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橫山家之味

橫山家之味
9789866535185
是枝裕和
馥林文化
2009年4月02日
87.00  元
HK$ 78.3  






* 叢書系列:SIGN
* 規格:平裝 / 248頁 / 17*23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SIGN


文學小說 > 翻譯文學 > 日本文學









那些日常生活茶米油材,簡單中看似平淡
卻像刀刃切開你的心,湧出心酸
呼喚愛的能力

一些隨口說出的約定還來不及實現
一些胸口小小的悸動被淡淡地忽略
人生,為何總有太多遲了一步的遺憾……

  已經是夏末的季節了,院子裡的紫薇花開得璀璨,黃斑蝶在山坡上翩然飛舞著。橫山良多與妻兒一同返回位於湘南海邊的老家。久違的橫山一家人,每年只有在大哥純平的忌日才會團聚。在沁涼的麥茶、紅透的西瓜、母親絕手的好料理炸玉米天婦羅,加上外賣的頂級壽司和鰻魚飯之間,閒散地度過看似平凡的一天。然而他們細細分享品嘗著的,卻是歡笑背後隱隱的哀傷,小心翼翼的對話又忍不住的爭執中,不經意觸動的回憶,以及深藏在彼此心中不曾說出口的祕密……

  《橫山家之味》是導演是枝裕和繼《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於坎城影展獲獎後,再次以「家庭」為主題的電影,不同的是《橫山家之味》是在導演雙親相繼離世後的作品,他希望能拍出一部充滿歡笑而富生命力的電影獻給父母。透過靜謐的綠蔭、低迴的鄉愁,藉由離家的成年孩子們返家與年邁的父母共渡夏日時光,一個看似簡單平凡的故事,在幽默溫暖、帶點任性,如同翻閱家族老相片簿那般,捕捉生命中點滴細微卻又引起層層漣漪的悸動。也讓人憶起日本電影巨擘小津安二郎在《東京物語》中,那份屬於家族親情的淡淡哀愁。

【關於橫山家之味】
※感動日本無數觀眾熱淚《橫山家之味》電影原著小說
繼坎城影展獲獎電影《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後,是枝裕和又一感人力作
《HERO》阿部寬、《熟男不結婚》夏川結衣、《東京鐵塔》樹木希林 聯袂主演

參展得獎紀錄
第82屆電影旬報/年度十大日本電影、最佳女配角(樹木希林)
第21屆日刊體育映畫大賞/最佳女配角(夏川結衣)
第30屆橫濱電影節/年度十大日本電影
第33屆報知映畫賞/最佳女配角獎(樹木希林)
2008 新藤兼人賞SARVH賞/最佳女配角獎(樹木希林)
2008 阿根廷銀海國際影展/最佳影片、ACCA評審團獎
2008 聖賽巴斯汀影展/劇本協會獎
2008 歐亞影展/最佳導演獎
2008 南特影展/最佳女主角獎(樹木希林)
2009 日本藍絲帶獎/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樹木希林)
2009 日本奧斯卡入圍/最佳女配角 樹木希林
2008 多倫多影展、倫敦影展、南特影展、溫哥華影展、維也納影展、希臘鐵薩隆尼卡影展、華沙影展、釜山影展

作者簡介

是枝裕和KORE-EDA Hirokazu

  我想要描寫的是日常生活中的悲劇、歡笑、和殘酷

  1962年生於日本東京,早稻田大學文藝學科畢業後,加入TV Man Union拍攝紀錄片,關注的題材多具社會關懷及人文主義色彩。1995年執導由宮本輝同名小說改編的《幻之光》獲得威尼斯影展新導演及最佳攝影獎,2004年又以日本真實事件改編的《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榮獲坎城影展最佳男主角獎。

  是枝裕和擅長以靜謐而細膩的手法,探觸生命中最需要溫柔以對的本質問題,《橫山家之味》在看似簡單平凡的生活裡,讓人細細品味屬於每個家庭共有的故事,關於誤會與諒解,親情與寬恕。

作品年表
1995 幻之光
1998 下一站,天國
2001 這麼遠,那麼近
2004 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
2006 花之舞者
2008 祝你平安:Cocco的無盡之旅
2008 橫山家之味

