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定價117.00元
8
折優惠:
HK$93.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中國農民調查之小崗村的故事
9789868528314
陳桂棣,春桃
發言權
2009年10月05日
107.00 元
HK$ 90.95
詳
細
資
料
* 規格:平裝 / 420頁 / 14.8*21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分
類
文學小說
>
文學研究
>
華文文學研究
同
類
書
推
薦
打GAME闖關玩古文:Login古人世界,Carry語文知識,以遊戲模式解鎖學習新成就!
你不懂其實很有哏的節氣:從小寒到冬至,古典詩詞中的時間美學
域外華人的多音交響: 2022「東南亞社會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論集
殷墟甲骨斷代綜述
中國當代文學史編寫史1949-2019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張春橋姚文元實傳:自傳、日記、供詞
百年林彪
中共歷史的見證——司馬璐回憶錄 Witnessing the Secret Histo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最後的秘密──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六四」結論文檔
鄧小平在1989
鮑彤文集--二十一世紀編
內
容
簡
介
中國農民版的『投名狀』。比余華的『活著』還要精采,比『中國不高興』還要憤怒。三十一年前,一場滲著血淚,帶雷攜電的真實故事,就在你我都熟悉的『鳳陽花鼓』的故鄉,默默展開…
在人民公社統籌分配及控制生產的年代,小崗村的農民窮困到要出外要飯以填飽肚子,嚴宏昌為了讓村民們有基本的溫飽,放棄了城市的高收入,冒著殺頭的風險,與村民們按血手印立誓,破釜沉舟、義無反顧的拉開了中國近三十年來的「改革」序幕,小崗村也成為中國農業改革第一村。
有了基本的溫飽之後,男主角仍為小崗村的進步努力,人事的阻擾, 體制的壓迫,也阻擋不了他改革的決心,直到現在男主角不停奔走,宛如神話中,那個不停滾動巨石的西西弗斯。
此書真實記載中國近代三十年來,小人物衝撞體制、挑戰極權的奮鬥傳奇,描述中國經濟改革脫胎換骨背後的血淚縮影,男主角不受強權威脅打擊的革命精神,以及準確的眼光,可稱為中國版精明的切.格瓦拉。
本書特色
『小崗村』是延續『調查』一貫以來的精神,藉以探索並思考位居兩岸人數最多、未來潛在影響力很可能是最大的農民階層其現在與未來可能的一本書
小崗村案例從31年前「意外的局部試點成功」,走到最後全面實施,再比對回來目前台灣與中國對於農民 / 非當今富人階級的政策與作為,本書提供了很多思考點……
作者簡介
陳桂棣
1942年生,安徽省蚌埠市人,曾當過教師、工人、記者及編輯,現為國家一級作家。1986年從事專業文學寫作。迄今長篇小說、報導文學、散文、電視劇本等作品已有四百萬字之多,代表作有《中國農民調查》、《包公遺骨記》(與妻子春桃合著),以及《悲劇的誕生》、《淮河的警告》等
*1997年以《淮河的警告》獲中國大陸最高文學獎——首屆魯迅文學獎
*2004年以《中國農民調查》(與妻子春桃合作)獲尤利西斯國際報導文學一等獎。
春 桃
1963年生,湖南省醴陵市人,畢業於南京大學中文系,中國知名女作家。創作涉足詩歌、散文、小說、電影,其長篇報告文學《民間包公》曾獲《當代》文學獎。
*2004年與陳桂棣一起被美國《商業周刊》評選為年度「亞洲之星」,2005年二人再次入選美國《時代》雜誌「亞洲英雄」。
目
錄
寫在前面
引言 萬里授命於危難之時
第一章 歃血為盟
1一輩子不再當農民
2 秘密會議
3沒有不透風的牆
第二章 突破禁區
4『削職為民』
5 我給你一個電話號碼
6把天戮了一個窟窿
7 中國農村改革宣言書
第三章 風雨兼程
8 溫飽之後的小崗人
9 禍不單行
10住上了大房子
11夭折的養殖廠
第四章 好事多磨
12 三家工廠隨風而逝
13當了一回人大代表
14進京看望萬里
第五章 證明自己
15不平靜的小崗村
16江澤民看望小崗人
17二十年後當村長
18一段西西弗的故事
第六章 禍起蕭牆
19討個說法
20瓶蓋廠被炸
21縣領導批辦的鳳陽大案
22退隱
23一次流產的村長選舉
第七章 壯士暮年
24斗膽再進中南海
25小崗村終於變了樣
26與嚴俊昌面對面
27嚴宏昌的大家庭
28胡錦濤來到小崗村
後記
序
世界已經悄悄不同
248農學市集召集人 楊 儒 門
農民、農業、農村,在台灣,幾乎到了盡頭。
一個又一個的法案,對整個農業環境的不友善,不外乎辛苦、勞累、成本大、效益低……但是每日三餐桌上的到底又是什麼,終日努力,最低的要求,不就是三餐的溫飽。沒有農民、農業、農村之後,我們要吃什麼?到底有多少人認真去想過?
