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凍水牡丹:廖瓊枝

凍水牡丹:廖瓊枝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377273
紀慧玲
印刻
2009年11月27日
100.00  元
HK$ 85  







* 叢書系列:People
* 規格:平裝 / 288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People


[ 尚未分類 ]









國寶級藝師封箱紀念版
台灣第一苦旦廖瓊枝的故事

沒有經過澈夜寒凍,嬌豔的花蕊是不會吐出芬芳的。
牡丹的天姿國色,或許不是出身微寒的廖瓊枝敢企盼的,
但她的毅力成就了牡丹一樣尊貴的容顏。

  「她的嗓音總像拔高的山嶽,峰勢挺立,崚線凌厲,高音可以穿透雲霄,力道雄厚,低音全然鬆弛,像在山谷盤旋。又如嗚咽河水綿綿不絕川流,尤其慢板或哭腔時,牽扯拉回,一頓一挫,在喉頭哽咽了半天,細若游絲,猶綿密不斷,彷彿唱不盡的委曲愁腸,在聲音的盡頭猶有餘怨。,琴弦及嗓音都靜停了,空間裡的波浪卻還在迴盪,──迴盪,迴……旋……不知所止。」

  廖瓊枝從藝六十載,見證台灣歌仔戲從繁華到衰落,繼而再興的發展歷程,堪為台灣歌仔戲代表人物。由於唱腔、身段優美演技精湛,廖瓊枝被譽為「台灣第一苦旦」,尤其以演唱哭調,迴腸盪氣如泣如訴而有「台灣最會哭的女人」之稱。而那動人的聲音背後,是自生命內蘊的厚度,她對苦旦的詮釋能夠如此淋漓盡致扣人心弦,實係反映她悲愴的人生。

  四歲喪母,由祖父母撫養長大的廖瓊枝,自幼失學,十五歲就被「綁」進戲班學戲,從此正式踏上舞台,歷經了內台、外台、廣播、海外、電視歌仔戲時期,也歷經了兩次婚姻、兩度尋死的生命低潮。然而歌仔戲給了她最曲折的人生與舞台之路,唱了一輩子哭調,生命中也不知哭乾多少眼淚的廖瓊枝,將晚年歲月全部投注於歌仔戲薪傳工作上,視教學為終身使命,三十年如一日,培育了數不清的學生,是台灣當代歌仔戲發展最重要的推手之一。並於六十三歲那年獲得教育部民族藝術最高榮銜「民族藝師」及「國家文藝獎」雙重榮譽。

  走過早年的貧困與孤寂,再多的磨難都已遠逸,薪傳大業與藝術上的呈現,使廖瓊枝成為歌仔戲最重要的藝術典範;生命的完熟豐美,彌補了廖瓊枝早歲的憾恨與孤寂,也引領她得到了畢生最大的圓滿與富足。

作者簡介

紀慧玲

  1962年生於台中豐原,前《民生報》文化版記者,台灣大學戲劇學系研究所畢業,現為自由撰稿人。曾獲1993、1997年兩屆「吳舜文新聞獎文化專題報導獎」及1997第一屆「兩岸關係暨大陸新聞報導獎──大陸新聞報導獎」,著有《喧蟬鬧荷說九歌》(與林懷民、徐開塵合著)(民生報)、《梆子姑娘── 王海玲》(聯合文學),主編《bravo精采20──兩廳院二十週年舞台回顧》(國立中正文化中心)。曾任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籌備處專案助理研究員,2009年接任廖瓊枝歌仔戲文教基金會執行長一職。



用一世情報答歌仔戲

廖瓊枝口述.紀慧玲執筆

  我的舞台人生到今日差不多六十年了,從四十三歲退休,中間有半年時間因為去菲律賓演出有再復出一段時間,後來真正站上舞台演出的次數並不太多,大部分是帶學生公演。但是我對舞台的感情猶然很深,歌仔戲對我的恩情我念念不忘,想到場場演出觀眾對我的支持,我也是難以割捨。但實在是歲月不留人,這次宣布封箱,算是正式告別舞台。

  我的人生身世坎坷,藉著這本《凍水牡丹》寫我一生的故事,讓讀者了解這個過程。從出版當時到今,還有十年的時間,這十年我做的代誌,可能只有少數的人知道,所以為了封箱,決定再補充一些資料,紀錄這幾年的過程。加上,這本書已經買不到,需要再版,趁這個時候出版,剛好也是封箱的紀念。

