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愛的69種玩法(I、II雙重魅惑夾鏈袋限量版)
定價227.00元
8
折優惠:
HK$18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緣起讚〉講記:挖到空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345319
翁仕杰
春天出版社
2010年6月18日
93.00 元
HK$ 79.05
詳
細
資
料
* 叢書系列:開啟智慧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4.8*21.0 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開啟智慧
分
類
宗教命理
>
佛教
>
藏傳佛教
同
類
書
推
薦
古象雄文明的往事今生:雪域高原尋訪象雄耳傳上師,地圖上消失的古王朝聖地、西藏文化的根與魄
朗然明性:藏傳佛教大手印及大圓滿教法選集
蓮師大圓滿教授講記:《藏密寧瑪派最高解脫法門》
密宗道次第論
恰美山居法 7(圓滿篇):一生中山居閉關的實修教法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禪的知見:為參話頭做準備(精華版)
大藥:戰勝視一切為真的處方(二版)
龍樹六論:正理聚及其注釋
禪的實踐:大慧宗杲禪師語錄選輯講釋(精華版)
綻放在五濁煙塵中之明光:現代人尋求解脫之道初階
正法一意.放光本慧自明 (上下冊不分售)
內
容
簡
介
本書的主題是西藏格魯派祖師宗喀巴大師所寫的〈緣起讚〉,稱揚佛陀教導緣起性空教法的殊勝可貴,說明為何緣起即性空、性空即緣起的道理,為印度所傳空性義理的終極定解,顯現了宗喀巴大師對了義空性的不共抉擇與詮釋。 本書講者倫珠梭巴格西教授是聞名國際的當代高僧,被譽為二十世紀黃教最重要的學者與上師之一。梭巴格西累積在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執教三十年之久的經驗,其解經釋文的深厚洞見,使得不易明白的難處也能盡顯微言大義,看到見樹又見林的整體脈絡及個別細節。尤其針對非在佛教傳統長大的現代人,格西以客觀普遍的邏輯分析講解佛教的古典智慧意義,擅舉日常生活經驗中的例子加以輔助說明,使人容易信受而如法修持,如理印證緣起性空的真實。 梭巴格西以畢生的學養修行,毫無保留地把自身親證的甚深難解空義,講述到如水晶般的清明透徹易懂。這一趟探尋智慧的心智考古,可以增長你的智慧功力,讓你挖掘到空性的真理,是極為難得的心靈之旅。
作者簡介
倫珠梭巴 格西
1923年出生於西藏藏省香縣,九歲時在甘丹法輪寺出家,十八歲進入拉薩三大寺中的色拉寺學習經論,受教於當時的格魯派知名大師。其年輕時即獲博聞碩學之譽,37歲時獲選擔任達賴喇嘛考格西學位時的七位口試老師之一。1959年隨達賴喇嘛流亡印度,1967年受邀至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教授西藏佛學,是美國西藏佛學的重要開山祖師之一。1997年以榮譽教授身份退休後,仍摩頂放踵來往世界各地,弘揚藏傳佛法,被廣大弟子尊為解行俱足的寶貴上師。
譯者簡介
翁仕杰
台灣嘉義縣人,1962年生,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畢業後,進入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佛學研究所博士班,專攻西藏佛學八年。專長西藏佛學、當代西藏研究及宗教社會學。前台灣西藏交流基金會副秘書長,推動執行台藏宗教文化交流與人道援助工作多年。現專注翻譯佛教典籍,並於相關佛教機構教授藏傳佛法。擔任達賴喇嘛2009年訪台公開演講的中文翻譯。著有《台灣民變的轉型》一書,譯有《綻放心中的蓮花》、《四聖諦》、《喜樂泉源》、《剋毒孔雀》、《穿越生死》、《達賴喇嘛教你認識自己》、《在工作中悟道》等書。
