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魔法森林(《秘密花園》第二集,中文版獨家附贈32頁練習本)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筆靈 1 生事如轉蓬
9789866712623
馬伯庸
奇幻基地
2009年5月01日
66.00 元
HK$ 52.8
詳
細
資
料
* 叢書系列:境外之城
* 規格:平裝 / 320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境外之城
分
類
文學小說
>
歷史/武俠小說
>
其他武俠小說
同
類
書
推
薦
光與暗之戰(2):月亮之戰
臥龍生60週年刷金收藏版:金筆點龍記(共4冊)
紫青雙劍錄(6)毒手.豔屍【25k平裝本】
紫青雙劍錄(5)血影.開府【25k平裝本】
光與暗之戰(1):光之武士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筆靈 3 沉憂亂縱橫
筆靈4:蒼穹浩茫茫
筆靈 2 萬事皆波瀾
內
容
簡
介
擁有「筆靈」,你將擁有呼風喚雨、顛倒時空的力量!
李白最強之筆附身在最弱之人羅中夏身上,他要如何發揮威力,逃過重重死關?
前所未有!一本讓詩詞意境實體化的玄幻小說!
以才情當能量,以詩詞當武器,名符其實的筆戰正式開打——
自古相傳有一筆塚蒐集天下文人精魂的筆靈——擁有筆靈,擁有才情,擁有特殊異能、呼風喚雨、顛倒時空。
一群奸邪為一掌中國文壇、獨霸天下,操控各朝官職、歷代興衰的命脈,在南宋時爆發了一場歷史沒有記載的筆靈滅絕戰,從此筆塚失落、筆靈散落世間。
陰謀延續千年之後,「青蓮現世,萬筆應和」,青蓮遺筆掌握了開啟筆塚的重要關鍵!第二次筆戰即將開打——
李白、杜甫、王羲之、謝道韞、司馬相如…… 當這些歷史中的文人殞落之後, 他們的靈魂便煉化寄寓在生前常用的毛筆之中,不曾湮滅。筆塚主人誓言蒐盡天下文人之筆中之靈,不教才情付諸東流。
然而,筆靈所帶來的巨大能量,卻令某些有心之人覬覦不已。
時至今日——
上課打瞌睡、唐詩背不出幾首、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大學生羅中夏,被一枝遺失千年、沾染著李白臨終魂氣的青蓮遺筆刺進了胸膛,拔也拔不出,甩也甩不掉。
一群又一群神祕的筆塚吏各使凌雲筆、麟角筆、五色筆……,盡展筆中奇能狠下殺手,來搶奪他身上的青蓮遺筆——只因收盡天下筆靈的筆塚!?廢柴男主角只能拼命背李白的詩,理解詩中意境,以期發揮出青蓮遺筆的威力。
一場不情願的戰鬥,敗了,他將失去自己的生命;勝了,只能一直解謎下去直到解開筆塚的千年之謎及其背後潛藏在黑暗處的陰謀!一切的一切都掌握在解謎的最大關鍵——青蓮遺筆?!
筆塚錄靈簿之一:
太白青蓮筆:承煉自李公諱白。李公以謫仙為號,又號青蓮居士。是筆端有青蓮,粲然有彩光,能具化物。
道蘊詠絮筆:承煉自王凝之妻謝氏道蘊。俄而雪驟下,道蘊曰:「未若柳絮因風起。」筆遂得名。是筆能使冰雪。
相如淩雲筆:承煉自司馬公諱相如。是筆能驅風雲,如臂使指,大氣凜然,相如賦之遺風也。
作者簡介
馬伯庸
今年26歲,屬於脊椎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靈長類-人類,網路小說作家,人稱「網路鬼才」,出身於內蒙古,成長在桂林,上海上學,父母是高級工程師,但據說,馬伯庸數學考試未及格過。曾經留學紐西蘭數年,目前在一家外資企業工作。晝伏夜出,喜獨居,雜食性動物,愛吃煎餅,最喜歡的城市是天津,因為天津產煎餅。最喜歡的漫畫是《亂馬1/2》因為裡面的右京攤煎餅。
自1998年上網以來,發表過大量評論、雜文、歷史普及、幽默小品文以及一些短、中篇小說,範圍涵蓋科幻、奇幻、歷史、靈異、推理、動漫等多個領域,其中一些作品如《從機器貓看階級鬥爭殘酷本質》、《陌生人的情人節》、《奇幻金庸》等在網上廣為流傳,並被各大論壇及平面媒體轉載。
2005年出版小說《她死在QQ上》(簡體字版)、歷史小說《鳳起隴西》(繁體字版)。
2006年出版《風起隴西》(簡體字版,繁體字版名為《?起隴西》)、個人作品自選集及《她死在QQ上》(繁體字版)。
2009年5月出版《筆靈1:生事如轉蓬》、6月出版《筆靈2:萬事皆波瀾》(繁體字版)。
內
容
試
閱
* 讀者評鑑等級:
5顆星
* 推薦人數:3,共有3位網友寫書評。
*
我要寫書評
1.
冰帝
/ 台灣台北
2009.07.16看冰帝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內容超讚
我推薦
2.
李婉綺
/ 台灣台北
2009.06.06看李婉綺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當初未了李白才去看的
很好看
推薦ˇˇ
3.
Andrea
/ 台灣台北
2009.05.30看Andrea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很精采的奇幻小說,讓人看了欲罷不能!期待第二集的出版。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