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客觀實在而不是神的啟示,是滿足宗教熱忱的另一種方式…其宗旨在於拯救精神,不是臣服,而是要解放人類心智。這種行為的核心信條—— 如同愛因斯坦所瞭解的—— 是知識統合。只要我們統合足夠的明確知識,就能知道我們是誰,我們為何在這裡。——Edward O. Wilson, 《Consilience 》(1998,第7頁)
1997年9月24日星期三,傑克.崔納(Jack Treynor)雙眼帶著紅絲地由加州飛到波士頓,他在加州經營一家小型的資產管理公司。天氣看起來雖然陽光明媚,但氣溫只有50度出頭,強勁的西北風讓人覺得更冷。崔納這天早上準備參加國際金融工程師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Financial Engineers,IAFE)的年度大會,會場設在麗亭酒店(Park Plaza Hotel),與波士頓市民公園(Boston Common)相隔一條街的距離。他打算在當天午餐時間發表一段演講,談談他的老朋友費雪.布萊克,布萊克在兩年前過世(只不過57歲),就在他拿到 IAFE最高榮譽「年度金融工程師」之後不久。
來自波士頓對岸劍橋麻省理工學院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薩謬爾遜(Paul Samuelson)是大會安排在星期一開幕當天晚餐的主講人,他和崔納不相識。由於10月份即將公布該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薩謬爾遜提出他自己的「理論金融名人堂」,推薦三位成就傑出而沒有得到適當認同的人選,包括費雪.布萊克、麥隆.休斯(Myron Scholes),尤其他自己的學生羅伯.莫頓(Rober Merton)。他最後總結道,「如果現代金融工程學是在某個剎那間成立的,那我認為這就是莫頓提出連續擴散巴楔里爾機率偏微分方程式邊界解的那個時候 1。」這是指莫頓在1973年發表的論文「理性選擇權訂價理論」(Theory of Rational Option Pricing),布萊克與休斯也在同一年發表論文「公司債務與選擇權訂價」(The Pricing of Options and Corporate Liabilities)。這兩篇論文都包含選擇權訂價公式,也就是後來所謂的「布萊克-休斯」訂價公式。
可是,薩謬爾遜的演講只進行到一半,場內就有人打斷他的話。當時,薩謬爾遜正在一張圖表上,列舉一系列的人名,首先是20世紀初默默無聞的法國數學家路易士.巴楔里爾(Louis Bachelier),他當時就提出莫頓與其他人後來提出的論證。除了巴楔里爾之外,薩謬爾遜又提到在這方面有貢獻的其他人,當他談到1964年的「約翰.林納與威廉.夏普:獨立發明者」(John Lintner and William Sharpe: independent innovators)。此處所謂的「發明」,是指資本資產訂價模型(CAPM)而言,夏普也因此在1990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薩謬爾遜接下來提到的名字,是布萊克、休斯和莫頓,但有位聽眾大叫,「崔納呢?你忘了崔納!」
就經濟學方面來說,他的最主要論文甚至沒有辦法刊登於主要學術期刊,所以等到他離開學術界之後,他才以書本的格式出版《景氣循環與均衡》(Business Cycles and Equilibrium,1987)。進入高盛之後,他又再度嘗試,出版他視之為畢生傑作的第二本書《一般均衡探索》(Exploring General Equilibrium,1995),當時距離他過世只有幾個月的時間。這是費雪花了將近30年時間,由嶄新角度思考經濟領域最深沈問題的總結。毫不令人意外地,這本書出版在經濟學界幾乎沒有激起任何漣漪。對於這位試圖侵入其領域的外人,多數經濟學者早就有了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