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從精緻到完美

從精緻到完美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4446070
張繼高
九歌
2009年8月01日
93.00  元
HK$ 79.05  







* 叢書系列:典藏散文
* 規格:平裝 / 288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典藏散文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 散文









詩人余光中:
  張繼高的文章外圓內方,外弛內張,似抒情而實講理,似瀟灑而實嚴肅,在專欄界別樹一幟,無可取代。

中央大學文學院院長李瑞騰:
  寫法上,他雖筆尖含情,但順手拈來皆例證,處處表現出以理服人的襟懷,可說是情理兼備而且調和。

《聯合報》前副刊主任陳義芝:
  一枝筆縱橫於本土外域,悠遊於古往今來,引述名家演講,歸納新書要義,精確明白,要言不繁。

  綜觀全書,種種高瞻遠矚的識見,不論是談科技、傳播媒體的進展,文化教育的關懷,以及精緻藝術的推廣等,筆鋒掃射之處,理念清晰新穎,展現智慧之光;內容既深且博,告訴我們許多不知道的知識,提示正確人生道路,預測未來社會、文化發展趨勢。

本書特色

  ★經典好書,重排新版推出。

  ★《從精緻到完美》獲《聯合報》最佳書獎

  ★余光中、李瑞騰、陳義芝、李奭學等名家推薦

  ★黃碧端、張作錦、葉樹姍專文推薦,並附有張繼高親筆小傳

作者簡介

張繼高﹝1926 ~ 1995﹞

  筆名吳心柳,河北人。平生以新聞為專業,對音樂探研甚深。曾創辦中廣公司新聞部,中視新聞部,出任首任經理,暨《香港時報》總編輯,《民生報》總主筆、副社長,《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中文版社長,台北之音廣播電台董事長。創遠東音樂社及《音樂與音響》雜誌。獲贈文化建設基金會特別貢獻獎。

  作者曾堅守「不教書、不出書、不上電視」三原則,經本社多方規勸,乃出版《必須贏的人》、《從精緻到完美》、《樂府春秋》三書,留下寶貴的文化教材。



【序論】
筆尖含情,以理服人 011
──名家看張繼高散文

【原書序】
顯現智慧和識見  蔡文甫 015
──出版《從精緻到完美》達成大家願望

輯一一個誰都需要尊嚴的時代

自訂「四知」 021
軟體危機 025
精煉的語言 028
永恆的老師 030
精緻難 033
學習、選擇與放棄 036
九種人不太讀書 038
誰要讀書? 041
被丟棄的恐懼 045
愛美也是一種道德 048
文化落後 財經不會領先 051
史 盲 055
畢業生 059
心在斷層 062
憶琴台 069
新勤儉 081
尊敬與尊重 086
學者的襟懷 089
不安定感 092
論「文化流變」 096
通 達 100
一個誰都需要尊嚴的時代 104

輯二大臣之風

大人物的朋友 111
「作主的人」的修養 114
根生在哪裡? 117
想起尹仲容先生 121
誰做的決定? 123
方 法 126
良 知 130
知 止 134
從「雅痞」到「雅廢」 137
溝通是一種科技,也要投資 141
無大臣之風 145
接受那被選擇的 148
機 密 151
掃除「喜事為非」觀念 155
談知名度 158
白宮幕僚偷東西 162

輯三人性的重建
整潔就是紀律 167
成熟市場 170
人性的重建 173
貪 176
自 欺 180
環保意識的文化性格 184
渾 忙 189
老闆的四種典型 193
名 毀 196
低級的驕傲 200
電腦前的哪吒 204
夜航隨想 208
「新貧」階級 211
今酒誥 215
買智慧 219
緩衝組織 223
看格達費焚書 227
愛江山,也愛美人 230
提升智慧的知識 231
怎能忽略著作權? 233
漫畫非小道 236
新新聞系 238
文化扭曲與傳播媒體 243
暴戾來自暴力 247
不信聽眾喚不回 250

又一章永懷張繼高

當典型成為夙昔  黃碧端 255
生命不可不惜,不可苟惜  張作錦 258
母雞孵小雞  葉樹姍 262  
──永遠提攜後輩的伯樂張繼高先生

附錄
張繼高親筆小傳 269



序論

筆尖含情,以理服人  ──名家看張繼高散文

詩人 余光中:

