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真實的快樂(二版)

真實的快樂(二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3265726
Martin E. P. Seligman
洪蘭
遠流
2009年12月16日
117.00  元
HK$ 99.45  






ISBN:9789573265726
  • 叢書系列:大眾心理學叢書
  • 規格:平裝 / 384頁 / 16k菊
    大眾心理學叢書


  • 心理勵志 > 快樂學

















      過去心理學多半重視心理與精神疾病,忽略生命的快樂和意義。塞利格曼博士希望校正這種不平衡,致力於利用對疾病與痛苦的研究,帶出更多關於正向情緒與個人長處和美德的知識,幫助我們追求真實的快樂與美好的人生。


      為何演化賦予我們快樂的感覺?誰會有很多正向情緒?它怎麼產生又怎樣消失?如何能在生活中建立持久的正向情緒?本書從這幾個根本問題談起,指引讀者藉由改變對過去的看法、建立對未來的希望以及真實經驗現在,「正向心理學」運動告訴你怎樣增加快樂的效力。接著指出正向的感覺來自長處與美德,歸納六種世界上主要宗教、文化普遍重視的美德及達到它們的24項特質,並提供測驗幫助你找出個人的長處,因為真實的快樂來自於日常生活中每天用到最基本的長處。


      愉悅的生活來自成功追求與放大正向感覺的技術,美好的生活則靠有效應用個人長處得到真實的快樂,有意義的生活卻要能將長處實現到比個人更大的目標---同時擁有這三種生活,才算活出完整的生命!


    作者簡介


    馬汀.塞利格曼(Martin E. P. Seligman)


      賓州大學心理系教授,曾任美國心理學會(APA)主席。他被尊為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之父,是習得的無助與解釋形態領域的權威,曾獲得許多學術界大獎,包括美國心理學會的新人獎,國家心理衛生院、麥克阿瑟基金會、古根漢基金會的研究獎等,同時也是唯一得到美國心理學會基礎科學與應用科學雙重獎項的心理學家。著作包括暢銷書《一生受用的快樂技巧》、《真實的快樂》和《改變》(遠流)等十本書。


    譯者簡介


    洪蘭


      加州大學河濱校區實驗心理學博士,曾任教於加州大學河濱分校、中正大學和陽明大學,目前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已翻譯近四十本生物科技及心理學方面的好書,包括《養男育女調不同》、《浮萍男孩》、《改變是大腦的天性》、《大腦當家》、《天生愛學樣》、《學習要像加勒比海盜》、《語言本能》和《教養的迷思》等,並著有《講理就好》等十二本書。近年來有感於教育是國家的根本,而閱讀是教育的根本,前後去過台灣大大小小近一千所中小學作推廣閱讀的演講。







    □專文討論/將科學心理學知識推向大眾心理學的應用 吳英璋教授
    □譯者序
    □前言


    第一篇 正向情緒


    1. 正向情緒和正向性格/33
      就像美好的生活是超越愉悅的生活,一個有意義的生活則超越美好的生活。正向心理學指出一條可以到達高貴目的和超絕意義的可靠道路。


    2. 心理學如何迷失,我如何找到自己的路/51
      假如把人放對位子,使他可以發揮自己的長處,能夠對社會有利的話,心理學家便有很大的發揮空間。我們是否可以有一門心理學是討論生命中好的東西呢?


