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從危機中勝出:MIT的供應鏈風險管理學

從危機中勝出:MIT的供應鏈風險管理學

庫存=1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9789573265788
吳家恆
遠流
2009年12月31日
127.00  元
HK$ 107.95  







* 叢書系列:實戰智慧叢書
* 規格:平裝 / 336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實戰智慧叢書


商業理財 > 專業管理實務 > 財務管理









  1999年台灣發生921大地震,如何影響戴爾和蘋果的新產品出貨?為何英國爆發口蹄疫時,不但觀光業受重創,連耐吉和路易威登都遭池魚之殃?聖誕節採購旺季即將來臨,勞資糾紛卻導致美西封港,29個港口的貨運吞吐完全停擺,企業要如何應變?

  當飛利浦晶圓廠大火時,兩大客戶諾基亞和易利信都深受其害,為何一家快速復原,另一家卻黯然退出市場?從地震、火災、風災,到恐怖攻擊、勞資糾紛、電腦駭客、傳染病肆虐……,今天的企業不可避免的要面對各種天災人禍和意外事故,在環環相扣的全球供應鏈中,任何一地的一個小環節出錯,都可能牽一髮而動全身,為遠在地球另一端的企業帶來慘重災情。

  企業如何才能臨危不亂,甚至防患於未然,在危機中勝出?

  美國九一一恐怖攻擊後,麻省理工學院「運輸與運籌中心」(Center for Transportation and Logistics)開始針對數十家全球產業龍頭進行研究,分析在恐怖威脅日益升高的今天,如何保障企業安全和提高企業韌性。過程中更進一步把研究範圍延伸到各種天災、意外和蓄意攻擊事件,因為這些災變對企業帶來的衝擊絲毫不遜於恐怖攻擊。

  本書就是他們耗時三年的研究成果。作者薛飛教授以詳實的案例和具體的原則及做法,說明企業如何有效控制風險、管理災變,打造靈活應變的供應鏈。全書提供了豐田、通用汽車、諾基亞、西南航空、優比速、馬莎百貨、英特爾、美國海軍艦隊等全球數十個案例,分析他們的成功與失敗、防範措施和應變策略,提供讀者寶貴的教訓,了解:

●公司如何找到自己的罩門,挖掘出供應鏈最弱的環節?
●如何見微知著,預見潛在的危機?
●災變發生後,如何降低衝擊效應,迅速復原,甚至因禍得福?
●企業如何打造應變力,建立能靈活應變的組織文化?

作者簡介

薛飛(Yossi Sheffi)

  美國供應鏈管理專家,麻省理工學院( MIT)工程系統學教授,也是MIT運輸與運籌中心主任。他除了是一位學有專精的教授,也是一個成功的創業家,從1987年起,創立(獨立或與人合作)了五家成功的企業,在學術界與企業界備受尊重。

吳家恆

  政治大學法學士,英國愛丁堡大學音樂碩士。曾任出版社、雜誌社書籍編輯、文稿編輯、研究編輯、主編。合譯有《雍正王朝之大義覺迷》、《領導力》、《柔性權力》、《超限未來10大趨勢》等書。



導讀 災難與意外都需要從系統解決下手/郭瑞祥
推薦文 強化供應鏈彈性、讓危機變成商機/薛文蔚
英文平裝版序 卡翠娜風災的寶貴教訓/薛飛
英文精裝版序 打臨危不亂的韌性企業/薛飛

第一部 事情出錯時

今天,許多企業供應鏈遍布全球,牽涉無數供應商、代工廠、通路商、零售商……,供應鏈愈來愈長,也愈來愈脆弱;面對從地震、風災,到恐怖攻擊、勞資糾紛、傳染病等各種災變,供應鏈最弱的那一環往往決定了企業的應變力和競爭力。

第一章 小意外,大教訓
第二章 掌握企業罩門
第三章 預見潛在的危機
第四章 災變的衝擊效應

第二部 初探供應鏈管理

面對捉摸不定的需求,企業應如何打造反應靈敏的供應鏈,以最低的成本,讓對的產品在顧客需要的時候,出現在對的地方。

第五章 庫存管理--現代供應鏈的大挑戰
第六章 打造反應靈敏的供應鏈

第三部 努力減少罩門

災變有可能是隨機發生、出於意外或蓄意為之;為了減少罩門,企業如何剖析風險因子,偵測可能的災變,填補安全漏洞?無論是防止晶片遭竊、恐怖攻擊,或因應海嘯的威脅,全球的企業和產業如何通力合作?政府與民間怎麼樣聯手出擊?