隔著海峽,中國大陸的農民問題,似乎又漸漸浮出了檯面,畢竟這關係到超過13億人的生活,不認真去看的話,會是無法解決的問題。樂見春桃與桂棣老師透過「中國農民調查三部曲」的《中國農民調查之等待判決》與《中國農民調查之小崗村的故事》兩本新作,提點大家繼續關注、重視。不管是在台灣、中國,或是日本,任何國家,農民、農業、農村仍是穩定社會的力量,當這股力量趨於破碎時,社會的問題就會浮現出來。
拜讀《中國農民調查之等待判決》過程中,每每回想起過往歲月……呵,心中其實沒有多大的起伏。有人說,過去了就好,有人說,年少輕狂,有人說,是年輕不懂事……大多數的人以為我只關了幾個月,所以公共電視訪問完回去做專題時,直接在口白上,打上「關了一年」。自己看到這一幕的時候,是想笑的,很少人知道,也很少人去關心,其實我關了兩年七個月。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時間,一個人有多少個兩年七個月可以去浪費,去留白。但這卻不是我所關心的事情,當一個人做了選擇,就該承受起所有責任,毋需逃避與否認曾經發生過的任何事情,因為時間是不會重來的,向前走的同時,一切也都交給社會去評斷。
所以當有人覺得我眼熟、似曾相識、忌諱說出我之前所做的事或媒体賦予我的外號 ─「白米炸彈客」時,大家都想太多了。「萬般帶不走,只有業隨身」。對我來說,過去的一切,是我,現在的一切,仍是我,並不會因為時間的改變,而有所不同。生命的腳步,在人生的旅程中,就像在沙灘上赤腳走過的足跡,隨著時間的流逝,海水潮來潮去,終將化為一片平坦,但是我們不能說沒有走過……
因為走過,所以《中國農民調查之等待判決》裡面描述庭訊的過程,也讓我回想起當時一幕幕情景。在開庭的時候,法官告訴我,他家是種田時,讓我思考許久;聽到法官認定我是自首,一步出法庭門口,法警那振臂高呼,接著踩到我的拖鞋的那一刻,內心則是平靜的,心情上不會比現在坐在電腦前的我有多少起伏。倒是覺得有趣,為什麼別人的心裡,會比我還要開心?雖然出來之後沒有如關心友人的願望走上教途與演講之路,而是選擇直接幫農友劃出另一條產銷道路:投身進農學市集與消費者直接面對面的溝通,努力地與儒欣、建誠、育民和一大群關心的朋友,一同在觀念上的推廣上,劈荊斬棘地開出一條嶄新道路。路途是遙遠的,也是辛苦的,但一路走來,仍相信這是一條對的路。
走別人不走的路,或許不是最辛苦。相較《中國農民調查之小崗村的故事》裡發起「分田到戶」、歃血為盟的主人翁嚴宏昌,才叫我滿心地佩服。故事的時代背景在一九七八年十一月。在當時是改革開放還未起步的時候(一個月後的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基本定調)。文化大革命發生在一九六六到一九七六年,中越戰爭發生在一九七九年,當時竟有人膽敢挑戰共產黨的基礎 ─ 無產階級萬歲,吃大鍋飯的年代裡,那真的是砍頭的事,但卻有人敢於此,這就是中國改革第一村的發起人嚴宏昌先生。
每件事都有一種過程,看了《中國農民調查之小崗村的故事》,發現嚴宏昌正是最好的例子:即便無私地奉獻,即便努力的過程中一直遇到朋友親人的阻擾、政府單位的阻擾,但他還是始終勇往直前,為了「眾人的事」而努力。認同,始終是件不容易的事,當我們向前行時,面臨的不會只是做事而已,還包括做人,而做人,才是另一種困境的開始。