譯者簡介

鄭有傑

  1977年生於臺南市。父親為日本華僑,自幼成長於中、日雙語家庭。

  臺大經濟系畢業。作品曾參加柏林影展、威尼斯影展等各項國外影展,並獲國內金馬獎、臺北電影節等各獎項肯定。現為電影導演、演員。

作品年表
編導
2001石碇的夏天
2006一年之初
2009陽陽
參與、影像演出
《海巡尖兵》(林書宇導演)
《波麗士大人》(王小棣導演)
《垃圾魚》(張晉榮導演)



導演的話

正是因為想要做些什麼來彌補
我才會強烈地想要拍一部能帶給人們溫暖的電影

  大約將近五年前吧!我和母親一同吃飯,地點就在新宿。即使一邊說著「這肉好小啊!」或「好貴啊!」之類的話,母親依然一邊把她最喜歡的壽喜燒,吃得一點也不剩。

  到了要分開的時候,母親說,「那麼,再見囉!」一邊開心地揮著手,一邊朝著過了正午時分的新宿車站走去。我一邊目送著母親的背影,一邊說著「說不定這是我最後一次和母親吃飯了」,心裡突然襲來了一陣莫名的不安。因此,我一直到母親的背影混雜在南方出口的剪票口再也看不見為止,就這麼在人行道上站著,注視了好一會兒。真的非常遺憾,這個預感竟然成為事實。

  「我竟然無法為母親做點什麼。」我對自己說著。就因為後悔,我決定把這部電影當成是一個出發點。正因為想要做些什麼來彌補,我才會強烈地想要拍一部能帶給人們溫暖的電影。不針對母親死去的經過,而是擷取母親生前美好的片刻。在這美好的片刻之中,我試圖把對家人的回憶整理並置入電影裡。我就是這麼想的。那些回憶猶如最後一次目送母親離開,看著母親的背影那般……

  儘管這個故事的確是虛構的,在電影開始的時候能夠想到用「啊,母親還在哪裡活得好好的呢!」這樣的對白來表達,正是我要的那種電影。這樣的安排並不會讓我哭,呈現出來的話,反而比較想笑呢!因為,我正是希望能和母親一起開懷大笑……





* 讀者評鑑等級:

4顆星
* 推薦人數:1,共有1位網友寫書評。
*

我要寫書評

1.
bluestudio
/ 台灣台北
2009.05.02看bluestudio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4顆星
說實話,我對電影原著小說少有好感,原因很單純:作者寫作的原點往往是劇本或腳本,小說不過是劇本或腳本在商業化考量下的商品。

但這本小說讓我改觀不少。

大部分的小說故事,都會設下一個「梗」,也就是一組劇情的伏筆和高潮。像「達文西密碼」小說精采之處,就在於梗一個接一個,讀者看的喘不過氣,大呼過癮。

而「橫山家之味」則正好相反,翻完全書229頁,簡直無梗可言。主題環繞著橫山家長子的去世,幾個主人翁都在長子去世的陰影中,難以完全走出,可是作者既無渲染,也不做誇飾,不做作、白描的記錄著一個家庭聚會,用細緻的人物觀察(但又不是村上春樹的風格)帶出家人之間的感情和遺憾。

於是越是不設梗的單純白描,越是道盡一個家庭、家人間的深厚情感。我原本很難理解小說中女兒的角色何以如此平板而不具厚度,後來才想起:在這家中(或許大部分家庭都是),女兒只是過客──這是作者的細心安排吧!

淡而充滿餘韻,讓人忍不住想起自己的家庭。

有意思的是,書中以「蝴蝶」隱喻死者的靈魂,這乍看之下跟蝴蝶給人的印象很不相同,但在蘭嶼達悟族的傳統中,蝴蝶確實是不祥之?。由於蘭嶼的特有種蝴蝶:珠光鳳蝶的棲地和達悟族的墳地重疊,因此達悟族認為珠光鳳蝶是不祥之?。

也許蝴蝶給人的感受,一如現實的家庭生活,在溫馨、美好之外,有種淡淡的陰影感吧!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