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魔法森林(《秘密花園》第二集,中文版獨家附贈32頁練習本)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博涉.奇變.陳丁奇(附DVD)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0207095
盧廷清
雄獅美術
2009年11月01日
200.00 元
HK$ 170
詳
細
資
料
* 叢書系列:美術家傳記叢書
* 規格:平裝 / 152頁 / 16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美術家傳記叢書
分
類
藝術設計
>
繪畫
>
畫家傳記/文集
同
類
書
推
薦
從巴黎左岸,到台東比西里岸:藝術家江賢二的故事
臺灣美術全集37:林惺嶽
藝術主宰者安格爾:〈荷馬禮贊〉、〈大宮女〉、〈路易十三的宣誓〉追求古典主義,復刻文藝復興,凌駕一切之上的是對拉斐爾的敬愛
文藝復興之神米開朗基羅:跨足繪畫、建築、詩歌,造就無數經典的傳奇天才,卻鑿不出理想的人生
寫實主義先驅米勒:〈拾穗〉、〈晚禱〉、〈牧羊女與羊群〉,生於土地安於土地,從大地母親身上汲取醇厚溫暖的力量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任道.澄懷:陳丁奇書法選集
書法鑑定——兼懷素〈自敘帖〉臨床診斷?}
內
容
簡
介
陳丁奇(1911-1994),幼年時期曾受私塾教育,奠定了良好的漢學詩文及隋唐楷法的基礎。就讀台南師範期間,又受日本教師悉心指導,得到有計劃與全面性的書法教育。
他一生博覽群籍,並從日本出版的書法論著中吸取新知;利用科學分析的方法,整理中國古代重要碑帖,從中得到創作的啟發。
不同於二十世紀中晚期台灣主流的傳統古典書風,陳丁奇重視筆法與墨法的創新,還有實驗性極強的浪漫書風,是他從不同的師授、不斷汲取新知,又反覆臨寫古代書法,求新求變,成就了他在書道上不凡的一生。
本書為陳丁奇傳記,除了介紹其生平,特闢「各體書法的成就」一節,依篆、隸、草、楷、行、少數字書,及文字畫為次序,說明陳丁奇各體畫法的成就。
作者簡介
盧廷清
1959年生,台灣省桃園縣人。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西畫組畢業、美術研究所碩士。
現任實踐大學專任副教授,台灣科技大學、東吳大學兼任副教授。
長期從事藝術史研究與油畫、書法創作。著有《臺靜農的書法藝術》、《沈鬱.勁拔.臺靜農》、《書藝珍品賞析—蘇軾》、《書藝珍品賞析—臺靜農》、《渡台碩彥 書海揚波》(與杜忠誥合著)等書法論著。
目
錄
I. 成長歲月 學書伴隨 1911-1925
全台第一華都
雙親指導下學習書法
漢學扎根
嘉義文士影響
II. 南師精進 傳授書藝 1926-1944
日師、台師與函授
書法社長
擔任公學校教師
開始教授書法
III台灣光復 校長經歷 1945-1962
自澳門返台
毛筆研發
艱辛的山地室視導員
調任頻繁的校長
IV.玄風道館 書藝薪傳 1963-1976
擔任玄風館書道部講師
指導嘉義師專書法研究社
台日書法交流
V. 退而不休 精研創新 1977-1984
玄風《書道》月刊
積極參與書法交流活動
子媳皆學書有成
老拳師腰布巾的譬喻
VI. 書藝大成 桃李傳揚 1985-1994
第一次個展
各體書法的成就
整理書學
身後事與書藝傳揚
尾聲
【附錄】生平年表、參考書目
序
前言
展讀台灣美術長卷
古今中外任何偉大文明,莫不產生於博雅恢弘的心胸氣度。漢唐盛世的長安古都,明治維新的江戶風範,流光泛彩的巴黎花都,民族熔爐的紐約大城;在在說明,一個能夠包容世界,放眼天下的文化體質,是如何在接受各種「非我族類」的滋養陶育下,內化為自身的文明基質。
今天,二○○九年的台灣,一方面經歷政經風暴、金融海嘯、天災流感的侵襲,另一方面卻又勇猛地展現種種應變靈活的生命力。在八八水災前後兩個月內,高雄世運會與台北聽奧會,向世界呼喚屬於台灣的美麗與獨特。以「布袋戲」、「電音三太子」、「優人神鼓」、「本土音樂」、「辦桌」、「廟會」、「點天燈」種種台式在地的繽紛絢麗,展開一系列令世人注目的台灣文化嘉年華。
同樣地,翻開六十本美術家傳記叢書,「自主」與「開放」的編輯精神已成為本套書的核心意義。不只在包容異己,它更立足於自我意識的覺醒與自我價值的書寫,透過對其他文化的尊重理解,進而確立本土意識的主體意涵。因此,系統的整理、組織屬於台灣美術文化的寶貴資產,乃成為刻不容緩的永續議題。
文建會與雄獅美術合作出版的【美術家傳記叢書】,即在此一概念上,延伸到了今日的第六階段。畫家陳植棋、劉錦堂、李仲生、呂基正、丁學洙,雕刻家蒲添生,書法家陳丁奇,素人美術家吳李玉哥與林淵,以及日籍畫家鹽月桃甫的入選,皆是肯定其對台灣美術文化的貢獻。無論本土、異籍,在地或他方,只要以台灣為創作情感,或創作心靈以台灣為依歸者,都是台灣美術文化的薪傳火種。本階段,我們更首度推出美術家光碟片,十本新書皆隨書贈送一片光碟,盼有助美育的普及與年輕一代閱讀的興趣。
由一九九二年開始,歷經十七年,【美術家傳記叢書】由早期「深耕美育」文化襟懷出發,走到今天「兼容並蓄」的自主開放,盼未來走向「有容乃大」的文明燦爛。經由多位學者專家、作者與編者的共同努力,一位一位美術人物傳記的接續出版,可望為台灣的未來,留下一張可遠可長,光輝壯麗的「台灣美術長卷」。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