也因此,自己有很長一段時間不曾再寫文章,原因是實作之後發現「做比說來的重要」,甚至有一段期間,連溝通都有一點的懶。當好奇者、有心人、朋友等人詢問到市集的組成與發展時,都透露出點點的不耐,覺得問那麼多,多數人都只當成滿足好奇心。而沒有進一步的行動,而覺得很氣餒。為什麼大家只喜歡空口白話,而沒有實際的動能。忽然一時之間,有點氣,有點悶,有點苦,無人可以訴說!這種想法卻違背當初成立市集的宗旨「讓生產者與消費者有面對面溝通的機會」。但平心靜氣後,自省,何必,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不應因為前一個人的因素,而加諸任何不快於下一個人身上,這是不公平的事。一點通,萬點靈,又恢復原本搞笑的個性,沒什麼,這就是人生!
「我們無法改變世界,只有努力的向前走,當年老坐在搖椅上,在田間的小路旁乘涼時,世界已經悄悄地不同了」。
給台灣讀者的一段話
關於《中國農民調查之小崗村的故事》
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史稱「中國改革第一村」。一九七八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當小崗村十八戶農民「趁著夜色,走進那座破敗的農家茅屋時,他們沒有想到,這個普通的冬日夜晚,其實正是中國農村改革的黎明。」
中國沒有一座村莊,會像小崗村那樣牽動著中國農村改革的進程,牽動著執政黨幾代領袖關注的目光;他們不怕殺頭坐牢也要分田「包幹到戶」的壯舉,顛覆了建國以來中國農村鐵定的政治經濟秩序,導致烏托邦式的人民公社徹底的解體,終結了中國農民歷時二十年作為「社員」的歷史;更由於他們義無反顧地沖決了長期以來極左路線的重重禁錮與束縛,從根本上孕育和催生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從而影響和動員起億萬中國人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這麼多年以來,有關小崗村的故事,多得可以車載船裝了。
值此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周年之際,我們深入小崗村進行了一次系統的調查,不曾想,在深受鼓舞與由衷感佩的同時,卻也聽到了許多聞所未聞的故事,奇怪的是,其中大量的故事,這麼多年了,並沒有被哪位記者甚或作家,認真正視過,或是披露過。
於是,我們北上南下,追尋當事人的足跡,竭盡全力遍訪當年事件的參與者和見證人,以保證我們要講述的這些故事更接近真實。
當然,我們不可能把聽到的那許多故事都轉述給讀者,因此,小崗村「大包幹」的帶頭人嚴宏昌,就成了這許多故事的「著力點」。
我們真的想不到,小崗村會二十年後「江山依舊」;而當之無愧可以入史的嚴宏昌,在長達二十年的時間裡,居然連生產隊長也當不上。面對「舊貌猶存」的小崗村,他倍受煎熬,痛感自己無權以至無力改變小崗的面貌。然而,後來他終於在一次民主選舉中如願以償,但成為了小崗村村長的嚴宏昌,才發現自己依然是一事無成,以至最後心力交瘁,不得不主動退隱。
這些故事讓我們感到了巨大的震撼。
《小崗村的故事》記錄了「中國改革第一村」小崗村三十年的滄桑變遷。雖然海外讀者的心得與大陸會有所不同,但我們相信,有一點肯定是共同的,這就是:中國的明天,只能取決於我們今天的認知與努力。
在這裡,你應該可以讀懂中國。
陳桂棣
春 桃
內
容
試
閱
* 讀者評鑑等級:
4顆星
* 推薦人數:7,共有7位網友寫書評。
*
我要寫書評
1.
