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改造老房子,完成一輩子的夢想.家

改造老房子,完成一輩子的夢想.家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285486
林黛羚
商周出版
2010年3月12日
133.00  元
HK$ 113.05  






* 叢書系列:做自己的建築師
* 規格:平裝 / 272頁 / 17*22cm / 普級 / 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做自己的建築師


藝術設計 > 建築 > 各式建築 > 民屋/住宅建築








再生利用|藝術修復|自然材料|生態住家
中古公寓、透天、獨棟、古厝、三合院的綠色變身改造!

採光、通風、有機的家──綠色版〔超級全能住宅改造王〕
老屋體檢、健康變身 用無毒建材改造家屋
自然空調、平價省能 為舊屋找尋新的機能

  ◎一次收錄中古公寓、透天厝、獨棟住宅、古厝、三合院的綠色變身改造,堪稱綠色版【超級全能住宅改造王】!

  ◎改造屋主 Know-How分享:除了真實動人的關於家的故事外,每位屋主更不吝分享改造過程中學得的種種知識及經驗傳遞:手作家具、自行施作地板、施工步驟、節能方法、綠化實踐技巧……

  各類工班推薦:由所有受訪案例屋主,推薦自家合作的優良木工、鐵工、泥作、板模、營造、水電、防水、古蹟修復等工班,省去改造房子新手找尋可信賴工班的耗時作業。

  ◎引介被動式節能屋(Passive House)的台灣實例:節能減碳已是世界趨勢,1988年由瑞典及德國專家首先提出概念、接著在德國實踐蓋出的「被動式節能屋」(Passive House),強調透過設計及建材,利用極小的耗能就能維持住宅舒適度,不用空調冷氣就能實現冬暖夏涼。本書特別收錄由台大城鄉所教授共同參與的台中龍井住宅案,便是將長期受海風侵襲、冬冷夏熱的老住宅改造成採光、通風、隔熱、保溫的被動式節能宅!

  ◎特別收錄:由各類專家現身說法,讓老屋一樣住得舒適!

  .古早厝修復術:親訪修復過大雄寶殿、三峽老街、花蓮酒廠、行天宮等超過五十多個古蹟的資深專家,教您如何整修、清洗牆面、刮漆、維護等。

  .公寓透天防水術:親訪十五年防水經驗的專家,教您老公寓及老透天的防水處理。

  .老屋補強術:親訪十多年補強經驗的結構技師,認識何謂「鋼板斜撐補強」與「碳纖維補強」工法。

  .讓房子深呼吸:親訪都市住宅換氣專家,教您看懂「人體舒適範圍圖」,運用通風與換氣帶來住居的舒適。

  ◎再訪蓋綠色的房子:「做自己的建築師」系列第一本《蓋綠色的房子》屋主最新動態!有人繼續尋地蓋房子、有人再次實踐綠色有機把舊屋改造得更節能……

  目前約近一半人口居住在都市中,都市住宅又以公寓、大樓及透天厝佔大部份,市郊及衛星城市則有獨棟社區圍繞在旁。而這些人居住的房屋屋齡許多都超過二十年,因此亟須被調整體質、更新維修。

  除了住在都市享受便利生活機能外,也有愈來愈多人找尋古早厝,在大片陽光射入的三合院裡,重新營造自己一輩子的家。然而老厝多年未整修早顯疲態,選擇整棟拆除重建也許最省事,但留下老屋重新維修換裝,雖然可能花下更多心力,卻是人們選擇住老厝的最根本動力!

  從頹敗陳舊巧手,大變身為舒適新穎,夢想的實現,正是住宅改造最吸引人之處。改造房子時,屋主最關心的即為理想中的家屋樣貌為何?如何用平價方式進行改造?如何讓工程更順利?如何讓居住環境更舒服更適合人居?以及現代人最新的關注需求:如何把綠色引進住宅中讓生活更省能環保?

  另外,愈來愈多人選擇自己發包工程,因之改造進行前補足知識、取得資訊更為重要;而即使選擇交由建築師設計師配合,屋主若也能共同參與,將能在最有效率的方式下使結果更符合自己的需求。

  在前述初衷下,作者林黛羚繼前作《蓋綠色的房子》後,再次遍尋台灣從南至北、由東至西的改造屋實例。而故事發生的起點,正是改造開始的契機,每一位屋主的心中總有一個關於「理想家屋」的想望面貌,藉著這份圓夢動力,實踐了每個人一輩子的夢想.家!

