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學習要像加勒比海盜

學習要像加勒比海盜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3265399
洪蘭
遠流
2009年10月30日
93.00  元
HK$ 74.4  







* 叢書系列:大眾心理館
* 規格:平裝 / 256頁 / 正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大眾心理館


[ 尚未分類 ]









  沒有出獵,就沒有收穫。

  不行動,絕對不會有幸福。

  從任何可以搜尋到知識的地方搶奪知識技術,用打破沙鍋問到底的態度追求智慧財富。

  快樂成功的祕密在於找到一種你喜歡玩的遊戲,而不是學習如何贏得一場我們憎恨的比賽。

  一個高中中輟生憑什麼教我們如何受教育?──因為他說得有道理。

  不讓他「天地一沙鷗」的老子李察.巴哈專美於前,詹姆斯.巴哈這位「江洋一海盜」企圖以這本書為我們打開人生的另一扇窗:教育很重要,學校卻不重要;學校是暫時的,教育是永久的。

  與正統教育體系培育的學者截然不同,加勒比海盜學者的理念是:你可以決定並創造自己的教育,這是終身的學習。把時間和熱情投資在你最感興趣的事情上;發展出最適合自己脾氣、性情和心智韻律的自我教育方法;找到一個看實力和創意比一張薄紙畢業證書重得多的領域;尋求良師益友幫助建立信心、展現想法──作者成功了,你當然也可以。

  海盜學者是自由的思想者、熱情的學習者,他的學習熱忱是任何學校或權威沒有辦法壓抑、控制或桎梏的,他的心智在宇宙中漫遊,找到自己的聲音和定位。大膽無畏、勇往直前,自由自在、追求挑戰。

  任何人都可以成為海盜學者,這不是一個排他的俱樂部,它是一種生活的選擇,唯一的基本要求是你要為自己的思想和學習負責。透過永無止境的學習,你可以登上任何揚帆駛過你家門口的機會之船。

海盜式學習法有什麼祕秘密或訣竅嗎?以下是作者熬煮了二十年的「自我教育十一元素」獨門醬料:
  1. 著魔般的搜尋
  2. 關注真正的問題
  3. 對心智運作有認知式理解
  4. 用知識吸引知識
  5. 實驗使學習生動直接
  6. 善用可以花費的時間
  7. 透過故事了解事實和意義
  8. 鼓勵並珍惜對立的想法
  9. 藉助他人的心智教學相長
  10. 以字和圖建構思想的家
  11. 系統思考可以馴服複雜

  今天,拜網際網路之賜,每個人可以接觸到更寬廣、更多樣的訊息,以前所未有的新方式謀生和學習。在這個世代,擁有彈性知識和技術、不斷學習的海盜學者會統領新世界。

  起風了!何不帶著你的海盜行頭,揚帆升旗,航向遼闊的海洋──學海無涯,為盜是岸哪!

作者簡介

詹姆斯.巴哈(James Marcus Bach)

  只讀到八年級就無法繼續在正式教育體制中學習,但是他卻靠自學成為高科技專業人員---世界級的電腦軟體測試專家。雖有知名作家父親李察.巴哈(Richard Bach,熱賣四十年的《天地一沙鷗》作者)的光環與餘蔭,詹姆斯的成長之路卻走得無比艱辛。他像無數的年輕人一樣,在學校中備受挫折,14歲時離家,16歲中輟,一度認為自己是懶惰、沒有目標的遊民,幸好詹姆斯沒有因此中斷教育,他找到了學校以外的管道,也更確定自己的興趣,20歲時已經是蘋果電腦品質控管部門中最年輕的技術經理。曾經應邀到拉斯阿拉摩國家實驗室、勞倫斯利維摩國家實驗室講學,也曾對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噴射推進實驗室的火箭和核子科學家講授批判性思考和軟體測試課程。目前他已經成為制度外終身學習的成功典範與代表人物,鼓吹靠著數位科技的幫助,未來其他人也將越來越容易做到。在網路社群中極具人氣,以部落格(www.satisfice.com/blog/)與軟體測試同好交流,也時常在國際間演講旅行。