vernier
/ 台灣台北
2009.11.16看vernier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看完這本書,腦海裡不斷湧現書介中講到的,《西西弗斯的神話》中的那個畫面。西西弗斯被懲罰推大石上山,當好不容易推到了山頂,大石卻自動滾回山腳,需要週而復始不斷的再次推石上山,直到永遠。《小崗村的故事》書中主角嚴宏昌,便像西西弗斯一般,不斷努力奔走,從冒著殺頭的危險帶頭改革,到想盡辦法希望能讓小崗村民整個富起來,他將自己與家人好不容易攢下的錢全部投入,每回付出到頭來卻都是一場空。
安徽省鳳陽縣,是著名的鳳陽花鼓的故鄉,鳳陽縣裡頭的小崗村三十多年前卻也是一個窮的出名,人民紛紛出外討飯為生的地方。當時生產農作還是以「生產隊」的方式,但是長久下來就是產量出不來。大家心裡也知道,因為吃大鍋飯的心態,會計較誰少做了些,自然產量很少,但是,如果要分田到戶,卻是大大違背政府與黨的政策。於是管理階層寧可補貼救濟農民,卻萬萬不能讓他們走上「改革」的回頭路。飢餓的農民越來越多,大家也都知道分田到戶是一劑解藥,但政策卻怎麼也不鬆綁,在這樣的氛圍下,嚴宏昌在1978年11月毅然冒著生命危險,帶領著小崗村的18位農民,大夥希望改變討飯的現狀,反正打定不改變就只能餓死的想法,他們按下了手印決定「包幹到戶」,水到渠成,一年後就獲得空前的大豐收,並且成為「中國改革第一村」。
漸漸害怕改變的「中國改革第一村」
但這不是童話故事,所以公主和王子不是從此就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在現實生活中,小崗村民農產豐收後,便滿足於這樣的現況,滿足於「改革第一村」帶來的光環,也覺得必須維持務農的「傳統」。於是因為害怕改變已經覺得「安穩」的現狀,或為了守護自己與子孫後輩的政治經濟資源,儘管嚴宏昌看到了不知多少機會點,也四處奔走,但處處被打壓或遭到莫名的破壞,而終究是一場空。
這是一個很感人的真實故事,流暢的文筆與精彩的內容,叫人一頁接一頁的不斷翻頁,卻也不停惹人思考,思考人性中畏懼改變的那一面,也思考社會環境的巨大影響。改變,從來都是件不容易的事,因為不知道明天會如何,未來究竟會更好還是更糟。對未知的恐懼,讓我們懼於改變。已知的一切即使痛苦,但是至少知道如何因應,但未知卻是一個完全無法掌握的世界,所以,要脫離熟悉邁向改變,實在是件不容易的事。我想,如果小崗村民不是貧窮到必須外出工作或討飯維生,或許不會敢於按手印。當溫飽之後,嚴宏昌想要引進工業,卻被求「安穩」的村民及幹部們軟硬兼施的阻撓。嚴宏昌四處考察學習各地發展經驗,回來興沖沖的向村民說明大有可為的生意的時候,村民們說:
「工廠就那麼好辦?真好辦,還會等著我們小崗隊的人來辦嗎?」
「大錢就這樣好賺?山東、安徽兩省的能人多的是,這錢好賺,能讓他瑞安的人賺了去?」「不可能,不可能」
他們沒見過外頭的山山水水,所以便以一種自我本位中心,來去質疑否定他人來捍衛自己。這時候的村民,心裡不一定想要更富有,他們只要好好守著眼前有的就好,按手印時大家結成一體的心,現在已經向各處散去,不再有那麼簡單清楚的共同目標。於是感覺嚴宏昌就像「眾人皆醉我獨醒」一般,孤獨的想要帶領著眾人富起來。
