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社會問題

社會問題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7840752
徐震、李明政、莊秀美、許雅惠
學富文化
2005年8月01日
193.00  元
HK$ 183.35  






* 叢書系列:人文社會
* 規格:平裝 / 461頁 / 18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人文社會


[ 尚未分類 ]








  如何解析日趨複雜的社會問題為社會工作實務之基礎。

  本書以分析各種社會問題的性質與成因,及介紹研究教育問題的理論與方法為其內容。主要章節包括人口、貧窮、都市社會、環境污染、勞工、老年、家庭解組、原住民、犯罪、自殺、娼妓色情、及藥物濫用等十二項社會問題。

  均係從工業社會、都市生活及現代社會變遷的觀點加以分析,並落實於台灣本土社會之研究。同時,本版除了補充時事動態資料之外,亦加入了近來受高度關注的外籍配偶家庭問題專章。可供大學通識課程、人文社會科學課程教本之用,以及高、普考一般行政與社會工作考試之參考,為研究社會問題領域不可或缺的讀本。


再版序……………………………………………………iii

序…………………………………………………………v

第一章 社會問題的性質…………1

◆前言……………………………………………………2

◆第一節 本書研究的主旨……………………………2

◆第二節 社會問題的定義……………………………4
【1】視社會問題為勞資關係問題…………5
【2】視社會問題為社會關係失調…………5
【3】視社會問題為一種社會情況…………6

◆第三節 社會問題的特性……………………………7
【1】普遍性與特殊性………………………7
【2】明顯性與潛在性………………………9
【3】客觀性與主觀性………………………11
【4】時代性與地區性………………………12
【5】複雜性與持續性………………………12

◆ 結語……………………………………………………13

◆參考文獻………………………………………………14

第二章 社會問題的理論…………17

◆前言……………………………………………………18

◆第一節 社會問題的理論……………………………18
【1】社會病理學觀點………………………19
【2】社會解組的觀點………………………22
【3】價值衝突理論…………………………26
【4】偏差行為理論…………………………29
【5】偏差標籤理論…………………………34

◆ 第二節 社會問題的分類……………………………43
【1】按社會問題的性質分類………………43
【2】按社會問題的成因分類………………44
【3】按社會問題的理論分類………………46
【4】按社會問題的層面分類………………47

◆結語……………………………………………………48

◆參考文獻………………………………………………50

第三章 人口問題…………………53

◆前言……………………………………………………54

◆第一節 人口問題概述………………………………54

◆第二節 量的問題……………………………………54
【1】世界人口發展的趨勢…………………54
【2】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56
【3】人口增加的主要理論…………………59

◆第三節 質的問題……………………………………65
【1】年齡組合………………………………65
【2】性別組合………………………………65
【3】教育組合………………………………66
【4】健康組合………………………………67

◆ 第四節 均的問題……………………………………67
【1】世界性不均……………………………67
【2】全國性不均……………………………68
【3】區域性不均……………………………68

◆第五節 老的問題……………………………………69
【1】人口老化的成因………………………69
【2】人口老化的預估………………………70
【3】人口老化的問題………………………71

◆結語……………………………………………………71

◆參考文獻………………………………………………74

第四章 貧窮問題…………………77

◆前言……………………………………………………78

◆第一節 定義…………………………………………79
【1】貧窮指個體維生資源的匱乏…………80
【2】貧窮指所得匱乏………………………81

◆第二節 測量…………………………………………82
【1】貧窮線…………………………………82
【2】貧窮門檻………………………………84

◆第三節 成因…………………………………………84
【1】貧窮成因的分類………………………84
【2】結構性貧窮論的抬頭…………………86

◆ 第四節 理論…………………………………………87
【1】人力資本論……………………………88
【2】雙重勞動市場論………………………89
【3】貧窮功能論……………………………90
【4】貧窮文化論……………………………91
【5】貧窮的病態學觀點……………………94

◆第五節 干預對策……………………………………96
【1】英國的濟貧政策………………………97
【2】美國的濟貧政策………………………98
【3】臺灣的濟貧政策……………………100

