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大聲稱讚,小聲責備

大聲稱讚,小聲責備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1301372
金明月
台灣廣廈
2009年5月26日
100.00  元
HK$ 85  







* 叢書系列:親子教養
* 規格:平裝 / 288頁 / 25k / 普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親子教養


親子教養 > 生活教養









作者累積上萬次的門診經驗,讓父母親頭痛的管教問題迎刃而解
百遍的嘮叨,不如一句最有效的讚美!

  本書作者尚?兒是一位兒童心理訪談專家,累積千百次的門診經驗,彙整出令爸媽最頭痛的管教問題,讓你從別人的問題中,找出自己的教養疑惑。只要學會有智慧的稱讚法則,以及加強自信的技巧性責備方式,就能教出耀眼的孩子!

  與孩子互動時間越多關係越好的父母,對孩子自信心的養成會有很大的幫助,因為一旦孩子失誤時,這樣的父母通常會儘量用鼓勵的方式來教導孩子,讓其養成以健康的自信心做好自我保護準備,才會以正向的思考去面對問題、活出自信,換句話說自信心決定孩子的一生。

  在自信心的養成過程中,父母的讚美或是責備相對來說就顯得非常重要,太多無謂的讚美會讓孩子產生驕傲,而過於頻繁的責備又會導致孩子氣餒,書中針對父母的困擾,提出關鍵性的建議法則,要培養出孩子的自信心,並非無條件地讚美或是不責備孩子,而在於讚美的方法以及責備的方式!

  儘管孩子的氣質是天生,但性格卻並非如此,因此一句讚美或責備的話,有可能改變孩子的一生,許多孩子後天所表現的行為,絕大部分是受到父母的教養方式所影響,它不僅會影響到與家人的關係,對於朋友關係或是將來與社會上來自不同家庭形形色色的成員互動,影響頗巨。

  此外書中還提到一個重點,也就是希望全天下的父母與其要求孩子聽自己的話、乖乖順從地長大,還不如希望孩子能以健康的自信心快樂成長。其中所列舉的養育法是集結成百上千次的訪談經驗總結,方式非常容易掌握,對於許多父母們苦惱著該怎樣才能善加利用讚美的語言,以及適當的責備來培養健康自信的孩子,對有心想要有效利用短暫與孩子相處的父母們來說,會有很大的幫助。

本書特色

  兒童心理訪談專家累積上萬次的門診經驗,親自執筆彙整出百大讓爸媽頭痛的管教問題,讓你從別人的問題中,找出自己的教養疑惑,輕鬆獲得解答。

1 非學不可的智慧型稱讚法則

  父母一句讚美或責備的話,往往牽動著親子關係,且影響非常深遠。雖說讚美的話人人會說,但有智慧的稱讚方式,卻不是每個父母都會的。本書為爸爸媽媽們整理出立即見效、簡單實用的稱讚法則,包括:發自真誠的稱讚方法、用激勵方式培養自信的孩子、讓孩子能完全受惠的稱讚說法等稱讚法則。

2 善用技巧,讓孩子樂於接受責備

  一直聽到責罵的聲音,當然會帶給孩子反抗的心理,而失控的情緒,也正是親子關係的無形殺手。這也就是作者所強調的,父母的管教方法,會決定孩子一生的性格的原因所在,要讓孩子樂於接受責備,就要學會活用書中技巧!例如:說話的聲調比內容更重要、與孩子平視,看著孩子的眼睛說話、不要讓孩子感受到恐懼、時間和場所與內容同樣重要等等,只要用對方法,就能讓孩子樂於接受父母的指正!