    3. 幹嘛要快樂/69
      正向情緒在演化上是有其目的的:它擴展了我們智慧的、身體的和社會的資源,增加我們在威脅或機會來臨時可動用的貯備。正向情緒開展我們的心智視野,增加我們的容忍度和創造力。


    4. 你可以讓自己快樂很久嗎?/87
      可能有一個掌管個人一般性快樂的範圍,本章的目的是問:你如何可以改變生活的環境,使你達到自己天生範圍內快樂的最高點。


    5. 對過去滿意/109
      對好事我們不感恩,對壞事我們誇大,這兩種行為是使我們不滿意的原因。有兩種方法可以造成改變:感激會放大好處,寬恕會解除壞事情抓住你的力量,甚至可以將壞的記憶轉變成好的。


    6. 對未來的樂觀/135
      找到好事情的永久性和普遍性的原因,和對不幸事情的暫時性和特定性的解釋,是希望的兩個台柱;對不幸事情找到永久性和普遍性的原因,以及對好事情有暫時的和特定的解釋型態,是絕望的成因。


    7. 眼前的快樂/161
      如果沒有區分愉悅和滿足,只會使你完全依賴捷徑,去尋求生活中容易的愉悅。愉悅很容易就能得到,而滿足需要動用到個人的長處,所以找出每個人的長處並發展它,成為對抗憂鬱症的一個有效方法。


    第二篇 長處和美德


    8. 再談長處與美德/189
      正向心理學如果沒有一個大家都同意的分類系統,就會各說各話。我們找到世界上所有宗教、所有哲學學派都支持的六種美德:智慧、勇氣、人道、正義、修養與心靈的超越。


    9. 個人的特長/201
      建構長處與美德並不是學習、訓練或者制約,而是發現、創造和擁有。思考一下哪些長處是你已有的,又該如何在每天的生活中使用到它,你對過美好生活的渴望會從這裡自行開展出來。


    第三篇 在生活的華廈中


    10. 工作與個人滿足/233
      假如你可以找到一個方式,常常在你的工作上施展個人長處,你會發現工作慢慢變成一個志業。關鍵不是在找到對的工作,而是在如何找到一份你可以把它轉化成對的工作。


    11. 愛/257
      正向心理學的人際關係並不是談如何修補快要瓦解的婚姻,而是如何使一個穩固的婚姻更好。我們找到二個能使美好婚姻更好的原則:注意力和不可取代性。


    12. 教養孩子/285
      做父母最快樂的事應該是建構孩子的正向情緒和人格特質,而不是去化解他的負面情緒,消除負面人格特質。正向情緒一般都比長處或美德出現的早,所以我們是從正向情緒發展出個人的特長和美德。


    13. 總結/331
      當你的正向情緒已經提升,知道如何得到大量的滿足感後,現在轉到本書的最後一個主題:如何找到生活的意義和目標。能夠活出愉悅的、美好的和有意義的三種生活,才算是活出完整的生命。


    14. 意義和目的/335
      一個繼續選擇複雜的過程最後一定是止於萬能、全知和善良。我們所能做到的就是選擇自己成為這個歷程中的一份子,使它更為前進。參與這個歷程使我們的生活與一個非常大的東西連結上,使你的每一天都過得有意義。


      □附錄/延伸閱讀







    譯者序


      張國榮自殺了,從二十四層樓高的屋頂跳了下來。這個高度沒有懼高症的人看了都會腿軟,更何況他是個有懼高症的人。他留下九億的財產,當名利都不是問題而他一心求死時,只有一個可能性──憂鬱症,果然報上登出他為憂鬱症所苦,就像林青霞的母親以及千千萬受憂鬱症折磨的人一樣,選擇死亡作為脫離苦海之計。張國榮的死使我快馬加鞭的把塞利格曼這本《真正的快樂》譯出來,不敢再拖延,因為這本書對很多人來說會是一盞明燈,是一記當頭棒喝,它使你換個角度去看你的生活。人生短短幾十年,而且過去的不能重來,有必要每天找自己或對方的短處,使生活過不下去嗎?