◆ 第六節 社會工作的角色功能……………………102

◆第七節 晚近貧窮的新議題………………………105
【1】貧窮女性化…………………………105
【2】老年期的貧窮………………………107

◆結語…………………………………………………108
【1】救助服務方面………………………108
【2】家庭、教育方面……………………109
【3】社會制度方面………………………110

◆參考文獻……………………………………………111

第五章 都市社區問題…………117

◆前言…………………………………………………118

◆第一節 都市社區的性質…………………………118
【1】都市的人口特質……………………118
【2】都市的聚居型態……………………120
【3】都市的地緣社區與事緣社區………121
【4】社區的內在關係與外在關係………122

◆第二節 都市社區的問題…………………………122
【1】都市社區的衝突與解組……………122
【2】都市社區的失落與轉變……………125
【3】地緣社區解組之影響………………126
【4】事緣社區興起之影響………………127

◆第三節 都市社區郊區化的問題…………………128
【1】郊區人口的特質……………………128
【2】促成郊區化的原因…………………128
【3】都市郊區化的優點與缺點…………129

◆第四節 台灣的都市社區問題……………………130
【1】台灣都市的社會問題………………130
【2】台灣都市的社區組織………………131
【3】台灣都市的社區解組………………132

◆第五節 都市社區的重建…………………………133
【1】擴大地緣社區………………………133
【2】實施都市更新………………………134
【3】建立新社區…………………………135

◆結語…………………………………………………135

◆參考文獻……………………………………………137

第六章 環境污染問題…………139

◆ 前言…………………………………………………140

◆第一節 環境污染的分類及其原因………………141
【1】全球性的環境污染問題……………141
【2】區域性的環境破壞問題……………142
【3】地區性的環境污染…………………144

◆ 第二節 環境污染的基本原因……………………149
【1】人口增多……………………………149
【2】科技發達……………………………150
【3】工業化………………………………150
【4】都市化………………………………150
【5】個人主義……………………………150
【6】包裝主義……………………………150

◆第三節 環境污染與民主政治……………………151
【1】主張重用政府公權力………………151
【2】主張採用民主參與式………………152
【3】重視民間團體的力量………………152

◆第四節 環境污染與環保運動……………………153

◆第五節 世界各國對於阻止環境污染的運動與立法154
【1】聯合國推動的環境保護運動………154
【2】民間推動的環境保護運動…………155
【3】各國對於環境保護的立法…………156

◆第六節 台灣的環境污染問題與環保工作………156
【1】台灣環境污染的潛在期……………156
【2】台灣環境污的明顯期………………157
【3】台灣對環境保護之政策與立法……158
【4】台灣對環境保護應再努力之方向…159

◆結語…………………………………………………160

◆參考文獻……………………………………………161

第七章 勞工問題………………163

◆前言…………………………………………………164

◆第一節 勞工的定義………………………………164

◆第二節 勞工問題之由來…………………………165

◆第三節 勞工問題的性質…………………………166

◆第四節 勞工問題的範圍…………………………167
【1】工資問題……………………………168
【2】工時問題……………………………168
【3】安全衛生問題………………………168
【4】教育訓練問題………………………169
【5】勞工福利……………………………169

◆ 第五節 勞工問題的解決…………………………169

◆第六節 台灣的勞工問題…………………………170
【1】勞力的重要性逐漸增加……………170
【2】勞工的教育水準日益提高…………171
【3】勞工的權利意識亦相對昇高………171
【4】勞資關係與工廠經營方式的改變…171
【5】勞工流動率隨之昇高………………172
【6】外籍勞工問題的興起………………172

◆ 結語…………………………………………………173

◆參考文獻……………………………………………175

第八章 老人問題………………177

◆前言…………………………………………………178

◆第一節 老人一詞的定義…………………………178
【1】從生理現象分析……………………178
【2】從心理情況分析……………………179
【3】從社會關係分析……………………179
【4】從法律觀點分析……………………180

◆第二節 老人問題的成因…………………………181
【1】當前經濟制度與老人問題的形成…182
【2】當前家庭制度與老人問題的形成…183
【3】當前教育制度與老人問題的形成…184
【4】當前醫藥制度與老人問題的形成…185