目
錄
第一天 20
〈緣起讚〉科判 23
【皈依頌】 26
南無咕嚕曼殊郭夏雅第一頌 【第一頌】 29 由見宣說何等法,智者宣說成無上,勝者見諸緣起法,垂示教誡我敬禮。 【第二頌】 36 世間所有諸衰損,其根乃為無明闇,由何觀照能還滅,是故宣說緣起法。
第二天 50 【第三頌】 58 爾時具足智慧者,如何由心不了知,世尊聖教之心要,即諸殊勝緣起道。 【第四頌】 62 如是故於依怙尊,稱揚讚嘆多門中,除說緣起妙法外,何得餘法更稀有。 【第五頌】 63 經由彼彼相依緣,宣說彼彼自性空,離此教授更何有,稀有妙善勝教誨。 【第六頌】 67 於法生執諸愚夫,堅固邊執緊繫縛,緣起練達彼即是,盡斷戲論網之門。 【第七頌】 75 此教於餘未能見,故唯稱尊為大師,外道竊名以飾贊,猶如野干呼獅子。 【第八頌】 77 稀有大師稀有依,稀有勝說稀有怙,極善宣說緣起教,於彼大師我敬禮。
第三天 81 【第九頌】 85 恆作饒益眾生者,為利眾生故宣說,教法心要性空理,無與倫比決定因。 【第十頌】 92 若即緣起觀待理,若見彼無或相違,於此世尊聖教法,如何而能趣明了。 【第十一頌】 94 世尊承許若時見,空性即是緣起義,能作所作與性空,彼此相順不相違。 【第十二頌】 95 反之若見彼違反,空則作用不成立,若有作用則無空,墮落苦惱深險處。
第四天 101 【第十三頌】 102 故於至尊教法中,極贊觀照緣起法,彼非一切畢竟無,亦非一切自性有。 【第十四頌】 106 無待猶如虛空華,是故不依觀待無,自性若有彼成時,便與因緣相待違。 【第十五頌】 113 是故捨離緣起法,更無存有少許法,是故捨離自性空,亦無存有少許法。 【第十六頌】 114 諸法若是自性有,則說涅槃不堪能,及諸戲論無除滅,因由自性無滅故。 【第十七頌】 116 是故於諸智者中,發出廣大獅子吼,數數宣說離自性,妙善說法誰能難。
第五天 118 【第十八頌】 125 宣說無有少自性,及依此故而生此,一切安立皆成立,此二不違和合順。 【第十九頌】 128 因由緣起正因相,宣說不依二邊見,即此善說能成立,尊汝聖言無上因。 【第二十頌】 134 凡此皆是自性空,緣起是故此果生,緣起性空二決定,無礙相互為助伴。
【第二十一頌】 134
除此更有餘何法,至為稀奇甚難得。以此道理贊至尊,成就讚嘆非由餘。
【第二十二頌】 138
若為愚蒙所役使,而與世尊成仇隙,彼於無有自性聲,無法堪忍有何奇。
【第二十三頌】 140
若於世尊語藏中,受行珍貴緣起法,無法堪忍空性吼,我說此乃為奇有。
【第二十四頌】 143
無有自性引導門,無上緣起即為彼,若是因由緣起名,而反執為有自性。
【第二十五頌】 143
於今有何妙方便,引導彼等眾生趣,聖賢善趣之津渡,無比至尊歡喜道。
【第二十六頌】 145
自性無待無造作,緣起觀待與造作,如何能於一事中,二者和順不相違。
第六天 148
【第二十七頌】 150 是故說諸緣起法,本來遠離其自性,雖彼仍現有自性,此等皆是如幻事。 【第二十八頌】 159 說如至尊之教法,無有敵者能興難,並能如法尋過失,善巧通達即由此。 【第二十九頌】 161 若謂何故由宣此,於今可見不可見,遠離增益妄執著,及諸減損過愆故。 【第三十頌】 166 緣起道之正因相,見尊說法無能比,由此證知尊餘法,亦為定量起決定。 【第三十一頌】 173 觀見如義妙善說,若有隨學於至尊,一切衰損悉遠離,滅眾罪愆根本故。
第七天 176 【第三十二頌】 178 因由背離尊聖教,雖久依靠疲苦行,後後諸過仍召喚,我執邪見堅植故。 【第三十三頌】 184 稀有難得諸智者,善達此中二分別,是故爾時於世尊,心髓深處何不敬。 【第三十四頌】 185 縱於世尊汝語義,能獲少許決定者,此尚能與最勝樂,況尊眾多賢善語。【第三十五頌】 187 嗚呼愚蒙壞我慧,於此勝妙功德聚,雖曾長久皈依之,未知功德微少許。