  張繼高的文章外圓內方,外弛內張,似抒情而實講理,似瀟灑而實嚴肅,在專欄界別樹一幟,無可取代。他的風格,兼有踏實的知性與飄逸的感性,因此在論事說理之際,他會提出一串數據,顯得很負責任,然後舉出一些實例,又顯得很近人情。

  少見雜文作家像張繼高這麼既世故、又天真。世故,因為他知道的許多內情我都不知道;天真,因為他在我們這泛民主的時代竟然高唱精緻文化,還顯得無須向大眾道歉。舉世滔滔,卻有一人用從容而堅定的語氣說,十字街頭應該有一座象牙塔,而只要是真正的象牙塔而非狗牙塔,就有其存在的價值。他的見解、膽識、情趣合為一種氣度,隱隱然「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不過張繼高是一位有國際觀的當代菁英,也許羽扇綸巾可以改成名酒菸斗,至於強虜,當然是指惡俗社會的「非禮是聽」(The Philistines)了。

中央大學文學院院長 李瑞騰:

  寫法上,他雖筆尖含情,但順手拈來皆例證,處處表現出以理服人的襟懷,可說是情理兼備而且調和。在語言表現方面,他的文字乾淨雅致,短而有力,《從精緻到完美》中有一文〈精練的語言〉,可以算是他一生言談及運筆行文的自我要求。

  繼高先生講究「精緻」,強調大「格局」,不只日常言行,甚至生命,他都要求最高品質,處身於台灣社會,他講倫理、道德,要大家常存感激之心,盼望人人有尊嚴,而且守紀律,用孔子的話來說,繼高先生希望國人能「有恥且格」。於是,我確信他是一位優秀的文學作家,是當代散文高手,同時也肯定他是一個腹笥便便、充滿智慧的哲人。

《聯合報》前副刊主任 陳義芝:

  《未名集》主要的論述方向,大約可以歸納出以下五點: 一、世界的新潮流。社會的新走向。 二、政經法制之評議。生命價值標準的釐訂。 三、社會秩序運作之探討。精緻文化活動之引導。 四、專業角色之重估。敬業形象之宣揚。 五、當前之弊端敗象與文化警號。

  內容層面相當廣,論題從飲酒、信仰、廣播、電視、音樂,到醫生、士、考季聯想、治安、薪水、開腦礦、人情、消費者,以至於著作權法、國際情勢……他分析人的行為、心態,強調知識和法律的重要,肯定人文精神,堅持社會倫理,講究生活內涵,提倡生活格調。其中多超越時空的鮮活事例;而綜合性的整理分析,尤其能看出張繼高先生的才學、胸襟、見識。一枝筆縱橫於本土外域,悠遊於古往今來,引述名家演講,歸納新書要義,精確明白,要言不繁。從根救起,抉發隱奧的知識分子理想,隨處可見,最足以顯示《未名集》之大器精神。(按:《未名集》是張繼高先生在《聯副》以筆名吳心柳撰寫的專欄,業已收入本書及《必須贏的人》一書。)

評論家 李奭學:

  張繼高的魔力在他有如社會先知,矻矻提醒我們要防微杜漸。他的說服策略深合閱讀心理,每於理論的表述後動之以勸化的方便善巧,中外現況乃登台而為我們指引明路。傳媒人士的訊息優勢於此可見一斑,有別斗方名士的書齋空言。張繼高文字堪稱同行一絕。《從精緻到完美》大多出以易安之筆,所談者也用不著雕金鏤玉,但張氏每能在簡樸中幽微寄意,是以淡雅中自有堂廡。仔細思量,不論抽象或具象,他一以貫之的修辭筆法實為培根論文講道的平實性優雅。這種風格雖異於一般散文名家,卻可為本書的兩個書題鑰詞另作一解。

原書序

顯現智慧和識見  蔡文甫

──出版《從精緻到完美》達成大家願望

  我們以非常虔謹和愉悅的心情,出版張繼高先生第二本散文集《從精緻到完美》,符合眾多讀友的心願:繼續完整的呈獻他的作品,讓大家再也不必翻閱發黃的剪報。

  在《必須贏的人》新書發表會上,喜愛張先生作品的讀友盧靜秋女士,聞訊趕到會場,提供保存的剪報資料。剔除已出版書中的重複部分,即有六十六篇作品。續有讀友蘇明仁先生、林明德先生、黃美基女士以及張先生公子中復,提供了剪報──雖然這許多以《聯合副刊》「未名集」為主的篇章,不是作者多年來發表作品的全部,但已能使第二部文集的編印工作順利進行;所以特別要感謝提供剪報的讀友。