但時代的巨輪轉動,身處於大時代中,我們均難以脫離社會環境的文化桎梏,我不禁想著,如果嚴宏昌不是生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以他的個性或能力,又會有什麼樣不同的變化?!他能隨時發現機會點與商機,並總是充滿活力與熱情四處奔走,也許很有機會成為一個了不起的商人吧!但是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同樣的,我們也沒辦法選擇到不同的時空裡再活一次。所以唯一能作的,也許就是在所處的環境中,「沒有遺憾、無愧於心」的好好走上這麼一遭。
成功男人背後的偉大女人
其實,我特別想講的,是段永霞—嚴宏昌的妻子,她在書中雖然佔的篇幅不多,但我卻極愛這個女子,我覺得嚴宏昌若沒有她在背後支持,也難有西西弗斯的後續作為,當嚴宏昌擔任小崗村代言人等角色,需要四處奔走爭取資源時,負責家中農務並且一肩挑起養活全家好多口的重任的,就是從不說苦的段永霞。嚴宏昌從不佔村裡一點便宜,所以他分到的地分別在村子的最遠兩端,段永霞便只好每天更早出晚歸的耕種,嚴宏昌什麼好處都是給其他村民先挑選,自己卻拿出妻子和小孩好不容易辛苦存下來的錢來貼補村子。
沒有老公的陪伴,更沒有經濟上的支援,段永霞卻始終如一的默默在背後支持著嚴宏昌。在她身上,看到了無比的韌性與堅強,與一種雖沈默卻深刻的情感。
夏天碎碎念時間到
剛開始讀的時候心裡有點心虛,因為我對於大陸的歷史與政局變化,並不是那麼瞭解,腦中印象多如浮光掠影,片段而模糊,一開始幾頁還對書裡的名詞有些陌生,還不那麼進的去,但不要多少時分,深入淺出的細膩描述,便讓我恍如置身小崗村中,跟隨著嚴宏昌的腳步奮鬥,看著泥土路變馬路,看著瓦房樓房紛紛蓋起,當改革出現了曙光跟著開心,當西西弗斯的巨石又一次滾落山底時跟著嘆息。離了千萬里遠的故事,卻在作者筆觸中近在咫尺。
農業與糧食,是每個人賴以生活的根本,但隨著時代演變,「農」卻彷彿離我們很遙遠,讀這本書,喚起了胸中一股對土地、作物及農民的省思與關懷。
很喜歡作者的這句話,放在最後與大家分享:
在這裡,你應該可以讀懂中國。
2.
阿不
/ 台灣台北
2009.11.05看阿不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BOOK】中國農民調查之小崗村的故事
幾乎是一口氣看完了這本其實並不算薄的書,走進書中,我彷彿近距離的走進了近代中國的農村,也彷彿在閱讀的過程裡,幸運的以一種更貼近土地的視角瞥見大陸三十年來的轉變;而這個轉變的結果竟和今日台灣「農村」的荒閉、凋零是那麼相像,其相似處便在於所有曾經歷或正在經歷現代化(石油化)過程的每一個農村,在面對「自由經濟」體制時,所呈現的相同結局:無力、衰敗、剝削、污染與邊緣化。而因為這個「活生生」的實例離我們如此之近、其變化如此之快,我們怎能不心有戚戚、深有所感,進而觸動我們反思自身及此刻社會生活的盲目之處呢?