第八天 190 【第三十六頌】 191 臨命終時日西山,生命相續未沒際,能於至尊略生信,想此信心亦善根。 【第三十七頌】 192 宣說言教當中緣起說,般若智慧當中緣起智,二如世間一切勝王者,世尊善達非餘所能知。 【第三十八頌】 195 盡尊一切所垂教,唯依緣起性而轉,彼為涅槃解脫故,尊汝無不趣於寂。 【第三十九頌】 197 善哉世尊之聖教,任隨至於誰耳道,彼皆趣入寂滅故,尊教何人不敬持。 【第四十頌】 198 降伏一切諸怨敵,遠離前後互相違,能與眾生二利事,於此聖教我生喜。
【第四十一頌】 201
世尊為欲求此故,經於無量俱胝劫,數數施捨諸身命,及諸親愛受用等。
第九天 204
【第四十二頌】 207
由見此法殊勝德,如同鐵鉤引諸魚,善誘世尊心續法,無緣親從世尊聞。
【第四十三頌】 208
自恨善根甚微劣,而由彼之憂惱力,我意終不暫捨離,如同母意隨戀子。
【第四十四頌】 210
憶念於此尊宣時,相好勝妙極晃耀,光網周遍作圍繞,大師清淨妙梵音。
【第四十五頌】 212
追想如是作宣說,能仁善妙身相影,歷歷顯現於意中,即如月光治熱惱。
◎第二次講經…………………………………………
第一天 218
第二天 227
【第四十六頌】 232
於此稀有殊勝教,諸多無智愚昧者,周遍紛然起相諍,有如跋縛兔絲草。
【第四十七頌】 234
由見如是紛亂相,故我殷勤多勵力,隨順智者之所行,數數尋覓尊密意。
【第四十八頌】 235
次於自宗與他宗,廣修遍學眾教時,後後反陷疑惑網,遍極熾燒惱我意。
【第四十九頌】 237
世尊授記龍猛教,如實闡釋無上乘,遠離有無邊執見,教軌有如月開園。
【第五十頌】 240
無垢勝智月輪滿,經教虛空無礙遊,盡除邊執心愚闇,映蔽邪說諸星宿。
【第五十一頌】 242
吉祥月稱妙善說,皎白光鬘明照顯,由見上師深恩時,我意於今獲安息。
【第五十二頌】 244
世尊一切事業中,語事最勝為第一,復彼因於此緣故,智者由此隨念佛。 第三天 249 【第五十三頌】 255 隨順如彼大師正出家,修學佛陀聖教未退劣,精勤瑜伽行之一苾芻,於彼大師如是至誠敬。 【第五十四頌】 258 值遇無上大師聖教法,悉皆因由尊重深恩故,此善無餘回施諸眾生,成辦能得善士攝受因。 【第五十五頌】 260 並願具利聖教盡有際,不遭邪惡分別風動搖,願能通達大師聖教理,於尊獲得信受常充滿。 【第五十六頌】 263 願於一切生中捨身命,光弘顯耀甚深緣起性,住持能仁妙善之教法,雖僅剎那亦不稍慢緩。 【第五十七頌】 267 願勝導師無量難忍行,殷重精勤成辦心要此,由何方便能令此復增,晝夜專注恆常作思察。 第四天 269
【第五十八頌】 272 清淨意樂精勤彼事時,梵王帝釋守護世間者,並同妙黑天等護法眾,恆為助伴永不暫捨離。
序
作者序
對一般人而言,什麼是真理似乎不是件值得費心思考的事。反正,那是哲學家的辯論話題,只要能人云亦云即可,不必太過嚴肅認真以對,畢竟這些抽象理論和現實生活之間並沒有太大的關係。基本上,大家都覺得只要是我認為對的想法,就有道理。然而,再仔細一想,又好像沒那麼簡單,我們覺得是對的事情,往往常常很快就被推翻否決。其實私下我們不斷發現自己錯了,只是不太想公開承認而已。所以,什麼是正確的認識,不是一個可以一直迴避不必面對的問題。因為行動來自於意識的認知,我們對事情的看法,將決定我們會採取什麼樣的做法。如果對事情有了錯誤的認知,那就很容易得到非預期的結果。
對真理知識的嚴肅討論,容或是知識份子的興趣或學者的專業工作;但什麼是現象的真實,卻是人類的普遍關懷。大家都想擁有正確的知識,都想了解事物的真實,沒有人的腦筋是歪的,故意要把事情搞錯。因此,科學、哲學與宗教都各自提出什麼是真理的說法,以解答人們的疑惑。和其他宗教哲學相較之下,佛教在面對真理問題時有著特別不同的看法。佛陀教導諸法是緣起的,認為現象是依因緣條件才能顯現生起的,事物無法只依靠自身就可以存在,所以現象沒有所謂的真實自性,這就是「空性」的主張。