譯者簡介

洪蘭

  加州大學河濱校區實驗心理學博士,曾任教於加州大學河濱分校、中正大學和陽明大學,目前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已翻譯三十多本生物科技及心理學方面的好書,包括《學習樂觀.樂觀學習》、《改變》、《養男育女調不同》、《改變是大腦的天性》、《大腦當家》、《語言本能》和《教養的迷思》等,並著有《講理就好》等十二本書。近年來有感於教育是國家的根本,而閱讀是教育的根本,前後去過台灣大大小小近一千所中小學作推廣閱讀的演講。



□推薦1 / 不要冤枉所謂的壞學生 黃春明
□推薦2 / 期待校園外開出未命名的新花種 曾志朗
□譯序 / 成功的教育來自自我學習 洪蘭

第一章:危險的念頭 學校老師都不喜歡我 21
演講完之後…… / 這不是一本有關學校的書 / 什麼是教育?

第二章:我是個海盜學者 什麼是海盜學者?是又怎樣? 31
高中中輟生 / 我真正的文憑

第三章:加勒比海盜 一群擁有很多技術的自由人 41
誰是加勒比海盜? / 這跟教育有什麼關係? / 海盜與啟蒙 / 誰可以成為海盜學者? / 為什麼當做海盜?

第四章:我做了什麼和我怎麼做 自我教育的十一個要素 57
1. 著魔般的搜尋……我才會發現以後要用別的資源和工具 / 2.真正的問題……盤據我的心智 / 3.認知式理解……表示依照我心智的韻律做事 / 4.知識吸引知識……我知道得越多,我學習得越容易 / 5.實驗……使學習生動又直接 / 6.可以花費的時間……讓我得以嘗試新事物 / 7.說故事……是我找出事物意義的方式 / 8.對立的想法……會引出更好的想法 / 9.他人的心智……可以鍛鍊我的思考,豐富我的探索 / 10.字和圖……是我思想的家 / 11.系統思考……幫助我馴服複雜 / 使它可以運作:捷徑以及大祕密 / 沒有校長,沒有恐懼

第五章:心智的叛變 我努力思考,卻什麼也沒想出來 91
第一步:宣布獨立 / 第二步:拒做家庭作業 / 第三步:故意考不及格 / 第四步:內爆

第六章:不出聲的蛤蜊 低壓力學習的價值 101
蛤蜊如何增進我的生活? / 周邊智慧原則 / 事情不順利時的周邊智慧 / 交替原則 / 跟隨能量捷徑 / 長皮帶捷徑

第七章:快樂學習,詹姆斯! 發現我的熱情,克服我的恐懼 127
瘋狂的學習 / 改變我一生的實驗 / 循環式學習 / 著魔和遺忘捷徑 / 投入和撤出捷徑 / 延宕和鞭策捷徑 / 這些捷徑有什麼不同?

第八章:獨立的未成年人 我離開學校而且活了下來 155
離開家,離開學校 / 進入軟體界

第九章:保證不是笨蛋 我怎麼知道我有用? 169
彷彿重生的自問自答 / 愛與投入 / 海盜的自我評估 / 聲譽、測驗和成果

第十章:沒有出獵,就沒有收穫 海盜是怎麼工作的 199
詹姆斯國王.測試經理 / 被人需要的感覺真好 / 迎頭趕過大學生 / 我的學習就是我的工作 / 玩專家的遊戲