3專業兒童心理訪談醫師親自執筆

  許多教養問題不是因為孩子本身的關係,終究其因往往是因父母錯誤的教養觀念所致。本書作者尚?兒醫師在兒童心理治療的領域裡,深知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將影響孩子一輩子的性格,不論是過分的稱讚或是錯誤的責備,都會使孩子變壞。因此希望透過本書幫助更多的父母,只要方法對了,透過親子間不斷的相互交流或是彼此分享,就能培養出充滿自信又快樂的孩子。

作者簡介

尚真兒

  作者尚?兒出生在首爾,從紐約大學藝術電影系畢業後,對精神分析批評理論有濃厚興趣,被心理治療的魅力所深深吸引,因此繼續在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攻讀心理學獲得了碩士學位,並被哥倫比亞大學評為最優秀的學生。

  在紐約皇后兒童諮詢中心進修兒童諮詢治療的課程時,接觸了注意力不足、注意散漫以及因憂鬱症無法與父母溝通的孩子,因而與兒童心理治療結下不解之緣。

  作者以心理訪談醫師的角度來編寫此書,與讀者們分享透過「對話」來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培養出「健康自信與快樂」的教育方法。

  根據作者的觀察,大部分的父母都不知道該怎麼用對的說話方式,與孩子展開對話,所以如果連基本對話都有問題,又怎麼能指望爸媽用正確的稱讚與責備方式來教育孩子呢?因此作者分享他在輔導孩子的過程中所發現的一些重要關鍵,深入淺出的寫出在家庭中如何與孩子正確對話的作法,希望能對於家長們有所幫助,對於教養不再困擾。

譯者簡介

金明月

  西南民族大學學生,精通韓語,長期以來一直兼職翻譯韓語書籍以及商務資料;是一名愛好文字的業餘譯作家。



推薦序【1】
正向管教 鄔佩麗
推薦序【2】
小心!錯誤的讚美後患無窮 彭菊仙
推薦序【3】
教出自信滿分的孩子! 周祝瑛
作者


章:有智慧的稱讚方式

01 無條件的讚美是危險的
無條件的讚美其實是錯誤的示愛
稱讚是情感交流的最佳工具
用對方法,改善孩子的專注力
父母與孩子永遠無法成為朋友
過份縱容,造成孩子脫序行為
過於寬容,造成孩子自私自利

02 錯誤的讚美,其實是一種毒藥
透過輔助工具,幫孩子表達內心想法
孩子的繪畫,透露出不想說的秘密
「讚美中毒」的孩子,缺乏自信
過多讚美,孩子反而容易失去感覺
用激勵法,可以培養出自信的孩子
簡單、自然的讚美法,會讓受稱讚者更愉悅

03 傳統的教養,是哪裡出了問題?
認知不同,是引發衝突的最大原因
教養者必須有共識
尊重另一方不同的教養方式
父母的管教態度,決定孩子一生的性格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
絕對不要在孩子面前說負面的話

第2章 培養孩子自信心的讚美法則

01 讚美是為了「相親相愛」,而不是「互相榮耀」!
只讚美結果,是最糟糕的稱讚
找出癥結,是對孩子最實際的作法
稱讚努力比稱讚能力更重要
別以為任何事都是「理所當然!」

02 不要把讚美當作緊箍咒使用
千萬不要扭曲讚美的本意
錯誤的讚美,只會造成孩子爭強好勝
正面暗示,也是一種讚美

03 忍耐並不值得讚美
別人會怎麼對你,其實都是你教他的
不失禮節的拒絕,是一種自信的表現
千萬不要濫用讚美
不要只讚美孩子的某一面

第3章 正確的責備方式讓孩子成長

01 責備也有適當的時機
一比七法則:責?一次就要讚美七次
與其要求服從,不如給予適當的決定權
別忘記責備孩子的初衷

02 正面的鼓勵,有助孩子充滿自信心
決定權並非完全在父母手上
適當與錯誤責備間的差異
有時只是認知上的不同
害怕責罵的恐懼,讓謊言因此誕生

03 負面感情的承受力,更需要學習
千萬不要剝奪孩子傷心的權利
懼怕面對悲傷及憤怒,是因為缺乏學習
憤怒,是表達情緒的方式之一
適當的表達憤怒,才能駕馭情緒
憤怒是一種情感,攻擊卻是行為的表現

04 誰都不希望被貼上標籤
不要給孩子蓋上「壞孩子」的烙印
慎選斥責孩子的理由
這樣做,可事先防止每天早上的穿衣戰爭

05 不留傷口的處罰方法
「休息時間」,可以充分安撫孩子的情緒
執行休息時間的方法
拒絕休息時間孩子的管教法:「恩惠消除筆記」!
「體罰」是最不好的管教方式!
語言暴力比肢體暴力更可怕!

