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 定價217.00元
  • 8 折優惠:HK$17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打坐與腦:打坐的腦中腳印

打坐與腦:打坐的腦中腳印
9789866513275
朱迺欣
立緒
2010年7月12日
107.00  元
HK$ 90.95  





* 叢書系列:世界公民叢書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5*21cm / 普級 / 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世界公民叢書


自然科普 > 大腦科學














長庚醫院榮譽副院長腦神經科權威
朱迺欣博士潛心探索打坐對大腦的影響

  打坐似乎能阻擋因年齡增加而產生的大腦皮質變薄。
  此種因年齡而皮質萎縮的變化,在年紀大的人比較清楚。
  這表示,打坐的預防效果,在這年齡層最明顯。

  做為現代人,我們必須瞭解腦;把腦的知識變成常識。如此,我們才能安然處在「心靈」革命中。我們期望,我們因而能獲得心靈的平靜、快樂和滿足。

  坐禪是靜坐冥想(meditation),華語傾向用打坐。雖然目前打坐風行世界,「禪與腦」對打坐本身,似乎未做深入探討,例如:打坐的歷史背景、打坐的方法、打坐的派別、打坐的原因、打坐的好處等。打坐的這些問題,我相信,應該是一般民眾想知道的。

  剛好,我自己對打坐有興趣,也有一些經驗,對打坐的科學文獻也有所涉獵。經過再三思索,我把想要寫的,定在打坐的腦科學研究,讓讀者從另一個角度看有千年歷史的東方心靈鍛鍊。

  不可否認,我對打坐和打坐的作用,有個人的一些見解,把它稱為偏見(bias)也可以。因為我喜歡歷史,我往往從歷史的角度觀察與分析;因為我也是腦科學的研究者,我也往往從腦科學的角度探討。

  與其他科普書籍比較,此書有一個特徵。此書在敘述實驗發現或結果時,往往直接引用報告的表或圖,顯示實驗的「本來面目」,然後用通俗的語言說明或解釋。我衷誠希望,此項新嘗試能在讀者產生親身感受的經驗,如同禪宗所說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朱迺欣

作者簡介

朱迺欣

  高雄縣鳳山市人,臺大醫學院醫科畢業,美國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神經生理學博士,美國科羅拉多大學(University of Colorado)神經科住院醫師,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研究員,曾任教於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Irvine(爾灣)醫學院。

  回國後服務於長庚醫學院和林口長庚醫院,為腦神經科教授,曾任林口長庚醫院神經科主任,現為長庚醫院顧問級醫師及榮譽副院長。專長診治頭痛、痲癇症、巴金森症、威爾遜病等,因研究錳中毒巴金森症出色,獲得美國巴金森基金會(National Parkinson Foundation)之贊助,並成為該基金會的傑出研究中心,為亞洲第一個獲得此項榮譽之研究小組。並曾獲行政院國科會之傑出研究獎。

  除了學術專業論文外,著有《懸壺看人間》、《認識腦、保護腦、開發腦》、《走出頭痛的陰影》、《巴金森病-認識與面對》、《前塵往事腦醫學》、《腦醫生的大帽子》等,另譯有《尋找腦中幻影》(Phantoms in the Brain)、《禪與腦》(Zen and the Brain)等書。


打坐與腦-打坐的腦中腳印
書總頁數共288頁

〈序言〉

01 推薦序/釋惠敏
人成即佛成:心=腦×眾生2

02推薦序/謝仁俊
禪與腦≠禪與心

03自序/朱迺欣
腦科學看打坐的「本來面目」

Chapter I 前言
01 築起科學與宗教的橋樑
02 東西方文化的不同
03 打坐是東方文化和宗教的特色
04 打坐風行世界

Chapter II 打坐
01 打坐是什麼?
02 為什麼想要打坐?
03 打坐的最大影響在腦
04 瑜伽
05 超覺靜坐
06 佛教
07 道教
08 打坐派別的比較
09 為什麼雙盤坐?
10 靜坐在安靜腦
11 打坐的不良副作用
12 結語

Chapter III 認識我們的腦
01 人腦的特殊性
02 人類的神經系統
03 大腦皮質
04 邊緣系統
05 情緒
06 腦幹
07 清醒與睡眠
08 神經傳導物質系統
09 注意的神經網路
10 結語