  剪稿雖然有了,但必須徵得作者同意才能編印。適逢張先生從大陸治病歸來,便約數位文友在飯店為他洗塵,張先生欣然同意,但在前一小時電告無法赴約。眾文友在午餐後往謁,也因他休息不便驚擾,我便把預先準備好的作品目錄、出版合約,以及眾多讀友激勵我們繼續堅毅出版張先生著作的函件留陳。

  大多數作家均確信「文章是自己的好」,但張先生一直認為他在報刊發表的作品,都是受時間所逼的急就章,不值得保存。談到他三十多年前在《中央日報》和《聯合報》以吳心柳筆名寫的〈樂府春秋〉和〈樂林廣記〉兩個專欄,謙稱那很幼稚,不值得出版,所以從不剪存。他如此任令作品散佚,使我們像在大海中撈針一樣地去尋找,備極艱辛(按,〈樂府春秋〉和〈樂林廣記〉兩專欄的文章,我們已從多年的發黃、發黑的報紙堆中,蒐集齊全;加上他在《音樂與音響》雜誌中寫的作品,已另行編印第三本文集《樂府春秋》,以饗愛好古典音樂的讀友)。

  張先生除了對自己作品謙虛外,還顧慮九歌出版他的書會賠本。在文友一再向他保證不會賠,並有多位文友「勸進」,而他自己也接到很多讀友衷心讚譽和渴慕他新書的函件,再次勉強同意。

  本書的編印過程,從內文的排列順序,到書名的訂定,和《必須贏的人》一樣,張先生均未過問。但綜觀全書,不論是談科技、傳播媒體的進展,文化教育的關懷,以及精緻藝術的推廣等,筆鋒掃射之處,理念清晰新穎,展現智慧之光;內容既深且博,告訴我們許多不知道的知識,提示正確人生道路,預測未來社會、文化發展趨勢,種種高瞻遠矚的識見,正與張先生多年來從事新聞、文化事業,創辦「遠東音樂社」、《音樂與音響》雜誌,引進精緻文化和追求完美的精神相符,所以我們把這本書定名為《從精緻到完美》。

  張先生在七十二年六月十七日發表的〈知止〉一文中說:「在一個高度進步而民主的社會中,人的觀念有法律、道德和知識來隨時制衡,自然會產生一些『知止』的想法……時人成敗升沉、名譽美惡,均因不諳『知止』之道……這對已攬大權、已賺大錢的人來說,更是明哲保身的智識……」(按,在後來發現的剪貼簿中,張先生於本文剪稿旁用紅筆加註:「因宣佈從遠東音樂社退休,此文乃暗中向社會交代也。」)

  本書編排期間,張先生一直關心〈知止〉一文是否已收錄,特摘錄文中片段,以表示張先生的「知止」心情及對廣大讀友的關愛。附記:本文寫成後曾送請張先生審閱。張先生閱後認為第二本書如自己再不過問,便是矯情,不負責任,他要對文章取捨、編排順序……等工作全程參與;但張先生語畢不久即瀟灑地離開我們,成為未兌現的承諾。為了存真,仍保留此文於卷首。

  辦完張先生身後大事,他的女公子挹芬,在張先生書房的書桌上發現剪貼簿,留存的都是《必須贏的人》一書以外的稿件;有些改了題目(如〈忙〉改為〈渾忙〉,〈「新窮」階級〉改為〈「新貧」階級〉),訂正字詞。還有些大加潤飾、增刪,如〈心在斷層〉及〈新新聞系〉二文,前者是張先生在五十九歲誕辰時所寫,細訴同時代人忍受過戰爭、飢餓、瘟疫、貧窮和虐政的折磨與恐懼,可看出他深刻體認到「受難的一代」如何歷盡滄桑。後文更處處見到他身為新聞人對新聞教育和新聞事業的觀照和期許。很多作品經過他縝密修訂後,用字更準確,內容更完整。剪貼簿中還有四篇是我們未能蒐集到的文稿,因而得以編入。從此可以看出,張先生確是有心參與編排歷程,只是走得太匆促(打開的書桌抽屜尚未關闔,便匆忙去了醫院,未能再回書房),致成為一大憾事!

  幸有張先生的子女廷抒、中復、挹芬,從旁協助,提出許多張先生生前的叮嚀,使本書的編排得以接近張先生的意願。




其 他 著 作
1. 精緻的年代
2. 從精緻到完美(419)
3. 樂府春秋 (420)
4. 必須贏的人(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