第4章:加強自信的技巧性責備方式

01與孩子對話多用肯定句
大部分的人,多用否定句來說話
為什麼哭?這樣才能安撫情緒
與孩子平視,看著孩子的眼睛說話

02要讓孩子感受到安心而非恐懼
時間和場所與內容同樣重要
孩子房間並非責備最佳場所
說話的聲調比內容更重要
失控的情緒,是親子關係的無形殺手

03不可以,就是要斷然拒絕

第5章 對待孩子的方式,要因人而異

01對待不同個性的孩子,要用不同的方法
不要剝奪孩子學習解決事情的能力
獨生子女的教養方式
讓孩子符合自己年齡標準要求自己

02不要讓獨生子女得到「王子症」、「公主病」
以自我為中心,就不會懂得分享
好勝心強的孩子,讓他做自己喜歡的遊戲
不計較結果的玩法,可以玩得更愉快
有讚美各個兄弟姐妹

03「互相比較」,是手足間的毒藥
單純的稱讚好的行為
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家中排行與教養方式無關
讓孩子瞭解,自己是最特別的
脾氣倔強的孩子要多溝通
脾氣倔強的孩子更喜歡挑釁別人

04不想被孩子打敗,要事先約法三章
要讓孩子知道,不是耍賴就可以得到
消極的孩子,要多給予勇氣和信心
孩子的信心通常來自父母的鼓勵

05對容易害羞的孩子,要更有忍耐力
「害羞」是一種性格,不是問題行為
比起責罵,教對方法更有效
沈默的孩子,更需要去讀他的內心世界

top

推薦序【1】

正向管教

  在接獲秀環邀請,能為此書寫一篇序文,我看了該書的章節目錄時,不禁拍手叫好!本人相信,任何會對孩童教育工作投以熱情的夥伴都很樂意見到這般實用的書,因為此書的確能為做父母的與做老師的提供一些正向指引。在這般心情下,雖然手邊的工作很多,我實在無法拒絕這個邀請,更感謝廣廈給我這個機會,能將閱讀此書的心得與社會大眾一起分享呢!

  該書作者以稱讚與責備為核心主軸來探討親職教育的態度與技巧,又分別以正向與負向二者的型態來貫串作者對稱讚與責備的親職教育理念。由於作者本身就是一名實務工作者,所以,能根據父母親經常會面臨之處境來提供有效的資訊,以供參考。

  全書分為有智慧的稱讚方式、培養還子自信心的讚美法則、正確的責備方式讓孩子成長、與加強自信的技巧性責備方式等四個部份,前二者針對如何有效的運用讚美來幫助孩子們建立自信與獨立人格,後二者則針對如何有效的幫助孩子改善不良的行為以使孩子們能成為有責任感又有自信的個體。顯然的,作者認為稱讚與責備二者都是在教養子女的過程中之有用的工具,端賴身為父母的成人能理解稱讚與責備的意義,並適當地去運用,以發揮教養子女的責任。

  目前坊間不時聽聞有關兒虐事件,顯然的,擔負照顧孩子責任的成人或許有必要來閱讀此書,能從作者的觀點來看待孩童哭鬧不休或是有不當行為的局面,以善盡主要照顧者的角色。本人在閱讀該書時發現,為了能使讀者儘快上手,全書的編排方式也很貼心的為讀者以精美方塊來突顯撫養子女的有效技術,如此一來,可以加強讀者的學習效果。在看完全書的內容之後,本人真是為日後有幸讀到此書的成人與孩童慶幸。本人深信任何閱讀此書的讀者都可能因為讀此書,而得以為自己及身邊的人帶來不一樣的人生,會使人們對生命有所期盼喔!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授 鄔佩麗