第十一章:藏寶圖 個人進度表的威力 219
百科全書是糟糕的進度表 / 搜尋和進度表 / 例子:從一顆測試的種子看到宇宙 / 例子:問題的進度表

第十二章:巴哈博士 長期計畫的海盜學習法 233
舞動黑旗 / 海盜的社會

□後記 / 掌舵 251
□致謝 255



推薦序

不要冤枉所謂的壞學生

  洪教授可真客氣,遠流出版公司建議要我在她的譯作《學習要像加勒比海盜》這本書,加一篇外人的序文;她沒反對,因此我也不敢推辭,而成了我很沉重的一件功課。

  當我看了書稿之後,也猜到出版社為何建議要我來為這本書寫序。應該是他們從老闆王榮文那裡,略知黃春明這傢伙不但沒讀大學,單單師範學校就讀了三所,最後是連爬帶滾,才在屏東師範畢業,而前兩所台北師範和台南師範都是被退學。在那之前,還被羅東中學和頭城中學退學,隨後離家出走到台北找工作,在延平北路三段的街巷找到一家小電器行落腳,是專門替保安街,跨過重慶北路到寧夏路那一帶巷弄,包括有照無照不下一百五十家的妓女戶修理電風扇;那是一九五三年的事,冷氣機這玩藝兒,當時連聽都沒聽說過哪。

  很顯然的,台灣的制式教育不喜歡我,我也不喜歡它。出版社大概是認為我和《學習要像加勒比海盜》的作者詹姆斯.巴哈(James Marcus Bach)兩人的成長、學校生活的遭遇,或是背後的某些原因,還有離開學校之後的自我教育,以及尋找自己的興趣,熱衷投入興趣,乃至於如何培養成一種專長,而這過程遇到什麼樣的貴人等等,好像是有些類似的地方。因而要我來印證本書作者對一個人的成長與教育的特殊看法。

  我不敢,也不能說我與詹姆斯.巴哈先生的看法想法英雄所見略同,但是當我看了《學習要像加勒比海盜》之後,突然覺得我過去造的口業,消除了一大半,不禁拍案叫絕。這種感動,是在我個人的閱讀經驗中不曾有過的;書裡面所說的,證明我過去的一些想法和叛逆是對的,造反有理,革命無罪,得到平反的感覺真好。

  這怎麼說呢?我過去受邀演講,要是邀請的單位沒事先指定演講內容範圍,我特別呼籲注意小孩子的生活教育,而常以「生活教育與創意」為題演講,內容多在批評目前制式教育的僵化與窄化。其中我最常舉的比喻是說目前的學校教育,就像過去勞力密集的加工廠,老師們就像坐在生產線上輸送帶兩旁的女工,學生就像由輸送帶送出來的電器商品的基座(chassis),什麼都還沒裝上;他們從幼稚園一直到大學,經過這一條生產線,由沿途的老師拼裝電器零件,並做電流電壓等各種測試,不合規格的剔出線外,符合規格的看它是那一所學校畢業出品,台大的就貼上台大牌,政大的就貼上政大牌。對於這樣的學校制式教育,我一而再、再而三,舉例和拿出各種不同的比喻加以批評,這就是我說的我造了不少口業的地方。

  我最告慰的是,這本書也對學校這種制式教育提出批評,它告訴我們真正的學習是在學校之外。拿目前的台灣來看,有史以來台灣的學校教育,沒有像今天這麼樣的普遍過,大學也是為數最多,多到聯考十八分就可以進大學唸書。這種表象的學校教育普及,到底提升我們整個社會的素養了沒有?其他的更不用說。本書雖然強調自我教育、自我學習,但是當我們的大環境、我們的社會,還是視學校的制式教育為重時,小孩子受到過份的保護,而他們的真正學習和自我教育的時空,都被壓縮到學校和學校有關的牢籠裡。原來每個人共同擁有的天與地這個大教室,其中包羅萬象的教材,被攔在學校的外面無法受用。在大自然的環境裡,沒人告訴任何一隻飛禽走獸,說到哪裡就可以找到食物,到哪裡就不會被吃掉。大自然給了動物敏銳的視覺,靈敏的聽覺、嗅覺,還有矯健筋骨,讓牠們在大自然的環境中學習,學習得好的,就能得到傳宗接代的機會,沒學好、學不好的,只有被吃掉的機會。當然,人不必那麼原始,但是適度的放寬學習機會和空間是必要的。

