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跟中醫.談戀愛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2131909
二泉印月
大塊文化
2010年6月04日
67.00 元
HK$ 53.6
詳
細
資
料
* 叢書系列:CARE
* 規格:平裝 / 150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CARE
分
類
生活風格
>
圖文書/繪本
>
華文圖文書/繪本
同
類
書
推
薦
哭吧!小不幸人生 這世界很煩很難,但總會有辦法的!
更好的一年:無論陰晴圓缺,都是寶藏(隨書驚喜:2021年曆+無時限插畫月曆)【博客來獨家贈品版】
更好的一年:無論陰晴圓缺,都是寶藏(隨書驚喜:2021年曆+無時限插畫月曆)
噓,不哭!
小資女職場血淚向前衝:生活就是一邊前進,一邊轉彎
內
容
簡
介
對一個無助的病人來說,在醫生面前,只想卑微的知道兩件事:
請告訴我,為什麼我這麼痛?
請幫助我,讓我不要這麼痛!
生病不是一件浪漫的事,身為三十年的資深病人,五次的手術,長年累月擺盪在中醫西醫之間,原本,二泉印月也是把中醫學很多古早流傳下來的典籍、醫案,當「科幻小說」看看……。
二泉印月有一些奇特的「醫緣」,總是能遇到重量級的知名中醫,並且能發展出亦師亦友的關係,這些中醫的言教身教,視病猶親的態度,令作者感動不已,於是他將自己的親身經歷寫成書,希望:
當生病的時候,病人和家屬,該知道如何選擇一種治療方式,是降低副作用殺傷力、是對恢復健康更好的!而不是病人和家屬,面對麻煩疾病,在驚慌失措下,只能以「肉身」去試,試這家醫院的這個醫生行不行啊?這藥對不對症啊?這種治療方法可不可以啊?試問、一個重症病人,不是絕症病人喔,是一個還有救的重症病人,但他的體能狀況可以經得起幾次反覆不定的人體醫藥測試呢?
【本書特色】
作者將自己的親身經歷寫在網路上與網友分享,網上不僅談病,也談點自己私學的中醫概念。所謂久病成良醫,二泉印月提到許多他自修或從中醫那兒學到的心得,於是他說:「黃帝內經強調:風為百病之始!很多病的源頭,都因感冒沒治好而引起,中醫學在數千年前,就輕而易舉可以治療各種不同證狀的感冒,只要好好研讀過傷寒論,便懂得如何很快從感冒中恢復健康!」……「腎主骨生髓,上通於腦,所以腦為髓之海、所以牙齒為骨之餘。骨刺、骨鬆症、老人癡呆症、耳鳴、禿頭掉髮、腳跟無法著地走路等等,都跟腎臟脫離不了關係。」
【作者簡介】
二泉印月
年紀輕輕時,一場車禍導致的脊椎手術過後,想找到「真正對的」醫師接續療傷,遍訪高深莫測之中醫、西醫、各門各派;病急亂投醫有之、被庸醫唬弄有之、萬念具灰有之……。
好在,夜路走多了沒撞鬼;倒是台灣有句俚語說得真傳神:「先生緣,主人福!」所以,生病了雖然倒楣,但若是命不該絕,貴人醫生,老天爺還是冥冥中會讓人遇得到,問題是,別讓自己和「真正對的」好醫師,擦身而過!
且看二泉印月「談笑用兵」和醫師過招三十年!
誰是二泉印月?
★二泉印月大營紮在:blog.sina.com.tw/hihihi/
★友善邦交國在:blog.udn.com/liulinghuei
序
G邂逅 - 藥酒 / 外婆 / 補冬
第二章:真的,不是你的錯 - 車禍 / 沒輒 / 鬼神
第三章:埔心老婆婆 - 傳人 / 機發 / 懵懂
第四章:不見長袍馬掛白鬍鬚 - 氣功 / 求師 / Common Sense
第五章:太陽中風 - 哈啾 / 問情 / 尋根
第六章:左青龍右白虎 - 天地 / 玩味 / 鶼鰈
第七章:脈脈真含情 - 三指 / 抽絲 / 神形
第八章:宇宙操 - 博士 / 食醫 / 談判
第九章:寶藏密碼 - 七天 / 張機 / 經典
第十章:病人學習 - 天助 / 人助 / 自助
序
top
有句話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可是有件事,如果你漠視它、壓榨它、它不但錙銖必報,還一定讓你看見「現世報」;那就是、自己的身心健康!所以,別以為年輕,就當真是青春無敵,卯起來揮霍精神體力,等發現苗頭不對了,那就只有自求多福了!
醫生,是個很奇特的行業,因為經手的、是一條條活生生的人命,沒了就沒了,不是GAME OVER 掛了可以重來;每天眼前進進出出的,也不是貨物商品,來了個麻煩病人,醫生也難明擺著退貨拒收。
生病本來就是沒人愛,可是很多病,是患者自己率性、隨手「造就栽培」出來的,看病、接受治療,不等於把燙手山芋丟給醫生,從今爾後是好是壞,唯醫生是問。難道說,病人自己的生活習慣、態度,都沒點該負的責任喔?
