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蒸發

蒸發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7009791
張雍
田園城市
2009年12月04日
127.00  元
HK$ 107.95  







* 規格:平裝 / 224頁 / 16.5*24 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尚未分類 ]









  「當初的計畫是六個月,不知不覺在波西米亞的生活已邁入第六個年頭。一輩子有幾個六年?

  有時候也會搭乘當初第一次來到布拉格時所坐的那班機場巴士。

  還是一樣習慣頭靠著玻璃、望著窗外的風景,陸續看到了窗外布拉格的秋天和冬天四季分明的景色。自由的空氣還是像當初那般清新,著實讓我感到平靜。總是看到當初那一個人背著行囊,剛出布拉格機場大廳的自己,那個眼神有點不知所措,心底的海浪卻澎湃洶湧的身影。

  想講的故事有點像電影,就像是有個人早已替我寫好了劇本,而我只是帶著莫名的勇氣,就這樣與始終住在內心深處那個既好奇又喜愛冒險的小男孩,一起靜悄悄地溜進全然陌生的場景裡去。」──張雍

  旅居布拉格六年多的年輕攝影師張雍,專注於台灣少見的紀實攝影領域,拍攝主題多元且充滿了社會的生命力。

  《蒸發》一書共收錄了〈從桃花源出走〉、〈遠方的獵人〉、〈地圖上被遺忘的角落〉、〈一個馬戲團的故事〉、〈任意門〉等五個篇章。書中影像與文字的純粹,讓粗獷的獵人、窮困的吉普賽村落、不斷駐紮也不停開拔的馬戲團,無一不深具力量。

  張雍以一雙來自台灣年輕人的眼睛,用自己的快門和文字,同時捕捉那些總是稍縱即逝、浮光掠影的瞬間;也悄悄記錄著捷克這個前東歐共產國家社會氣氛的戲劇性轉變。他追索探究的每一個故事,都赤裸裸地對焦於非主流社會所關注的議題,獨特的黑白影像攫取的則是當下深刻的憾動。

  一如影像,張雍的文字同樣質樸有力,忠實地刻劃著許多生命片段。他單純誠實的記錄下所見所感,誠懇也誠摯的希望能將異鄉的動人故事,以不同於影像的方式,用文字完整傳遞出來,亦因其細膩而讓一切顯得真實、鮮明。

  而不論是飽滿富張力的黑白攝影,還是真實無華的大塊文章,書裡文字與影像不分主從、亦無謂輕重之別,兩方各有力道牽引、也各自進行著穩定的節奏。張雍用文字與影像描繪他自己與他們的故事,這些故事不一定美好,卻完整真切、真摯誠實。

  《蒸發》,一種人文關懷,一種社會觀察,一種對自我的釐清、累積與蛻變。

作者簡介

張雍

  1978年次,2003年起旅居捷克布拉格。

  以紀實攝影與深度人文報導,長年聚焦於被主流社會忽略的社會邊緣人。六年來已陸續拍攝全中歐規模最大的精神病院、鄉下獵人、傳統捷克馬戲團、匈牙利吉普賽村落、捷克A片工業等故事。目前除了進行短片拍攝的創作,也持續追蹤捷克變性人社群的故事。

  文章與攝影作品散見於捷克《Prague Post》、A2 weekly、European city網站、德國Plotiki網路雜誌、加拿大Planeteye.com、台灣《聯合報》副刊、《Traveler Luxe旅人誌》與大陸《青年視覺雜誌》等報章雜誌。不同系列的紀實攝影作品亦曾於捷克、斯洛伐克、德國舉辦攝影個展,短片創作則在斯洛凡尼亞、德國、法國及荷蘭的短片影展中放映,對外發表與分享。

  www.simon.chinito.com



看見張雍 / 郭英聲
庖丁解牛 / 郝廣才
在左手腕上刺青的人 / 宇文正

從桃花源出走
遠方的獵人
地圖上被遺忘的角落
一個馬戲團的故事
任意

後語
Index



推薦序
看見張雍
文 / 攝影家 郭英聲 2009.初冬

  曾經在異國成長及之後流蕩的日子中,我歷經著一次又一次情感的撞擊,那些過程沉鬱著內在底層無以名狀的壓抑與瘋狂。攝影對我來說,不僅只是一種表現,更同時是我救贖的出口。

  我不知道張雍為什麼選擇布拉格,然而看著張雍影像中那種交錯著悲壯與蒼茫的孤獨感,我心裡想著,他在尋找著一種什麼樣的自我救贖。

  清晨空無一人的街道。
  屋內角落一個錯置的面具。
  街頭張牙舞爪的管路。
  地鐵中閉目沉思的過客。
  車窗內面無表情的人們。
  階梯長廊下著芭蕾舞衣的女孩。
  風吹過草原。
  一雙歷盡滄桑的手。
  獵犬巨大的頭占滿整個畫面。
  一張露出半張臉的小孩,瞪大著眼睛看著你。
  排列整齊的獵物,詭異並且悲壯的躺在地上。
  遼闊雪地中,彷彿柏格曼《第七封印》的死亡之舞。
  狩獵季節中,獵人,槍,與蒼茫。
  工作中的男人,窗內嚎哭的小孩。
  ....................。