推薦序【2】

小心!錯誤的讚美後患無窮

  「稱讚V.S.責備」,「大聲 V.S.小聲」,光是這兩種變因就產生四種組合,若再加上另一組變因---我那氣質各異的三隻小公豬,沒有準備個十八套劇本如何應付?倏忽厲聲,倏忽柔情,前一分鐘才對一隻落寞小豬施展魔鬼激勵,後一分鐘就對另一隻狂妄小豬澆一大盆冷水,我的生活對話就是在不同類型的「讚美」與「責備」中切換來切換去,一下當愛心大使,一下又成了 debug專家。

  我是人腦,不是電腦,即使自認高效能、高產能,在這組複雜的操作面板上作如此高頻率切換,也難免精神錯亂,操控失誤,有時讚美太小聲,責備太大聲;讚美太誇張,責備太過頭…,頓時間作業機制混亂而無效。

這本「大聲稱讚?小聲責備」適時出現,供給我一套標準作業手冊。

  有人告誡我們,賞識自己的孩子具有神奇的功效,孩子的成長需要讚美,如同大力水手離不開波菜,愈多讚美愈多自信,將讓孩子完成不可能的任務!我對此教養信念堅貞不移,於是乎,再忙、再累、再頭昏、再腦脹、再分身乏術,我都會空出一張嘴,大力讚揚孩子。有時累到大腦已關閉,我還會繼續啟動罐頭音效,「哇?」、「喔?」、「嗚?」的讚嘆聲,聊勝於無,也不可免!

  像我這樣善解人意、鞠躬盡瘁的媽咪從早到晚都是「讚美孩子」的楷模,腦中隨便一倒帶,都跳出一幅幅舔讀情深的讚美畫面!

  孩子得了獎,我大聲說讚美:「我早就料到你會得獎!」,「你這畫畫天才本來就該得第一!」

  孩子轉著烏溜溜、黑白分明的大眼珠,我望著濃眉大眼的精緻臉龐,順口就溜出心中的驕傲:「哇!帥成這樣!將來長大怎麼辦?」

  孩子自動自發寫功課做家事的身影,令我感激涕零,一動真情就大興獎勵:加點數、加獎金、延長電腦電視時間…

  我這標準媽咪正想把這種「教人如何讚美孩子」的書丟到一旁時,竟瞄到關鍵的一句話:比起天份或才能,更要讚美努力的過程。我忍不住繼續翻下去…

筐噹!三支棒子重重敲在我的頭上,星星滿天飛,以上三則讚美可都犯了嚴重錯誤呀!

  第一則讚美錯在「過份強調天份與才能」,一旦孩子失敗,恐怕就歸咎於缺乏天份,而不自思努力;第二則讚美錯在「過份重視與生俱來的外貌」,引導孩子偏以此道擄獲外在的注意力;第三則讚美錯在我實在太雞婆啦!氣氛好、心情佳,孩子做好份內的事理所當然,他們已從中獲得自我肯定,何庸大肆讚賞?恐怕有一天還被拿來作為要脅的籌碼呢!

  你也自認是「讚美高手」嗎?小心!錯誤的讚美後患無窮:「期望孩子維持顛峰狀態」的讚美如同緊箍咒,會導致孩子腦壓過高;而過多的讚美,如同酒精一般,會讓孩子中毒;讚美凡事忍讓的孩子將毀掉他們真正的自信心….,

  同樣的,責備孩子是為了平息混亂,然而,我們的責備通常不是滅音器、滅火器,而是擴音器,更像是沒有加蓋的攪拌器,亂攪一通,讓混亂更加混亂!

  書中提到許多有用的妙招,我才翻完書,就開始實施「休息時間」。你可知道,孩子從「休息時間」一解放出來,就好像剛「做完臉」,臉上的猙獰線條都不見了!我把「休息時間」改稱作「做臉時間」!想不想讓孩子也做做臉?看看這本「大聲稱讚?小聲責備」吧!孩子會告訴你:「媽媽,你要看我嗎?你可以更靠近一點!」

親子教養暢銷作家 彭菊仙

推薦序【3】

教出自信滿分的孩子!