Chapter IV 意識與自我意識
01 意識
02 自我和自我意識
03 「自我」的建立
04 自我意識與腦的發展
05 結語

Chapter V 打坐的腦科學研究
01 意識革命
02 認知科學革命
03 打坐的身心變化
04 打坐的腦波研究
05 打坐的神經造影研究
06 結語

Chapter VI 打坐的展望
01 打坐在求「靜」和求「定」
02 實驗假象
03 打坐研究任重道遠
04 結語

致謝
參考文獻


推薦序/惠敏法師

人成即佛成:心=腦×眾生2
東京大學文學博士
法鼓佛教學院校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教授

禪與腦(Zen and the Brain)

  相對於作者朱迺欣醫師的老師奧斯汀 (James H. Austin)教授的大作「禪與腦」(Zen and the Brain) ,本書的書名是《打坐與腦──打坐的腦中腳印》。“Zen”乃是「禪」之日文發音,其印度梵文原音“Dyana”,中文譯音為「禪那」(簡稱為「禪」,或再添加「定」字而稱為「禪定」),玄奘大師意譯為「靜慮」,但是在現代的西方世界,將「禪宗」習慣以”Zen”來稱呼。因為,雖然禪宗是從印度的菩提達摩禪師於北魏時(約西元500年)傳來中國發展而成,宋朝時傳到日本,成為日本文化的骨幹之一。歐美人士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日本禪者鈴木大拙(1870 ~ 1966)之諸多英文「禪宗」著述及演講,引起西方人士對禪學之濃厚興趣。例如:奧斯汀(James H. Austin)教授也是在1974年第一次到京都時,開始接觸到日本臨濟宗禪師--小堀( Kobori)松年老師,進而拜師學禪。

佛陀的打坐姿態與羅丹的沈思者雕像

  本書則採用「打坐」語詞,有其「深入淺出」用意。在第一章第三節「打坐是東方文化和宗教的特色」之圖二,比較西方社會最優美的沈思姿勢--羅丹(Auguste Rodin, 1840-1917)的沈思者雕像的「緊張」與佛陀的跏趺蓮花坐姿的「輕安」,一目了然看出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同時也可以避免一般讀者望「禪」興嘆,或望「禪」卻步。例如:在第二章第九節「為什麼雙盤坐?」中,將盤坐時的身體、呼吸、與腦的關係,非常簡明有據,說明雙盤坐的好處:

  1. 穩若金字塔:身體舒適穩定-三角底和三角身。

  2. 調息能「靜心」:呼氣會安靜許多神經細胞的活動:例如,杏仁核和孤立束核。此種神經活動的減低,可能產生打坐和誦經時基本的安祥作用。

   3. 打坐時的運動剝奪:產生如肌肉放鬆劑的效果,導致腦波增加同步化,妄念隨之減少。

  4. 打坐時的感覺剝奪:移向比較簡單的知覺,例如:聽覺變得更敏銳;額葉產生的思緒減至最少;感覺聯合區和邊緣系統的訊息消失,容易調和情緒。

  同時,本書在第二章第十一節也提到「打坐的不良副作用」,這種正反「兩面俱呈」訊息(two-sided messages)是正確的學術研究與科學普及報導態度,猶如《禮記.大學》所說︰「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我們依此可以學習︰對你所喜好的人、事、物,要知道其缺點(惡),不可偏袒;對你所厭惡的人、事、物,要知道其優點(美),不可抹殺。同樣的態度,在本書的精華第五章「打坐的腦科學研究」中也可以看到。在這部分,朱迺欣醫師除了因為簡明的介紹打坐科學研究的歷史之外,對於每個打坐的研究實驗,也會提出正反「兩面俱呈」的評述,非常有助於禪坐科學之進步與發展。

  打坐的腦波研究:變慢、變快、側化、同步化、一致性化、區域化

  此外,第五章第4節「打坐的腦波研究」也是從科學史的角度,以腦波為例,說明打坐導致生理和心理(身心)的變化之研究。讓我們知道打坐時,不只是一般人所知道:清醒放鬆時呈現比較慢的α波而已。朱醫師從眾多的打坐的腦波研究報告中,選擇做得比較好,或比較有影響的實驗,並且將許多實驗的不同結果中,力求做到「求同存異」的綜論。例如:將打坐時的腦波變化之各種研究結果,整理成下列幾種:

