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亞洲教父:透視香港與東南亞的金權遊戲

亞洲教父:透視香港與東南亞的金權遊戲

庫存=1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9789862410981
劉盈君
天下雜誌
2010年1月19日
117.00  元
HK$ 99.45  







* 叢書系列:天下財經
* 規格:平裝 / 288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天下財經


商業理財 > 傳記 > 人物傳記















  透視香港與東南亞教父級的金權遊戲

  東亞整合在即,亞半球的世紀已隱然成形。

  前進新亞洲,就先從認識神祕的教父級大亨們開始。

  左手掌錢、右手握權的李嘉誠、何鴻燊、陳永裁……怎麼崛起?

  經歷亞洲風暴,且看這些大亨如何安度危機,繼續在當地政界呼風喚雨?

  亞洲的文化、創業精神和經濟情勢一向充滿了神祕與複雜性。

  整個香港和東南亞的經濟實際上只由四十到五十個家族所主導。這些家族的經營事業跨足銀行業、地產業、船運業、糖業、博弈業到伐木業。巔峰時期,全世界最富有的二十五個家族中,來自東南亞的家族就佔了八個。

  本書帶大家一覽亞洲商業大亨們的世界。包括香港首富李嘉誠;賭場大亨、也是十七名子女的父親何鴻燊;馬來西亞雲頂高原遊樂區創始人林梧桐;印尼的幾位銀行家,以及由工友變成菲律賓菸業大亨的陳永裁。

  透過這些神祕且迷人的大亨生活背後,作者周博深入探討這個擁有五億人口區域當中的經濟和政治問題,帶領讀者了解巨亨們何以對當地經濟造成影響,如何度過亞洲金融危機,同時揭露隱藏在權力、與巨大財富背後的種種驚人事實。

作者簡介

周博 Joe Studwell

  資深中國事務觀察家,在歐亞各地擔任自由撰述、經濟學家及媒體主持人長達十年,作品散見《經濟學人》、《經濟學人情報中心》、《觀察家雜誌》、《亞洲商業誌》。1991年至2000年間常駐香港及北京。著有《中國熱》(The China Dream)。

譯者簡介

劉盈君

  台灣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美國密蘇里新聞學院廣告傳播碩士。曾在美國、中國和台灣多家廣告公司任職。是個十足的生活冒險家,熱愛周遊列國,體驗文化和享受人生。目前從事創意思考與人際溝通教育訓練工作,將生活創意與品味的推廣視為終生志業。



第一部 往昔教父
1. 故事背景

第二部 戰後教父
2. 融入角色
3. 掌握核心現金流
4. 奴才與走狗
5. 銀行與私人金庫 

第三部 今日教父:捍衛珍貴的成果
6. 狂喜的代價
7. 愚蠢的政治



推薦序
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系主任
宋鎮照

  在我教授政治經濟學與東南亞政經專題的十八年中,一直都是從宏觀的政經結構與歷史面來思考,也習慣從國家政府與政策的觀點來分析亞洲的產業、投資與貿易發展。

  當我有機會讀到《亞洲教父》這本書時,便深深地被此書吸引著。作者周博(Joe Studwell)從微觀的巨商個體出發,將巨商們的發展經驗連結到當時的政經結構與歷史背景。透過描述亞洲鉅亨教父的方式,娓娓道出其與整個歷史政經進程之關係。這種以巨商為主要研究載體,來檢視大規模的經濟和政治議題,作者稱之為「結構性分析手法」。不僅開啟另一扇研究東南亞與華商之門,也帶領讀者進入東南亞大華商企業經營世界。有如回到時光隧道,幫助讀者了解東南亞政治與經濟的時代背景變遷。

  作者的論述有條不紊且層次分明,深入亞洲大亨們的家族企業發展世界,包括香港首富李嘉誠、賭場大亨何鴻燊、馬來西亞雲頂高原遊樂區創始人林梧桐、印尼的幾位銀行如家林紹良,以及菲律賓菸業大亨陳永裁、食品業的許寰哥等。這些家族的經營事業跨足銀行業、地產業、船運業、糖業、菸業、博弈業、娛樂業到伐木業。書中以教父們的發跡和經營史為經,佐以東南亞政經結構和殖民經驗為緯,配合當時世界資本主義體系的變遷與發展動力,讓讀者宛如親歷巨商們活生生的創業過程。

  本書主要針對五個東南亞國家與香港的華商巨亨為脈絡主軸,跳脫以往被限制於針對一至兩個國家加以研究的困境。書中詳述六個亞洲教父的家族企業發跡個案,跨越區域的屏障,整合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歷史、企業、族群、宗教、移民、家族等多元視角與面相,來串連教父們的政經網絡、竹網關係與特殊歷史背景的共同現象,襯托出亞洲教父在東南亞政經發展上的關鍵角色。

