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黯夜園丁

黯夜園丁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3265351
傅玉安
遠流
2009年9月30日
113.00  元
HK$ 96.05  







* 叢書系列:文學館-COSMOS
* 規格:平裝 / 384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文學館-COSMOS


文學小說 > 懸疑/推理小說 > 歐美懸疑/推理小說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一個涼爽潮濕的傍晚,華盛頓特區的一座社區菜園發現一具黑人少女的屍體。少女頭部中彈,名字正拼反拼都一樣,是「迴文謀殺案」第三名被害人。重案組警探T.C.庫克、制服警察古斯.雷蒙與丹.哈立德都在犯罪現場。綽號「黯夜園丁」的兇手逍遙法外。
 
  二十年的光陰逝去,退休的庫克始終深受懸而未決的「迴文謀殺案」糾纏與折磨;丹.哈立德在一團違紀疑雲中離開警界,擔任司機兼保鏢;古斯.雷蒙升遷為重案組警探,是忠實的丈夫與父親。三人的命運本來已是平行線,直到華盛頓特區的一座菜園再度出現一具黑人少年的屍體......

  少年頭部中彈,名字正拼反拼都一樣。是沉寂了二十年後「黯夜園丁」再度出擊嗎?或只是懸案遺留的夢饜在作祟?

  二十年後重聚的庫克、哈立德與雷蒙急欲破解二十年前的懸案,一具失去生命的青春軀體,讓三人燃起熱情又活過了一次......

  本書榮獲《出版者周刊》年度最佳讀物(Best Books of the Year),《時代雜誌》(Time)譽本書為「 2006年度五大推理小說大師之作」,不僅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榜、《泰晤士報》、《波士頓環球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等各大媒體更是佳評如潮,讚其為橫跨推理及文學小說之作。

  作者喬治.佩勒卡諾斯與羅勃.派克、邁可.康納利等人同列美國當代推理小說大師,其作品向為美國推理小評價重要指標「愛倫坡獎」決選書目,亦是義大利「雷蒙.錢德勒獎」、日本「法肯獎」和法國「黑色警察小說獎」得主。其寫作才華深受賞識,受邀為 HBO影集「火線重案組」製作、編劇,並獲艾美獎提名。

作者簡介

喬治.佩勒卡諾斯(George Pelecanos,1957 ~ )

  HBO影集《火線重案組》編劇兼製作人。出生於美國華盛頓特區,一九九二年出版第一本小說,具犯罪小說家、獨立影片、電視劇製作人與評論家等多重身分。

  曾獲多項國際寫作大獎,作家史蒂芬.金讚之為「或許是美國現存最偉大的犯罪小說家」,《君子》雜誌(Esquire)評之為「哥倫比亞特區犯罪世界的桂冠詩人」。至今已出版十六部小說。

譯者簡介

傅玉安

  台灣台東人,政大新聞系畢業。
  曾任自由時報編譯、電視節目企劃撰稿、旅行社領隊等。
  喜愛旅行、烹飪、電影、音樂及閱讀。
  譯有《聰明的瑞普利先生》、《迷途羔羊》、《九九神咒》、《地之煉》等書。



【譯序】

黑色華盛頓的詠嘆調傅玉安

  《黯夜園丁》,一條二十年的時光隧道,曲曲折折穿梭在黑色華盛頓的大街小巷,泰半陰暗,偶露曙光;出了隧道,溫暖的陽光照著懸在眼角的淚珠,回首,幕落,思念襲上心頭。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一個涼爽的雨夜,「迴文謀殺案」的第三名受害者夏娃.杜雷克陳屍在華盛頓東南區一座社區菜園邊,在犯罪現場辦案的資深黑人刑警庫克與警界新兵哈立德和雷蒙,三人的命運悄悄交織。場景一轉,二十年光陰流逝,「迴文謀殺案」懸而未決,庫克、哈立德與雷蒙三人成了平行線,直到另一座社區菜園又出現一具疑似「迴文殺手」被害者的屍體……