  1.α波和θ波的能量(power)增加。這表示,α波和θ波的出現,並變明顯。例如:振幅變大
  2.α波變慢
  3.α波活動向左前額葉側化
  4.腦波整體變慢
  5.額葉「中線θ律波」出現
  6.腦波呈現同步化(synchrony)和一致性(coherence)
  7.γ波的出現
  8.γ波震盪(oscillation)和同步化

  雖然,朱醫師謹慎的說:「打坐時,腦波變慢,表示什麼?腦波變快,又表示什麼?這些腦波變動的機制和意義,目前我們還不清楚,也沒有很好的解釋。」但是,他也嘗試從腦神經科學和打坐的二個角度解釋。例如:

  當我們的注意外轉時,即注意環境的人物或事件,α波出現去同步化(desynchronization);反之,當我們的注意內轉時,α波出現同步化(synchronization)。由此觀之,α波的同步化,與注意力的方向有關係。另外,α波可以分為快α波(10-12 Hz)和慢α波(8-10 Hz)。快α波與工作相關的處理程序有關,但慢α波卻與認知程序有關,後者包括預期和注意力。最後,慢α波主要分佈在額葉和中央區,似與認知和注意有關。

  θ波和慢α波的同步化,被認為與內在專注有關。比較特殊的θ波是,「額葉中線θ律波」。此波由前扣帶回和前額葉產生,一般在注意,專注,冥想,或進行腦力工作時出現,焦慮解除時亦會出現。後二者情況,似乎可以解釋,打坐是一種放鬆的專注狀態。

  打坐時,θ波的出現,亦表示主觀感受的幸福(法喜?)。在資深瑜伽士,θ波側化到左前額葉。此種θ波左側化,似與正面情緒增加有關。「θ叢集」出現時,打坐者進入愉快狀態,安靜狀態,或舒適狀態。至於γ波-震盪(oscillation)和同步化(synchrony)可能與認知程序有關、表示專注注意(focused attention)的狀態等。

打坐對腦的作用:當下的「情境」(state)效果、腦功能重整的「性向」(trait)長期效果

  此外,朱醫師認為:2004年威斯康辛大學的Lutz等人的研究是一個里程碑,因為其實驗結果顯示:(1)不同的打坐方法,可能產生不同的腦波變化。例如:他們研究的非專注打坐產生快波γ波,但禪宗的專注打坐產生慢波θ波。(2)長期打坐能改變腦運作,即所謂「腦神經重塑」(neuroplasticity, reorganization)。所以,此種打坐的長期效果,即所謂的「性格或性向效果」(trait effect),相對於大部分的實驗在釐清打坐的當下效果,即所謂的「情境效果」(state effect)。

  我個人認為:此種長期禪坐的「性格或性向效果」(trait effect)很類似大乘佛教的「唯識學派」之根本論書《瑜伽師地論》所解說:禪定(靜慮;dhayna)之成就者,乃依於不斷重複「止(定)、觀(慧)」修習圓滿時,伴隨「?重」(dausthulya;惡性質,對於有善法的「不堪能性」)的身心次第地消失、伴隨「輕安」 (prasrabdhi)的身心漸漸地顯現,會促成「心一境性」 (ekagrata;專注力)的增長,如此「輕安」與「一心」展轉互相增長,成為良性循環,因而成就初禪、二禪等各種禪定。

  此外,藉由這些禪定狀態,觀察無常、無我、涅槃等法則或諦理,讓禪定(安止)與禪觀(慧觀)互相適當的配合(止觀雙運)到非常純熟與自然的程度(無功用轉),則可以斷「三結」(我執、錯誤的宗教行為、對真理法則的疑惑),成就「見道」(慧見正道),讓修行者從凡夫身心性質轉換聖者身心。

