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拒絕家庭意外!居家安全設計健檢100+:瓦斯•水電•防墜•防盜,讓家人遠離危險的保平安設計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亂世文談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631955
胡蘭成
印刻
2009年6月17日
87.00 元
HK$ 73.95
詳
細
資
料
* 叢書系列:文學叢書
* 規格:平裝 / 240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文學叢書
分
類
文學小說
>
文學研究
>
文學史
同
類
書
推
薦
從香港想像中國:中國現代作家的香港書寫與現代文學的轉折
補白,異彩紛呈之宋前小說史:先秦古韻、魏晉幽彩、盛唐風華……文學空缺的拼圖,傳奇於歷史之外的獨步
槍桿與筆桿下的眷村文學
晚明風雅
空間與視野(全套):明清文學與性別研究的新進境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山河歲月
戰難和亦不易
今生今世
今生今世(上下冊)
內
容
簡
介
在一個時代裡看來是否定的東西,
在一切時代之中卻有它的肯定。
人類生於一個時代,同時也生於一切時代之中。它既然在千萬年中存活了下來,這就有它的永恆。是這永恆,使人類能忍受一時代的苦難,並且通過它,一節節開出花來。——胡蘭成
二十世紀的中國文壇波詭雲譎,文學與國族、戰爭、意識形態等百般糾纏,不過胡蘭成所留下的許多風格見解獨特的文藝評論:提出張愛玲是「民國世界的臨水照花人」,揭示「魯迅之後,有張愛玲」,以及同樣風韻獨具的散文隨筆,卻不應因此為現代文學論者所疏忽略過。本書選編胡蘭成四○年代文藝創作和評論方面之佚文,有對張愛玲、魯迅、周作人、路易士(紀弦)等之評論,也談《紅樓夢》、《金瓶梅》,說書法花卉,品評當代思潮,力求還原歷史語境,提供真實文本,期能對胡蘭成研究有所裨益。
作者簡介
胡蘭成
原名胡積蕊,一九○六年生於浙江紹興嵊縣。對日抗戰時期曾任上海《中華日報》總主筆、香港《南華日報》編輯,後擔任汪精衛政權宣傳部次長、行政院法治局長,乃中國近代頗具爭議性之文人,與當代重要女作家張愛玲的一段戀情尤其為人津津樂道。抗戰勝利後定居日本,與岡潔、湯川秀樹等學者交遊,之後應陽明山中國文化學院(今中國文化大學)之邀來台講學,與作家朱西寧往來,並影響朱天文等創立三三集刊、三三書坊,後因汪政權的經歷遭解聘返回日本,一九八一年逝世於東京。著有《西江上》、《爭取解放》、《文明的傳統》、《今生今世》、《山河歲月》、《禪是一枝花》、《中國文學史話》、《今日何日兮》等。
選編者簡介
陳子善
一九四八年生,上海市人,曾就讀於上海師範大學中文系,英國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學舍訪問學者。曾任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副館長,現任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現代文學數據與研究中心主任。著有《文人事》、《撈針集》、《遺落的明珠》、《中國現代文學側影》、《說不盡的張愛玲》、《素描 ——中國現當代作家印象》、《上海的美麗時光》、《這些人,這些書》等,編有張愛玲、周作人、郁達夫、梁實秋等中國現代重要作家作品集和研究資料多種。
目
錄
編選者言
【上編】
論張愛玲
張愛玲與左派
談談周作人
周作人與魯迅
周沈交惡
周作人與路易士
談談蘇青
路易士
壽顏文樑先生
讀了《紅樓夢》