  冷冽的寒在影像中凍結,一些時間的停滯,一些人與景的對視,一些表情。

  就像是影像中的極簡主義,張雍透過鏡頭說著人與人與景與情緒。

  第一次看到張雍的作品,是他為布拉格Bohnice精神病院所記錄的影像,沒有浮誇的濫情,就好像是一種客觀的語調,敘述著被拍攝對象日常的生活,以及內在世界,似乎只是自然的平鋪直敘,然而一幀幀影像中的眼神與情緒氛圍,彼此之間相互依賴的狀態,以及空間與人的關係,卻深刻著一種情感的純粹。張雍似乎讓自己站得很遠卻又同時貼得很近。

  面對著他所熟悉與不熟悉的世界,張雍選擇了「簡單」。

  在張雍的作品中,我看見一個異鄉旅人的鄉愁與疏離,看見一種侵襲的力量。

  看見張雍。

推薦序
庖丁解牛
文 / 格林文化發行人 郝廣才

  古代有個廚師,當時人稱庖丁。他能在短短的時間,把一整頭牛分解切割完成。動作俐落,姿態漂亮,解牛時刀子在牛身體中遊動,還會發出音樂的節奏和韻律。

  廚師所以這麼厲害,是因為他會先觀察牛的內在,弄清牛的骨骼架構,然後下刀子,順著牛的自然結構去解剖。

  平凡的廚師解牛,一個月要換一把刀子,因為他又砍又切,刀子和牛骨碰撞,很快就消耗了,優秀的廚師解牛,一年要換一把刀子,因為他只割不切,刀子只和肉接觸,不用碰到骨頭。但神廚解牛,他的刀子十九年都沒換,因為刀子只在骨頭與肉的縫隙間遊動,什麼也沒碰到。如此厲害的庖丁解牛,看似容易,其實要花的工夫和力氣,卻是在看不到的地方。

  張雍工作的方法和態度,讓我想起莊子裡這個小故事。他做每一個主題,事先都花很大的工夫,所以他的作品往往能捕捉精髓,讓人感動。並不是靠天時地利的運氣,而是深入主題的內在,然後用力熬燉,最後呈現在我們眼前那一匙精華。

  《蒸發》就是這樣將雜質去盡,在翻頁的瞬間,讓我們進入深刻美妙的思緒。

推薦序
在左手腕上刺青的人
文 / 《聯合報》副刊部主任 宇文正

  不久前一位在大學教授國文的朋友告訴我,她現在用張雍在聯副發表的作品來跟學生探討「旅行文學」。這話乍聽很容易引起誤解,長期以來書市上的「旅行文學」太容易使你聯想到美食、品酒、單車等等時髦的字眼,打開張雍的書,你看到的不會是這些東西,而她說:「張雍的作品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旅行文學!」

  我想起第一次收到張雍的稿件,在每天兩百多封的email中,點開他的郵件,一張張黑白攝影照片,冬日裡枯寂的樹、帶槍男人深刻的臉容、蒼茫雪地裡的一行人、整齊排放的獵物......。反覆看著這些黑白照片,彷彿聽見凜冽空中一聲槍響,詫異是誰、在哪裡拍出這些作品?點開文字檔,張雍,一個完全陌生的名字。

  那是他在聯副刊出的第一篇作品〈遠方的獵人〉。從此陸續接獲他的來稿,也從信中漸漸了解了他的創作歷程。張雍的作品恐怕不能簡單以「旅行文學」定義,那是他所選擇的生活啊!我先是被那些影像吸引,一篇篇讀下來,領略這個年輕人如何在一切安逸的情況下,看著手腕上的刺青「La vie est ailleurs」(生活在他方),背起背包,開始了長期的探險......我被這勇氣與意志力深深感動了。

  而包圍在異質文化中,張雍這一個「邊緣人」(客居在捷克的東方人),既不同於享受異國風情的遊客,也不把目標放在融入、同化、恆久生根,他的目光與鏡頭凝視著這個地域的「邊緣」人們,吉普賽貧民區、巡迴遊走的馬戲團、女子精神病院......。這些作品不是為旅行或是創作的單純樂趣而存在,它們是對話,是作者與現實世界的深刻溝通。我於是醒悟,當我第一次安靜看著那些照片所聽見的劇烈聲響,並非來自狩獵者瞄向遠方的長槍,而是來自這個在左手腕上刺青的年輕人,即將爆發的巨大能量。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