我們必須感謝這個世界依然有「敢言」的作家,就像齊格飛.藍茨(德國)護衛了德國人的心靈,而大江健三郎(日本)被譽日本社會的良知;那麼在仍存在著大量政治與思想箝制的大陸能勇於透過紀實手法寫出《中國農民調查之小崗村的故事》的作家陳桂棣、春桃,便可說是承繼了春秋戰國以下中國史家不怕斷頭也要為民族留下忠實記錄的傳統節操。
在此我想引述作者寫在書前〈給台灣讀者的一段話〉—文中最末的一段話:
「《小崗村的故事》記錄了「中國改革第一村」小崗村三十年的滄桑變遷。雖然海外讀者的心得與大陸會有所不同,但我們相信,有一點肯定是共同的,這就是:中國的明天,只能取決於我們今天的認知與努力。在這裡,你應該可以讀懂中國。」
從這段簡短文字讀者大致可以了解本書的內容,但更為重要的,我想讀者應該試著去理解的,應是作者的用心。撇除台灣與大陸間的意識型態與政治衝突,相信很多人只要閱讀過這本書,那麼透過這本書我們將有機會用心平氣和的態度重新去了解,甚至是「理解」當代中國(大陸)──因為這本書的視角,是透過一個農民所看出去的世界,而發生在這個農民所居住的村莊裡的故事結局,聽來和此刻台灣農村所遭遇的情況是那麼類似──不斷被荒廢、被破壞和被開發的農地、被迫離農的農民、因環境污染直接或間接造成的農地與糧食的污染、金錢掛帥而造成社會與人際關係的疏離……。
所以每一個台灣人都應該來看《小崗村的故事》,因為我們已經走到一個非變革不可的時代,如果我們繼續忽視農民、農業和農村,忽略糧食安全、糧食主權和環境污染的問題,那麼就算有再好的經濟發展,再有多少傲人的外匯存底,都將買不回此刻我們因為「忽略」而將要失去的,因為踐踏「農」所將造成的結果是那麼的明顯,首先我們多數人已逐漸失去了身體的健康,然後接下來我們將毀壞的,便會是我們的心靈。
2009.10.15
3.
芬妮
/ 台灣台北
2009.11.03看芬妮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4顆星
在中國這個大國裡,不僅只是地廣人多而已,更是代表著在這個擁有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裡,如何去管理人和地,也將成為一大難題。不過,在看到中國農民調查之小崗村的故事之前,我對這個大國的許多故事都有著很深的著迷。只不過,以前常礙於兩岸的文化交流較少,所以要說有更深的認識真的也是少之又少的了。最常見的無非僅侷限在音樂人的交流之上而已。所以當我拿到這本書時,很直接想到的是崔健的那首-花房姑娘和一無所有。只是沒想到崔健的歌,真的就像是小崗村農民的心聲一樣的”直接”,更可以明白的是──原來,還真的有許多的地方故事是這麼的精采的。
小崗村是位於安徽省?陽縣裡的一個小村。小崗村之所以成名,是因為它被稱為”中國改革第一村”也是在眾多的村落中,首先將農村改革真正浮上?面來執行的農村。然而,這樣明顯在做和當時政策相反的所作所為,卻也為小崗村帶來了不少的好與壞。我…在閱讀的同時,也深深的感嘆。如果,書中的那位嚴宏昌 先生是生在別的時代.別的土地之上的話,那麼恐怕他這生的成就…就不止是如此而已了!!但是,或許也是因為有了 嚴宏昌先生的出現,讓中國農業史有了極大的改變和進步,更讓原本沒沒無名的小崗村受到更多的重視,並且進入中國農業史的重大歷史記錄之中了。
然而,究竟所謂的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差別有多少呢?農民的生活水平又是如何?在這書裡…作者很清楚的記載著所有的一切,當然…對於小崗村在一九七八年開始的改變,以至於到二00八年的觀察,作者都一五一十的精采記錄著。除了對於 嚴宏昌先生的敬佩之外,更對小崗村十八戶農民的勇敢作為感到震憾。只不過,有了開端的好…之後的發展卻一直的裹足不前,甚至一度以為就要開始有所大發展了,最後竟又是有始無終的不了了之。這一步又一步的發展史,真叫我看的有點霧裡看花。我在想…那該不會是”不能說的秘密”吧?還是,小崗村村民心裡的痛呢?在層層關卡的限制之下,小崗村的發展就只能到此為止嗎?我不禁為當初一起有所為的十八戶農民們感到有點悲傷。
看完了這一大本的小崗村故事,我深深的覺得當一個農民是辛苦的。說的更明白些,如果沒有當初的勇敢,或許小崗村的發展將會有別於目前的燦爛。只是,讓我不明白的是,或許那份勇敢並沒有影響到更多的人,也才會導致之後的發展僅止如此而已。很感謝作者用心的記錄著這幾十年來的小崗村,在他們筆下讓我們看到更多農民心裡的聲音。當然,也見識到了中國很有特色的”順口溜”又或者是”口號”。那些話語在我閱讀的同時,還真的讓人不禁的跟著唸了起來了唷!!