談論《金瓶梅》
《曹涵美畫〈金瓶梅〉》
序
公s】
論書法三則
皂隸.清客與來者
隨筆六則
亂世文談
左派趣味
人間味云云
「言語不通」之故
瓜子殼
閒書啟蒙
說吵架
貴人的惆悵
違世之言
關於花
新秋試筆
「土地的綠」
男歡女愛
【下編】
文明的傳統
中國文明與世界文藝復興
給青年
紀念「五四」
文化的厄運
紀念羅曼羅蘭
文藝復興提示
中國民間
感情的貧困
序
top
編選者言
陳子善
編選胡蘭成上個世紀四十年代的文藝論著,難免觸及「文人與漢奸」這個話題。這是個敏感的話題,也是個吃力不討好的話題,姑且略陳管見。
遠的不必細說,大家也都知道,明末清初那些「貳臣」,如錢謙益、吳梅村諸人,當年曾為清流所詬病,而今時過境遷,他們的文學成就已為史家所推崇。即便為士林更不齒的阮大鋮,其代表作《燕子箋》也不能說因了作者而在文學史上毫無地位。如果用今天的話來表述,一個文人的政治立場、民族氣節固然至關重要,但與他的文學藝術成就畢竟不是一回事,不能簡單的劃上等號,是應該分別加以考察和評估的,雖然兩者之間常有關聯。
這涉及到中國的一句古話:「文如其人」。在筆者看來,這只是對文人人品與文品的一種詮釋而已,並非「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自古至今的中國文壇,文不如其人者,人不如其文者,文遠不如其人者,人遠不如其文者,都大有人在。人是複雜的,文人的情感、心態和訴求尤其複雜,不是用「文如其人」就能一言以蔽之的,除非你能證明周作人「落水」了,他以後的文字也隨之一併「落水」,一無是處。
上個世紀的中國文壇波詭雲譎,文學與國族、政見、戰爭、意識形態等等的關係百般糾纏,「剪不斷,理還亂」,文人大都有切膚之痛,身世之感,不同程度的大節有虧也絕非個別現象,特別耐人尋味。周作人的「落水」至今撲朔迷離,真相不能大白,而之所以有論者在抗戰勝利後還寫下《惜周作人》這樣沉痛又頗受爭議的文字,是因為周作人有一個輝煌的過去,人們無法迴避和否定他在「五四」時期的巨大功績。
胡蘭成的情形就大不相同了。他早年雖有「說愁道恨」的散文集《西江上》問世,卻至今未見真容,了無影響。不早不晚,他在文壇揚名之日,也就是在政壇「落水」之時。這樣的「巧合」,這樣的身份,自然會遭到更嚴正的批評,再加上他與張愛玲的情感糾葛所導致的對張愛玲的傷害,也受到「張迷」更嚴厲的譴責。不過,還是應該澄清一點,沒有他自說自話的《今生今世》,沒有他後期話題廣泛的各類著述,胡蘭成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留下的那麼多風格獨特、見解獨特的文藝評論,同樣風韻獨具、文筆獨具的散文隨筆,也是值得現代文學史家留意的。他提出張愛玲是「民國世界的臨水照花人」,他揭示「魯迅之後,有張愛玲」,那怕不能算作不刊之論,至少也是頗具啟迪的吧?應該指出的是,《中國淪陷區文學大系》早已入選他的作品了。
從「漢奸」的級別論,曾任偽「滿洲國」國務總理大臣的鄭孝胥顯然要比胡蘭成高得多,但這並不妨礙重新公開出版他的《海藏樓詩集》並給予恰如其份的評價。筆者認為對待胡蘭成也應持這種態度,全盤的否定和全盤的肯定都不足取,還是不因人廢言,「人歸人,文歸文」比較好。何況作為一個個案,作為一種特殊的歷史文化現象,作為二十世紀中國文人某一方面的代表,胡蘭成其人其文都應該認真研究,這項嚴肅的學術工作今天剛剛起步。
為此,筆者費時數載,多方搜尋,終於編成這部《亂世文談》,力求還原歷史語境,提供真實文本。不敢說已將胡蘭成四十年代文藝創作和評論方面的佚文一網打盡,能對胡蘭成研究有所裨益這點自信還是有的,果真如此,筆者的努力也就算值得了。
本書的編選得到了胡紀元先生的熱情支持,謹此致謝。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