  被史蒂芬.金譽為「或許是現存最偉大的美國犯罪小說家」的喬治.佩勒卡諾斯,於二○○六年發表個人第十四部長篇小說《黯夜園丁》。看似故事主軸的「迴文謀殺案」,是作者為了織出黑色華盛頓這張大網而吐下的第一條詭絲。雷蒙等三位異質而優秀的警探在二十年間歷經的人事滄桑、華盛頓市警局警員、毒販與徘徊在黑道邊緣的人物,以及孕育他們的家庭與社會等種種議題,是作者關心的焦點。大大小小看似獨立發展卻彼此相扣的故事,佩勒卡諾斯娓娓道來,寫實自然,讓人身歷其境卻渾然不覺,待故事結束的那一剎那,才驚覺自己彷彿在華盛頓生活過。

  喬治.佩勒卡諾斯一九五七年出生於華盛頓市界附近的馬里蘭州銀春鎮,為希臘裔美人,小時候便在屬於希臘移民第二代的父親經營的小餐館幫忙,餐館員工清一色是黑人。在一九九二年出版第一本小說《A Firing Offense》之前,做過洗碗工、廚師、酒保女鞋銷售員等等。青少年時期至進入馬里蘭大學主修電影之前的十年間,他完全沒讀過一本書,成天飆車,把妹,飲啤酒,抽大麻。

  上了大學,修了「冷硬派犯罪小說」課程受到啟發,開始拼命看書,尤其是犯罪小說。大學畢業後完全沒想過自己會以寫作為職志,只想過要寫一本書向自己與親友證明他是個有用的人。三十一歲那年,他一邊在華盛頓西北區一家酒吧的廚房工作,一邊在筆記本上完成第一部小說,主角是個熱愛龐克搖滾樂的希臘移民私家偵探,極富個人自傳色彩。書出版後獲得不錯的評價,但並不暢銷,只讓他賺了兩千五百美元。不過他並不氣餒,自一九九二年起開始每年出版一部小說,截至二○○九年已出版十六本小說,所有小說故事皆以華盛頓為背景。但他的作品一開始都只受文壇人士欣賞,不受讀者歡迎,一直到他出版第五本小說《Right as Rain》,才開始有起色。二○○二年,他受邀擔任HBO著名電視影集「火線重案組」(The Wire)的編劇兼製作人,此劇後來被譽為「美國史上最棒的電視影集」,佩勒卡諾斯從此聲名大噪。

  加入「火線重案組」製作小組,可說是佩勒卡諾斯寫作生涯的轉捩點。

  「我從來沒上過寫作學校,所以「火線重案組」就是我的寫作學校。和那些人(指「火線重案組」製作人兼編劇大衛.賽蒙,《神秘河流》作者丹尼斯.勒翰,及電影「金錢本色」編劇、「黑街追緝令」原著小說作者兼編劇理查.普萊斯)一起上寫作學校很有益處。和他們坐在一個房間裡討論不要做我們以前看過的東西,要做一些讓人們意想不到的東西……『火線重案組』啟發我成為更好的作家。」佩勒卡諾斯表示。

  「戴許.漢密特(Dashiell Hammett)、雷蒙.錢德勒(Raymond Chandler)和埃莫.里歐(Elmore Leonard)竟統統結合在銀春鎮的一個男孩身上了!」華盛頓特區市立博物館曾如此宣傳這位當地的傑出人物;《Esquire》雜誌則稱他為「華盛頓犯罪世界的桂冠詩人」。

  出生工人階級家庭,十分同情中下階層的佩勒卡諾斯對讀者有個期許:「如果你看見一個走在街上的小孩子,卻因為他的膚色或者穿著而對他持有成見,請記住,那也是人家的兒子。」佩勒卡諾斯身體力行,與妻子育有兩男一女,三個子女分別從巴西與瓜地馬拉領養而來。而在《黯夜園丁》中也可處處嗅見他的人道精神。

  《黯夜園丁》故事靈感來自於一九七○年代發生在華盛頓特區和馬里蘭州的數起恐佈連續殺人案,兇手號稱「高速公路幽靈」,迄今仍逍遙法外。整部小說就像一部叫好又叫座的電視影集,喬治.佩勒卡諾斯一手感性抒情,一手理性正義,自編自導自演,攝影、剪輯、配樂、服裝、佈景一手包,滿足讀者視覺、聽覺與想像,也牽動我們的嗅覺與觸覺。出場人物眾多,每一個都個性鮮明,連路人甲之流也讓人印象深刻。全書充斥大量的對話與獨白,他像個聲音魔術師,成功地替不同種族,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人物發聲,也讓其中一些角色替他代言。與其站在肥皂箱上發表社會議題,佩勒卡諾斯巧妙地以娛樂的方式,將議題透過書中人物的對話與獨白呈現而出。作者曾說,「家庭」是這本書裡他最喜歡的主題。