記得莊淑旂博士語重心長的說過:「對一個沒生病的人,再怎麼告訴他,自我健康管理的重要性,通常都是聽不進去的。等哪天,病纏上了身,如果自己對健康認知的心態與生活習慣,還是不肯改變,醫生所能幫得上的忙、能做的治療,其實是有限的。」
對抗疾病,就病人來說,不論他是中醫、西醫,只要醫生,能把關、沒有副作用的把病給治好,不殘留藥害、後遺症,就是成功的好醫療。只是說到中醫,你的直覺是什麼?如果你生病了,會馬上想到,先去給中醫望聞問切嗎?還只是,當中醫是「不得以之下」試試的備胎?
對病人來說,看西醫很順理成章,所以都比較知道要怎樣「適應」看西醫;那中醫呢?中醫也是病人可以的選擇之一,可是中醫不像西醫,常常會說出讓病人看不見、感覺不是那麼容易清處明白的醫理,讓病人「只好」對中醫試著「賭賭看」,若有效了,就算賺到吧!
生病了,如果病人選擇要看中醫,要怎樣知道自己、是不是找對了中醫師?找中醫看病,和看西醫有著完全不同的聚焦溝通方式、病人該如何聽懂和回應中醫的望聞問切?傳說中,中醫看病吃藥,一個療程拖很久,如何知道自己眼前這位中醫的治療,是對證下藥了?
中醫,頂「玄虛」的,在看病上,沒張X光片數據報告什麼的,憑的是什麼啊?就靠一張嘴說說?說的又常是病人有聽沒有懂的東西南北啥咚咚?給中醫看病,光是吃個藥,不就得拖個好一陣子嗎?中醫不是在「養生調理」、「跌打損傷」方面比較行嗎?
從小,我們接受到的健康教育,沒有丁點中醫學!中醫是什麼?是種可以引以為傲、恆亙千年的經典「生活醫學」嗎?還只是、看病醫生的一種?而這中藥嘛,不就是籠統的有病治病、沒病強身,用來改善體質、養顏美容、或進補養生用的嗎?這經絡穴位的針灸、推拿、按摩、拉筋……不過是民俗療法而已吧?太多的以訛傳訛,以致於越是年輕人,聽到中醫,嗤之以鼻外,越是沒在信這一套!
在中華文化數千年傳承上,舉足輕重的中醫學,明明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總是會有所牽扯。當換季或有流行傳染病橫行,新聞不也常在報導:很多民眾會「自動」到中藥房,買些可以預防疾病的藥材煮來喝喝,這樣一窩蜂的需求量,還會讓中藥材價錢倍數上漲。但在基礎學習教育、或普遍衛教常識認知上,中醫中藥倒底是怎麼個治病法?卻又跟我們好像八竿子打不著?一片模糊!
和中醫談戀愛,應該可算是種、冥冥中的因緣際會吧?三十年的資深病人,五次的手術,長年累月擺盪在中醫西醫之間,原本,也是把中醫學很多古早流傳下來的典籍、醫案,當「科幻小說」看看;直到病逼人,不得不設法尋求自救。與其說自救,應該說,讓自己對疾病的來龍去脈、對「身心靈健康」這回事,更知己知彼的去了解,想法子讓自己少受點病痛之苦折磨,來的貼切些吧?
和中醫學,幾度擦身而過,幾度若即若離霧裡看花,當試著把自己的手,自己的人,交給中醫學,讓他引領,進入中醫的時空殿堂穿梭,赫然發現,一路走來,一路挖寶,令人拍案叫絕之外、驚豔迷戀不已,和中醫談戀愛,果然真的是魅力無法擋、難以自拔啊!
謝謝教導我跨進中醫門的倪海廈老師;謝謝這十多年來,指點我對「健康管理」重新認知,並且在「修行」健康管理一路上加油打氣的莊淑旂博士;謝謝百忙中仍撥冗,幫忙審校書稿的耕德中醫診所陳再程院長。
花了三十年摸索,終究覺悟:
沒生病的時後,當學習順應天時地利的自然以養人和,是再簡單、實際不過的養生保健、抗衰老方法!
當生病的時候,病人和家屬,該知道如何選擇一種治療方式,是降低副作用殺傷力、是對恢復健康更好的!而不是病人和家屬,面對麻煩疾病,在驚慌失措下,只能以「肉身」去試,試這家醫院的這個醫生行不行啊?這藥對不對症啊?這種治療方法可不可以啊?試問、一個重症病人,不是絕症病人喔,是一個還有救的重症病人,但他的體能狀況,可以經得起幾次、反覆不定的人體醫藥測試呢?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