◆第三節 研究老化問題的理論……………………186
【1】生理學的理論………………………186
【2】心理學的理論………………………187
【3】社會學的理論………………………189

◆第四節 老人的生活中的問題與需求……………191
【1】老人的經濟問題……………………191
【2】老人的醫療問題……………………192
【3】老人的居住問題……………………193
【4】老人的社會參與……………………194
【5】老人的尊嚴問題……………………194

◆第五節 各國老人福利措施………………………198
【1】聯合國的老人政策…………………198
【2】英國的老人福利……………………199
【3】瑞典的老人福利……………………199
【4】日本的老人福利……………………199

◆第六節 紓解老人問題的對策……………………200
【1】從經濟制度上改善老人問題………200
【2】從家庭制度上改善老人問題………201
【3】從教育制度上改善老人問題………202
【4】從醫藥制度上改善老人問題………203

◆第七節 台灣的人口老化問題與對策……………204
【1】台灣人口老化的快速………………204
【2】政府約集學者專家的討論…………204
【3】台灣老人福利的政策與作法………205

◆結語…………………………………………………206

◆參考文獻……………………………………………207

第九章 家庭問題………………211

◆第一節 家庭的定義………………………………212

◆第二節 家庭的型態………………………………214

◆第三節 家庭問題的成因…………………………217
【1】家庭問題與家庭變遷………………217
【2】家庭變遷論…………………………218
【3】家庭倫理危機………………………219

◆第四節 現代家庭的問題類型……………………220
【1】婚外情………………………………221
【2】家庭暴力……………………………222
【3】離婚…………………………………229
【4】單親家庭……………………………231

◆第五節 家庭問題之干預…………………………235
【1】介入家庭的社會政策與立法………235
【2】維護家庭安全的社會福利服務……237
【3】介入家庭生活的助人專業及其檢討239

◆第六節 家庭的未來發展…………………………241
【1】家庭會消失嗎………………………241
【2】家庭的未來動向……………………243

◆結語…………………………………………………244

◆參考文獻……………………………………………245

第十章 外藉配偶與外偶家庭問題……249

◆前言…………………………………………………250

◆第一節 全球化下的婚遷移民現象………………250
【1】跨國婚姻與女性移民………………250
【2】台灣的外籍配偶現象………………252

◆ 第二節 外籍配偶在台灣:人口特質描述………254
【1】外籍配偶與大陸配偶從哪裡來? …256
【2】外籍配偶在哪裡? …………………258
【3】人口特質:年齡、教育程度與社經背景260
【4】入籍程序與問題……………………261

◆ 第三節 外籍與大陸籍配偶的個人適應問題……263
【1】言語隔閡和人際溝通問題…………263
【2】期待與現實落差的問題……………264
【3】文化差異與生活適應問題…………265
【4】家庭暴力問題………………………266
【5】缺乏醫療資源與衛生保健知識……266
【6】社會支持系統薄弱問題……………268

◆第四節 外籍配偶的子女教養問題………………268
【1】子女健康問題………………………269
【2】子女照顧問題………………………271
【3】子女教育問題………………………271

◆第五節 外籍配偶家庭的社會排除問題…………273
【1】社會排除的定義……………………273
【2】外籍配偶家庭的社會排除風險……276

◆第六節 支持外偶家庭:政策與服務……………277

◆ 參考文獻……………………………………………279

第十一章 犯罪問題……………285

◆前言…………………………………………………286

◆第一節 定義………………………………………286
【1】法律的定義…………………………287
【2】社會的定義…………………………287
【3】道德的定義…………………………288

◆ 第二節 成因………………………………………288
【1】個人因素……………………………289
【2】家庭因素……………………………289
【3】社會環境因素………………………290
【4】其他相關因素………………………291

◆ 第三節 類型………………………………………292
【1】依反社會性之有無…………………292
【2】依被害者之有無……………………292
【3】依犯罪者年齡高低…………………293
【4】依犯罪行為實施與否………………293
【5】依組織程度…………………………293
【6】依傷害性之有無……………………294
【7】依犯罪者之階級……………………294

