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製作紀錄片 Directing the Documentary

製作紀錄片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3266945
Michael Rabiger
王亞維
遠流
2010年9月03日
140.00  元
HK$ 119  






* 叢書系列:電影館
* 規格:平裝 / 正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電影館


[ 尚未分類 ]








@本書所論及的紀錄片製作方法深入淺出,兼具歷史、美學與實務等各層面,對專業工作者、學院師生及對紀錄片有興趣的人來說,可從中得到許多樂趣與有用的知識。全書為有意拍攝紀錄片的人提供了一個實用的藍圖。書中除了略述紀錄片的歷史及發展外,並進一步為紀錄片工作者在電影語言、道德取捨、準備工作等方面提供了完善的建言,讓讀者在實踐行動中能學到必要的技巧,書中主要的內容有:

  .研究的策略
  .工作小組的角色及責任
  .結構、剪接及燈光的訣竅
  .解決問題或拍攝時的遇到的困難
  .訪談及導演技巧
  .知名紀錄片的分析

作者簡介

Michael Rabiger

  芝加哥哥倫比亞學院電影/錄影帶學系資深成員。拍過的紀錄片超過二十部,包括《一百三十一的查理.史密斯》、《電線街之戰》、《女兒回憶中的托爾斯泰》等。其討論電影及藝術的文字多刊於New Art Examiner, Videomaker, Worldbook,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著有Directing: Film Technique and Aesthetics.

譯者簡介

王亞維

  生於台灣高雄,美國波士頓大學電影研究所畢,歷任電視導播、紀錄片導演與製作人。投身紀錄片教學多年,譯有教科書《紀錄與真實──世界非劇情片批評史》、《製作紀錄片》兩冊,為兩岸三地學界與實務界應用最廣泛的紀錄片課本。曾擔任公共電視新聞部紀錄片小組召集人、企劃部經理、節目部經理,監製過多部連續劇與紀錄片系列,現任原住民族電視台顧問。歷任國家文藝基金會、各紀錄片影展、金鐘獎、金視獎等評審與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諮詢委員,並於政大廣電系教授紀錄片課程。


_用影像來寫歷史/王亞維
前言

第一篇 引言、歷史背景與未來
第一章 序論
第二章 紀錄片簡史及其功能的發展

第二篇 前置作業
第三章 拍攝前的準備
第四章 發展製作小組
前置作業摘要

第三篇 作業:學習以電影工作者之眼來看
前言
作業一 構圖分析
作業二 剪接分析
作頁三 燈光分析

第四篇 拍攝前的技術要件
第五章 器材選擇
第六章 關於燈光
第七章 如何避免問題

第五篇 作業:學好拍片的基本技巧
前言 
作業四 收音實驗
作業五 攝影機掌控

第六篇 製作階段
第八章 訪問
第九章 指導被拍攝者
第十章 指揮工作人員
第十一章 作者論
製作階段摘要

第七篇 作業:發展導演的技巧
前言
作業六 深度訪問
作業七 互有衝突的兩人對話
作業八 手持機拍一場對話
作業九 街頭訪問
作業十 拍攝一個事件或過程

第八篇 後製作業
第十二章 後製作總論
第十三章 紙上剪接:架構的設計
第十四章 剪接:首次大塊組合
第十五章 剪接:精煉的過程
第十六章 旁白
第十七章 剪接:如何收尾
後製階段摘要

第九篇 作業:剪接技巧精進
前言 
作業十一 訪問,大小不同的畫面剪接
作業十二 對話,兩個或兩個人以上
作業十三 剪接不能斷開的複雜畫面
作業十四 複雜的剪接作業

第十篇 美學與作者論
第十八章 紀錄片的元素
第十九章 形式、控制與特色
第二十章 重新演出、重新結構與紀錄式劇情片
第二十一章 倫理、作者論與紀錄片的使命

第十一篇 生涯之路
第二十二章 教育 
第二十三章 找工作

第十二篇 附錄、名詞解釋與參考書目
附錄A 訪問問題範例
附錄B 有用的表格
附錄C 麥可.雷畢格導演作品年表
附錄D 兩岸三地紀錄片資源

名詞解釋
參考書目

索引


?
  一九九六年當我翻譯《紀錄與真實──世界非劇情片批評史》接進尾聲時,便興起了翻譯另一本書的念頭,我心裡想的是一本有關如何製作紀錄片的書籍,因此,國內任何對紀錄片有興趣的朋友,都可以輕易地得到理論與實務兩方面的基本知識;如果他們手上再有部簡單的家用攝錄影機,那麼踏出製作紀錄片的第一步應該就不會太難了。

  不過講述紀錄片製作的外文書籍原本即十分稀少,英語世界近年來的出版僅有兩本,一本是亞蘭.羅森索(Alan Rosenthal)寫的《紀錄片編寫、導演與製片》(Writing, Directing and Producing Documentary Films, Carbond- ale;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1990),另一本則為麥可.雷畢格(Michael Rabiger)所著的《製作紀錄片》(Directing the Documentary)。雷氏為資深紀錄片工作者,目前在美國芝加哥哥倫比亞學院影視系任教,也是研究小說家哈代(Thomas Hardy)的著名學者,是以上述著作雖然是講述紀錄片製作的專書,但也旁徵博引,兼具歷史、美學與實務各層面的詳細說明,因此出版後,即受到專業工作者及學院師生的推崇,目前已普遍獲美加各大學相關課程採用為教科書。我便向遠流出版公司推薦雷氏的著作,並說明了原始的想法,承蒙遠流大力支持,並積極洽談版權,這本書的翻譯才得以展開。