  歌仔戲對我的恩,我永遠永遠不會忘記。未來要做的還很多,主要是提供新進的優秀演員演出的機會,我減演一遍,新進就多一次機會。但是我是永遠不會跟歌仔戲分開的。

  最大的感謝的是過去二十多年來,我在做推廣、薪傳,很多很多的人幫忙,再次向大家感恩說謝。你們的幫忙我點點滴滴記在心內。

  最大的成就是,薪傳的成果已經有第二代、第三代,學歌仔戲的人愈來愈多,歌仔戲受到大家重視。要感謝各界的支持以及政府對我的看重,一直給我獎,「足歹勢的」,但是這也是給我一個信心,我會盡我的力量去報答社會。

  最後,最大的向望是歌仔戲一直傳下去,歌仔戲是咱台灣的藝術,要繼續發展需要更多少年人、觀眾和各界的支持,也希望政府繼續支持歌仔戲,學生要給他們舞台。感謝大家對我的看重跟肯定,我會繼續薪傳,報答這一世人的情。

推薦序一

她們 柔情似水

林鶴宜(台灣大學戲劇學系教授) 

  大約二十年前,某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在北藝大的教室第一次聽到廖老師演講。她向同學介紹歌仔戲的「哭調」,先解釋「哭調」的可能由來,接著交代即將示範的曲調和唱詞等。我如常一般的聽著,直到她停下來。

  有幾秒鐘那麼久,她看著大家,以一種溫和安靜的神情,她開口唱了。爆發的情感,猛然從飽滿的聲音中奔騰而出。

我有一點措手不及,情緒跟著潰堤。

  不只因為她的行腔轉韻是如此出人意表的精緻,更因為那動人的聲音背後,有著巨大的力量。這力量,毫無疑問來自生命內蘊的厚度。在過去那個苦難倉皇的時代,許多台灣女性都擁有像廖老師那樣曲折的生命歷程,她們以瘦小的身軀,單薄的肩膀,支撐起「家」的堡壘,提供給現在正處壯年的我這一代,有點艱苦、卻不乏溫馨的童年。我感到驚訝的是,她怎麼能夠那麼好的,把生命內蘊轉化為藝術詮釋的力量,拿傷慟挹注演唱技巧,而且,竟然,能夠如此收放自如?

  廖老師被尊稱為「台灣第一苦旦」,又有人說她是「台灣最會哭的女人」,我讀到幾篇她的生命小傳,作者們的文筆一個好過一個。但我想,這個女人值得寫一本深度傳記,若要認真為她寫一本生命史,非得寫出「哭」的背後不可,寫出生命如何歷盡考驗,累積厚度。

沒想到事隔多年,小紀的《凍水牡丹》問世,她竟然做到了。

  小紀是一個豪俠般的女子,做事阿莎里,且專愛濟弱扶傾。她的筆下,卻柔情似水,文字的感染力直與廖老師的唱腔魅力不相上下。據說廖老師曾事先把自己的故事說出來錄音,交給小紀寫作成書。為了錄下這些故事,寫出這些故事,兩個女人都有流不完的淚。小紀懂得女人的淚,她自己內心裡面、私底下,也有流不完的淚。眼淚對她們而言,既是一種女性柔弱自身的坦誠和自我釋放,更是一種能夠沒容面對生命衝擊的力量。

  《凍水牡丹》諸多故事,最吸引我之一的,是廖老師和阿媽的關係。阿媽的過世讓孤苦的幼女終於無法抵擋流離失所的厄運,然而,阿媽卻在過世前答應照顧她一生。阿媽沒有食言。年輕的廖老師在人生最苦痛的低潮曾動過傻念,卻在暗夜跳水輕生途中,驚見阿公阿媽的魂魄前來阻擋。這一段場景,總讀得我脊背生涼,不寒而慄。而且每讀一次,都會有寒毛聳立的感覺。我忍不住向廖老師求證:「這是真的嗎?」廖老師說,不止如此。

  阿媽真的有履行承諾,一輩子都在照顧她。她記得到新加坡演戲那年,一開始,因為角兒太多,一直排不上主演,內心很哀嘆。直到有天晚上做了一個夢,夢到跟劇團一群人走在小路上,突然來到一個路口,地上到處是「溜」(蛇),來回流竄。劇團其他人都視若無睹走過去,只有她嚇哭了。此時,阿媽出現在眼前:「不要哭,阿媽背你過去。」說的也巧,過了三天,吉隆坡來了一對官員夫婦,指定要看《寶蓮燈》,這齣戲只有廖老師會排,從此挑大梁,紅回台灣。

  「喔。」本來想求解惑的我,這下子更迷惑了。蛇在傳統戲曲中有特殊意涵,正深深被這個夢豐富而複雜的意象和指涉吸引,廖老師又說了,去年她做了一個夢,從此阿媽沒再出現。她夢見自己掉進山谷裡,嚇得大哭:「阿媽,來救我!阿媽!」「阿枝啊……」阿媽叫著她的小名:「妳不要一直叫阿媽,我會走不開腳啦。」她聽到阿媽這麼說,突然醒過來,從此就再也沒有夢到過阿媽。

