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 定價127.00元
  • 8 折優惠:HK$101.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平凡中創新機

平凡中創新機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2480052
唐小山/撰述,張敏鈺/ 口述
寶鼎
2009年8月26日
93.00  元
HK$ 79.05  







* 叢書系列:視野
* 規格:平裝 / 216頁 / 18k / 普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視野


商業理財 > 傳記 > 人物傳記









作者簡介

張敏鈺

嘉新水泥創辦人!

  張敏鈺字兆慶,民國二年生於浙江省鎮海縣霞浦鎮。畢生逆勢創業,早年發跡於上海紡織界,旋遭對日抗戰,虎口營生;待事業規模粗具,卻又遭逢國共戰亂,因此被迫流離遷台,泰半資產沉沒於台灣海峽之中。

  此後定居台北,浴火重生,不僅紡織廠復土三重,甚至跨足麵粉業、水泥業。其主要事業嘉新水泥的資產,現今已達百億之多。其一貫經營風格,儼然近代上海商賈──由剝而復、精明強韌的典型。

  一甲子的風雨奔波,一甲子的公益熱忱。張敏鈺始終認為,企業財富的累積,終究只是在數字上創造出更多的「O」罷了;唯有公益事業的永續經營,才是企業成長的不朽延續。



自序 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張敏鈺

撰者序 輕舟已過萬重山/唐小山

推薦序 二十世紀的寧波籍台灣企業家/張忠謀

第一部 霞浦鎮歲月

棉布店前的暗自起誓
家道中落,窮到只剩下一個水桶
賣西瓜換學費,生平第一筆交易
佛寺賣素糕,生意經突飛猛進
猴子也能供佛,凡事都有可能
黑衣小銅匠,困苦的童年歲月
雪地裡的赤腳囡仔

第二部 揚帆穿山碼頭

緒元「小趙雲」,文武兼備
獨吞臭田螺,唯恐能力遭到質疑
擔心工作不保,文旦皮煎藥汁、治病
十里洋場小跑街,走出自己的業界人生
跑街的門檻,做生意的藝術
廢紙變五塊,悟出人性的真實面
忍一口氣,賺五十匹布
搭電梯交朋友,自我推銷的好機會
坐上私家包車

第三部 辛酸創業史

不要遣散費,我要工廠
單勾獨釣金鱉,生平首次創業
「小」老闆與「老」工人的一場戰爭
沒米吃?那就改吃麵吧
零本錢發跡記
搖身一變,報廢布成自由布

第四部 烽火家園

征戰連年,廠房流離失所
急中生智,巴士調頭開
倉促成軍,碾米機當發電機使用
不可能的任務~深入敵營偷紗料
老闆的肩膀,即便天塌下來也要撐住
劫匪搶財物,當鋪贖大衣
織出事業網,生意越發興隆
師父出馬,消彌突發狀況
重返穿山碼頭,興建霞浦醫院
圓菜的啟示 ~付出越多,獲得更多
即便碰上通貨膨脹,公司依舊轉虧為盈
絕不苛刻員工,有錢大家賺
揮別故鄉,立足台灣重新再起

第五部 異鄉的天空

偏安台灣,重整旗鼓
開放軍眷來上班,工廠活像是婦聯會
金錶失竊記
一席建言,轉投資開設麵粉廠
麵粉袋成了花衣裳

第六部 投身重工業

絕不用獨木,去強撐大廈
只要有心解決,再大的錢坑也難不倒我
流沙中打地基,我就是要成功
與「懷特」交手,幾經波折
急中生智,三十噸機器順利進廠
磨煤機燒掉了?開工過程一波三折
成功殺價,香蕉還比黃金貴
包下頭版廣告宣告,決心根留台灣
一夫當關,談判過程毫不手軟
小蟲給予的啟示,路是會越走越寬的

第七部 根留台灣

留個清白在人間
一千萬獎金IBM蓋大樓
紅葉少棒隊的旅費
一個小孩,名叫嘉新
苦牛卸犁,終有休息的一天
富有的菩薩 中國的諾貝爾

第八部 自律律人,成就齊家典範

管教與慈愛並重,嚴格中見創意
家規恬淡自持,尊長扶幼
大道無言說,以嚴謹育兒,教化無悔
養生哲學,以簡單與自律為經緯
戒菸的果斷與真情



推薦序

二十世紀的寧波籍台灣企業家

  張敏鈺先生是我的叔輩同鄉。他出生於一九一三年的鎮海,與我的一位叔叔同年。鎮海離寧波極近,很多鎮海人稱自己為寧波人。而我也出生寧波,只是晚敏鈺先生十八年。

  寧波人素有善於經商之譽。山西商人以「晉商」自豪,但在二十世紀上半期中國最繁華,商業最發達的大都市---上海,寧波商人和企業家最普遍,也最有影響力。敏鈺先生在二十幾歲到三十幾歲時,就已是上海相當成功的寧波企業家。

  二十世紀上半期在中國是怎麼樣的時代?政治混亂,戰事頻繁(革命、民國成立、軍閥割據、北伐、中日戰爭、世界大戰、內戰、人民共和國成立),人民貧窮,教育不普遍─真是個「民不聊生」的時代!然而敏鈺先生就在那萬分困難的時代成長、發跡,他出生於貧窮家庭,沒有受過正式教育,但他在二十二歲就開設了自己的第一家紡織廠,二十六歲時為母親在家鄉買了田地。是怎麼樣的性格和能力,使他能出類拔萃呢?

  他勤奮、好學:在這自傳中可以看得出來他一生勤儉,刻苦耐勞,沒有正式教育的自學。

  他有不可阻擋的創業精神:他不靜等機會,從年幼賣西瓜起,爭取了每一個創業機會。

  他創新:在這自傳中,最使我自引為敏鈺先生同知的是「搖身一變,報廢布成自由布」中的一句「只生產一些大家都有的東西,是賺不到錢的!」

  他挫折後再起:敏鈺先生三十六歲時因國共內戰,逃離到台灣,這位在上海已是相當成功的企業家,帶到台灣的「剩餘財產」只有「三千多匹布以及一千兩黃金」,在台灣又是人地生疏,台灣話也不會講,但他很快的重新起來了。到台灣一年後,就在三重開了紡織廠,三年後又創立了「嘉和麵粉廠」,之後又創立了「嘉新麵粉廠」,再後更跨出一大步,進入重工業,成立「嘉新水泥」。中年以後,敏鈺先生決心「根留台灣」,創辦了醫院、學校、基金會…

  我來台灣太晚!因此無緣結識敏鈺先生,但我熟識他的三公子安平及他的美麗賢慧夫人懷如。這次安平寄敏鈺先生自傳給我,並囑為序。我很慶幸有此機會知道敏鈺先生的一生。敏鈺先生以後的一代、兩代、三代,得到了比敏鈺先生多得多、好得多的教育、創業、就業、成功機會,但是我們可以從敏鈺先生自傳中學到許多東西!

張忠謀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