  日前筆者正在閱讀本書的時候 教會團契為了慶祝母親節 邀請一位充滿活力的「陽光青年」來分享 「母親與我」這項主題 結果吸引了許多父母親前來大家都很想知道E-世代如何來看待自己的親子關係 他們對父母有何期待?當問到如何能夠培養像他一樣多才多藝 大方又開朗、尤其能夠這麼有自信心時他竟回答首先可以從加強夫妻的良好關係做起 從身教作出發 透過父母互愛互信 以身作則 樹立兒女好的榜樣。

  其次在親子關係中做一個有趣的比喻 認為對孩子應儘量從小做正確的投資 (重視80:20 原則 即在小時候較多的陪伴 花很小如20%時間的投資卻可能讓孩子日後長大成人為個人與社會帶來80%的獲益貢獻)。

  父母親如能在孩童較小的時候投入較多陪伴時間尤其在小學以前父母最好有一人(通常是媽媽) 能夠暫停工作 或改為兼職 全心投入孩子的教養則會比托嬰或給外籍幫傭來得好。第三是接納孩子之間的差異:孩子彼此儘量不要做比較 而是從每個小孩的「強勢智慧」著手給予適當鼓勵 (而非如書上所說的無條件的讚美)第四要與設立父母管教的底線。從小重視品格教育與從事有意義的活動,父母在一般事情上不妨採取寬鬆、信任的態度但只要涉及品格道德等底線 就必須立場堅定與一致無討價還價空間。就這樣在短短一個鐘頭中,這位年輕人為台下聚精會神的父母道出自己的成長歷程,教導父母如何面對這一代孩子教養、發人深省的寶貴一課。

  相對於年輕人的自我剖析 他個人的許多經歷正好印證本書中所羅列的親子教養原則包括:具體讚美、正向處罰、肯定用語、延緩滿足、重視品格等。都是值得現代父母親參考對的錦囊妙計,看看周遭許多全力與「分數搏鬥」的孩子們,每天從早上七點讀到晚上十點、一年在外吃七百個便當的台灣的教育環境,上述的教養觀念又是如何的幕鼓晨鐘!

就如同前一陣子筆者在探討「挫折容忍力與多元智慧」時提到…

  近年來經常在報章雜誌上可以看到年輕人「三不曲—不婚、不生、不立」的「尼特族」或「歸巢族」的報導。這些長大成人後仍長期住在家裡的年輕人應該是與台灣社會在高度競爭壓力下,家長本身忙碌、習慣以物質來滿足孩子需求、缺乏較具深度的親子相處及對話、養成孩子過度依賴等因素有關。於是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迫於生活壓力,無力與孩子分享生活經驗;加上面對電視、網路及整個社會過分重視物質的情況下,造成下一代人心靈生活的空虛,尤其在為自己負責的「自律精神」、為別人著想的「同理心」、以及「挫折容忍力」等三項特質,都有待加強。

  誠如許多教師會感嘆,時下學生最大的問題是普遍缺乏挫折容忍力,加上近年來少子化的結果,許多父母過度保護、遇事代勞、平日過分強調子女課業學習,忽略待人處世與獨立自主的判斷力。於是不少大學畢業生進入職場的前三個月,半數以上跳槽的原因分別為:工作升遷無望、工作壓力太重、不滿薪資待遇、工時過長、與離家太遠等。相對的當前企業顧主則希望雇用到具有以下特質的員工 包括:(一) 具有堅毅的意志力,(二) 擁有自信與進取心,(三) 謹慎與自我克制,(四) 好勝心。這些特質其實都和書中所談的教養有關﹗

  因此,如何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與增加挫折容忍力?除了與孩子分享人生歷練機會。也要儘量提供孩子獨立處理問題的條件和環境;當孩子遇到困難時不要代勞,不妨先同理他的情緒,不必急著替他想辦法解決。再慢慢陪他釐清情緒與問題,試著讓孩子獨立去歸納錯誤經驗,並鼓舞他不要輕言放棄,再接再厲。

