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現代文學精選集:詩

現代文學精選集:詩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0210057
柯慶明/主編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09年12月01日
117.00  元
HK$ 117  






* 叢書系列:現代主義文學論叢
* 規格:精裝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現代主義文學論叢


[ 尚未分類 ]








  現代主義潮流始於一九五○年代的詩界,《現代文學》雜誌為其推波助瀾,並形成六○年代的「現代主義」時期,影響臺灣文壇甚為深遠。一九六○年由臺大外文系學生白先勇、王文興、歐陽子、陳若曦等人創刊之《現代文學》雜誌不僅提供學子、作家一個發表文學創作、文化抱負的園地,更藉由作家筆耕創作或譯介西方文學思潮與創作,為臺灣文壇帶來一番新風貌與深遠影響。選集中作者有現今日後極為知名之文學作家之處女作,亦有鮮為人所識者,但其作品均為臺灣文壇留下精彩與啟發的一頁。

作者簡介

柯慶明

  筆名黑野,臺灣南投人。臺灣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臺灣大學出版中心主任、臺文所所長、文學院副院長,美國哈佛大學燕京社研究員,日本京都大學文學部招聘教授,現任臺灣大學中文系.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著有論述集《文學美綜論》、《中國文學的美感》、《臺灣現代文學的視野》;詩集《清唱》;散文集《出發》、《靜思手札》、《省思札記》、《昔往的輝光》等。


序一 奇花異草─《現代文學》精選集序 白先勇
序  《現代文學》精選集序 柯慶明

坐看雲起時 余光中
除夕 夏 菁
五月之立  戴 天
微醺 向 明
水曜日  阮 囊
林木止處  敻 虹
五陵少年  余光中
膜拜 方 莘
星網 荊 棘
水湳 葉 珊
水手的哲學 覃子豪
風起的時候 葉 珊
圓通寺(其三)  余光中
邊界酒店 鄭愁予
霧  陳千武
春.囚  杜國清
喪樂 黃 用
蛙鳴 杜國清
晚春之夜 陳千武
邊界 辛 鬱
插曲 辛 鬱
南太武山 辛 鬱
河想(第一首)  葉維廉
風  杜國清
樹  杜國清
雲  杜國清
候鳥 杜國清
某日 錦 連
無言歌:水仙  方 莘
前夜 曠中玉
囚  周夢蝶
外外集  洛 夫
雨夜 白 萩
珊瑚礁  杜若洲
墜樓者  杜若洲
石門 施善繼
月方方  施善繼
我開始憎恨 非 馬
你是那風 非 馬
棄題 敻 虹
枕著你涼滑的臂彎 王憲陽
Sundays and Cybele  潛 石
灰鴿子  余光中
暖暖的旅程 葉維廉
陌生的顏面 辛 鬱
無調歌  辛 鬱
哭牆──為六日戰爭而寫 夏 菁
朋友死去的感覺  黑 野
單調的鼓聲 王憲陽
湖濱陽臺的黃昏  鍾 玲
致陌地生城的瑪姬 鍾 玲
回首,皆空  淡 瑩
聞雷 周夢蝶
蛻──兼謝伊弟  周夢蝶
渡河的人 藍 菱
致阿保里奈 溫健騮
預言 葉 珊
花箋 葉 珊
變奏 葉 珊
雨意 葉 珊
劫 後的天空  方 艮
一株自己 向 明
旱夏之歌 蓉 子
彈片.TRON的斷腿  羅 門
紅綠燈.車與圓環 羅 門
街心 商 略
墓園之春 梅 新
歌  梅 新
一瞥 淡 瑩
擺渡上  洪素麗
蛾  白 萩
胚芽 白 萩
酒壺二題 葉 珊
蓮  梅 新
罌粟 商 略
河岸 商 略
橘子 劉延湘
櫻桃 阮 囊
雨樹 商 略
窗  翱 翱
歌者 蘇紹連
焚  周夢蝶
長夜之旅 景 翔
思鄉曲兩首 商 禽
月亮和老鄉 商 禽
匹茨堡  商 禽
秒擊 阮 囊
豹  阮 囊
事件 白 萩
夜雨 白 萩
天天是  白 萩
最後的微明──給幾位製作電影的朋友 葉維廉
黃犬 管 管
鬼臉 管 管
迴旋的燈屋 羅 門
海望 羅 門
初夜 羅 門
即興曲:書 張 默
絕響 羊子喬
季節症  羊子喬
招手 高大鵬
看花 高大鵬
戀人 高大鵬
燉肉記──浮生記之十四  羅 青
炒菜記  羅 青
未名事件 林 梵
索然種種 鴻 鴻
茶與同情 蓉 子
無病之吟 洛 夫
扇子 洛 夫
樹的雄辯 洛 夫
死亡的邀請  鄭?明
惡夢——向孩子說   吳 晟
真相 鄭(火冏)明
山羊兩首 非 馬
醫生的誓言  渡 也
願   蔣 勳
輪迴 翱 翱
手腳兩題 林 梵




