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從一九八三年起,漢克.鄧恩(Hank Dunn)即獻身於服務臨終病人及其家屬。他在費爾法克斯護理中心(Fairfax Nursing Center)擔任安養院牧,同時是北維吉尼亞州安寧之家(the Hospice of Northern Virginia),也就是現今首都安寧療護所(Capital Hospice)的駐院牧師。
漢克畢業於佛羅里達大學,取得肯塔基州路易維爾南方浸信會神學院(Southern Baptist Theological Seminary)神學碩士學位。之後,在喬治亞州梅肯郡一個極為傳統的教會中,當了五年青年牧師(a youth minister);繼而遷居華盛頓特區,在一個相當非傳統的救世主教堂(Church of the Saviour)服神職。在一九八三年轉任為禮拜堂牧師(the chaplaincy)之前,他當了一年木匠,以及四年的市區事奉(ministry)。
他曾任阿茲海默症協會北維吉尼亞州分會會長,參與維州瑞斯頓醫療中心(Reston Hospital Center)倫理委員會,以及勞登醫療中心(Loudoun Hospital Center)宗教諮詢委員會,還長期在勞登醫院和勞登成人醫學精神科擔任義務院牧。多年來,鄧恩牧師也在愛滋病遊民收容所──約瑟夫之家(Joseph’s House)擔任志工。此外,他也是所屬宗教團體「維也納浸信會」(Vienna Baptist Church)的志願副牧師(Volunteer Pastoral Associate),主要參與西維吉尼亞州落失河靈修中心(the Lost River Retreat Center)的退修事務(retreat ministry)。
為了便於向病人和家屬說明何謂「臨終決定」,他寫了一本小冊子,好讓他們能夠思考其中討論的各個課題。後來,還將這本小冊寄給其他機構,探詢他們有無意願為病人購買此書。一九九O年,這本小書 ──《為親人所做的困難抉擇》公開發行,初版銷售逾二百萬冊,獲得全美五千多所醫院、安養院、宗教團體,以及安寧之家的採用。鄧恩的第二本著作──《幽暗之光:與絕症共存(共舞)之沉思,再版》,於二OO五年問世。這是一本文集,收錄臨終前情感和心靈關懷的相關省思。(This is a collection of reflections on the emotional and spiritual concerns at the end of life)
「生」應是性的自然目標,西諺「Like birds and bees.」表示生命的現象是如此的自然。但醫療的進步卻讓「生」變得複雜,而且越文明的社會越複雜,也越脫離自然。今天許多人將「性」與「生」脫鉤。所謂上流社會的人,更傾向不願生、不敢生。從男人精蟲數日越減少、女人生育年齡一再延後、人工生殖的日形普遍、剖腹產率的節節高升,均表示社會環境及醫療科技已改變人類的「性」與「生」。有一天你會發現,人已不知性、不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