  我們的整個社會,一直都高估了學校教育,因此也就有了偏頗的價值觀。對一個小孩成長過程中發生的某些學習行為,只從單方面看,這也是本書作者所關注的問題。學習一定是從錯誤開始,經過一錯再錯,N次之後成功了,本來就是這樣,嘗試成功。如果小孩一有錯誤就指責,甚至於懲罰,有時因為只看到大人認為不應該的行為,反而忽略它所帶出其他優質的成份顯露。

  例如一個小三的小孩,他在外頭玩瘋便急,就近找到公廁解便,事後發現廁所裡沒紙,自己也沒帶,他在裡頭想了很久,最後只好撕下身上T恤的一邊袖子解決難題。回家之後媽媽見他的T恤少了一邊袖子,盤問之後小孩挨了一頓打,原因是一件好好的衣服怎麼可以破壞掉!小孩一直覺得冤枉,哭得很傷心,再打,這豈不更冤枉。要是這位媽媽能換個角度想,她就會發現她的小孩有多聰明了。孩子遇到困境,他會想,想出解決的辦法,在他的成長有這樣的過程,是多麼可貴。要是這位媽媽還關心到,小孩擦完屁股的袖子是否丟到抽水馬桶了?小孩說沒有,是丟到旁邊的一個垃圾桶裡,媽媽該會有多高興。媽媽如果能再告訴小孩說,要是把另一邊的袖子也拆下來,就不會像剛穿回來,缺一邊袖子的奇怪模樣了。好了,以後隨時都要把衛生紙帶在身上。小孩子笑了,他本來以為會挨一頓罵的。這時媽媽再抱他一下多好,他一輩子都忘不了。

  真謝謝詹姆斯.巴哈先生,寫出這麼寶貴的逆向思考,給我們這個泛學校教育的台灣借鏡。更感謝洪蘭教授,要不是她的翻譯,我們的社會不知道在教育方面還要晚幾年才會開通。

黃春明(小說/散文/繪本/戲劇作家)

推薦序2

期待校園外開出未命名的新花種

  我一口氣把這本《學習要像加勒比海盜》的書讀完,心裡有很多說不出的感觸,因為以台灣社會的唯「試」取向,以及任由文憑主義無限上綱的造「才」趨勢,要想脫離「正常學制」之軌,以自我修練的方式去成就一番大業,不是不可能,但會非常困難(not impossible, but improbable),所以浸蘊在對作者自學成功的無限感動之餘,也不得不敬佩美國社會那種相當能容忍異端,又能欣賞真正英雄不怕出身低的西部開拓精神。閱讀這本自傳式的很多創作案例時,我常常想像作者穿著牛仔褲,游蕩在電腦程式浩瀚原野之中的那種神情。

  「不服氣」是加勒比海盜的精神所在,「做做看」是他們的行為準則,「盜亦有道」是他們社會團體的黏著劑,而把「事情完成再說」是他們得以成功的基本要素,不停的「挑戰自我」則是他們的興奮劑,也是一股永不停滯的動力!我不久以前也讀了麥克.克萊頓(Michael Crichton)最後一本小說的初稿,描繪加勒比海上一場城堡大戰,把上述幾項特質表現得淋漓盡致!我認為這些特質本來就是教育中希望培養下一代學子具備的精神面貌,但我們的制式教育卻不知不覺的在消磨、去除這些特質。作者詹姆斯.巴哈(James Marcus Bach)在這本書中深刻闡述了他的自學經歷,我卻能感受到他對正規制式教育規範的控訴。

