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 定價217.00元
  • 8 折優惠:HK$17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重新思考中國革命:溝口雄三的思想方法

重新思考中國革命:溝口雄三的思想方法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8503786
溝口雄三
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2010年8月12日
83.00  元
HK$ 70.55  






* 叢書系列:台社論壇
* 規格:平裝 / 224頁 / 15*21 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台社論壇


人文史地 > 中國史地 > 朝代史 > 民國








@溝口雄三教授是日本歷史、文化與思想界的大家,在東亞是當代最有影響力的學者之一,他的研究、理論與方法廣泛的受到國際學界的重視與推崇。溝口教授長期以中國為研究主體,但是與一般研究者不同,他的研究動力之一在於透過中國重新理解日本,著作中蘊含了極為獨特的比較視野,在理論上有高度的原創性。本講座邀請他的目的就是在這個認識論與方法論的層次上與他對話,期待由對話中開展新的可能性。具體的說,他將以深厚的功底,透過長年積累對於中國公與私的研究,與近期對於辛亥革命與近代化歷程的分析,展現中國與日本的內在基體的差異。

作者簡介

溝口雄三教授

  生於1932年,1956年畢業於東京大學文學部中國文學科,曾任琦玉大學助教授,一橋大學教授,東京大學教授、大東文化大學教授、台灣清華大學客座教授、北京日本學研究中心主任、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訪問教授、哈佛大學客座研究員。

  歷任中國社會文化學會理事長及評議員、東方學會評議員及編輯委員、日本中國學會評議員及專門委員、文部省學術審議會委員、日本學術會議會員,為文學博士、東京大學名譽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名譽教授、國際儒學聯合會副理事長。於2010年七月辭世。

編者簡介

陳光興

  現任台灣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教授、交大亞太/文化研究室招集人,並為國際期刊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Movements主編。著有《去帝國:亞洲作為方法》

孫歌

  現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比較文學研究室研究員,北京日本學研究中心兼任教授,並為《台灣社會研究季刊》和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Movements編委。著有《亞洲意味著什麼》

劉雅芳

  現就讀於台灣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班。


陳光興

公私/溝口雄三 作/鄭靜 譯
回應─公私再議/陳弱水
回應─思想史家的立場/孫歌
回應─家庭與性的公與私/劉人鵬
討論與對話─中國的公與私/詹亞訓、劉雅芬 錄音整理

辛亥革命新論/溝口雄三 作/林少陽 譯
回應─歷史視角的選擇/楊貞德
回應─勉勵獻疑/賀照田
回應─立場與方法學的映照/鍾月岑
討論與對話─從辛亥革命看中國的近代/劉雅芬、鄭勝勳 錄音整理

專題訪問
面對歷史的敬畏之念─溝口雄三教授東京訪談/陳光興、孫歌 訪談
孫歌 翻譯、校訂/劉佳旻 錄音整理

附錄
溝口雄三著作目錄
作者與譯者簡介
講座說明、議程


?
  世界上所有分析股市的方法,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找出未來走勢,以及行進間高出低進的轉折點。看遍近百年來國內外世間所有財金書,大部分僅是把歷史描繪出來,以及看圖說故事,沒有人能夠鉅細靡遺的預測未來股價走勢。唯有《征服金融大海嘯》能以鮮明色彩與強烈的對比,立即將趨勢與轉折直接顯現出來。此著作清楚說明未來10年全球金融市場的行情變化,讀者只要稍微閱讀幾分鐘,必能縮短以往股市學習的過程,少走冤枉路,不再浪費時間煩惱無謂的細節。

  人類喜歡想像自己有科技進步的長久歷史做為後盾,可是食品作物的種植大約在一萬多年前才出現,最早的金融市場──零星交易的小麥、玉米、雞蛋和白銀的市場,大約在2500年前的美索不達米亞出現。而股票和債券的金融交易市場,在1693 年的英國出現,距今僅有300多年的歷史,正常人要如何在短短幾年內的時間,學會全球金融商品的分析看法,並擁有預測未來金融走勢的能力呢?

  過去300多年來的金融市場行情,許多人見識到股市、債券、黃金、石油以及商品期貨出現過泡沫化的危機,隨後帶來另一次絕佳進場的投資機會,但卻很少人經歷過,當房市最大的泡泡破滅之後,將會出現長期性的通貨緊縮、高失業率以及國際間的政經危機,甚至帶來大規模的戰爭。日本是第一個面臨人口老化的先進國家,在1990年房市泡沫後,至今已有20年的通貨緊縮;美國則是第二個面臨人口老化的先進國家,在2007年出現最大的房市泡沫,利率迅速調降直逼於零。然而全球人口大約在2017年的時機點,開始面臨人口老化的種種負面問題,屆時人們的年齡會集中在40 ~ 45歲以及62 ~ 67歲這兩個區塊,意味著當絕多數人成家立業、手中各自擁有屬於自己的一棟房子的時候,到時只會有賣屋求現、換屋、抵押房地產或收租金的想法,並不會再有急著購屋、置產惜售的投資心理。1946年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全球房地產價格不停上漲,到今日的通貨膨脹現象,始終是權貴力量與商人搶劫了窮人的財產,一旦出現長期性的通貨緊縮,窮人便會展開全面性的大反擊,到時失業率必定創新高,犯罪率也會隨之飆升,全球的政經情勢,終將陷入前所未見的危機。