空無自性意謂現象無絕對必然的存在,這是究竟的真實。雖然這和常識性的事物真實存在的看法相反,可是經由緣起的正理,可以邏輯的推演出現象的本質是空無自性的,進而證成空性才是一切現象的終極存在狀態。緣起性空是佛教的最高真理,若能對此真理產生逐步的了解證悟,就可以破除對現象實有與虛無的錯誤執著。有限的生命最終可以完全突破物質時空的條件限制,契合緣起性空的真實,證得超越性的永恆精神境界,也就是覺悟成佛的果位。這種完全以理性的態度辨析並實踐真理的內涵,讓佛教在人類文明史上,成為既是哲理也是信仰的獨特宗教。 佛教以緣起性空法則看待世間的現象,指出生命只不過是虛幻無常的交錯興替,無法得到快樂的保證,還是脫離不了生老病死的折磨,煩惱不能永久止息。因此,輪迴的三界是火宅,當然不是最終的安樂居所。痛苦之所以一直無法停止,其問題根源乃是心中具有與空性相違的實有執著,也就是我們習以為常的我見。雖然我執是生來就有的習氣,很難察覺,可是在緣起性空真理的分析檢驗下,畢竟是錯誤的,必然造成矛盾,產生痛苦,所以最終還是會被意識認知到,而且也要加以對治。
就如宗喀巴大師所言:「世間所有諸衰損,其根乃為無明闇,由何觀照能還滅,是故宣說緣起法。」要能了解一切現象皆是緣起無自性的,才可以滅除痛苦的根本因--我見我執的無明。我們可以說人類的文明及個人的成長,都是從錯誤的經驗中學習而來的,因為人類有分辨對錯的智力。我們之所以能隨生活經驗的累積而進步,是反省所犯錯誤之後的修正結果,也是佛教所追求的對真理的「開悟」,亦即對現象緣起條件的正確理解。 開悟必須經過持續思考判斷的過程,指認出自己錯誤認識的所在,才能了解潛藏於現象之下,有更深層的因果關係影響事物的發生。事物不會沒有原因就發生,只不過因果關係有其相對的複雜性,依據情境條件而定,並沒有我們以為的放諸四海皆可的絕對原則。世間所謂的真理只是相對的有效,但我們卻老是以為自己的看法是對的,其實這只是一種錯誤的堅持而已。 我們並沒有辦法因為堅持執著己見而擁有真理,真理是由不斷發現錯誤而趨近的。如果能夠不那麼自我中心,以開放的心態從不同的角度,再度檢視自己原先的想法主張,就會發現那不過是某種條件的相對顯現而已。
若把它想成是絕對的正確,那就真的錯了。經由這種反省性的思辨了解,我們才能逐步接近認識真理的狀態。但怎樣才能確保我們是對緣起性空的了解沒有問題?這有賴於解釋空性正理之經論的指引,必須藉由先聖先賢智慧結晶的光明,替我們照亮前往真理的路徑。 佛陀在剛開悟成佛時,曾自己感嘆說:「我所證得此甚深法,為他宣說莫能通達,且當默住。」而不想立即教授佛法,但由於悲憫眾生不悟空性受困於無明的悲苦狀態,他還是說法說了四十五年,直到涅槃為止。空性雖然甚深,佛但可藉由緣起法的解說而顯其真義。如此,世人就能逐步滅除違背真理的錯誤見解,證入無生法忍的寂靜光明。正如中觀祖師龍樹菩薩在《中觀根本頌》敬禮頌所言:「佛說緣起法,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來亦不去,不一亦不異,滅戲論寂故,敬禮正等覺。」 在《七十空性論》中,龍樹菩薩又說:「由一切諸法,皆是自性空,故無等如來,說諸法緣起。唯彼即勝義,然佛薄伽梵,依世間名言,設一切種種。」作為八不中道的緣起性空真理,其意義甚深複雜難以明了,必須以邏輯的一致性,合理的加以解說,才能被清楚認知了解。也就是除卻使用語言邏輯解說辨析一途,想要直接證悟空性,是無其他方便法門的。