  除了豐富生動的語言,角色內心的糾葛、恐懼,角色之間的互動,佩勒卡諾斯都有相當細膩的描繪。例如雷蒙與哈立德結下心結之後首度重逢,佩勒卡諾斯刻意交代兩人並未握手,最後兩人在偶然的情況下解開心結,作者用了淡淡的短短幾句便讓人明瞭他們彼此已解開心結:

  雷蒙伸出手,哈立德握了他的手。
  「你是好警察,醫生。我不騙你。」
  「我知道,朱哲培,比你好多了。」
  雷蒙看著哈立德打開他的林肯車門,上車拿了他的司機帽戴上。
  「混蛋,」雷蒙低聲說道。
  但是他在微笑。

  佩勒卡諾斯也擅長利用服裝與周遭環境細節,來凸顯人物的性格與境況。庫克一開始出場時,人稱「正義使者」,破案率九成,戴著嶄新的斯特森寬邊帽;二十年後再度出場,庫克已退休,中風,眼睛看不清楚數字,斯特森寬邊帽褪色,家中牆上的掛鐘時間靜止。

  褪色的寬邊帽象徵歲月消逝,飽受迴文謀殺案糾纏折磨的庫克的生命也褪色;靜止的時鐘象徵庫克的精神停留在一九八五年迴文謀殺案犯罪現場。哈立德那頂司機帽,象徵他迷失在過去,不願面對與接受現實;而雷蒙的鬍子,則象徵他的黑白混血婚姻與家庭和諧。華盛頓市警局犯罪暴力科辦公桌上方的軟木公告板,雷蒙十四歲的兒子狄耶戈的房間……佩勒卡諾斯書寫的每一個細節,都有其意義。細節讓他的書充滿視覺元素,展現戲劇性,也時而顯露文學意象。

  另外,音樂一直是佩勒卡諾斯小說的一大特色。他選擇的音樂皆根據人物的個性背景而定。單純就聽音樂而言,已是一大享受。佩勒卡諾斯寫作時,習慣聽一大堆電影原聲帶,也聽邁爾士.戴維斯等人的電子爵士樂,但主要是聽電影原聲帶。

  「……電影原聲帶讓我調整我的場景步調,而且激發我的想像力。這些原聲帶讓我想寫書。因為我在聽這種音樂的時候,我的腦中出現許多影像,故事就展開了。」佩勒卡諾斯於一次受訪時如此表示。

  夜深人靜,聽著《黯夜園丁》中出現的音樂,想起黑色華盛頓那條曲折隧道裡的朋友,不禁令人很想到「里歐的店」喝一杯,看著哈立德、芬克、尉斯特和彭南諾四個中年男子排遣寂寞時光……





* 讀者評鑑等級:

4顆星
* 推薦人數:3,共有3位網友寫書評。
*

我要寫書評

1.
Cindy Lee
/ 台灣新竹
2009.11.03看Cindy Lee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4顆星

全書看完的第一個感想是「警察形象最佳代言小說」,所謂「一日為警,終身為警。」該當如此呀!

犯罪小說是我閱讀種類裡的大宗,這幾年來看的是一疊又一疊,越看越難感到有意料之外的訝異,但是這本《黯夜園丁》帶給我另一種新的驚艷與視角,即使以犯罪小說特有的冷硬筆調娓娓道來,全書看完卻讓人感到受到保護的踏實感與非常具有現實性慈悲憐憫的胸襟,不以驚悚或特異的案情取勝,反而以幾近真實的縝密辦案過程,以及一波又一波場景-調換/轉換/再回頭接續訴說-所帶出追查到事實悲喜的真相,加上以點到為止式暗示破案不遠的結尾,不僅有別於一般俗套的形式,更為本書達到畫龍點睛的效果。