作者簡介

林黛羚 住的研究者

  豐原人,現居竹北。東海景觀建築系,曾跟隨系上到法、德、瑞、日參觀各景觀與建築作品,畢業後曾任旅遊雜誌與居家雜誌採訪編輯。

  著有:《改造老房子》(商周出版2010.03)、《蓋綠色的房子》(商周出版2009.08)及《蓋自己的房子1》(麥浩斯2007.12)等書,持續尋找、記錄友善生活的居住態度與生活創意,待零用錢存夠,要找到一塊有老房子的地,用所學到的設計方式來改造。

◆部落格:alingling.blogspot.com
◆信箱:aling.home@gmail.com


Part I:換裝,讓房子深呼吸!

01台南縣 透天厝
結構技師之愛的結構遊戲

台南大馬路旁緊臨兩間房子,一間是阿賢自宅、一間是母親的家,兩間房子都由阿賢先後改造。改造是出於結構技師對結構的熱愛、邊玩邊改的成就感……

02 台南市 連棟透天
悄然蛻變、入世獨立的房子

人與房子,維持著巧妙的平衡。就像蹺蹺板兩端,當房子很大聲時,人也許會變得拘謹迷惘;當房子如湖水般靜中帶澈,人就像優游其中的魚,自在滿足。

03台南玉井 連棟透天
擺脫老透天的辛酸格局

趁改造三十歲老透天,將自己年老行動不便的需求一併考慮。而保留部分舊有的、局部更新,不但節省經費,又不至於有老房子「瞬間消失」的悵然感!

04台南市 連棟透天
從小庭院開始蔓延原木之美

勤儉一家在「不舒適但堪用」與「花小錢讓家變舒服」兩者間拉鋸,最後決定從後院開始到客廳、廚房,以實木作為主要素材,營造充滿手感的一樓空間。

05 花蓮縣 連棟透天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放手吧……

屋主面對喪子、外遇及債務三大打擊,但她把無法挽回的不幸看成禮物,買下老房子,用過往老件及充滿生命的綠意,重新建構屬於自己與孩子的家。

06台東市 連棟透天
零耗能調節器 告別溼氣與反潮困擾

改造前帶著孩子一同去德國取經,為後院設計不需要能源的石頭、土壤、空心磚調節溼度的工法,搭配自行想出來的透氣屋脊,讓家四季都保持舒適溼度!

07台北市 連棟透天
從灰巷到綠徑 家門到社區的綠色漣漪

才剛遷入此處的屋出率先出資將整條巷弄綠化,鄰居們心裡的綠地被喚醒,紛紛共同維護、美化。現在他們的家是媲美歐洲古城巷弄的綠色小徑!

08 花蓮新城 獨棟住宅
是新是舊是真還是夢的童話屋

對汎淩而言,幸福不是無事一身輕,而是建構出腦海中不斷冒出的新靈感。雖然因為房子而負債中,但她毫不猶豫地說:「幸福是自己創造的」!

09台東池上 獨棟住宅
33歲開始, 面對自己、開心生活

故事主角是個勇敢黑狗兄,開始第一份工作就期待早日回鄉的人生計畫,積極累積社區營造經驗,同時身兼農民、民宿主人、社區營造與傳道等多重角色。

10南投竹山  獨棟住宅
結廬在人境,日日是好日

自許為現代陶淵明的林吉郎老師,透過生活、改造後的房子與土地,持續實踐著「耕•讀」哲學。

11台中龍井 合院
被動式節能屋(Passive House)實踐宅

它是棟被動式設計實踐宅,結合專家理念、屋主專業及六兄弟孝心。針對環境氣候、機能、科學、家族鄰里等綜合思考的好宅,且過程由全家人共同參與。

12雲林縣 合院街屋
夾縫中甦醒,悄悄地燦爛著!

位於鬧區的老合院被十二間房子緊緊包圍、昏睡著。新主人找到伯樂,透過現代工法,保留它的美與初衷,繼續陪伴新家庭、享受大隱隱於市的燦爛時光。

13台南市 三合院
曾經老過的新古厝

年逾一甲子的老厝透過專家及老師傅的用心和手藝,讓房子保有同樣老靈魂,卻回到二十歲體格,搭配永續經營利用,讓房子與家的故事,繼續說下去……

14台南大內 古早厝
革命尚未成功,需要從「心」努力!