  其實,作者以他在體制外掙扎學習的個人經驗,所提出來這些對正規教育的不滿之處,也是近幾年來台灣教育界普遍關心的問題!所有的人都知道,現代社會的組成是多元的,而其運作所需要的功能也是很多樣的;大家也都知道,要發揮有效的不同社會功能,就必須要有不同特質的人才。而如果讓這些天性不同的人才,只依循同一個模式去發展,不但無法磨合,挫折感和無助感的積累反倒是必然的結果。很多這樣的小孩因此自暴自棄,成為正規學制中的邊緣人,更有甚者,在正規教育掛帥的學堂上,是老師引以為憾的棄兒,是失敗的「案例」,而他們最常聽到的激勉之詞,就是「在那裡跌倒,就要更努力在同樣的地點爬起來,站得更高!」這是很好的座右銘,卻完全不切實際,就是因為天性不同才跌倒,要在同一地方再做更多無謂的練習,只是自欺欺人而已。加勒比海盜的精神就是跳脫框框,學會在那裡跌倒,然後找出適合自己的方式,就在「別」的地方站起來吧!社會是教育的大環境,即使在體制外也會有成就的!就像本書的作者一樣。

  我讀這本書的時候,還有一個更深的感觸。作者一路排斥制式教育的安排,但當他在電腦程式測試管控的領域上,有了不凡的造詣之後,他卻又非常傾心於這些制式學府對他成就的肯定,所以他不只一次描述他被邀請到了某個知名學府,對著一群知名教授做一場個人成就的演講,好像只有回到那個舞台,他才會感到自我實現的尊嚴!這會是自學成功者的宿命嗎?我不是佛洛伊德心理分析學派的研究者,不敢為作者的心態及行為做太多的揣測。

  但我認為這本書是很值得關心教育的人士一讀再讀的,包括檢視這些偶爾出現的「學府」情結,都能讓我們更進一步思索與辯證其中所蘊含的意義。智慧必須建立在社會價值上,而創意就是要造就「大同中的不同」以及「不同中的大同」。在高科技的時代裡,往後會出現的生活型態可能是目前看不到的,制式教育只是整個教育中的一個小環節。能解決未知的,除了正規的學制,也必須靠校園外的新天地上,開出更多尚未被命名的新花種!這本書的作者就是開在這個新天地上的一朵奇葩異卉,期待藉由他的故事,有更多勇於展現自我的生命開出美麗的花朵,也為人類文明開展出新的境界。

曾志朗(中研院院士.前教育部長)

譯者序

成功的教育來自自我學習

  這是一本表面上看起來離經叛道,但是讀起來卻很有道理的書。如果我父親還在,可能會不准我翻譯它,因為它說學校不是得到教育唯一的途徑,好學生也不是坐在那裡被動接受學校給他教育的人,分數更不是最重要的事。但是我非常同意這個說法,分數真的不重要,它只是評量的一個方式,還不是惟一的方式,更不是很好的方式。

  事實上,父母只要想一想就明白,分數是跟考題有關,跟孩子真正懂多少不見得有高相關,不然為什麼有這麼多拿高分者,離開課本什麼都不會呢?尤其,平日的分數不重要,只有基本學力測驗那一天的分數才重要,既然不重要,又何必天天斤斤計較少了幾分呢?

  本書的作者詹姆斯.巴哈說得好:教育不是一堆事實的總和,不是背多分,更不是標準答案,也不是教條,它是從你所學的東西中脫穎而出的「你」。教育使你跟以前不一樣,變得有氣質、有涵養,所以我們應該給孩子更多的選擇而不是更少。現在是科際整合的時代,在任何領域玩出名堂都會有飯吃,孩子反正是用長處跟別人競爭,所以不需要每天提醒他短處有多少。當他的長處發展出來時,自然會把短處帶上來,父母真的不必太操心,應該讓他們邊做邊學,從做中成長。