  如同本書所言訓練孩子幫助孩子挫折容忍力最佳的方法之一不外是採取「延後滿足」(postpone gratification)策略。父母宜自小就訓練孩子養成「凡事必須耐心等待,不能想要就馬上可以得到」這種習慣,從在嬰兒喝奶時期就可以開始訓練,如:不必孩子一哭就立刻餵奶,可以讓他稍微等候一下,由此慢慢培養孩子等待的耐心,能夠接受延後滿足口腹之欲等要求,逐漸延伸到兒童的玩具、喜愛等項目。一旦父母能夠堅持「延後滿足」的原則後,就能幫助孩子慢慢學會「抑制衝動、抗拒誘惑、控制情緒、耐心等待」這些正面的人格發展,建立起能夠放棄即刻滿足的習慣,將來遇到重大挫折時,也會產生自我療傷的能力,比較不容易放棄與灰心。

  另外,在課業上不必太計較分數所謂「第十名現象」主要是研究發現日後在社會上有所成就的孩子,通常在中小學都不是班上的前幾名,而大多是位在七到十二名之間。因為這些人比較不會斤斤計較於分數及名次排行,在學習過程遊刃有餘,能夠發展特色,與同儕相處融洽,反而更加的海闊天空。也與「多元智慧」理論相符合。換言之,如果把孩子的學習當作一輩子的「馬拉松賽跑」,而不是「百米競賽」,我們不用擔心孩子輸在起跑點上。因為成長是一段馬拉松的歷程,面對人生時需要毅力、挫折容忍力、待人處世的品德及許多學習態度,而非僅是為了分數而給予過多學習上的壓力。

  最後筆者也要提醒面對現在喜歡在家玩電腦、大部分晚上都還有課的孩子,父母必須重新思考把孩子的時間填滿了是不是就代表學習這件事?在西方教育過程中,常將運動和藝術列為重要項目,因為均衡發展對孩子成長最好,頭腦簡單的人,四肢才不發達,喜歡運動的孩子往往頭腦更靈敏,也更快樂一些。而且小孩從小培養至少一項運動習慣,成長過程就容易學會其他的運動項目,一旦養成運動習慣,青少年的反叛性會降低,且在球場上容易交到朋友,懂得與人合作。發展孩子的多元智慧,激發他們的各種性向潛能,可以從重視孩子的體能運動開始做起,讓他們每天都有動的機會,或許就能比較快樂,比較不愛看電視與玩電腦遊戲。

政大教育系教授 周祝瑛

作者序

孩子需要的讚美和責備應同時存在

  「我對現在的生活滿足嗎?感到幸福嗎?如果經濟上比現在更富裕、如果住在比現在更大的房子裡,會更幸福嗎?」

  這些問題,常常不經意的就會出現在我的腦海,甚至有時會想如果可以回到孩提時,並且改變之前曾生活過的環境,會比現在更幸福嗎?當時如果只要是有名氣的補習班就去報名上課,考上了一流大學,我會比現在更有成就或成為比現在更有自信的人嗎?

  把物質或條件當成是幸福的唯一標準,那麼這世上的有錢人、畢業於一流大學,或在大公司擁有好工作的人都應該是幸福的,但現實生活卻往往不是如此!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落差呢?

  從小,我們就生活在互相比較、相互競爭的社會,這一切並不純粹為了追求自我的滿足而已,而是還要生活在別人的眼光中,顧及別人的觀感而覺得渾身不自在。更加積極者甚至想過要過著與眾不同、比別人更好、更成功的想法而備受壓力的生活著。

  這樣的想法,很自然延伸投射在我們的下一代,希望他們在優越的環境中長大,不落人後、考上好的學校、找到好的工作。所以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不知不覺也將他們推向學習效果要最好、結果一定要最成功的競賽之中。

  上一代總是想盡辦法讓我們吃好的、穿好的,只希望有一天能出人頭地,用這樣的想法及方式養育我們。但身為父母的我們可曾想過,當成為「最好」之後,孩子就會感覺到幸福,或是能成為幸福的人嗎?