「真好,阿媽可以去投胎了。」我說,心裡有著萬分的憐惜和感動。

  白髮的廖老師,終於讓阿媽離開了。這個心裡依賴陪伴她過了一生,總是及時為她打氣,及時拉她一把,因而在這個其實無論如何人都是孤獨的人世間,廖老師這樣柔情似水的弱女子,並不是太無助。

  我因為小紀的書,對廖老師的生命內蘊更感到好奇;也因為認識廖老師這個人,更能讀懂小紀的書。兩人的「天作之合」,使這本傳記書成了百讀不厭的小說,甚至是一部有聲音有影像的影片。它傳神的表現了廖老師的情感,更生動的呈現了廖老師的時代和時代的戲劇。

  在時間各方面條件都不容許的情況下,我仍然勉力為這本書的再版寫序,而且一寫就超過字數。因為我所認識的這兩個女子,太讓我有感覺了。她們精彩的情感和生命告訴我,我們活著。

寫於柏克萊

推薦序二

廖瓊枝的歌仔戲生命故事

林茂賢(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副教授)

  廖瓊枝是一位令人尊敬的歌仔戲藝師,她的偉大不僅是在表演藝術上的成就,而在於她對歌仔戲藝術傳承與推廣的奉獻。

  廖瓊枝出身卑微身世坎坷,出生不久父親就遺棄她們母女,四歲時母親因船難喪生,由外祖父母撫養,十二歲外公過世,十四歲外婆亡故,廖瓊枝從此無親無故孑然一身,因而投身歌仔戲班,過著顛沛流離的演藝生涯。她的一生經歷台灣歌仔戲的各種演出型態,從外台、內台、唱片、廣播、電視到精緻歌仔戲,廖瓊枝見證了歌仔戲的繁華與衰落。

  由於唱腔、身段優美演技精湛,廖瓊枝被譽為「台灣第一苦旦」,尤其以演唱哭調,迴腸盪氣如泣如訴而有「台灣最會哭的女人」之稱。她對苦旦的詮釋能夠如此淋漓盡致扣人心弦,實係反映她悲愴的人生。

  廖瓊枝精緻的表演藝術使她得到觀眾、學者的一致肯定,先後榮獲薪傳獎、民族藝師、國家文藝獎、行政院文化獎等多種獎項,更榮獲文建會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資產歌仔戲保存者,每一個獎項也都加重她對歌仔戲的使命感。廖瓊枝不但活躍於舞台上,長期以來也征戰全台各地傳授歌仔戲,每天教學、排戲、演講、錄影、錄音,疲於奔命,為了交通便利廖瓊枝年近六十歲才去報考汽車駕照,從此「一台車凸歸台灣」,南北奔波四處教戲,她那股「拚命」的精神感動許多人,挺她、支持她從事歌仔戲的傳習與保存工作。

  我在大學時跟著廖老師的唱片學唱歌仔戲,當時歌仔戲仍被視為不登大雅之堂的「地方戲劇」,基於宜蘭人的榮譽感我也曾天真地「立志」發揚歌仔戲藝術。研究所時期由於參與「民間劇場」、編輯《民俗曲藝》雜誌,因此認識廖瓊枝老師。退伍後在民俗基金會任職,執行歌仔戲研習計畫。1989年聖誕節前夕廖老師結合歌仔戲藝師在台北市慈聖宮舉辦義演,呼籲社會大眾重視瀕臨失傳的傳統戲曲,當時我負責活動統籌、執行,自此跟隨廖老師投入歌仔戲保存推廣工作。之後廖老師籌組「薪傳歌仔戲團」、成立歌仔戲文教基金會、在社區、學校、戲棚上馬不停蹄地為歌仔戲付出心力,從年少的大學生到年屆半百的中年人,一路走來我看到堅毅、執著的廖瓊枝還在為歌仔戲努力不懈,在她身上我看到台灣查某人的堅韌、執著的典範,她的努力也成為我致力歌仔戲的動力。

  《凍水牡丹》是廖瓊枝歌仔戲生涯的紀錄,書中描述廖瓊枝一生從事歌仔戲藝術的心路歷程,紀慧玲原是資深藝文記者,當初也是被廖瓊枝的精神感動,加入復興歌仔戲的行列,她也參與劇團籌組和基金會工作,對歌仔戲、廖瓊枝有著深厚的感情。在《凍水牡丹》再版之際,忝以此序推薦我的「姊妹淘」的著作,這本書不僅能讓我們認識廖瓊枝榮耀加身備受尊崇背後的心路歷程,更能讓讀者瞭解歌仔戲發展過程的美麗與哀傷。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