由此可見,解說佛教教義的核心議題空性之必要。 從佛陀創立佛教以來的佛教歷史,就不斷在爭論空性的定義與內涵。雖然佛陀提出空性是究竟的真理,但由於眾生根器能力的不同,無法立即證悟空性的真實,所以佛陀在教導緣起性空的道理時,有三轉法輪的不同說法。佛對於求來世福報者,令其止息罪惡而教修十善福業;對於小乘種性求出離輪迴者,佛說人無而法有;對於某一類大乘種姓,佛破除外境,說能取所取異體空,一切乃是唯識所現而已;對於大乘上慧根機者,佛則說一切法皆無自性及同體大悲之無盡利他行。這導致後世佛教修行者對艱深的空性產生不同的解釋,依據對空性真理的不同見解,成立說一切有部、經量部、唯識和中觀等四部宗義,相互辯論,有時讓人眼花繚亂,若無法掌握其立論基礎與推理邏輯,則易使人有不知何所適從之感。 佛教宗派對空性產生這些多的分析爭論,使我們需要對緣起性空真理再度進行思辨的考古挖掘,以確定我們的理解是正確無誤的。因此,批判錯誤的解釋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就如月稱菩薩在《入中論》指出的:「論中觀察非好諍,為解脫故顯真理。若有解釋真實性,他宗破壞亦無咎。若於自見起愛著,及瞋他見即分別。是故若能除貪瞋,觀察速當得解脫。」於是我們在這裡邀請讀者做一次心智的運動,檢視一下自己對於空性真理的理解有多少的出入。依據佛教的思想,緣起性空已被證成為究竟的真理,那麼我們平常執著事物真實存在的不合理謬誤,就可被以邏輯論證正確清楚的呈現出來,才能夠幫助我們指認出習以為常的錯誤所在。
本書的主題是西藏最偉大的佛教思想家,格魯派祖師宗喀巴大師所寫的〈緣起讚〉。宗喀巴大師於1398年,以五十八頌之多的偈頌,讚嘆稱揚佛陀教導緣起性空究竟真理的殊勝可貴,說明為何緣起即性空、性空即緣起的道理。〈緣起讚〉被視為是宗喀巴大師辨析深廣空義最難懂的著作《辨了不了義善說心要》之精要版,就像《心經》一樣,在西藏被人廣為傳誦。 就格魯派的傳承而言,〈緣起讚〉是印度佛教所傳空性義理的終極定解,顯現了宗喀巴大師對了義空性的不共抉擇與詮釋。雖然頌文本身在文字上面並不難懂,可是蘊藏在文義間的理路層次豐厚意義深遠,若非精熟宗喀巴大師的全體著作及思想特質,則易掛一漏萬而不得其要。因此,〈緣起讚〉的講解被視為上座耆老智者的一大挑戰,若無真實的勝解修證功德,實非一般學僧敢輕易嚐試的事情。 我的上師倫珠梭巴格西教授學貫佛教五部大論,是聞名國際的當代高僧,被譽為二十世紀黃教最重要的學者與上師之一。梭巴格西累積在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執教三十年之久的經驗,其解經釋文的深厚洞見力,使得不易明白的難處也能盡顯微言大義,看到見樹又見林的整體脈絡及個別細節。尤其針對非在佛教傳統長大的現代人,格西能以客觀普遍的邏輯分析講解佛教的古典智慧意義,善舉日常生活經驗中的例子加以輔助說明,使人容易信受而如法修持,如理印證緣起性空的真實。這是格西今生親證空性的直接功力顯現,也是格西續佛慧命引渡眾生的悲願大行。
梭巴格西和台灣信眾有深厚的因緣,前後曾蒞台弘法五次。在2006 年及2008年,應台灣護持大乘法脈基金會(FPMT)的邀請,在台北經續法林兩度講述〈緣起讚〉,前後共計十二次,由我口譯。本書是兩度講經的完整紀錄,由居住在加州的莊英志先生發心協助,先謄寫成文字檔,再由我編輯潤飾而成。 格西諄諄教誨,循循善誘,以客觀的邏輯論理,闡明空性的形上意義,帶領我們依循宗喀巴大師的嚴謹學風,仔細思維推敲緣起的內涵,增長我們智慧的功力。特別在以漢傳佛教為主的中文佛學著作中,深入講述空性義理的書籍並不多見,格西以畢生的學養修行,毫無保留把自身親證的甚深難解空義,講述到如水晶般的清明透徹易懂,如斯寶貴的緣起,正是空性智慧的大用,實在令人讚嘆感恩不已。 這一趟探尋智慧真理的心智考古工程,格西早已妥善規劃安排好了,就在眼前。他邀請我們上路,跟他一同拿起緣起正理的鋤頭,挖掘空性智慧的寶藏,一直挖到空為止。Are you ready?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在工作中悟道:開心工作的35項修練
2.
達賴喇嘛教你認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