  就在不自覺中,我們重複著上一代的作法,如出一轍的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有出息,並且想盡辦法幫孩子排除任何困難和逆境,成為最優秀父母,卻忽略所謂的優秀父母,只有疼愛孩子的心,其實是不夠的。畢竟培養優秀而成功的孩子,爸媽必須做很大的努力,就像研究專業知識般,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兒童心理專家就常常把培養孩子比喻成建造一幢房子,蓋房子需要一段漫長的準備過程,還需要建築師、設計師、施工者等等很多人的緊密配合,不論哪一個環節出問題,都有可能影響建物的品質。

  有些建物即使用了很多昂貴的材料但沒有做好基礎工程,儘管表面上看來很不錯,但卻隨時會有倒塌的危險,那也是枉然。所以如果想蓋一座強風驟雨來襲也會屹立不搖穩如泰山的房子,任何細節都不能輕忽,哪怕只是一塊磚頭,一瓢水泥也不能忽視。所以,要成為優秀的父母自然不會例外,在沒有學會、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就養育孩子,就像手中沒有設計圖就去蓋房子,危險程度相當。

  尤其在這麼險惡又混亂的社會,我認為父母對孩子有兩個最重要的責任,就是「保護」(protect)與「準備」(prepare)。一定要竭盡所能的保護與關懷沒有自我保護能力的孩子,直到他們長大成人為止,並且教導他在長大成人後能獨立完成自己的事,為自力更生做最好的準備。

  其次要避免保護過頭,忽略了讓孩子能真正儲備到可在現實生活中存活的糧食,甚至對孩子應具有的基本能力有錯誤認知,有些父母認為只要讓孩子上大學後就可具備面對未來一切挑戰的資糧,而這些想法其實都錯得離譜。

用語言的力量培養健康的自信心

  儘管經濟規模不斷的快速發展,但人民真正所感受到的幸福指數,卻遠遠不及經濟成長速度,在經濟情況樂觀的情況之下都已如此,更何況最近幾年受到金融海嘯的衝擊,導致全球經濟大衰退,在生活都成問題的情況之下,更不可能會有幸福的感覺。但我的意思並非幸福感就是來自優渥的經濟能力,兩者之間也絕對不能劃下等號,而是我們要教導下一代,不論在什麼樣的環境,經濟不論是寬裕還是清苦,都必須學會快樂知足的過生活,倘若只是一味以經濟情況來做為幸福的準則,那麼一切的教育皆成枉然。

  最近我經常思考,有沒有可以把孩子的人生推向幸福大道的設計藍圖呢?其中包括擁有強壯的外表、健康的心態,並且能勇於對抗世上所有風波堅強地堅持下去,這樣的藍圖是什麼呢?我想,那是父母應該為孩子準備的「健康的自信心」!以健康的自信心做好了自我保護準備的孩子,才會以正向的思考去面對問題、面對生活,懂得尊重自己、尊重別人,也唯有丟掉自私的心,才能真正活出健康、活出自信,換句話說,自信心決定孩子的一生。

  有自信的孩子,有自己的主見,會積極發表自己的意見、勇於面對新的挑戰,身邊不乏朋友,也能控制好自己的行為,不會做出違反社會倫理的事。而所謂的自信心是由尊重自己的自尊心而來,孩子從嬰兒時期就被父母無條件的關心所包圍,自然會自認為「我是珍貴的人」,就能得到充分的自尊心,以這種自尊心為基礎,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更容易得到周遭朋友或同學的實際互動經驗,得到更多的自信心。

過份的讚美,錯誤的責備會使孩子學壞

  孩子在自信心的養成過程中,父母的讚美或是責備相對來說就顯得非常重要,但很多爸媽不免擔心,太多無謂的讚美會讓孩子產生驕傲,而過於頻繁的責備又會導致孩子氣餒,總在這兩難之中掙扎。

  會有這樣的困擾,我想這是因為有很多父母對自信心有很大的誤解:一種是認為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就是要無條件地讚美,不能責備孩子,然而不是只有無條件的讚美才可讓孩子擁有自信心,關鍵在於讚美的效果,並非讚美的次數!

