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 定價217.00元
  • 8 折優惠:HK$17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劉大任作品集]羊齒

[劉大任作品集]羊齒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5228491
劉大任
聯合文學
2009年9月23日
127.00  元
HK$ 107.95  







* 叢書系列:聯合文叢
* 規格:平裝 / 256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聯合文叢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 小說









  理性感性、剛強柔美、粗獷細緻、平波高潮……在世人眼中看似涇渭分明的對立觀點,劉大任卻可以輕易用筆尖,精巧地將中間那條線轉成互生共存的自然元素。

  儘管本書所收錄26篇短篇、極短篇小說風格相異,卻有詩的優美意境,散文的精細脈絡,緣於此,對於環境氣氛與人物思想的描述,精準度絕佳,見文如見形,各篇有如幽微細緻的藝術短片。

  即便字字如鎏,好景處處,看似已覽遍群山盛景、電光火石的剎那,但最後,永遠最美,其俐落通澈的底韻,卻悠遠濃長,絕美非凡。

  我的moment of epiphany,一向不為技巧服務。我只想抓住生命流程中稀有可貴的「頓悟片刻」。

  我的小小嘗試,追根究底,淵源來自我們自己的祖宗,明白說,就是唐詩宋詞。唐詩宋詞的高處,沒有別的,就是靈魂震盪,就是頓悟片刻。

─劉大任

作者簡介

劉大任

  臺大哲學系畢業,早期參與臺灣的新文學運動。一九六六年赴美就讀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政治研究所。因投入保釣運動,放棄博士學位。一九七二年入聯合國祕書處工作,一九九九年退休,現專事寫作。

  著作包括小說《浮游群落》、《劉大任袖珍小說選》、《晚風習習》、《杜鵑啼血》、《落日照大旗》、《晚風細雨》、《殘照》、《浮沉》,運動文學《果嶺春秋》、《強悍而美麗》,園林寫作《園林內外》,散文及評論《憂樂》、《晚晴》、《月印萬川》、《冬之物語》、《空望》、《紐約眼》、《無夢時代》、《走出神話國》、《赤道歸來》、《神話的破滅》等。



【總序】二流小說家的自白 / 劉大任

火熱身子滾燙的臉
羊齒
米黃色的天
白樺林
重金屬
白髮的白
簫聲咽
蓮霧妹妹
俄羅斯鼠尾草
棋盤街落日
掛著與落著的雨
清秀可喜
大落袋
王紫萁

紅土印象
魚缸裡的蜻蜓
蟹爪蓮
驚春二題
下午茶
星空下
來去尋金邊魚
月夜

面北的窗
無門的關外

《羊齒》後記 / 劉大任



後記

  若干年前,朋友來信,裡面有這麼一段:

  「......,席上談到你的小說,某人說:那怎麼能算小說......。」

  信中提到的「某人」,我大概知道,是一位專研《水滸傳》的學者。朋友的來信,意思是要我寫點什麼,自衛一下。我當然什麼都沒寫。

  現在,校對完這一批初看體制、風格甚至成熟程度都彷彿不太合調的作品,卻覺得應該說幾句話。不是針對水滸專家,是面對讀者。

  這批長短不一的小說,表面好像湊不到一塊,卻有一條線,若隱若現,貫穿首尾。

  這條線,我自己審思,或應叫做moment of epiphany。

  讓我先解釋這個英文用語。

  基督教傳統,有所謂「主顯節」,所以,直譯的話,應該就是「主顯靈的時刻」。然而,我自知沒什麼宗教情懷,這個「真意」,對我不太適用。

  字典上可以找到第二層次的翻譯:「事物本質的突然顯現」。

  其實太囉嗦了。佛家不是有個說法---頓悟。不同的是,前者好像是客觀世界的自然變化,後者卻暗示了主體的參與。我比較喜歡後者。

  搞文學的都知道,現代文學的出現,有幾個重要的「突破先鋒」,其中之一,就是喬艾思(James Joyce,愛爾蘭作家,1882-1941)。臺灣早期的現代主義運動,不少人受他影響,尤其是所謂的「意識流」手法。比較不為人注意的,是他經常運用的另一個手段,學者們即稱之為「epiphany」。

  然而,我嘗試的,是不是這個呢?

  仔細想,也不盡然。

  喬艾思的「epiphany」,是一種寫作技巧,他確實冷靜到可以讓「事物的本質突然顯現」,絕不自己跳進去。這個態度,「新批評派」視為金科玉律,以至於,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在他們眼裡,竟成垃圾。

  我從來就不喜歡「新批評」。

  因此,我的moment of epiphany,一向不為技巧服務。我只想抓住生命流程中稀有可貴的「頓悟片刻」。

  其實,中國傳統小說技巧中,也有不少類似的技法。《紅樓夢》就有所謂的「草蛇灰線,伏脈千里」。可是,對於讀者,除了心理上的一些震撼,距靈魂遠甚,真正讓我們感動讓我們淨化昇華的,絕不是這些。

  我的小小嘗試,追根究底,淵源來自我們自己的祖宗,明白說,就是唐詩宋詞。唐詩宋詞的高處,沒有別的,就是靈魂震盪,就是頓悟片刻。
小說形式能不能傳達這個?

  為什麼不能?

  至少要試一試嘛。

劉大任
二○○九年九月三日寫於無果園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