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籍廣東揭陽市榕城,馬來西亞出生,香港新亞書院學士,德國馬爾堡大學經濟學博士。任教香港中文大學凡二十五年,曾在哈佛、倫敦等大學從事研究講學。後應聘為澳洲外交部全資贊助設於馬夸理大學的中國政治經濟研究所創辦所長暨講座教授,其後轉任香港嶺南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退休後曾任香港珠海學院商學院院長、中文大學及城市大學客座教授。其著作大多數署名 Y. Y. Kueh,發表於英美德意荷及澳大利亞等國 (也有被譯成中文在中國出版的); 專書十餘部,主要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其它包括香港大學、中文大學、麥米蘭等英美出版社。郭教授也曾任倫敦的《中國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編輯委員逾二十年。
然而,這多少年來,如何看待鄧小平的改革開放和毛澤東的歷史功過卻一直是作者所探討的一個主題。2008年將過去發表的十幾篇有關的期刊論文和專書的篇章結集成書,在英美兩國同時出版。標題為「中國的新工業化戰略」,副標題為「毛主席真的是多餘的嗎?」(Y.Y.Kueh, China’s New Industrialization Strategy: Was Chairman Mao Really Necessary? (本書中此下皆簡稱為《毛主席真的是多餘的嗎?》)(Cheltenham, U.K. and Northampton, Ma. USA: Edward Elgar, 2008, pp.x, 283.中國大陸對英文“Strategy” 一字通常翻譯為「戰略」,香港則譯為「策略」。本書兼用這兩種譯法,請讀者留意。),其意顯然,「挑釁性」亦強,期以拋磚引玉,促發國際學者共同討論此一重要的、對整個世界也是寓意深遠的當代中國經濟歷史問題。出版商也有此意,所以未見書稿,已經同意出版。實際上殺青之前,作者也已開始著手摘其要者,連同自己其他新舊著作中的部分罕見資料,重組成不同的中文篇章,因成此書也;也算了卻了當年「湊湊熱鬧」的宿願。
作者要特別感謝這幾十年來朝夕與共,尤其是香港中文大學的許多同學們。作者的許多靈感、想法、看法、判斷和結論,都是與他們在課堂上「砂盤推演」出來的。也特別感謝倫敦的《中國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因為作為其評審編委(1988–2009)之一,一直有幸閱讀許多有關中國經濟問題分析的最新文稿。也感謝母校,香港中大成員的新亞書院,讓本書的幾篇文章在其校內月刊《新亞生活》先行發表,使作者能就近請教於中文大學校內的朋友們。多年來未曾以中文寫作,只希望自己的水準不愧對以中國文史哲著稱的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