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聚斂的迷思:唐代財經技術官僚雛形的出現與文化政治

聚斂的迷思:唐代財經技術官僚雛形的出現與文化政治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1158365
盧建榮
五南
2009年12月01日
100.00  元
HK$ 95  






ISBN:9789571158365
  • 叢書系列:五南文庫
  • 規格:平裝 / 400頁 / 16k菊
    五南文庫


  • 人文史地 > 中國史地 > 文化史











    文人傳統的低稅理想,遇上了財政告急的國家需求。
    創造稅收是富有創意的財稅政策,還是擾民的橫徵暴斂?


      中國帝制長達二千二百年,此期間社會最大的組織體非官僚體系莫屬,由文官所組成,聽命於作為國家領袖的帝王。帝王在理論上要拍版定案國家的大政方針,但實際上,他要靠文官集團的文官頭(宰相)、或是私人幕僚長來為他出主意、擬旨。倘若皇帝有所堅持,而宰相所率領的文官集團又與皇帝不同意見,就陷入皇權與官僚體系的衝突深淵。衝突的結果必未皇權一定贏,多半情形是雙方互有勝負。


      中國官僚體系的組織本質從秦、漢帝國創造以來就是通才型的,不料運行到唐代時,會往一個局部性專業性方向轉折。這是國家 / 君主為了一時財政上需求,乃拔擢、並重用財經技術官僚所產生的歷史現象。唐代財經技術官僚所憑藉的財經學術專業資源,來自戰國時期的各國治術以及西漢帝國的經驗,包括《管子.輕重篇》、《史記.平準書》及《□鐵論》這三個理財文本。但這個財政學知識到了此時,有些管用,有些早已不管用。因此就產生創新的空間,但也遭遇阻力。


      這個阻力是一個文化價值理念叢。這個理念叢有其積極面,也有其消極面。在積極面上,它不允許橫徵暴斂型的理財家;但它的消極面卻是,在不分青紅皂白的情況下,連有創意的財政政策也被無情地打壓成橫徵暴斂一族。在唐代中晚期,當商業產能逐漸竄升,達到國家總生產力的一定比重時,仍然不許開拓商稅這一稅源,這就與橫徵暴斂理財家這個混世魔王的為害社會沒有兩樣了。


      但終究專業技術官僚還是不為通才型官僚體系所容,並搞得內部烈火焚天,百多年來穩定不下來。皇權因素、官僚體系自主性因素、財政學升級版因素,以及控扼理財的文化價值因素等,全部糾結在一塊,因而譜出了財經技術官僚雛型出現與文化政治這幕歷史大戲。


    作者簡介


    盧建榮


      中古史專家,專長為唐代財經問題,並涉獵法制史


      目前在臺灣提倡新文化史、新社會史研究、敘述史學與歷史書寫


      現任: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暨史學研究所專任教授


      曾任:佛光大學歷史學系兼任教授、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兼任副教授


      著作:《劉獻庭》(1978)、《曹操》(1980)、《魏晉自然思想》(1981)、《一位父親的叮嚀:顏氏家訓》(1981)、《分裂的國族認同,1975-1997》(1999)、《入侵臺灣:烽火家國四百年》(1999)、《台灣後殖民國族認同,1950-2000》(2003)、《鐵面急先鋒:中國司法獨立血淚史》(2004)、《北魏唐宋死亡文化史》(2006)、《飛燕驚龍記:大唐帝國文化工程師與沒有歷史的人》(2007)等







    第一部 河山破碎

      第一章 春花三月.揚州

      第二章 江湖永夜

      第三章 清明霧重.埇橋

      第四章 財經鐵三角

      第五章 今月不同古時月

    第二部 財經掛帥

      第一章 文學退位

      第二章 隱形對手

      第三章 工具理性萬歲

    第三部 政壇異種

      第一章 頭號箭靶

      第二章 戰時財政(上)

      第三章 戰時財政(下)