4.
Cindy Lee
/ 台灣台北
2009.11.03看Cindy Lee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這是我生平第一次看完整本書後,呆呆坐在椅子上,久久理不出一個頭緒來,因為有太多感觸在心裡頭攪動,有太多五味雜陳的情緒充滿整個胸口,實在不知道該從哪邊可以抽出一條稍微清晰的線頭,據此可以摸索回去這個帶給我這麼多衝擊的故事中,當下,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書合上後放下,給自己一段時間靜靜沉澱…
每回當我走在路上散步的時候、每次我有閒暇的空檔的時候、每晚當所有該做的事都告一個段落的時候,總是會問我自己:「到底這本書告訴我什麼樣子的事情?我對這本書有什麼具體的感想呢?這本書對我的啟發是什麼呢?小崗村的故事影響對整個中國農村的改革與之後經濟的發展有多深遠?我該怎麼樣寫出我對這本書所感受到類似看完『狼圖騰』之後的衝擊呢?」
一直搞不清楚文化大革命那段時間,是出了什麼事情會讓大陸人民一下子變的很貧窮?更奇怪的是,?何這麼多人口願意一下子改變,去從事看不出有何經濟效益的農耕工作?更納悶明明有更好的生產方式卻沒人敢做,寧願混著吃大鍋飯過日子?教科書裡頭教條式的內容,或是媒體片段式的報導,都只是讓人更加混淆,很高興(又感動)發言權出版社出版這本很棒的《中國農民調查之小崗村的故事》,以?實又豐厚的報導內容,?大家釐清那段歷史的緣由與接近事實的真相。
個人覺得這篇故事可以分成兩個大段落來看,第一段就是小崗村從連年收成不好,餓到了需要出外討飯的赤貧狀況,?填飽肚子村民們只好冒著被殺頭的風險,以家庭一組為生產單位,精進耕作,在一、兩年內即改進整村的農作收成,從原先需要領取國家糧食救濟的貧困,一躍成為繳交糧食給國家的模範村莊,再成為全國農村學習參訪的標楷;第二段就是在整個中國認可小崗村「包幹到戶」的成功興起農作改革之後,整個小崗村於一、二十年間,卻維持成長緩慢的農業生產水平,無法朝向工業生產轉型邁進的種種過程,這其中點出了中國農村發展可能遭遇到的種種困難(如小農只要吃得飽的短視心態、工業化所需的地方基礎建設缺乏等等)、農民賦稅問題、行政體系造成效率上窒礙難行、官僚制度貪贓枉法等等的現象,當然也是有支持改革與進步的官員,只是相對來講,人數少很多,影響力在一個集體體系裡是有限的,中國現代化進步的動力,還是靠農民們自立自強牽起改革的源頭。
毫無疑問,嚴宏昌是《中國農民調查之小崗村的故事》中的靈魂人物,他帶領小崗村走出近乎貧無立錐之地的窘困,當我在書中看到他本人的照片時,都會油然興起見到革命烈士的尊敬,但是他對小崗村的進步並不就此滿足,一直想要讓小崗村從農業改革的起源地朝向工業化前進,但是這期間卻不斷的受到阻撓,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的推託、刁難、恐嚇、威脅、陷害、誣告、遭受侵占或剽竊個人財產..等等,很多讓具有法治觀念讀者忍不住想拍桌子大罵”天底下哪有這種無法無天的事情”,甚至也看到地方官員做出官官相護、貪贓枉法、買票賄選與妨礙選舉的影子,即使如此,嚴宏昌仍不倦怠的努力?小崗村謀求福利,即使他幾十年來只擔任過一任小崗村的村長,但是只要鄰近村民有困難或出問題需要解決,他都會熱心的幫忙,甚至自掏腰包也在所不惜,當然,這樣子?鄉里無怨無悔的付出,背後一定有位賢慧能幹的「家後」默默支持著;總覺得嚴宏昌像是現代版的愚公,他移出一座看不見的山,那座山是近代中國人民精神上欠缺卻很需要豎立的典範。
以報導的角度來記錄小崗村的故事是最適合不過了,只呈現探訪所知道的事實,說惡揚善,把論斷留給讀者評論,相信「公道自在人心」。
5.