故事從一樁1985年青少年迴文姓名的連續謀殺案之一的場景開始,寫入許多關於音樂、運動、俚語等相關的描述,如同美式一般生活對話的景象,再慢慢點出警察辦案內容、社會百態、種族與膚色、親子教育、同性戀等等的問題,作者最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對現實細節著墨不少,隨著劇情漸漸的深入,許多看似平常每天每天都會做出的工作、習慣、反應、教導小孩子的話語等等(如:警察一回到家裡就把警徽與槍鎖好、絕不讓小孩子到家長持有槍械的同學家等....),在其背後都有深意與堅持,因為辦過太多的刑事案件的警察們,從太多的經驗裡頭知曉,常常往往一個不小心,悲劇就是這樣子看似不蓄意卻毫無挽回餘地的發生了...

小說裡有不少寫入內心深處的對白,以下這段是最觸動我心的一段:

「你如何破一起謀殺案?告訴我。因為我真的很想知道。」
「你在說什麼?」
「找到兇手就能讓那些小孩起死回生嗎?就能停止被害者家屬的傷痛嗎?這到底破了什麼?」
「我很久以前就失去我正在成就某件事情的想法。偶爾我把混蛋送進去關一輩子,知道他們再也無法殺人。那就是我為少數死者發言的方式。我什麼屁也不破。我每天上班,我試著保護我的妻小,讓他們遠離社會上發生的壞事。那就是我的任務。也是我唯一能做之事。」

警察是人民的褓母,但是他們也有自己職涯升遷、家庭、婚姻(結/離婚、失去配偶等)、親子教育等等的一般人煩惱,更是靠近取捨正義與邪惡這條線非常近的職業(壞警察一開始的沉淪往往只是一個跨過善惡的小決定.....),透過本書讓人深切體會到好警察們從工作中體會到的教養與習慣,以及教導小孩子的身教與言教,正是社會的典範。

電影-海防最前線(The Guardian),凱文科斯納在離開救生員的工作崗位前,一手訓練出來的傑出學生,追問老師到底救過多少人,凱文科斯納回答:「他只記得"22"- 這個無法成功救人的數字。」警察們對於懸而未破的謀殺案件也是抱持相同的心態,只要出現任何蛛絲馬跡的線索,一定開始鍥而不捨的調查,即使是離職或退休的警察也不例外,哪管自己只是平常百姓身分,總是先追了再說,或許,得要直到生命終了的那刻,警察才能放下那份嫉惡如仇的責任感。

2.
OP
/ 新竹
2009.10.02看OP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三個警察因為發生了一件跟二十年前類似的殺人案件而聚在一起.兩位離開警界的,用他們的方法;還在警界服務的,用警察的方法.可是他們相信直覺跟他們說的:某某人,就是那個兇手.於是留在警界的那位,也動了歪念,想要栽贓....

 常常有人說:證據到哪裡,就辦到哪裡.
 
 果真是如此嗎?

 熱忱的警察堅持自認的正義,認定某個人就是兇手,只是苦無證據.沒有證據,就拿兇手沒輒,老警察想要衝進那個「嫌犯」的家找證據;奉公守法的警察,甚至想要人作偽證,來指認某個他認為是兇手的「嫌犯」.然而這些「嫌犯」甚至連涉嫌都不算.無辜的黑人常常被指認為兇手、吸毒..等等,他們只是沒事走在街上而已.最後,奉公守法的警察會製造證據,硬要抓那個被認定是兇手的人嗎?二十年前的命案,跟現在這個命案,兇手是同一個人嗎?

 小說寫得像部電影,劇情分成幾個場景平行處理.看似無關的場景,有小小微妙的關聯.看這部小說就像是在看美國文化,作者讓對話充滿了現代的美國俚語、職業運動、樂團等等流行文化.佈局細密,看似分散,最後又巧妙地回到主題.翻譯也翻得很棒,還會解釋那些聽不太懂得搖滾樂團由來,或是俚語裡的雙關涵意.在謀殺案主軸之外,還討論美國的黑白問題.黑人警探與白人警探、黑白種族的婚姻、黑人青少年受到的歧視等等,企圖呈現美國社會的現況與矛盾.

 看完之後,就想到某位名人對那些想當警察的年輕人問話:

 當警察是為了養家活口?還是除暴安良?