兩年前毫不知情買下毒區土地,但他始終對土地下不了毒手,因此他家也成為惡蟲惡草的快樂天堂,但主角對土地的保護與堅持仍值得欽佩……

15台北市 公寓
一切都是為了愛 百萬級柯基豪宅

尚未擁有自己房子前,只好把摸摸留在工作室。每次回家都要和牠抱頭痛哭、難捨難分。現在摸摸和摸妞是房子的老大,可以盡情享受主人呵護!

16台北市 公寓
你眼睛所看到的,沒一個是「新」的!

堅持要用舊家具並不容易,好搭、堪使用的舊家具更難尋覓,可是他總得意對訪客說:「在我家,你眼睛所看到的任何家具及家飾,沒有一樣是新的!」

17 台北市 公寓
等了30年 老公寓終於不寂寞

雖然沒有錢,但有心豐富老房子的雅蘭,只好自己做家具,不但大幅壓低成本,又可以依照自己要的來做,前後花了一年的時間,終於達成家具DIY的目標!

18高雄市 公寓
老公寓裡的春天,晏如也

陽光灑在字跡轉印的《五柳先生傳》玻璃拉門上,我們聽著買下老公寓、改造房子、微幅修改到完工的故事,每一個階段都是精彩的旅程。

19高雄市 電梯大樓
21樓的渡假Villa

運用布料、戶外磚、木雕板、厚實木料及拾得的百葉窗自行DIY,改造老屋,結合峇里島原木空間與自己喜歡的布置風格,創造出專屬自己的渡假感家屋。

Part II:老屋體檢、健康變身!

.古早厝修復術:整修、清洗牆面、剝/刮漆、平日維護
.公寓透天防水術:老公寓及老透天的防水處理
.老屋補強術:「鋼板斜撐補強」與「碳纖維補強」工法
.讓房子深呼吸:透過通風與換氣帶來住居的舒適

再訪蓋綠色的房子!


前言

老吾老以及房子之老

  我第一次被老房子吸引,是透過觸摸。

  大學時,跟著老師同學去德國、瑞士、法國尋訪景觀及建築作品,老師挑選的作品,有些是在鄉下的古鎮裡,在那裡巷弄所營造出來的狹長空間感是從未體驗過的,在現場我當下被震懾了。一百多歲民宅,牆是一塊塊的大石塊堆砌起來,門是高大木頭,厚實、表面沒有上漆而風化,而門把及門扣都是銅或鐵製,一樣厚重。

  我緩而重地撫摸石牆,然後木門、門把,許久,整個手掌沾滿灰塵。但這觸感,好像喚起了什麼?說不上來。那是第一次對老房子產生好感。

  國內的老房子種類,第一個讓我想到的是三合院,我很佩服能夠成功改造三合院的屋主,因為老古厝通常會出現白蟻、漏水、裂縫、屋頂坍塌等問題,不住在裡面的人,是無法體會那種困擾的,更遑論要充分改造、再住進去了。一般人早就放棄搬離、或拆毀重建了。

  然而你可曾想過,不論是三合院或其他房子,只要曾經是自己的「家」,一旦被拆光,隨便重新蓋一個沒有經過構思的制式洋房,空間感或語彙沒有被接續,表面上好像破厝變豪宅,但其實已經與過去產生斷層,過往的生活難以再被憶起。有些人可能不感痛癢,但有的人會因此產生失落感。殊不知,即使是拆掉重蓋,你一樣可以延續之前的語彙、相同地方留下天井之類,透過一些小地方跟過去的故事試圖連結起來。

  說到故事,老房子的故事可多了,有人是為了三棵大樹;有人是想擺脫獨門獨戶的電梯大樓、投入鄰居社區的親切懷抱;有人是人生受到重擊;有人是要延續家族文化資產;也有人住進老房子夢想破滅……不過請讀者讀到那篇時,內心送個祝福與鼓舞給屋主吧!