第七章 你的公司容易被偷嗎?
第八章 團結力量大
第九章 見微知著
第十章 一定要有B計畫

第四部 打造應變力

面對難以預測的世界,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是明智之舉嗎?還是應該分散採購來源,分攤風險?九二一大地震後,戴爾、台積電等企業如何減少對客戶的衝擊,並提振客戶信心?能彈性應變的組織有哪些共同特質、應變基因?

第十一章 相互替換,分散風險
第十二章 延後產製,提高彈性
第十三章 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第十四章 重點在客戶關係!
第十五章 企業的應變基因

第五部 以企業韌性,塑造競爭優勢

當組織強化對突發事故的應變力時,也塑造了能在激烈競爭下生存的企業文化。這種靈活因應任何變故的特質,不但能化危機為轉機,也提高了企業日常營運的彈性,因此更能在變幻莫測的全球市場上勝出!

第十六章 展望未來



推薦文

強化供應鏈彈性、讓危機變成商機

聯合通商電子商務董事長 薛文蔚

  在供應鏈領域這麼多年,難得看到一本內容扎實、案例豐富,深入探討供應鏈核心議題及企業心態的好書,《從危機中勝出》就是這樣一本書。

  過去,全球供應鏈管理的重點多半著眼於提高供應鏈效率、促進績效表現,將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心力聚焦於有效降低庫存、減少前置時間(lead time),把供應鏈管理的效能推展到極致。然而,在全球化的推波助瀾下,跨國企業的運作方式使原本單純的供應鏈不斷拉長,鏈條上的每一個環節都仰賴合約規範一一扣連起來,其中牽涉的合作夥伴之多、流程之長、文化之複雜、跨越國境之遙遠、涵蓋時區之廣,使其中每一個環節都充滿變數,危機四伏,也使這條綿長的供應鏈顯得脆弱異常。目前全球供應鏈已經演變成一個大型的協作體系,更如同一個組合繁複、龐大的魔術方塊,因此,無論是高科技製造業、或是零售流通業,在面對脈動速度不斷加快、複雜度不斷提升的全球市場,都迫切需要一個更全觀的解決之道,以便能在問題發生之時做出正確的因應決策,甚至提前準備、防患未然。

  本書的作者,現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運輸與運籌中心主任的薛飛教授,提出了供應鏈管理必須正視的兩個關鍵點,一是全球供應鏈無法避免的脆弱特性(Vulnerability),另一是企業如何強化快速回應市場危機的彈性。書中舉出諾基亞和易利信手機大廠的實例,具體說明了外在環境的小災難可能因為管理心態及企業文化的不同,而釀成「失之毫釐,差以千里」的大禍,甚至讓企業走向虧損、整併的嚴重後果。這些真實的產業經驗,殘酷卻又如暮鼓晨鐘般,闡明了企業的競合關係詭譎而多元。

  當今的全球供應鏈,需要一種全新的管理機制,而這種新的機制,必須建立在正確的企業DNA之上,合力形塑出一種「居安思危」的文化及管理心態,當這種管理氛圍深入企業內的每一個部門、每一個成員,才能使企業保有「永續競爭」的優勢,並從而產生企業間的協同綜效(Synergy)。面對未來物流、金流、資訊流全面整合的時代,企業文化的軟實力,將會是供應鏈管理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之一。

  從十多年來對於供應鏈產業的觀察,我發現許多企業在面對危機或異常狀況(Disruptions)時的處理心態可分成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看不到問題。第二階段:看到問題,但不承認決策有問題。第三階段:承認決策錯誤,但忽略錯誤決策背後的心態。第四階段:承認且自覺錯誤決策背後的心態。能夠具備第四階段的反省能力去承認錯誤且產生自覺的企業,其實非常不容易,因為心態的問題取決於企業的文化。

  當二○○○年美國新墨西哥州那一場無塵室火災發生後,諾基亞和易利信兩家公司在面對危機處理時最大的區別也在於此。一般人往往只看到自己所在意的問題,管理者更容易因為業務繁忙,而日漸遠離基層,無法在第一時間處理小意外的擴大及其後續可能帶來的危害。企業的大災難都是由一連串的小意外所累積加乘起來的,因此,不僅是管理者,所有企業組織的成員都必須培養迅速反應的能力,快速回應周遭發生的警訊,謙卑看待外在環境的風吹草動,調整企業文化,從而建立起公平協同(Fair Collaboration)的企業心態。

