看來似乎較佳。
另外就是競賽類散文入選的比例可能比往年要來得高,謝明成、呂政達、吳柳蓓、劉水歌、徐嘉澤與吳淑娟,幾乎都是各大散文獎的得主。這種現象究竟是競賽類散文水準近年來逐步提升,或是一般散文發表管道與意願的萎縮所致?答案也許不難看出。
而在題材方面的發展,該年主要偏重在對於人事、時代或動物之情的回憶緬懷,如夏烈、米果、廖玉蕙、蘇偉貞、平路、龍應台、楊照或田威寧等人,紛紛以輕重不一的筆調,寫下自己對故人故事的懷念,而張惠菁對一條名為來福的狗的描寫與想像,則是該題材中比較特殊的變體。再來就是對於病痛親友的疾病、身體書寫與悼念亡者,前者有簡隆全、呂政達、木焱、湖南蟲與吳柳蓓等人,後者則有張錯與方路為代表。
在地方書寫或新民俗書寫等相關題材的表現上,主要還是著重在使用現時語言或觀點,對於民俗或過往人事經驗作一現代性的重構,如徐嘉澤與吳淑娟的作品。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就競賽類散文近年來偏愛題材的發展看來,主力也是著重在地方、新民俗書寫或身體、疾病書寫這兩大範疇。這種現象的演變,有它一定的現實考量與脈絡意義,值得做進一步的觀察。
在自然環境跟人的互動之間的描寫上,陳義芝與劉克襄分別對於登山者、討海人與美麗卻大悲無情的大自然之間的互動與不幸,做了很動人的描述。而鍾喬與鍾文音則對異國異地的自然環境與人文圖像,做了田野式的報導。
而就散文的評論與批判諷刺這方面,陳芳明以孤獨的獸作為一種隱喻,用散文書寫出了他對詩歌與詩人的敬愛之情;而夏曼.藍波安則使用犀利但不失詼諧的語調,以混合原住民常識和人類學知識的手法,對自私或自我中心的漢人做了嘲諷。倘若論及散文語言的實驗性與遊戲性,謝明成與駱以軍的作品似乎屬於前者,而陳黎則是後者,陳黎巧妙運用國字部首特有的組字及圖像特性,對於時事做一針砭;另外,呂政達借用心理學的敘事理論與魔幻寫實手法所發展出的疾病書寫,可謂另闢蹊徑,值得觀察後續是否有系統性的發展。
散文終究是文字與實際生命或生活經驗交融的產物,必須回歸到自身的文字性、美學經驗來看待,另外就文字中所透露出的生活感與對生命的敏銳度,做出評判。如張錯、李進文與楊佳嫻的作品,就是以近乎詩歌的底蘊,去貼近散文這種文類;而朱天文、張曉風與鍾怡雯,則以舒緩或詼諧的方式,輕盈地捕捉了生活某一剖面的氛圍與感知。朱天文的文字亦虛亦實,具有小說跟散文兩種質地,文類混淆但文字卻清澈見底,有其靈光之處。
相對的,曾麗華與夏烈則站在制高點上,敞開全景視野,以一種行雲流水、情理兼具的獨白口吻,去抒發個人隱藏在那疏離文字之下,對生命的熱摯情感與絕望。兩人的文字格局與行氣大開大立,毫無一般獨白常犯的幽閉隱晦之詬。其中尤以曾麗華的文字,對於生命種種莫名滋味,以警句式的書寫不厭其煩地將各種思想與生命經驗綿延厚疊於前文之上,情感高度不斷向上提升,文字卻如螺絲釘般向下緊鎖血肉,將生命深化與抽象化的手法,時而極度接近,時而極度疏離,使得文字溫度令人感到極度的熱,極致的冷,堪稱今年最佳的散文作品。
近年來部落客的文章亦是百花齊放,我注意多年,礙於篇幅限制,僅選入胡慕情與阿泰的網路作品為代表,前者是文學與社會意識在網路媒體上的最佳集合,後者則以自嘲擬仿的手法書寫男性自身隱疾,令人頗有「人類一生病,上帝就發笑」之莞爾。
產量減少,但質仍保持一定的水準與格調
整體上來看,九七年散文發展還正處於一個休養生息或化整為零的狀態。但究竟是萎縮,還是轉型期,目前並不明朗。不過慶幸的是,文學性較高的散文,雖然在這一年的產量減少,但在質上卻依然可見一些作者始終能在散文書寫的經營上,保持一定的水準與自己的格調。但就外在環境看來,各大出版單位的口味、經營策略跟出版倫理的大變動,還有對於競賽類散文年復一年的依賴重視,或許這才是所有關心散文發展的朋友們,迫切需要去憂心與觀察的地方。
二○○八年過去了,回想起來是苦多樂少,舊不如新的一年,但大多的日子不都是如此?
得獎感言:愛我們的文字
曾麗華
有關「獎」這個箭靶,怎麼會落在我的頭上?緊張之中,我立即提出一長列我尊崇的作家名單供參,我得到的回答竟是「他們都得過各色各樣獎了」。那麼不幸的、以金融海嘯著稱的九十七年,只剩下我從未得過任何獎,那該算是「精神不死」獎,與我充滿缺陷的作品應無太大關係。得到這個「獎」,對我說「好好笑」的朋友,我就相信他;對我說「恭喜」的朋友,我便不那麼相信他了。小學三年級時,我把媽媽自圖書館借閱的徐訏小說《風蕭蕭》拿來翻看,人物情節複雜難解,但我攫住一個看似神祕美好的形容詞「風華絕代」,於是有一次在題目名為〈秋天〉的作文裡,我打敗了功課永遠第一名的雙胞胎弟弟,成為全班之冠,只因為我巧妙用了「風華絕代」這個詞。此後我看書變成瀛寰搜奇式找充滿感情與意象的美文。小學六年級那年,我的弟弟在自由命題下寫出一篇〈論人生〉時,我終於醒悟自己的思想貧匱,此後對他甘拜下風,不再嫉妒。直到成長,我也習於不停看見自己的缺點,習於服輸,與任何獎都絕緣。人生憂患識字始?我的識字經驗卻是一個美妙的開端。當然經過歲月淘煉,望見一棵樹,可能認知到裡面進行著不過是一個化學工廠,一個生存機制。夢痕深處無法磨滅的,卻總還有那波瀾壯闊的詩中一嘆「無邊落木蕭蕭下」。夢到人生癡絕處,我們怎麼能不愛我們的文字?比任何其他國家的文字都悠長、豐饒、細膩,形體更是來自山川脈絡之象,鳥獸蟲魚之跡,又有哪種文字可以將學問、修養、思維、藝術熔鑄於一身,創造如此驚人的書法美?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