  人類享有高智慧的腦袋,倘若能再加上一個善於學習的眼光,懂得注意全天下最新,並且最有效率的金融專業知識,這才是人類身上背負最有價值的人生使命。許多專業領域例如科學家與氣象學家,已能更準確預測未來許多事件的發展,現在該是全方位的金融操盤人加入這個行列的時候了。

前言

  本著作是在2010年3月中截稿,原本是想寫給自己看,因此內容只有未來規劃、簡易的操盤技巧,以及1693年至今全球金融市場的歷史統計圖表,並不會有繁瑣的理論與技術教學。當時的預期是先把全球重要金融指數行情規劃到2020年,並且在關鍵時刻,針對優於預期走勢的金融商品,進行波段操作。

  經由近20年來的操盤經驗得知,從事金融交易長期能否累積財富,並非取決於是否學了很多看盤技巧、擁有高深的技術分析以及經濟學原理,而是本身要具備正確的投資心態,當機會來臨時,配合好的財運,才能得到豐碩的投資利潤。投資不是學術研究,我們愈想動用腦筋來交易,愈是自作聰明,就愈不容易從金融交易中獲得利潤,反而會一無所有。

  左腦是幫助我們思考的腦袋,但僅適合交易前的準備事項,用以分析行情、規劃多空方向,並不適用於交易時的下單動作。然而大多數人在交易時,還是習慣運用左腦思考來交易,因此之故,投資很容易就陷入死胡同。理想的交易行為來自右腦,當我們運用右腦來操盤時,開啟智慧能量是一種快狠準的功能,如同下棋高手,他們腦海裡只有圖騰以及五步後的走法,並搭配韻律,讓自己產生節奏感,一旦下了幾步棋,便知道對手是何方神聖,甚至可感應到自己能否贏得這場賽局。

  在金融交易中,機械式操作、當日沖與隔日沖的操盤手法,可帶領交易者運用到右腦的神經系統,進而輔助交易者執行下單。這種投資心境,將使我們得到較高層次的勇氣與智慧,在那一瞬間,一點都不擔心短暫買賣需要負擔高一點的手續費,不擔心停損出場會被看笑話,不擔心賺太多會興奮地睡不著覺;只擔心手腳太慢沒參與到而懊悔一生。當熟練橫衝直撞的操盤法之後,更高的指引則是靠直覺來下單,不過每個人與生俱來的直覺能力以及天生心態都不一樣,筆者則是少數對金融市場行情變化較敏感的人,並能與之產生共振,因此交易獲利會覺得是理所當然,面對虧損的部位也會開心、迅速、果斷地執行停損的動作,並不會想太多而讓自己舉棋不定。

  在金融操作的領域裡,有人天生適合分析行情,有人天生看盤精準,而有人天生就適合交易獲利,卻很少人能集這三者於一身,所以證券商的自營部門會有專業的分析師、專業的研究員以及專門下單的交易員,一起合作幫公司創造獲利機會。在本書「異次元操盤法」這個章節中,筆者把分析行情、看盤精準以及適合交易獲利分為三種投資心態,經由次元思維能力的轉換,分為三次元、四次元以及五次元的投資情境,只要瞭解次元思維的轉換能力,便會有靈感得知自己適不適合從事金融交易。通常話多的人較不適合交易,因為那時候的左腦能力較發達,右腦較弱;反而話少的人較容易開啟右腦智慧,並適合靠金融交易來投資致富,這也是筆者多年來堅持不公開亮相、上財金台分析行情的原因之一。

  而為了要輕鬆從交易中獲得長久的利潤,事前分析要盡量精簡,把多餘的能量集中在右腦,幫助我們交易獲利,就如同本著作裡的規劃,沒有模稜兩可的詞句,只有趨於精準的預測。面對正確的規劃,要懂得乘勝追擊;面對錯誤的規劃,也要懂得設立停損點,這些任務都必須靠靈敏的右腦所衍生出來的勇氣、直覺和臨場感,來輔助我們執行下單的動作。所以在進行操盤任務時,交易者要懂得放空自己的大腦,亦即將左腦擺一邊,不要想太多,並集中火力運用右腦,如此才不會綁手綁腳,變得不知所措,也才能得心應手、穩操勝券。

  放空左腦,即是不執著於作多與作空,不執著有跟無,不計較任何事務,如虛空中的自然現象。世間中的人與事,涉及到應該與不應該的時候,最主要的關鍵是有所計較得失與執著,如果不計較、不執著,煩惱便不會發生,心念便常住歡欣快樂之中,生命的時空裡,豈有不自在的道理呢?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