◆ 第四節 理論………………………………………295
【1】犯罪理論學派的分際………………295
【2】社會控制理論………………………296
【3】緊張理論……………………………298
【4】犯罪次文化理論……………………299
【5】社會學習理論………………………299
【6】衝突理論……………………………300
【7】標籤理論……………………………301

◆ 第五節 臺灣現狀…………………………………303
【1】成年犯罪的狀況……………………303
【2】少年犯罪的狀況……………………304

◆第六節 預防與矯治………………………………305
【1】犯罪處遇模式………………………305
【2】犯罪防治對策………………………307
【3】犯罪矯正的未來趨勢………………308

◆第七節 被害者的保護問題………………………309
【1】被害者學的內涵……………………309
【2】被害者補償的理論…………………310
【3】被害者保護補償制度之發展………311
【4】未來的發展…………………………312

◆結語…………………………………………………313

◆參考文獻……………………………………………314

第十二章 自殺問題……………319

◆前言…………………………………………………320

◆第一節 定義………………………………………321
【1】自殺的定義…………………………321
【2】自殺者的特質………………………323

◆ 第二節 成因………………………………………325
【1】青少年自殺的原因…………………325
【2】中、高年齡自殺的原因……………329

◆第三節 理論………………………………………329
【1】生物學觀點…………………………330
【2】心理學觀點…………………………330
【3】社會學觀點…………………………331

◆第四節 類型與方法………………………………333
【1】自殺的類型…………………………333
【2】自殺的方法…………………………335

◆ 第五節 社會傷害…………………………………336

◆第六節 相關議題之探討…………………………337
【1】集體自殺……………………………337
【2】安樂死………………………………341

◆第七節 預防對策…………………………………342
【1】解讀自殺徵兆………………………342
【2】自殺防治與輔導……………………343

◆ 結語…………………………………………………347

◆參考文獻……………………………………………349

第十三章 娼妓色情問題………353

◆前言…………………………………………………354

◆第一節 定義………………………………………354

◆第二節 成因………………………………………355
【1】三項主要原因………………………356
【2】三項次要的成因……………………358

◆第三節 理論………………………………………360
【1】馬克思主義學派……………………360
【2】結構功能學派………………………361
【3】社會學習理論………………………362
【4】偏差行為理論………………………362
【5】女性主義理論………………………363

◆ 第四節 歷史演進…………………………………364
【1】起源…………………………………366
【2】演進…………………………………367

◆第五節 台灣現狀…………………………………369
【1】色情行業地下化……………………370
【2】社會環境惡質化……………………370
【3】政府政策搖擺化……………………371
【4】雛妓問題傷害大……………………372

◆第六節 社會傷害…………………………………372
【1】對社會大眾之害……………………372
【2】對妓女本身之害……………………373

◆第七節 政府政策…………………………………373
【1】立法禁止,嚴格執行………………373
【2】推展社會教育,並實施性教育……373
【3】改善社會環境及社會風氣…………373

◆ 結語…………………………………………………374
【1】微視社會學的觀點…………………374
【2】鉅視社會學的觀點…………………376

◆參考文獻……………………………………………378

第十四章 藥物濫用問題………381

◆前言…………………………………………………382

◆第一節 藥物濫用之概念…………………………383
【1】藥物濫用之定義……………………383
【2】藥物濫用的特性……………………383

◆第二節 青少年濫用藥物之分類…………………384
【1】麻醉劑………………………………385
【2】中樞神經抑制劑……………………385
【3】中樞神經興奮劑……………………385
【4】幻覺誘發劑…………………………386
【5】大麻類劑……………………………387
【6】有機溶劑……………………………387

◆第三節 台灣青少年濫用藥物之種類……………388
【1】強力膠………………………………388
【2】速賜康………………………………389
【3】迷幻藥………………………………389

◆ 第四節 青少年濫用藥物之行動過程……………390
【1】對藥物之初期經驗…………………390
【2】對藥物的二期經驗…………………391
【3】對藥物的三期經驗…………………391

