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木底金字的匾額上寫著「The Cambridge School of Culinary Arts」(劍橋廚藝學校),烹飪學校耶!這種學校我只有聽過,這還是頭一回看見。一排玻璃窗後是好幾間教室,眼前那間教室裡十幾個身穿白衣白帽的學生坐的規規矩矩的拚命抄筆記,一個戴高帽的講師站在一張義大利地圖前高談闊論,可惜聽不見他講些什麼。另一間教室的後方很清楚的可以看到是一間充滿不鏽鋼器具的廚房,一群學生正在裡面忙碌著。我忍不住站在窗口看了好久,那種感覺大概有點像臨死的人看到光吧──身後漆黑的長廊充滿了現實的壓力與苦惱,眼前的世界奇幻美好,似乎有無限的可能。
我跑去書店裡買了兩本書,一本是已故電視名廚與食譜作者茱莉雅.柴爾德 (Julia Child)的口述傳記 《我在法國的歲月》(My Life in France),另一本是麥克.儒曼(Michael Ruhlman)的《大廚的造就》(The Making of a Chef)。
那晚我睡不著,整夜啃讀茱莉雅。原來這位在美國家喻戶曉的名廚一直到37歲才開始學做菜。在那之前她是美國中情局前身OSS的「祕書」(也有人說是探員),四○年代初派駐斯里蘭卡的時候認識她後來的老公保羅.柴爾德。1948年保羅以國務院文化官員的身分駐派巴黎,茱莉雅隨夫搬往法國,一下船就被法蘭西美食深深震撼,隨即申請進入藍帶廚藝學院(Le Cordon Bleu),從此夜以繼日瘋狂做菜。接下來的十年,她以廚師的堅忍熱情與情報員的巨細靡遺完成了美國出版史上的鉅著──《精研法式烹飪藝術》(Mastering the Art of French Cooking),全書逾七百頁,每一則食譜都經過千錘百鍊,解釋詳盡,讓美國戰後一代只會開罐頭的婦女紛紛學起法國菜。茱莉雅搬回美國之後,在波士頓的公共電視台主持烹飪節目,以她一百八十多公分的巨人之姿,一口渾濁咕噥如男扮女裝的口音,一股近乎搞笑的瘋狂與真誠風靡全國。從那時開始一直到92歲,她就住在哈佛校園後面的爾文街三號,常在這附近的市場買菜。可惜我與她緣慳一面,她在兩年前已經去世了,就在我30歲生日那天往生。
看完她的書以後,我忽然覺得自己三十幾歲也不算太老。
接下來幾天在爭取屋頂老房子的同時,我廢寢忘餐啃讀《大廚的造就》。作者麥克.儒曼本是個記者,由於對專業烹飪的訓練過程非常好奇,說服了美國最高廚藝殿堂,美國餐飲學院(The Culinary Institute of America,簡稱CIA)長讓他入校學習,同時寫書。這本書從他入學的第一天寫起,歷經刀工訓練,醬汁烹調,冷廚,烘焙,與學校附設的餐廳實習……儒曼的文筆生動流暢,寫到大廚們嚴苛的標準令人膽顫,看到學生們的技術由笨拙日臻精湛也讓我動容。我尤其欣賞儒曼對自己學習過程中言行思考轉化的反省──他從一個只是來觀察教學的記者逐漸變成一個注重細節、速度與紀律,而且不怕辛苦也絕不遲到早退的廚師。整本書道盡了廚藝養成的辛苦與專業廚房特有的倫理文化,從第一人稱的田野調查角度寫出,簡直就是不折不扣的人類學民族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