      心理學一向只注重在病態心理或變態行為上,很少正向的去看一個正常人的行為。多少年來我們都是把正常行為視為是理所當然,把社會資源和注意力放在變態病態上;然而就像一個家庭中,父母的注意力都放在不聽話、做太保太妹的孩子身上,對那些聽話、守規距的兒女視而不見,忘掉他們也需要關愛,殊不知,越忽略正常的孩子,越容易有壞的孩子產生。


      塞利格曼是第一個打破傳統,站出來大聲疾呼心理學應該重視快樂、健康的情緒,不應該投下全部的精力到研究心理疾病上。畢竟預防勝於治療,假如我們能使人們過得很快樂,心理很健康,就不必去治療憂鬱症或其他心理疾病了。經過十年的努力,他的研究取向已漸成氣候,心理學的鐘擺開始從負面情緒的研究盪向正面情緒的一端。心理學家開始問:我們如何能夠快樂?我們如何能夠有意義的過一生?


      研究發現「真正的快樂」(authentic happiness)來自長處和美德的發揮:快樂不是來自好的基因或好運,它是來自你智慧的選擇。塞利格曼發展出一套測驗幫助我們找出自己的長處,教我們如何在生活上、事業上時時去運用它,來達到有意義的快樂。塞利格曼更教我們如何能隨時隨地看到孩子的長處,如何在看到後稱讚他(空洞的稱讚是虛偽),使他更想把這個長處天天發揮出來──塞利格曼說在這樣環境下長大的孩子不容易得憂鬱症,遇到挫折時比較有反彈性、可以重新站起來。塞利格曼所謂的真正快樂的境界,其實正是《禮運o大同篇》所描述的大同世界,想不到經過了二千年,地球繞了一圈又回到了同一個問題:人如何達到大同世界。這本書告訴你,快樂是自己的選擇,大同世界就從自己身邊做起。


      這本書對中國人特別有用,因為我們是個憂鬱的民族,我們不敢讓自己快樂;當別人稱讚我們時,我們馬上要指出自己的缺點,去糾正別人。自己的謙虛還好,因為自己知道自己言不由衷;父母的謙虛常使孩子很沮喪,以為自己在父母眼睛裡就是這個樣子。許多我這個年紀的中國人一輩子不曾聽過父母的褒獎,哪怕做得再好,父母也還是說:「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這使我們一直到中年以後才對自己有信心,也就是說,在社會中打滾二十年後才慢慢發現自己沒有比別人差。信心的缺乏常使我們的年輕人在社交場合不知所措,在職場上找不到自己的定位,也不敢往前衝。因此,塞利格曼特別有一章在教導父母如何找出孩子的長處,在家務的分配上盡量配合孩子的長處,愛乾淨的孩子分配掃地,愛動的孩子分配溜狗,投其所好就不會抱怨,更使孩子在長處中發揮,找到自信和快樂。


      中國人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沒有把自己的長處發揮出來,庸庸碌碌過一生,大概是人生最遺憾的事。這本書鼓勵你找出你的長處,做你最想做的事,哪怕這件事不能帶給你名利也沒有關係。我一直認為人如果前半生沒有辦法為自己而活,後半生一定要走自己的路;人只要健康,一身養一口,溫飽應不成問題,所以只要把生活的慾望壓低,你便有勇氣去追尋你的理想,過你自己的生活。別人的眼光、別人的評語是不重要的,用別人的標準來衡量自己,永遠是個遺憾,用自己的標準才真正能體會生命的美好。


      憂鬱症是這個世紀的隱形殺手,它的苦如同憂鬱症病人所說的:「比萬丈深淵還要更深一萬倍」,我們防禦它要比SARS更嚴密才對。過去人們都以為真正的快樂是可望而不可及,是那種「含著金湯匙出生」或是高官厚祿、僕婦如雲的人才配享受的,沒想到塞利格曼說只要願意去改變心態,它就在你的身邊,而且還教你怎麼做。這個世界的苦難已夠多了,假如有一個不花半毛錢的方法,何不給你自己一個機會試試看呢?但願這本書會使憂鬱症永遠無法再荼毒人類。






    其 他 著 作
    1. 學習樂觀.樂觀學習(二版) Learned Optim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