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同時具有安寧緩和醫學專科醫師執照的精神科醫師,投身照顧癌症末期病人已經超過十年。在照顧癌症末期病人的心理、精神,以至於靈性層面,我無時不刻在迷惘中尋求答案。迷惘之一,身體健康的醫療工作人員,真的能夠了解臨終病人內心最深層的世界嗎?迷惘之二,身為精神科醫師,除了「幽谷伴行」,難道沒有其他精神、心理專業的治療模式可以幫助末期病人嗎?迷惘之三,末期病人真的希望有精神醫學或心理學的專家來了解他們嗎?早些年,我捫心自問,雖然自認為很用心來陪伴末期病人,可是卻對精神醫師與心理學專業在安寧療護的角色愈來愈感到迷惑。為了誠實面對自己的心意,我半工半讀地取得國立台北護理學院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碩士文憑;不但如此,我還不斷地催迫自己出國開會,就這樣穿梭在「亞太安寧會議」(Asia Pacific Hospice Conference, APHC)、「歐洲安寧會議」(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Hospice Care, EAPC)、「死亡教育與諮商協會」(Association for Death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 ADEC)與「國際心理腫瘤醫學學會」(International Psycho-Oncology Society, IPOS)中,追求理論與學術的精進,突破迷惘。然而,最近我卻從最根本的臨床工作中發現:安寧療護,再多的理論,沒有「心」,也是惘然。
德國另一位知名的存在主義哲學家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在一九二七年的著作《存在與時間》中提出一個觀點,他認為一個人從生到死的過程,是一種從「此在」的存在方式,變成不再「此在」的存在。什麼是「此在」?簡單的說,就是我們常在心理學裡提到的「活在當下」這種「此地此時」(here and now)的存在。接受安寧療護的末期病人,就算是已經接近生命的終點,卻依然真真實實地「此在」。身為照顧者或陪伴者,是否真的能意識到自己面對的人,是一位活生生的「此在」?從另一個角度看,醫療工作者是否也能夠意識到自己在工作場域中,的確是一位活在當下的「此在」?關鍵之處,不在於懂不懂深奧的道理,而在於是否真正用「心」。輔仁大學臨床心理系陳坤虎老師這本《漸漸懂了你的心──安寧陪伴入門20課》,有著多年來與癌症末期病人互動的經驗,也有許多心理學界熟悉的理論架構,然而我個人覺得本書最可貴之處,在於處處可以看到陳老師的用「心」。更難得的是,陳老師將複雜的認知行為心理學的理論,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表達,讓從事安寧療護的臨床工作者能夠真正運用。我想,過去我受的迷惘之苦,讀完本書之後,讀者應該就不會再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