奇花異草─《現代文學》精選集序 白先勇

  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出版的這一套《現代文學精選集》是從兩個階段的《現代文學》雜誌精選出來的作品,由臺大中文系柯慶明教授主編成集。小說三冊共五十篇,散文一冊四十三篇,詩一冊一百二十四首。《現代文學》第一個階段是從一九六○年到一九七三年,共五十一期,中間停刊三年;第二個階段從一九七七年復刊到一九八四年結束,出版二十二期。前期五十一期《現代文學》已經產生過幾個選本,但後期二十二期的作品則從來未輯成選集。其實後期的《現代文學》也曾登載不少好文章,值得編入集內。

  我看到這套選集的目錄,首先令我吃驚的是這些作品發表的年代竟如此的遙遠,有的竟在近半世紀、四十多年、三十多年以前。而這些小說、詩、散文的背後故事,我卻記得清清楚楚,恍如昨日。一九六○年三月創刊號選了三篇,我們外文系的學姊叢甦當時從美國西雅圖寄回來〈盲獵─聽來的故事〉一則,文風類似卡夫卡式寓言。那一期我們正好出〈卡夫卡專輯〉,十分點題,大家士氣大振。余光中的〈坐看雲起時〉是王文興去討來的,第一期我們極需余光中的詩撐場面。我記得那天王文興拿到余光中謄寫得整整齊齊的詩稿,喜形於色。同期還有白黎的〈玉卿嫂〉,因為第一期小說稿不夠,我只好用不同的筆名寫了兩篇。這些都是快五十年前的往事了。

  選集中王禎和的〈鬼?北風?人〉、施叔青的〈壁虎〉、李黎的〈譚教授的一天〉,這些小說是三位日後大名鼎鼎的作家初登文壇的處女作,個個出手不凡。小說選集中有多篇被其他選本一選再選的名篇:〈鐵漿〉─朱西甯、〈將軍族〉─陳映真、〈草原底盛夏〉─王文興、〈最後一節課〉─歐陽子、〈會場現形記〉─於梨華、〈甘庚伯的黃昏〉─黃春明、〈辭鄉〉─林懷民、《鹿城故事》─李昂、〈漁仔寮案件〉 ─宋澤萊、〈海鷗〉─馬森、〈人人需要秦德夫〉─黃凡。主編大概認為名篇就是名篇,選過多次還應該再選。有的作家改了行,拍電影、跳舞去了:張毅、姚樹華、林懷民。有好幾位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朱西甯、王禎和、吉錚、子于、洪醒夫、唐文標、王敬羲、梅新。

  看看詩選集的名單,有意思的是當年臺灣有名的幾個詩社,「藍星」、「創世紀」、「笠」、「星座」,各宗各派的詩林高手統統上榜入選,這也足見《現代文學》當年是完全開放的,大家不分彼此,在同一個文學園地裡各自耕耘,在這份發不出稿費的雜誌上寫文章,竟也其樂融融。那是一個有文學理想、有文化抱負的年代。

  時間恐怕還是測試一篇文學作品好壞的最後標準吧。過了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如果一篇小說、一首詩、一則散文,還能夠像一些常青草木,仍舊屹立不墜、而且欣欣向榮,那麼時間的考驗便初步通過了。我看這部《現代文學精選集》裡就有好些奇花異草,直到今日,仍在盛開。

  主編柯慶明教授,他本人不但曾擔任過《現代文學》的編輯,而且長時間還是撰稿人。他對這本雜誌歷史的來龍去脈以及時代背景比誰都清楚。他編的選集應該能夠充分展示《現代文學》的精神及內涵。

  臺灣大學出版中心編輯戴妙如女士為這部選集花了驚人的心血,二位助理陳盈廷、吳函豫也費了很多工夫,特此感謝。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