  在所有大型企業努力不懈地追尋卓越供應鏈(Supply Chain Excellence)的路途中,能夠保有彈性與韌性的關鍵DNA,才足以稱得上是有競爭力的企業。全球市場遍佈各種大大小小的危機,正好可以用來測試企業的體質,鍛鍊競爭優勢。本書提供許多寶貴的供應鏈管理策略和產業經驗,無論是提前偵測可能發生的危機、監控供應鏈的脆弱環節、以協同合作的方式分攤風險,或是提升同質化以打造供應鏈彈性,在在強調企業應變能力的提升,才是打擊企業潛在危機的不二法門。

  本書值得所有職場工作者細細研讀,相信必能從中學習到許多可以善加運用的供應鏈策略及正確態度。

導讀

災難與意外都需要從系統解決下手

台大商研所教授 郭瑞祥

  二○○九年的八月八日,連日的豪雨重創台灣的中南部,造成了極大的生命與財產損失,反應遲鈍的中央與地方,成為眾矢之的,人民多加指責救災過於緩慢。相較於之前的九二一地震,這次的指責更多,因為台灣每年都受困於土石流與颱風的侵襲,至今仍未有一套有效的回應策略。

  而在太平洋彼端的美國,九一一的恐怖攻擊與「卡崔娜」颶風的襲擊,也同樣重創了美國,而且更接連影響了世界的經濟與產業發展。因此,這十年間,當天災、意外、蓄意攻擊接連不斷出現在世界各地不同角落時,產業與政府的思維必需要有改變。

  過去在供應鏈與日常管理的活動中,強調「成本」與「效率」的同時,彈性(Flexibility)與敏捷(Agile)成為新的挑戰。系統的設計不再是單以常規流程為設計的基礎,如何快速回應小機率但大災難的事件,成為「危機管理」的第一步。本書的作者Yossi Sheffi教授任職於麻省理工學院,英文版多年前即已出書。如今中文版的出書不知是否巧合,在八八水災之後,台灣的產業與政府人士應痛定思痛,重新建構具快速回應的系統,本書也提供了許多可以參考之作法。

  本書第一部最重要的論點在於:了解高衝擊的災變和事故並不如想像那麼罕見。如果只是單看某個災變在某個地方發生的機率(如地震),那麼機率當然不高,但是整體來看,一家仰賴龐大而複雜的全球供應鏈來營運的公司,總是會不斷遭受某種變故衝擊。因此,公司應該把力氣放在供應鏈的設計上,建立能彈性應變的流程和公司文化上,以及評估各種災變的發生機率與可能衝擊,並投資在安全措施上。

  本書的第二部討論的重點是供應鏈管理。作者以很精簡的方式介紹了供應鏈的創新作法,諸如減少長鞭效應、增加預測準確性、彈性合約、多元委外、分攤風險、協同規畫等等。

  本書的第三、第四部則提出供應鏈如何面對高衝擊的事故,增加應變與彈性的具體作法。簡言之,公司可採用下列步驟來彌補本身的弱點:

一、擬定應變行動方案
二、評估自己的弱點或罩門
三、降低事故的可能性
四、協調安全措施
五、提撥備用設施
六、規劃靈活的供應鏈
七、投資於訓練和文化

  供應鏈管理強調的是系統內部的最佳化,協調合作殊為重要。過去在《第五項修練》書中所提到的「啤酒遊戲」所呈現的「長鞭效應」,經由產業的共同努力,已經有所改善。可惜大部份的企業與政府部門,對大規模事故的應變能力顯示在供應鏈的風險管理上,仍缺乏系統性的思考。許多年前的品質大師戴明博士即對系統的共同變異與特殊變異有極深入的解釋,我們常將偶發的事件歸類於「特殊變異」,因此從未提出系統的根本解。

  希望讀者在讀這本書時,也能省思我們所處的世界已經不再是過去的世界。當一次又一次的災害、意外發生在「世界是平的」各個角落時,也許更需要去深思如何建構一個具反應力、彈性、應變能力的系統,這也已經成為當務之急。否則的話,我們將仍束手無策地接受「天災」與「人患」的雙重後果。




其 他 著 作
1. 超限未來10大趨勢
2. 義大利紅頂商人:梅迪奇家族的金權傳奇
3. 光影交舞石頭記──建築師李伯斯金回憶錄
4. 從歷史看人物
5. 歌劇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