人成即佛成:心=腦×眾生2

  此種「轉凡成聖」的學習,從以上的腦科學的研究,可以看出人人皆具備有此可能性。誠如《大乘起信論》卷1所論:「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則攝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大乘)義」,所謂「人人皆可成佛」、「人成即佛成」,因為佛典說:人類的所具備三種的特勝(憶念力、克制力、堅毅力),也就是理智的,情感的,意志的特勝,這都與腦功能有關。依此可以發揮為佛法的「菩提心」、「慈悲心」、「空慧」等三種心態,成就圓滿聖者(佛陀)之法身、解脫、智慧等德行,此乃是「即人成佛」的法門。

  最後,謹以我在拙作《心與大腦的相對論》(法鼓文化,2005年)之<自序>中所提的「心=腦×眾生2」觀念作為結尾。對於心與腦的關係,或主張「唯心論」,或主張「唯腦論」,但我們若參考愛因斯坦有名的「質量」與「能量」的互變物理方程式E=mc 2(能量=質量×光速平方),似乎可將「心」「腦」的互變關係以「心=腦×眾生2」來表示:微小的「腦」量可經由「眾生」量的累積(平方相乘),產生巨大的「心」力。

  所謂「眾生」量的累積(平方相乘),猶如《我們的身體裡有一條魚》(Your Inner Fish)的作者??美國古生物學家蘇賓 (Neil Shubin)教授所說:「所有的附肢,不管是手腳、翅膀、還是魚鰭,都是由類似的基因所建構出來的五億年的動物演化史」、「人類的身體像時間膠囊,記載了從早期人類、到兩棲類、魚類,最終到微生物的過往。我們的每一種病痛,像是肥胖、打嗝、疝氣、粒線體疾病,都可以看到歷史的影子。」所以,眾生生命並非可以獨立自存,個別的生命於相依相存的生態系統中,猶如生命大海中的浪花,相互為因緣,微小的「腦」量的演化,可以形成巨大的「心」力,改變我們的環境,創造各類各樣的文化。

  其次,近年來,第二代網際網路(所謂Web 2.0)的概念與相關的技術架構及軟體成為新的資訊潮流,其特點是可以讓使用者透過分享(Share)與互動(Interactive),讓資訊內容可因使用者的參與(Participation)而隨時產生,經由網誌(Blog)、分享書籤 (Sharing Tagging)、維基 (Wiki)、和社群網絡(Social network)等新功能達成迅速分享的效果,進而產生豐富的資源,這也是「眾生」量的累積(平方相乘)的最佳實例。

  雖然,朱醫師在<自序>中謙稱:「這本書可說是《禪與腦》的補充(supplement),或是它的同伴。」但是此書也能自成一家之言,它更能從東方文化與西方科學相比對的角度,依照腦科學發展史的順序,評介各種精闢與啟發性的議題,內容條理分明,文筆深入淺出,不僅可供學術界學者、具修行經驗者之利用,也可作為一般大眾的入門指南,並且我也期待它將會是法鼓佛教學院之禪修專題研修的教材。於出版之前,有幸先睹為快,隨喜讚美作者、出版者的功德,非常有助於古今中外文化思潮交流的發展。

  釋惠敏 序於法鼓佛教學院
  2010年6月3日 

推薦序/謝仁俊教授

禪與腦 禪與心
國立陽明大學特聘教授
國立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教授
台北榮民總醫院整合性腦功能研究室主持人及主治醫師

  生命意識與心的本質是什麼?從意識到靈魂究竟真相為何?這些問題從人類有心靈運作以來就一直是一個不斷被省思的生命功課,也是不停的從宗教、科學、物理學、醫學、及哲學所深入探討最重要的課題之一。

  朱迺欣教授是台灣神經醫學界輩分崇高且備受尊重的前輩。這是繼前一本他所翻譯的 Prof. James H. Austin的巨著(Zen and the Brain;中文書名為「禪與腦—開悟如何改變大腦的運作」)之後,以身為一位神經科學家及神經內科醫學專家及自身的體認所撰寫的一本非常深入淺出從腦科學觀點來看「禪」的專書。個人一直從事腦造影(Brain Imaging)科技催生下的現代認知神經科學及臨床人腦科學與醫學已近二十年,所閱讀過之專刊專書與科普著作不知凡幾,卻深深感動於迺欣教授寫這本書的心力用意之深,更能預見本書所將帶給後進的啟發。