      第四章 臥底副手

      第五章 方鎮進奉

      第六章 出財入相

      第七章 小號財官

    第四部 非常支出

      第一章 國防開銷

      第二章 工程花費

      第三章 協議雇工、和購物

      第四章 籌措新方

      第五章 新舊交替

    第五部 財權誰屬

      第一章 權在相府

      第二章 戶部擴張

      第三章 財長選任






    序曲


      帝制中國長達二千二百年,此期間社會最大的組織體非官僚體系莫屬,即令晚清最後二十年有民間企業組織體紛紛崛起,以其規模甚小,仍不足以與官僚體系比肩。官僚體系長期以來一直是中國社會最大的組織體制,這個體制是由文官所組成,聽命於作為國家領袖的帝王。站在帝王立場,所有這些人主張「朕即國家。」,站在文官這邊,一個國家超乎君王之上的想法仍對官僚群體有所影響,只是因個人差異而程度有別罷了。所以,帝王與官僚群體之間因為這點而存在矛盾。另外,中國的帝王行的是君主專制,理論上國家大政方針最後由他拍版定案,但實際上,他要靠文官集團的文官頭(即統稱的宰相)、或是私人幕僚長(歷代有不同官稱,在本書所處理的唐代中晚期它叫「翰林學士承旨」)來為他出主意,擬旨什麼的,如果這兩位左右手都束手乏策,那只得訴諸由百官參與的延議。總要拿出個辦法來而由以皇帝名義頒令出去。倘若皇帝有所堅持,而宰相所率領的文官集團又與皇帝不同意見。這就陷入皇權(君主專制是最大化的皇權)與官僚體系的衝突深淵。衝突的結果必未皇權一定贏,多半情形是雙方互有勝負。有時,皇帝也拿整個官僚體系沒轍。這種情形就是官僚體系的自主性已發揮到極致,連專制、獨裁的皇帝都莫可奈何。這最典型的例子發生在清乾隆時期的剪辮叫魂案上。此事已由美國名漢學家Philip Kuhn 予以敘寫,【1】二十餘年來膾炙人口。讀者不妨參考,此處不贅。Philip Kuhn研究的是中國官僚體系自主性這一面向。此處我要作的是中國官僚體系面臨質變的一面,以及此時它與皇權既聽從又暗槓的關係。


      此處所說的官僚體系質變。我指的是中國官僚體系的組織本質從秦、漢帝國創造以來就是通才型的,不料它運行到七二○到八四○年時,會往一個局部性專業性方向轉折。這是國家 / 君主為了一時財政上需求,乃拔擢、並重用財經技術官僚所產生的歷史現象。但終究專業性格還是不為通才型官僚體系所容,在歷經百年的實驗之後又淡出歷史舞台。在二千二百年的漫漫長夜中,財經技術官僚的出現只是短暫的微火螢光罷了。


      帝制中國官僚體系的前身是戰國時代列國併爭時期所研發出的統治機構,這個前身就像電腦的程式、或是晶片的記憶體,主宰了爾後千年精怪的官僚體系組織。戰國的統治機構有當代名史家許倬雲的研究,早已大白於世。【2】然而,唐代那群財經技術官僚所憑藉的財經學術專業資源又從何而來的呢?這又跟戰國時期各國治術、以及西漢帝國經驗有所關連。傳統中國式的財政學大體奠基於這個時期(從戰國到西漢),這由《管子.輕重篇》、《史記.平準書》,以及《鹽鐵論》這三個理財寶典文本所構築而成。這個累積到西元一世紀的財政學知識到了八、九世紀之交的唐代還管用嗎?答案是,有些管用,有些早已不管用。既然有不管用的,因此就存在由得人們創新的空間。這樣看來,中國式的財政學發展到唐代碰到了一個可以產生升級版的機會。是對,也是不對。