◆第五節 青少年濫用藥物的各種原因……………392
【1】生理因素……………………………392
【2】心理因素……………………………392
【3】家庭因素……………………………392
【4】社會因素……………………………393

◆第六節 藥物濫用與犯罪行為……………………394
【1】認為藥物濫用是“因”,犯罪行為是“果”394
【2】認為犯罪行為是“因”,濫用藥物是“果” 394
【3】濫用藥物與犯罪行為具有相當共同之因素394

◆ 第七節 對藥物濫用的防治之道…………………395
【1】預防…………………………………395
【2】矯治…………………………………395

◆結語…………………………………………………397

◆參考文獻……………………………………………399

第十五章 原住民族與社會問題…401

◆前言…………………………………………………402

◆第一節 資本主義與族群關係……………………404

◆第二節 台灣原住民族人口及其分布……………407

◆第三節 台灣原住民部落的解組及其問題………413
【1】最能突顯弱勢族群悲哀的飲酒問題415
【2】基本生活所需資源相對匱乏問題…415
【3】家庭失功能問題嚴重………………416
【4】變相的營生方式……………………416

◆第四節 台灣原住民的都市生活問題……………416
【1】居住適應狀況及其問題……………418
【2】就業適應狀況及其問題……………419
【3】就學適應狀況及其問題……………420
【4】家庭生活適應狀況及其問題………420
【5】人際關係適應狀況況及其問題……421

◆第五節 原住民社會運動…………………………422
【1】正名運動……………………………423
【2】還我土地運動………………………424
【3】自治運動……………………………424

◆ 結語…………………………………………………425

◆參考文獻……………………………………………427

第十六章 從社會問題到社會發展…431

◆前言…………………………………………………432

◆第一節 社會新趨勢………………………………433

◆第二節 社會問題的另類觀點……………………436

◆第三節 社會運動與社會政策……………………438

◆結語:朝向社會發展………………………………441

◆參考文獻……………………………………………444

中英索引………………………………………………447


再版序

  現代社會的基本特徵之一,乃社會問題層出不窮。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社會問題」更令人有眼花撩亂之感。探討社會問題,對於日常生活中的人們而言,是增進其社會認知與調適的重要途徑;而對於從事助人工作的專業人員而言,則是強化助人功效不可忽視的知識奠基工程。本書的再版所傳達的主要意涵,乃社會問題課程的重要性,仍在有增無已中,未來會比今日更普遍被人們看重。

  為了在有限篇幅進行最符效益的探討,本書著重介紹最典型的社會問題,探討那些與現代社會發展並存的社會問題,簡要評述各種相關的理論觀點與實務對策,提供分析社會問題與思考相關實務對策所需的基本參考架構。從過去幾年來教學同道的熱烈迴響中,我們再度確定原先的架構、取材與論述原則,有其高度共識性,仍值得我們繼續推廣和實踐。

  此次再版,除了全面修訂第一版中出現的錯別字及補充反應時事動態資料之外,最主要的乃加入許雅惠教授<外籍配偶與外偶家庭問題>一章。近幾年來外籍配偶及外偶家庭(即「外籍配偶家庭」之簡稱)現象,在人口、教育、社福和社工等等學術與實務活動領域中,都引起高度關注和熱烈討論;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出現頻率趨高的熱門話題。藉著這次再版的機會,加入許雅惠教授特撰的專章,將其多年研究考察的心得融於一文,以回應台灣當前高度關注的需求,及豐富本書的內涵。

  本書再版前,曾獲得許多學界同道和學生們提供寶貴的修改意見,沒有這些陸陸續續而來的寶貴建言,也就沒有此番再版的風貌。在此特別要感謝楊瑩教授所提供的回應,也要感謝劉佳蕙、李季蓉、張佳珮、王玉珊、洪穎馨等同學們所具體指陳本書第一版中所存在的缺失與建議,我們盡量蒐集與參酌各方對本書修正的意見,在我們能力範圍內盡量改進。然而,不盡如意之處仍多,我們懇求各方同道好友能夠包容我們無法盡如人意之處,並繼續給予本書批評與指教。本書的再版,還要感謝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發行人于雪祥先生和劉惠玲小姐的鼎力協助。