Amity
/ 台灣台北
2009.11.03看Amity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為了用最單純的心去看小崗村,我沒有看任何的報導,就把書看完。原本擔心是否會有語詞不順的文化距離,除了那些大陸政策專有名詞,其他讀起來很流暢、入讀,值得看。
在看書的過程中,一直回想著自己從小所學關於大陸共產的種種,關於二戰後國共分裂的歷史印象,對台灣人而言,教科書裡說共產黨竊國得逞的最大原因就是「農民」,十幾億的人口,最基層、最廣大的人民是農民,而最困苦、最無助的也是農民。毛澤東就打著為農民奮鬥,拒絕資本主義、少部分人富足的口號帶領中國廣大人民打退蔣中正。從近年來的新聞所見,大陸在開放中,在進步中,在走向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融合(官方說法),但是,貧富不均的現象亦愈趨嚴重,貧苦的依舊是農民。
《中國農民調查之小崗村故事》,三十年來的奮鬥,嚴宏昌身為「中國改革第一村」帶頭人,歷經的辛酸甘苦,他對故鄉的愛護、鄉民的期待,他有顆熱烈的心想讓大家生活更好,但是他的理念、作為,並不是每次都得到多數人的贊同,小崗村大部分的人在「餓不死,能吃飽」的狀況下就停下來了,當初不怕殺頭時的激情是由於不得溫飽,因此改革成功了。而後續呢?有了名聲,帶動經濟發展,「官」求紀律、求穩定,大家不要有任何的聲音最好,但是社會愈進步,物價會愈高昂,中共現在已經走向資本主義,對嚴宏昌而言,小崗村停滯不前,有一天是會遭到淘汰。
小崗村很小,30年前才二十戶人家,貧苦到要去外地要飯,現在是一百二十家的村落,不富有但過得去,小崗村改革後未能蓬勃發展,就是傳統中國社會文化的弊病,只求安逸不願改變,嚴宏昌秉持著「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要讓國家富、集體富、個人富,大家過好日子,就要不斷發展。但是民難以與官鬥,沒有地位,勞心勞力得來的全被一句「國家的」拿走了,「好事多磨」但卻不一定能磨出好事。不管是資本或社會,只要對人民好就是好事,但人們又不一定領情。
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中國的發展現在還在轉變中,也許上頭的人有的要「穩定中求進步」,有的要全國人民富強,但經費撥阿撥的,真正用到人民身上又有多少?人為了「財」又會願意對他人付出多少呢?從故事中我們可以發現「禍起蕭牆」,有人就是可以睜眼說瞎話,製造禍端。不同的眼界會造就的後果大有不同,在台灣,看著對岸農民的生活進程,我們是較幸福的,台灣地小,社會較公開,資訊較發達,管道較暢通,但是華人「政府官員」的習性多少是相通的,大陸太大了,如何讓人民各安其所、國強民富是困難的。
看完了書,我們能做什麼呢?政治問題見仁見智,我相信社會也會愈來愈好,每個人願意正視問題,只要多幾個像嚴宏昌不放棄、堅持到底的人,中國農民是有希望的;這套書在中國絕對是「禁書」,如果小崗村的村民能見到帶頭人的希望,30年前是歷史,30年後是現在,現在村落的需要要靠自己努力。
同步發行《中國農民調查之等待判決》,我想會更令人震撼!
* 看更多讀者書評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中國農民調查之等待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