  迺欣教授將這本書給我時,我迫不及待的將其讀完。當時恰逢我們的研究室正在逐一閱讀及討論有關目前所有應用腦造影(Brain Imaging)及腦圖(Brain Mapping)科技來研究冥想(Meditation)與禪定(Zen)所發表的科學論文。立即震攝我心的是第三章圖二透過比對佛陀蓮花伽跌打坐的輕安寧靜自在之戒定慧法相以及法國偉大雕刻家羅丹所創作之不朽巨作「沈思者」(The Thinker)其戮力的苦思。東方圓融性的向內自求的宗教體悟與西方分析式的科學理則學之對大自然與生命有系統之思維研究邏輯批判,兩種文化在探究生命現象角度與方式之不同,迺欣教授做了最好的展現與詮釋。這本書前後章節環環相扣極有系統之安排與廣博的內容,不只對急切想分別了解禪及腦各自的主題與兩者間關係的一般大眾來說,是一個及時的科普著作,而對於專業的腦與心智科學家則更是一個非常精要且深入的全方位的專業導讀,是一個聯結宗教與科學去追求真實的極佳典範。

  目前腦科學或心智科學在經過革命性的腦造影能夠直接觀察腦部活動之新科技的洗禮後,所呈現出來的是一個非唯物論與非唯心論之心腦合一 (Mind-Brain Identity)的觀點,且普遍認為心智與心識(Mind and Consciousness)是腦的活動的展現。這個觀點並非新創,但是重要的是其間心腦之互動與相互影響在科學實證的理念且透過腦造影科技之嚴謹檢視下是證據確鑿。腦部損傷會導致心智與心識的障礙,心的運作不管是透過外界的刺激(如專業藝術家,或運動家,或病人經醫療復健長期密集的訓練)或內在心性的鍛鍊(如禪定)反過來會改變人腦的的結構與功能,所謂腦部的重塑(Reorganization)或可塑性(Neuroplasticity)。然而個中,心與腦的因果關係依然未能完全釐清,解開幾千年來對意識與腦的奧祕距離仍然遙不可及。人類的腦由一千億個甚至上兆之神經元所組成,而這些巨量的神經元經由各種神經突觸(Synapses)與膠質細胞之連結,如何最終形成一個有主體意識的自我,在時間與空間的一個連續存在(Being),到目前科學與醫學仍然無解。

  禪,一直是一個非常吸引普羅大眾的課題。禪,所訓練教化的是「心」的生命的宗教功課。而科學與醫學上對「心」的相對的實體?能夠研究的神經學對象則是腦及其運作所伴隨之心理生理的活動現象。對於宗教層次的禪來說,科學的研究與描述及了解,其實對心靈的悟覺及生命的終極解脫實非必要,更甚者與修行本身及生命自性的進化提昇完全無關。但是經由禪定的訓練所帶來的身與心的正面效應,逐漸被東西方社會所重視與接受且快速的實務應用中。以科學層次的禪來說,禪是腦與心智科學對人類了解心靈力量的一個不可或缺的探針。這點在長期禪定之修行者其特定腦區(尤其與慈悲心—Compassion有關之區)之增厚,腦神經傳導物質活性增高與正向情緒神經迴路之激發,以及對於苦難刺激呈現的覺知有更敏銳的神經動力學(Neurodynamics)的反應表現 (見Richard Davidson在2009 LoS One國際期刊之對慈悲觀想禪定之功能性磁振造影研究報告) ,本書有明確的分析與討論。這些研究告訴了我們,科學雖然尚不能解答心與意識的本質,但是在實證導向(Evidence-Based)的科學精神與目前可用的嚴謹方法學下,卻可見證心的力量其運作下些微能被觀察到的神經學的對應基礎與機制(Neurological Correlates)。迺欣教授在本書中,忠實呈述及客觀批判所有的研究報告與資料,所傳達的深意其實在此。