  作者巧妙運用其高度敏感的觀察力、思考邏輯和歷史動脈,精準勾勒出具有說服力的解釋,尤其是反映出這些強而有力的家長制度與男性在家族中的主導力量,以及對其冷漠和神祕感,在移民的寄生性格與優秀人種之間的浪漫與矛盾衝擊描述,正是本書最精采和讓人流連忘返的地方,彷彿提出另一種亞洲教父演義傳奇,當然也刺破了不是華人都是天生商人的神話,而是歷史事實與時代政治背景影響的產物。

  基本上,全書羅織著三個主軸議題的處理:亞洲鉅商們如何成為東南亞經濟的主導者?他們對整個地區整體經濟發展的貢獻又為何?在亞洲金融風暴的衝擊下,教父們並沒有一蹶不振,反而大都還能保持原有強大勢力,其原因又是什麼?作者從十七、八世紀的西方殖民主義統治,形成殖民統治者、本土政治菁英、和非本土巨商的三角政經關係,以及在後殖民時期的三角關係演變,讓華商有機會累積更多的資本:同時還拉回到亞洲金融危機後的調整、挑戰和發展,相當不容易,也具有解釋上的創意。以研究亞洲商業教父出發,並結合歷史與政經結構,讓讀者對東南亞的政經發展一覽無遺。內容這麼精采緊湊、分析這麼犀利、觀點這麼精闢、論述這麼有見地的一本書,簡直寫活了東南亞,肯定會成為我上課時的一本教科書。

導讀

  本書描寫的是一小群非常富有的人的故事──那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興起,並主導他們所在地區國內經濟的東南亞億萬富翁。書中將東南亞定義為「東南亞國家聯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簡稱ASEAN)的五個原始會員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尼和菲律賓,加上因地處中國大陸邊緣,傳統以來視其自身利益需求而被稱為「大中華區」一部分,或成為東南亞地區一部分的香港。

  這六個主體都有它們區域獨特的經濟發展狀況,因而造就了1993年世界銀行(World Bank)所稱的「東南亞奇蹟」。另外五個國家,包括越南、柬埔寨、寮國、緬甸和汶萊也稱自己為東南亞國家,但是這幾個國家經濟產出的總和連半個新加坡(其總人口數為四百萬)都不及,因此在本書中不會特別加以討論。

  在一本書中企圖用一個主題來同時探討五、六個國家的情況並不多見,大多學者都僅針對一到兩個國家加以研究,也有一些作者嘗試在不同章節裡分別探討不同的國家。在各個國家之間差異如此巨大的區域研究中,定下這樣的限制是有一定好處的。然而本書採用了跨越整個區域的廣泛探討,因為作者想強調的是,這六個國家之間有一個共同的強大的主題將之聯繫起來,其中最重要的是它們都有由政治和經濟力量之間非常特殊關係形成的相似歷史背景。這些歷史和結構上的類似之處及其造成的深遠極為影響,一直以來卻被通常只專注在單一國家研究的學術界和新聞界低估,也沒有被深入足夠的報導。而東南亞地區的商業鉅亨們確實值得深入研究,因為他們是由一個特殊的環境和背景造就成的共同現象。

   1996年,也就是使東南亞經濟大逆轉的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前一年,《富比士》雜誌(Forbes)在其公布年度最富有個人排行榜上,東南亞地區商業鉅亨在排行榜前二十五名中佔了八位,在前五十名中則佔了十三位。對整個地區所有經濟產出加起來都無法超過一個全球五百強私營企業的東南亞而言,其首富人數卻在全世界最富有的二十五人中佔了超過三分之一。這些人就是亞洲教父的先鋒,每位名下都有超過四十億美元的資產,其中包括了李嘉誠、郭鶴年(Robert Kwok)、謝國民(Dhanin Chearavanont)、林紹良(Liem Sioe Liong)、鄭周敏(Tan Yu)、郭令明(Kwek Leng Beng),以及一群擁有十億到三十億美元資產的商業鉅亨。

  在一個每個月有五百美元收入就算不錯的地區,這些極為有錢的鉅商們似乎形成了一個令人尷尬的強烈對比。

  ★這些神祕鉅商們是如何成為東南亞經濟的主導者?

  ★他們對地區整體經濟發展的貢獻為何?

  ★更重要的是,在很多觀察家認為亞洲金融風暴主要就是因這些鉅商為中心而起,所以推論在如此巨大衝擊之後他們必將一蹶不振,但在金融風暴過後他們卻大都還是保持原有強大勢力的原因是什麼?

  他們的財富實力並沒有因金融風暴的打擊而受到影響,我們看到其中有些鉅商甚至變得前所未有的鞏固和強大,只有少數最弱的成員被企業巨額負債擊跨,而在危機中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本書的主要目的就在為以上三個問題的答案尋找解答。




其 他 著 作
1. 跟著第一夫人學品味:品味用錢買不到,但可以學習
2. 創意沒什麼大不了:16種創意聯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