  教育絕對不是一張文憑,它是自我學習。因為我覺得作者說得很有道理,所以希望把這個新的想法介紹給國人,看能不能改變一些父母老師的觀念。

  王爾德(Oscar Wilde)說:「教育是件好事,但是值得學習的東西常常是沒有辦法教的。(Education is an admirable things but from time to time, that nothing that is worth knowing can be taught.)」馬克吐溫(Mark Twain)也說:「我不會讓學校阻擾我的教育。(I will never let school interfere with my education.)」為什麼這些名人這麼反對教育?因為現行的教育制度真的很有讓人垢病的地方,它僵化、死板,不是因材施教,最糟的是它並不能變化你的氣質。馬克吐溫形容「花椰菜是受了教育的包心菜」,本質還是包心菜,經過包裝而已。所以本書的作者一開場就告訴我們:「教育很重要,學校卻不重要,你不需要學校,但是你需要教育。」他告訴學生學校是暫時的,教育是永久的,你不能因為不喜歡學校而放棄學習,如果你希望有個成功的人生,你必須找出你最有興趣的東西,全力投入,不要等別人來教你,你對那個領域的熱情會自動吸引老師過來。三人行必有我師,只要肯學,生活周遭都是可學的東西。不必擔心文憑或學位,只要你是最強的,沒有人會忽略你。我非常贊同他的話,但我也相信他的這些話會使一些道貌岸然的老夫子跳起來。

  這位作者究竟是誰呢?敢這麼大膽的公然反對學校?連袁枚都說「七齡上學解吟哦」,他卻敢挑戰這個制度?

  作者詹姆斯.巴哈的父親很顯赫,是寫小學課本教材《天地一沙鷗》(Jonathan Livingston Seagull)的李察.巴哈(Richard Bach)。雖然書中詹姆斯一直提到父親對他的鼓勵與支持,但是可以看出詹姆斯童年非常不快樂,他的父母早早離異,甚至十四歲就因為與繼父不合,被母親趕出家門獨自住旅館。這也是他在父親送他一台蘋果電腦以後,廢寢忘食,全力投入的原因:外界並沒有什麼吸引他的地方,而剛剛出來的個人電腦卻是一個魅力無窮的世界。一方面電腦吸引他,另一方面學校教學無趣,所以他最後中輟,去追求自己的興趣,二十歲進蘋果電腦公司,二十四歲做到軟體測試部的經理。

  這本書值得看的地方在詹姆斯如何教育他自己,使他在眾多的求職人中脫穎而出。一個人能在沒有任何文憑與學位之下,進入蘋果電腦公司,並在矽谷打出他的名號,是有兩把刷子的。他告訴讀者學習的十一個要素我們不是不知道,只是我們從來不敢公然在白天去做白日夢、公然拖延作業的期限、公然犯錯……。其實不讓孩子犯錯是不對的,不敢犯錯就不會有創造力,一件事不試怎麼知道行不通呢?

  勇於嘗試是詹姆斯跟別人最不同的地方,他什麼都不知道,但是他敢接案子,因為他對自己有信心,知道自己有學習的能力,不懂,去學就懂了!這是我最欣賞他的地方,有人請他鑑定軟體有無侵害著作權,他並不懂侵權,但是放下電話,立刻動手找資料,把自己教育成那方面的專家,最後打贏這場官司。我們要的就是這樣的學生,中華民國要的也是這樣的人才。犯過有什麼關係,知道必改就好,顏習齋說:「惡人之心無過,常人之心知過,賢人之心改過,聖人之心寡過。」《易經》有云:「無咎者,善補過也。」只有讓孩子去犯錯,他才會對自己有信心,知道下次就會做了,才會培養出樂觀上進的孩子。

  行動不一定帶來幸福,但是不行動絕對不會有幸福。作者會成功因為他是行動派,遇到問題立刻動手找答案,劍及履及。書中舉了很多例子,鼓勵孩子做白日夢,再動手把夢想實現出來。人做不到他沒有想過的事情,人無法創造未出現在他腦海中的東西。想像力是創造力的根本,但是目前的教育不允許孩子有想像力,學校的課程把他每一分鐘都安排得死死的,大腦塞得滿滿的,當孩子連喘息的時間都沒有,如何有時間去做夢來發揮他的想像力?人要成功必須是樂觀者,在無光處看到光,我們的教育制度是悲觀者,把這個不存在的光吹熄。

