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愛的69種玩法(I、II雙重魅惑夾鏈袋限量版)
定價227.00元
8
折優惠:
HK$18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佛教美術(平裝)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6365041
李玉(王民)、林保堯、顏娟英
台灣東華
1992年4月04日
200.00 元
HK$ 200
詳
細
資
料
* 叢書系列:藝文及兒童叢書
* 規格:平裝 / 287頁 / 8k / 普級 / 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藝文及兒童叢書
分
類
宗教命理
>
佛教
>
生活佛法
同
類
書
推
薦
宗門屑語:四十年習佛錄影之一
參禪與念佛修法:月溪法師文集(4)
快樂自在:如何無憂無懼過生活
自我的幻滅與重生:一個人的修行筆記
福慧自在:修福修慧,大家平安健康;六度萬行,人人身心自在
內
容
簡
介
在內容方面,「佛教美術」包括了印度、中亞、中國、韓國和日本佛教美術幾個部份,介紹這些地區重要的佛教建築、雕塑和繪畫作品,解說這些作品的思想內涵。由於內容龐雜,在章節安排上,作者按照佛教東傳的路線來鋪陳,從佛教的發源地印度開始,以佛教傳播的終點日本作結,有一定的知識階序。希望這種循序漸進的方式不但能帶領著小讀者們進入佛教美術的殿堂,欣賞各國佛教美術精品,幫助孩子們認識佛教美術的內涵,還能增進大家對這些地區佛教文化的了解。印度、中亞和中國三個地區高僧往來頻繁,佛教美術關係密切。書中我們特別安排了一位大家熟悉的人物──唐三藏玄奘法師,以他西行取經的見聞貫串其間,加深小讀者們對這些地區佛教文化交流的印象。
在結構方面 每一單元都由主文和圖版兩大部分組合而成。主文部分說明每個國家佛教美術發展的來龍去脈和美術形式產生及改變的原因,希望培養小讀者們「歷史」的觀念。圖版部分全部採用彩色印刷,帶著孩子們紙上神遊各地佛教古蹟,拜訪美術文物。圖版下精簡的文字說明,扼要的解說作品特色和精神,讓小讀者們很快的就能掌握觀賞佛教美術的要點。
作者簡介
李玉(王民)
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學士、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中國美術史博士,現任故宮博物院副研究員、台大藝術史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林保堯
一九四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生於竹北六家忠孝堂。北師五專五七級畢業,日本筑波大學藝術學研究院博士課程肄。著有《中國銅鏡藝術》、《中國玻璃藝術》、《兒童繪畫漸進教學》等書。曾任北縣漁光國小虎寮潭分校教師、淡江大學講師、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中心主任。
顏娟英
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藝術史組碩士、美國堪薩斯大學藝術史系碩士、美國哈佛大學藝術史系博士,從事佛教藝術研究多年。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目
錄
印度 李玉(王民) 001
西方的聖人-釋迦牟尼002
誕生007
出家008
悟道009
傳播009
最早的佛教遺跡-阿育王石柱010
阿育王010
阿育王石柱011
勞力亞那但格村的石柱011
鹿野苑的獅子柱頭013
佛在那裡(一)印度早期的佛教建築014
桑淇二號佛塔016
桑淇三號佛塔017
寺院018
僧院和支提堂018
佛在那裡(二)印度早期的佛教雕刻023
巴呼特佛塔023
浮雕024
佛傳026
白象入胎027
釋迦成道028
忉利天宮歸來029
伊羅(金本)龍王禮佛030
祇園布施031
釋迦涅槃032
本生傳032
猴王本生032
桑淇一號佛塔034
巴呼特和桑淇的比較040
女藥叉像040
釋迦涅槃041