  在書中所談到的老房子,包括國內幾種常見屋型,從都市的老公寓及大樓、城鎮的連棟透天到鄉下的三合院與古厝,書中每位屋主他們的創意與經驗,不論是要改造、重建或新建,也都十分適合提供參考。他們擺脫制式的裝潢形式,將自己的know-how和需求融入改造大計,特色主要可以分為六大類:

1. 新舊交接的設計

  加建新樓層、或房子後段加長、或兩者都增加,這樣的狀況以連棟透天居多,屋主多使用鋼骨、輕鋼構來與原屋相接,可以趁著這時候,將光線、通風、防止西曬等狀況也考量進去。

2. 活用被動式設計

  若一間房子在改造或建蓋的時候,就把完整的被動式設計也納入思考,完工之後不必花錢、或花少錢就可以享有舒適生活,這些舒適元素包括適合人的溫度、溼度、通風、空氣品質、採光及音量。

  被動式設計(Passive Design),是指用被動的手法來節能或運用天然能源。台大城鄉所劉可強教授舉了一個簡單例子來說明:在日夜溫差大的地區,白天陽光很強、晚上很冷,那麼就把房子有陽光直射的那面牆蓋得厚一點,這樣白天時可以阻擋熱、晚上牆面會開始散熱,室內也較溫暖。

  「透過厚牆來隔熱或散熱」是免錢的,不必再支付電費使用空調或電熱器調整溫度;也比太陽能面板吸收太陽能之後、轉換成電力,再把電力傳到電熱器來得有效率。

  被動式設計的應用,是在新蓋或改造房子的過程中,針對基地的氣候與環境狀況,用設計手法來決定新房子座向與配置、調整老房子空間配置及局部結構體,以最低的成本及污染,創造最大值的舒適度。本書中台東王宅及台中龍井紀宅都有十分精彩的構思。

3. 老屋結構補強

  地震還是不能小覷,超過六十歲以上的三合院、古厝,很多都是純磚造,在沒有地基跟樑柱系統的狀況下,要怎麼補強也是屋主所面臨到的問題之一,書中雲林永和堂便是一例。

4. 舊料再利用

  老房子的木料品質種類通常都很不錯,拆下來之後,當然不能直接再用,必須檢查蛀蝕程度或堅固性,經過處理之後就可以再利用,省下不少錢。有些舊料則利用於裝飾或基本機能,例如台東文軒用紡織廠的舊桁架來增建二、三樓;高雄孟曲拿木梯子來當書架;花蓮阿敏拿洗衣機滾筒來當吊燈。

5. 以裝置取代裝潢

  當老公寓格局還算OK,屋主本身也不太傾向裝潢時,用裝置的方式搭配局部的小裝潢、甚至完全沒有裝潢,讓家裡更有屋主自我的個性。例如台北朝宇僅靠收藏的家具、收納櫃及燈具,不但滿足生活的需求,也讓自己的家超有個性;台北雅蘭則因為裝潢報價太高,決定自己DIY木作,書架、餐桌、收納櫃、椅子等都自己做,只花費木頭材料錢,空間也變得有質感。

6. 原貌修復與緩老化

  修復與改造的不同之處,在於修復要恢復成原本的樣子,而改造則保留房子本體,內裝則依之後需求而調整。這種狀況通常發生在留有字畫或雕刻作品的古早厝,後代子孫捨不得拆掉或改造,基於某種紀念或文化價值想要予以保存。本書中的歐家古厝便是一例。

  透過書中多樣的案例,我也整理出許多值得學習、或是很有趣的施工過程,通常都是從上百張的照片中慢慢挑出來(歐家古厝則有上千張),因為我覺得有時候完工後的房子,很難只靠完工照片及文字敘述就知道它的原理或改造的關鍵手法,像是台東王聖銘家裡的屋頂,如果沒有展示出他的C型鋼打孔,就很難理解屋脊為什麼既可通風、又不用怕雨水滲進來了。

  另外,因為突然很想自己動手畫畫看,這次的房子幾乎都附上手繪圖,有的是平面或剖面示意圖、有的則是針對比較精彩的細部來畫,原本以為應該很輕鬆,卻發現要時時對照圖片、確定當時的空間感無誤,每畫完一張平面示意圖,差不多就花上一、兩個小時了。不過也是一大收穫,因為透過手繪,我可以更清楚瞭解房子的每個角落、房子與周邊環境的關係等等。畫得不夠專業,還請多多包涵囉!

  我要謝謝書中每一位屋主、朋友、專家(有的是屋主兼專家),藉由您們的詳細解說與分享,讓我得以記錄下老房子改造的過程與故事。

  最後,這本書要獻給阿公阿媽,您們是我心中最美麗最親愛的老房子!

林黛羚




其 他 著 作
1. 做自己的建築師:蓋綠色的房子
2. 蓋自己的房子:25個私宅夢幸福大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