 這對所有行業都一樣,對職業有熱誠,還是當成賺錢糊口的不得已?美國警察裡面,有對破案有極高熱忱的,也有下班後還穿著制服到酒店當保鑣的,也有照本宣科的...當然,也有跟著花花世界一起墮落,在黑道裡扮白道,在白道裡當黑道的,收賄、搶錢樣樣來,因為他們是合法帶槍,權力比一般人都大.所謂,權力愈大墮落的也愈快,這句話,在小說中描述的警界也適用.警察主持的是正義嗎?沒有證據的時候,先押起來,再慢慢找證據嗎?對於萬惡的歹徒,大家會拍手叫好,但是如果那個被認為是萬惡歹徒的人是你呢?你不過是夜來睡不著,到外面走走,然後路過命案現場,還有目擊者看到.你又剛好失業,平常又滿嘴檳榔、滿口髒話....

 在這個失業率愈來愈高的時代,犯罪率也會跟著愈高的台灣,警察為了業績要提高破案率,如果沒有法定程序保護大家,我們很可能就這樣被當成罪犯,然後有一堆人看著報紙說:

 關個十年,不過是剛剛好而已.

你就這樣認了嗎?

在這裡推薦大家,這是本絕佳的好書,特別在這個時代.
3.
顏玲
/ 台灣台北
2009.09.25看顏玲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3顆星
在好萊塢警匪電影中,身為警探的主角,必定有十足的正義感、道德觀與責任心,最終結果也必定是邪不勝正,事實上當我們觀賞一部聲光交織的動作片之後,誰會探討影片的真義?因此這本《暗夜園丁》正是點出陽剛故事裡,英氣之外的事實真相。



一九八五年警探T•C•庫克、制服警察古斯.雷蒙,以及丹•哈立德都在「迴文謀殺案」的犯罪現場,所謂「迴文謀殺案」,即是被害人名字正拼反拼都一樣,此外所有死者同樣頭部中彈、而且都是在菜園發現屍首,然而被稱為「暗夜園丁」的兇手仍多年未伏法。

經過漫長的二十年,庫克雖然退休,卻仍心繫「迴文謀殺案」,甚至明查暗訪也設定某位關鍵人物;丹•哈立德則因為被誣陷的違紀疑雲自行離開警界;另一位員警古斯•雷蒙多年後升為重案組警探。

直到第四名死者出現,「迴文謀殺案」因緣再度將三人糾結一起,這具出現的黑人少年屍體,名字正拼反拼都一樣。是多年後暗夜園丁再度現身嗎?



閱讀這本書,讓你豐富的想像力奔馳無礙,作者喬治.佩勒卡諾斯(George Pelecanos)用非凡的筆風,詳述每一場景、每一細節,宛如走進電影院,看了一場編劇與導演排練縝密的偵探片。



本書隱忍不言的痛,是美國社會的膚色階級,再深層往底的涵義,卻是性愛的不自由,我們以有色眼光看種族、也看同志性向。青少年說不出口的關卡,不是父母或家庭、學校能夠扶持一把的,他們寂寞孤獨的接受自己與生俱來的“無法選擇”。有時,我們以為自己是仁慈的,事實上,過多的關注反而是一把利刃,時時提醒著他們的不容於世。



書中三位員警,最讓我感佩的人物,竟是那位鏡頭最少的T•C•庫克。作者鋪陳出他日日夜夜懸念未破的疑案,甚至與罹難者家屬成立關懷聚會,以及當他XX,他對死者說從不曾忘記過他們﹙基於“偵察”不公開原則,在此僅以XX代替故事內容──別打我﹚。這樣的責任感不但難能可貴,更是用信譽來落款自己的一生。



作者喬治.佩勒卡諾斯所要表達的,還有一項真諦,警方並非辦案不力,他們縱有三頭六臂,但因家庭因素、職務因素與健康因素,無法拋棄其他責任全神關注於某一案件,但人饑己饑人溺己溺的情操卻是他們的職業道德和職業良心。

每一罪犯或許理當伏法,或許不是不報,只是時機未到。







其 他 著 作
1. 雷普利全集(2-5集)
2. 天才雷普利 The Talented Mr. Ripley
3. 地之煉
4. 九九神咒(二版)
5. 聰明的瑞普利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