徐 震、李明政、莊秀美、許雅惠敬上

  在現代工業社會中,社會問題的出現與存在,有愈來愈多的趨勢。其中,有些問題是古老的,如:貧窮問題、犯罪問題、娼妓問題,均歷史悠久,迄今尚未能獲得解決。有些問題是新興的,如:環境污染、人口老化、藥物濫用、家庭解組、社區解組等,雖形成不久,而對於世界上各工業國家均造成重大的困擾,並引起各界人士的重視與許多學科及不同專業的共同關注與研究。

  本書的目的在分析社會問題的性質與成因,及研究解決社會問題的理論與方法。其內容著重於全球性各工業國家一般社會問題的分析與台灣本土性各種社會問題的比較。各種問題均分為成因、理論、現狀及對策等項加以敘述,以供大專院校社會科學系所或應用科學系所中「社會問題」一課之教材,並可作為「通識教育」教學中之參考。

  本書作者三人積其多年來對於「社會問題」的研究與教學之經驗,認為現代社會中社會問題之繁多,大多來自於社會之急劇變遷,與科技之快速發展,而使社會發展失去平衡之所致。因此,我們認為:為預防未來新的社會問題的發生,及紓解既有的社會問題的困擾,應從下列四方面加以著手:

  一、專家應預見「後工業社會」或「資訊社會」時代來臨時,社會職業結構的轉變與科技的發展所可能帶來的各種問題,而事先在國家的經濟社會整體發展中,提出對策,加以預防,以防止未來新的社會問題的發生。

  二、政府對於既有的社會問題,如:環境污染、人口老化、家庭解組、少年犯罪等,應分別提出對策與透過立法,力圖解決,並以之為政府當局的重要任務。

  三、民間專業團體應本其專業知識與專業精神,對於某些社會問題,作成深入研究,提供解決方案,並以社會運動與社會教育之方式,協助政府,動員民眾,以共謀某些社會問題之改善與解決。

  四、社會大眾必須深切了解社會問題對於大眾生活以及個人生活之不利影響,從而積極參與社會問題的改革運動並配合政府的公共政策及有關措施,以群策群力的方式,共謀社會問題的解決。

  我們認為:社會問題是一種不利於大眾生活的情況,只有透過集體的社會行動才能加以改善或解決,因此,研究「社會問題」,必須與「社會行動」有所配合。

  本書共分十五章:第一章、社會問題的性質。第二章、社會問題的理論。第三章、人口問題。第四章、貧窮問題。第五章、都市社區問題。第六章、環境污染問題。第七章、勞工問題。第八章、老人問題。第九章、家庭問題。第十章、犯罪問題。第十一章、自殺問題。第十二章、娼妓問題。第十三章、藥物濫用問題。第十四章、原住民族社會問題。第十五章、從社會問題到社會發展。其中第一、二、三、五、六、七、八、十二、十三等共九章由徐震主稿,第四、九、十、十一等共四章由莊秀美主稿,第十四、十五章等共兩章由李明政主稿。各章的主要內容,均經作者三人共同研究之後分別執筆,並經多次討論而後定稿。其間,亦經常約集東吳大學社會系與社工系許多青年同學提供資料及參與討論,擷取並採納他們對於當前社會問題及未來社會發展的主張與看法,使本書某些對於社會問題的評論與時代青年的看法,有所結合。另外,校稿工作承大學部楊智凱同學與碩士班陳俊佑同學之協助,使本書得以如期出版,在此一併致上感謝之意。

  今後,本書預定將於三、五年間修訂一次。屆時,仍歡迎本書的讀者,包括在校或社會青年提供批評與建議,使本書的內容,得以改進與充實,並符合當前時代的需要。

  本書承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予以出版,對於該公司發行人于雪祥先生之協助及該公司編輯任素青小姐之多次校對,深致感謝。由於脫稿時間匆促,其中疏漏之處,魚魯之失,在所難免, 尚請讀者不吝指正,尤所感荷。

  徐 震、李明政、莊秀美 於台北市外雙溪
千禧年五月三十一日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