  科學對於真實(Fact and Truth)的「知」道,並不等於宗教在生命心靈對真理(The Way)的「悟」道。佛陀於楞嚴經裡,於阿難之七次徵心問道中說:心不在內,也不在外,更不在中間。其中深遂意境無法以科學的語言來對等翻譯。物理學與腦科學對意識形成與運作的各種探討與理論中,極具代表性之一的訊息整合學說(Information Integration Theory)其對意識特性的界定是:意識具有整合(Integration)、分化(Differentiation)、複雜(Complexity,物理學用語)、突現(Emergent Property)、迴路重複(Re-entry)以及在時空雙向度的動態展現(Dynamic Scenario in Time and Space)等特性。而腦則是生物體唯一同時俱備這些性質與條件的器官系統(System)。這些特性與佛家講八識心田之「因緣和合」造作、「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以及「性空」與「空性」,其間科學與宗教兩者間文字道斷外之微妙共振相通處,實在值得我們在讀完這本書之後對心腦合一的「相」(Phenomena, Image, Form)的體認下,去更進一步的追尋其背後的「實」質(Essence)。

自序/朱迺欣

人腦科學看打坐的「本來面目」
長庚醫院榮譽副院長

  我寫這本書的動機因緣有二位貴人:一位是我的神經學老師奧斯汀(James H. Austin)教授;另一位是法鼓佛教學院副校長杜正民教授。

  2007年,遠流出版了奧斯汀教授的經典著作《禪與腦》。我有榮幸把它編譯成濃縮版,由八十萬字縮減為二十萬字。雖然中文版的風評不錯,卻有些人抱怨,內容過於學術性,不容易懂,也不好念。

  同年十一月,奧斯汀教授訪台,法鼓佛教學院校長惠敏法師熱心支持,安排他為該院第一屆大師講座演講。因此,我有機會與杜副校長碰面。當我們閒談時,我提到有人覺得《禪與腦》難念,杜副校長馬上說:「以你的背景,你自己也可以寫一本類似《禪與腦》的書,不過要比較通俗,比較深入淺出。」

  後來,我對《禪與腦》做一番思考。它是學術水準相當高的巨作,文獻的收集鉅細靡遺,又有奧斯汀教授的很多推想和假設。可惜,此書並非一般人皆能消化瞭解。對我來說,比起我曾翻譯的《尋找腦中幻影》,此書的翻譯難度,可說難上加難。

  坐禪是靜坐冥想(meditation),華語傾向用打坐。雖然目前打坐風行世界,《禪與腦》對打坐本身,似乎未做深入探討,例如:打坐的歷史背景,打坐的方法,打坐的派別,打坐的原因,打坐的好處等。打坐的這些問題,我相信,應該是一般民眾想知道的。

  剛好,我自己對打坐有興趣,也有一些經驗,對打坐的科學文獻也有所涉獵。經過再三思索,我把想要寫的,定在打坐的腦科學研究,讓讀者從另一個角度看,有千年歷史的東方心靈鍛鍊。

  不可否認,我對打坐和打坐的作用,有個人的一些見解,把它稱為偏見(bias)也可以。因為我喜歡歷史,我往往從歷史的角度觀察與分析;因為我也是腦科學的研究者,我也往往從腦科學的角度探討。

  與其他科普書籍比較,此書有一個特徵。此書在敘述實驗發現或結果時,往往直接引用報告的表或圖,顯示實驗的「本來面目」,然後用通俗的語言說明或解釋。我衷誠希望,此項新嘗試能在讀者產生親身感受的經驗,如同禪宗所說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我要感謝奧斯汀教授,如果我沒有翻譯《禪與腦》,我不會寫此書。這本書可說是《禪與腦》的補充(supplement),或是它的同伴,但是它的目標和對象,略有不同。這本書是通俗的科普,對象是有興趣的一般讀者。所以,此書的敘述,雖然沒有《禪與腦》的深度和嚴謹,但它比較容易念,也有一定的學術性。

  打坐是東方特色的心靈訓練,也可說是西方腦科學研究心靈的一種探針。雖然靜坐冥想被認為起源於吠陀印度教,最近文獻顯示,此種心靈鍛鍊可能由印度和中國獨自平行發展出來。我們應該以此項文化遺產為榮,因而想從腦科學的角度,窺探它的奧祕。




其 他 著 作
1. 禪與腦-開悟如何改變大腦的運作
2. 腦醫生的大帽子--別為小病抓狂
3. 前塵往事腦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