      對的是的確有所發展,或說有所發明。說它不對的是新學會碰到阻力。這個阻力不是別的,是一個文化價值理念叢。這個理念叢有其積極面,也有其消極面。在積極面上,它不允許橫徵暴斂型的理財家,所以,一旦這類理財家現世,就註定是要被消滅的份。這是因為這管文化火炮守在那裡的緣故。所以,說這管文化火炮為社會安全閥並不為過。天下窮苦百姓虧得這管文化火炮的照拂使得免於大難。其功闕偉。但這管文化火炮卻有個缺點,這就講到它的消極面功能。這管火炮沒的四射的結果,不分青紅皂白,連可使中國財政學升級版的諸種措施卻給扼殺了。提出好的、有創意的財政政策的理財家也被無情地打壓成橫徵暴斂理財家一族去了。在唐代中晚期,當商業產能逐漸竄升,達到國家總生產力的一定比重時,仍然不許開拓商稅這一稅源,這就與橫徵暴斂理財家這個混世魔王的為害社會沒有兩樣了。


      通才型官僚體系竟然出現技術官僚,卻搞得內部烈火焚天,百多年來穩定不下來。皇權因素、官僚體系自主性因素、財政學升級版因素,此及控扼理財的文化價值因素等,全部糾結在一塊,因而譜出了財經技術官僚雛型出現與文化政治這幕歷史大戲。


      現在開幕在即!筆者僅報幕如上,請列位看官安心看戲。我走人囉。謝謝各位賞光。


      【1】:參閱Philip Kuhu著、陳兼、劉昶譯,《叫魂》(台北:時英,2000)。


      【2】:參閱許倬雲(戰國的統治機構與治術)一文,收載氏著《求古篇》(台北:聯經,1982),頁381-421。






    其 他 著 作
    1. 唐宋非凡小人物:隱微的私人生活史
    2. 中國中古的社會與國家:京華磁吸、門閥自毀與藩鎮坐大
    3. 中國司法長夜微光乍現
    4. 假如她們是男人:唐代女皇難產與性別政治
    5. 死亡文化史:唐宋性別與婦女死後解放
    6. 誰在統治地方:唐宋地方治理文化打造史
    7. 余英時九二冥誕紀念專號
    8. 雙標余英時:浮華教主與徒眾
    9. 余英時與台灣學術貴族制五十年
    10. 聚斂的迷思:唐代財經技術官僚雛形的出現與文化政治
    11. 台灣被抄 悶聲當臣妾
    12. 中國中古的社會與國家:3至9世紀帝京風華、門閥自毀與藩鎮坐大
    13. 明清閨閣危機與節烈打造
    14. 唐宋吃喝玩樂文化史:園林遊憩、飯館餞別與牡丹花會
    15. 沒有歷史的人:中晚唐的河北人抗爭史
    16. 蠢豬總統 癌末台大
    17. 暴力的文化史:院士自污 國格何在
    18. 知識分子也搞闇黑同盟?
    19. 托克維爾與台灣民主自毀裝置
    20. 走在時代夜路上的抗爭者
    21. 唐宋私人生活史
    22. 文化斬首
    23. 白居易•歐陽修與王安石的未竟志業
    24. 重返文化評論的戰場
    25. 法曹濫權司法已死
    26. 金權本色:台灣史學地疆爭雄記
    27. 余英時與台灣學術貴族制四十年
    28. 司法亂政 自由已死
    29. 社會 / 文化史集刊(5)抄襲的知識社會學:民國以來史學界最大的集體舞弊疑雲
    30. 社會 / 文化史集刊(4):唐宋變革說及其宰制論述的猖獗
    31. 社會 / 文化史集刊(2):學風鼓盪、旅遊文化與文化政治
    32. 世界文化史
    33. 中國文化史
    34. 鐵面急先鋒:中國司法獨立血淚史(514-755)
    35. 台灣後殖民國族認同 1950-2000
    36. 顏氏家訓
    37. 劉獻廷•李塨•惠棟•莊存與•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