  另一種則認為孩子個性若比較外向,一旦學習成績很優秀就會太過自信。但這樣的認知是錯誤的,因為外向與自信並不能劃上等號;相反地,內向也不一定就代表缺乏自信。我常常說課業學習得再好,如果沒有健康的自信,那麼在課業以外的東西就會變得沒有自信;反之,雖然在課業學習上沒有特別的表現,但若能培養出對自我的信心,就能在其他才能上有所發揮,而成為對自己充滿自信的人。

  我常常聽到許多爸媽說:「我們家孩子很活潑,對自己也充滿自信!」,往往從說這類話的父母中不難發現,他們的孩子做什麼都會被要求要做到十全十美,小小年紀就有了完美主義的傾向,這種情況從表面上看起來孩子總是充滿自信,所以父母都會很放心。但其實研究發現,這類孩子不會因為自己有過人的成績而感到自豪,往往希望得到的是被父母所認可。

  我就曾經看過一個案例,從小一直在班上擔任班長的小沛,他是個不折不扣的資優生,在班上總是排名第一,加上性格外向,所以周圍總是圍繞許多朋友。而小沛的父母總是說:「我家兒子是個天才!」、「媽媽因為有你,感到非常的驕傲」之類的話。不過若稍有不符期望時,媽媽就開始責備:「你這個樣子,萬一讓別人看到了會怎麼說啊?」、「別把媽媽的臉都丟光了。」結果,小沛想成為讓媽媽驕傲的兒子,壓抑自己的慾望,去上父母所期望的大學,去念父母所期望的系所。

  表面上看起來小沛是充滿自信的人,擁有好工作,也是社會的精英份子,依照著父母的期望生活著,但令他困擾的是,他不知道自己真正所期望的人生到底是什麼?因此對自己的自信也就逐漸地減少。他在做某個決定的時候,想到的不是「這件事情是我希望的嗎?我努力的話能做到嗎?」,而是「我能超越別人嗎?爸媽會喜歡我這麼做嗎?別人看了會怎麼想?」等等,所以生活對他來說更是備感壓力,久而久之憂鬱症就找上了他。

  小沛的例子可說是這個社會親職教養的冰山一角,許多的父母其實就是這樣,相信只要想盡辦法讓孩子充滿自信就一定會過得幸福,但事實是錯誤的讚美其實就像責備,孩子表面上看起來充滿自信,心裡卻是充滿了不安與緊張,自然幸福就會越離越遠。

一句讚美或責備,有可能改變孩子的一生

  在接受「與兒童溝通的方法」訓練之前,我也和許多父母一樣,認為孩子只要「好好」養育就行了。孩子做的好就讚美,做不對就責備,總覺得這是再簡單不過的事。但是,自從開始接受訓練之後才發現,我的這種思考方式有多麼的愚笨。就像「懂多少就能發現多少」一樣,通過練習課程,每天瞭解到新的事物,之前我不會注意到的枝微末節也開始關注,在懂了孩子的氣質是天生,但性格卻並非如此狀況下,瞭解到絕大部分是受到父母的教養方式的影響,小時候所形成的性格,不僅會影響到與家人的關係,對於朋友關係或是將來與社會上來自不同家庭形形色色的成員互動,都有深遠的影響。

  當一個人成年之後所感受到的幸福、自信,和小時候受到了父母的讚美、責備,受到的教育的不同而有差異,許多的臨床證明,出現在兒童時期的問題,究其根本的原因,都在於缺乏自尊心和自信心所致。當感到自己毫無價值的話,就會出現錯誤的動機,最終產生錯誤的行動,為了杜絕這樣的情況發生,也成了我寫這本書的重要契機。

  這本書的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全天下的父母與其要求孩子聽自己的話、乖乖順從地長大,還不如希望孩子能以健康的自信心快樂成長。書上所寫的不是非常難的養育法,而是包含了我與孩子們互動過程中的經驗談,此外也包含用一句讚美或責備的話來改變孩子等等,非常容易掌握的方法。

  隨著雙薪家庭越來越多,父母跟孩子共度的時間越來越少。平常孩子放學後,父母對上了一天課的孩子往往只會挑剔這裡、那裡做得不好,沒有一點讚美的語言,在一起時感覺開心的時間可說非常的短暫,剩下的只有不停地嘮叨。許多的父母們苦惱著該怎樣才能善加利用讚美的語言,以及適當的責備來培養健康自信的孩子,我相信這本書對有心想要有效利用短暫與孩子相處的父母們來說,會有很大的幫助。

尚真兒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