  這本書還有一點我很欣賞,就是他不贊成速讀,他說速讀就好像你去到宴會,快速的與每一個人握手、交換名片,把一加侖的酒灌進喉嚨,再把一盤佳餚倒進你的肚子,然後衝到外面,結束晚宴。你是吃到了、喝到了,但是錯失了人們舉行宴會的目的;你收集了名片、握到了手,但是你等於沒有來過這個晚宴。這段話深得我心!作者請了大學教授來教他湯恩比(Arnold J. Toynbee)的《歷史研究》(Study of History),他以為速讀可以幫他達成目標,結果發現他是錯的。能夠慢慢閱讀是件美妙的事,他從慢讀中得到樂趣和能量,這才是閱讀的真諦。希望這段話能讓逼迫孩子上速讀補習班的父母靜思一下閱讀的目的。

  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說:「一棵樹要接受更多的光明,它的根就必須更深入黑暗。(A tree should grow taller, accept more brightness, then its root must be deeper and darker.)」教育是一步一腳印,學校不是必然得到知識的地方,你的心才是。打開你的心,去接受外面無窮的知識,你會像作者一樣,駕著小帆船,勇敢的駛出港口,迎向大海的挑戰。

洪蘭





* 讀者評鑑等級:

5顆星
* 推薦人數:2,共有2位網友寫書評。
*

我要寫書評

1.
想為自己的教育負責的人
/ 台灣台北
2010.01.18看想為自己的教育負責的人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我們在學習的路上是否對自己誠實呢?」這是我看完這本書之後想問自己的第一個問題。在成長的過程中,大部分的人都依照學校教育的腳步在走,但也許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這種用這種方式來學習。一間工廠可以一直用相同的原料不斷做出相同的產品,這是經濟活動中的生產活動,並不是教育,因為教育的對象是人,人並不是原料,更不是產品,每個人先天上都有自己獨特的地方,學校不應該像工廠一樣,把學生弄成一模一樣的產品。但很遺憾大部份的學校教育似乎都是依照著這個模式在運作,尤其是在像台灣這樣子的社會,情況更是嚴重。如果這些教育制度短期間之內都還沒有辦法改變的話,那麼我們願不願意自己試著努力改變看看呢?大部份的人也許可以不用像作者一樣直接就從學校體制中脫離,但我們可以讓自己知道學校並不是教育的全部,我們可以為自己找尋真正適合的方式來對自己的教育進行輔助(但絕對不是叫你去補習,不要把這兩者弄錯了)。作者以自己親身的經歷向我們展現了這種可能性,至於這種可能性會不會變成現實,就要等每個想為自己的教育負責的人努力去實踐了!
2.
蔡煥麟
/ 台灣台北
2009.11.27看蔡煥麟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這是一本談學習方法的書,但跟我之前看過的,討論讀書方法、如何考試拿高分、或如何迅速記憶之類的書不太一樣(作者是反對速讀的 )。這本書裡面沒有什麼教條、理論,內容主要是作者 James Bach 描述自己「學習如何學習」的一些過程和真實故事,以及自行歸納整 理出來的學習觀念和方法。同時,你會看到很多關於「我」的想法、行為、經驗等等的描述。書中充滿了作者對自我學習歷程的觀察與剖 析,有些細微之處描寫得相當到位,而且字裡行間可以感受到作者那份與人分享學習奧秘的熱誠,這是我喜歡這本書的主要原因。儘管很 多想法都是以比較主觀的方式描述(我覺得怎樣怎樣,我會怎麼做. ....諸如此類的),但是跟那種刻意用被動式、隱藏主詞來強調 客觀性的寫法,我更喜歡書中文字展現的真誠和樸實。
完整閱讀心讀: http://tinyurl.com/ykez64t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