猴王本生042
佛教菩薩像的誕生-貴霜王朝的佛教美術043
大乘佛教043
貴霜王朝044
三十二相好046
手印049
佛像製作中心054
犍陀羅054
西方的影響054
佛傳浮雕062
建築068
秣菟羅070
本土傳統070
佛傳浮雕075
黃金時代的來臨-笈多時期的佛教美術076
笈多王朝076
雕刻077
佛像雕刻中心-秣菟羅鹿野苑083
石窟085
阿姜塔晚期石窟089
第二十六窟092
壁畫096
落日餘暉-笈多以後的佛教美術106
婆羅門教106
密教108
中亞 林保堯 109
阿富汗境內的古代梵衍那大石窟110
大佛112
壁畫118
日天像118
大菩薩坐像圖119
三三○窟120
彌勒菩薩120
涅槃圖122
卡克拉克石窟123
八角形祠堂 123
三坐像圖124
二坐佛像125
佛手125
二佛坐像126
氾(者見)基斯坦塔院的佛教遺跡127
彩塑泥像127
菩薩頭像127
殊提尸迦的母親臨死像128
佛坐像128
菩薩坐像128
天女像131
夫婦像 132
壁畫132
菩薩像132
喀布爾市及附近的佛教遺跡134
佛立像134
小孩頭像134
菩薩頭像 136
少女頭像137
菩薩坐像137
哈打佛教遺跡138
灰泥塑像138
佛足石139
佛立像139
頭像140
支持三寶法輪的大地母神像140
帕夏瓦都城的古代風土143
帕夏瓦附近的迦畢試古國148
燃燈佛本生話浮雕像 148
新疆庫車的古代龜茲國風土奇聞152
克孜爾石窟152
古城傳說153
蘇莫遮舞再現圖156
壁畫161
樂舞圖161
長巾舞162
乞寒舞164
天象圖165
因緣說話圖167
本生圖畫故事169
精進力比丘本生圖 170
獼猴本生圖170
智馬本生圖171
猿王本生圖178
輪輪聖王七寶圖179
四德181
克孜爾石窟附近的其他石窋群182
蘇巴什古城182
庫木土拉石窟183
森木撒姆石窟184
瑪札巴赫石窟184
克孜爾朵哈石窟 184
吐魯番窪地185
高昌故城185
交河故城185
伯孜克里克石窟186
臺臺爾石窟186
中國 顏娟英187
中國佛教美術的盛景188
佛教是如何傳入中國的188
法顯西行188
炳靈寺191
一六九窟193
敦煌的莫高窟千佛洞193
鳴沙山195
二七五窟196
交腳彌勒菩薩像196
第二八五窟198
五百強盜成佛200
第四二八窟200
壁畫202
唐代敦煌佛教藝術202
一七二窟203
第三二八窟206
第一○三窟207
雲岡石窟208
第二十窟209
第十九窟211
第九、十窟212
第六窟214
龍門石窟 216
古陽洞218
賓陽三洞220
維摩詰所說經221
蓮華洞222
奉先寺222
鞏縣石窟寺227
第一窟229
南北朝時期的佛教藝術231
萬佛寺231
唐代佛教藝術與玄奘232
慈恩寺232
大雁塔234
五臺山234
佛光寺236
南禪寺239
大足石窟239
北山佛灣239
摩利支天女(一三○窟)239
水月觀音(一三三窟)240
觀音變相(一八○窟)240
寶頂山佛灣243
父母恩重難報經243
地獄變相245
釋迦佛涅槃245
千手千眼觀音245
杭州飛來峰246
彌勒和十六羅漢像247
執金剛神248
韓國 顏娟英249
韓國佛教漂化的傳承250
三國時期250
佛立像251
菩薩像252
菩薩思惟坐像253
菩薩立像255
統一新羅時代256
雁鴨池256
金銅板佛三尊坐像257
感恩寺257
佛國寺和石窟庵260
鼎盛時期的藝術遺跡263
日本 顏娟英265
日本佛教遺跡的特色266
聖德太子與日本佛教266
法隆寺266
中門268
金堂268
佛說法圖270
五重塔270
藥師寺273
東塔273
藥師佛273
吉祥天女畫像274
唐招提寺276
金堂276
毗盧舍那佛278
千手觀音278
東大寺278
蓮花座280
不空 索觀音立像281
平安時期282
最澄和空海282
東寺282
不動明王282
空海畫像284
平等院 285
鳳凰堂285
阿彌陀佛來迎圖286
序
作者序
願「佛教美術」一書能帶領著小朋友遨遊在佛教美術的天地之中,一方面欣賞各國傑出的美術作品,瞭解它們的特色,更能從這些作品中了解亞洲各國的民族文化;另一方面深思這些作品所描繪的佛教故事涵義,體會佛教慈悲和智慧的精神。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