  雷畢格在書名上毫不避諱地用了“Directing”的字眼,恐怕一開始就會令許多國內的讀者不解:「紀錄片既是以真實為基礎,那麼去『導演』不就犯了大忌嗎?」其原因是雷氏篤信「真實電影」(cinAma-vAritA)的紀錄片美學,不僅鼓勵紀錄片工作者去「導演」,有時還應以觸媒(catalyst)的角色積極參與,此外,除了把被拍攝或受訪者稱為參與者(participant)外,他還強調紀錄片故事性及戲劇曲線(dramatic curve)的重要性。
  
  事實上,「真實電影」的紀錄片美學已隱然是國內目前紀錄片創作的主流思想,不但研究所課程將它引為重要的教學指向,民間的紀錄片推廣機構也奉之為圭臬,而抱持社會改革熱忱的獨立製片者,在製作中一樣有強烈的「真實電影」傾向,因此雷畢格在書中的坦率表白相信能幫助國內的紀錄片創作者理解自已在製作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與抱持的態度,同時對於自己所運用的創作方法也會多一分內省。不過,我仍想提醒的是,強調作者論的「真實電影」美學儘管魅力十足,但是在非劇情片的創作方式中並非獨一無二,如果審視一下這個片型發展的歷史就會發現:紀錄與詮釋的方法原本即天寬地闊,任何形式都有其美學與尊嚴,只要選擇得宜,應該都可以發揮出動人的力量。

  儘管如此,雷氏還是以實務為基礎,照顧到各種美學面向的可能性,就這些珍貴的製作經驗而言,我想任何美學信仰的人都應該能夠從中獲益。不過,為了貼近自己的理念,雷氏有時並不運用傳統的詞彙來描述拍攝者與被拍攝者之間的種種關係,假設硬翻中文,閱讀上極易引起混淆,因此有些小地方我還是照著傳統的譯法(如 “participant”不譯為參與者,仍譯為被拍攝者或受訪對象),而大部分詞彙則盡量尊重原意。此外,雷氏為了使美國實務界的人士易於閱讀此書,下筆刻意寫得十分口語,所以我在翻譯成中文的過程上採用了意譯的辦法,並加入本地的口語來潤色,希望也能便於國內的工作者閱讀,這是要特別說明的。

  另外一點是,雷氏在書末的教育以及求職兩章詳列了美國的贊助機構、學術單位、課程、出版物……等紀錄片資源,不過這對本地的大部分讀者不見得有用,因此我便東施效顰地收集了台灣、大陸與香港的紀錄片資源,分門別類地做成附錄放在書後,華人紀錄片工作者若能運用自己手邊的資源,相信對拍片、交流或觀摩一定會有所助益。這部分要特別感謝淡江大學大傳系的王慰慈教授、上海復旦大學新聞系的呂新雨教授與香港藝術中心的蔡甘銓先生,沒有他們的鼎力相助,這份附錄是不可能完成的,呂教授並附有短文一篇,對中國大陸紀錄片的現況了解十分有參考價值。

  至於書稿的校對與整理,首先應該謝謝我的妻子麗嘉,她長期支持我的翻譯工作,分擔我照顧家庭的責任,使得工作能集中完成。此外也應謝謝學生琇文,這已是我與她合作的第二本書,因為她在校對上的細心與耐心,大大地減少了錯誤的可能。還要感謝的是我的美國同學Elizabeth Cohen小姐,我們在e-mail上魚雁往返,多次討論書中眾多美國俚語的意義,她不厭其煩地解釋,才使許多字句上的翻譯難題迎刃而解,而好友煥珍在電視製作行話上的協助則更補足了我若干認知的缺漏。

  本書出版於一九九二年,時至今日,不論在世界上其他地方或是國內,傳播科技進展均已發生革命性的鉅變,除了攝製工具更加輕巧、便宜而品質更高外,隨著數位化、衛星與有線電視的結合,播映管道也愈發多元與易於取得。這意味著個人以影像書寫歷史的平民化時代已經到來,紀錄與解釋的權力已經回到我們的手上,而本書的翻譯始終是帶著這樣的心情,如果因而能夠為台灣紀錄媒體的普及化與民主化盡上一分心力,那會是譯者最高興看到的。

前言

  本書的第一版原本是為初學者而寫,但它卻同時受到電影界專業人士的熱烈接納,他們說,所讀過的書中,能適切地描寫出整個製片過程並包括過程中所感受到的,這是第一本。對此,我深感欣慰。

  如同前一版一樣,這一版也是為那些想得到導演電影完整方法的人而寫。它的任務不僅著眼於帶領整個製作小組工作或指導剪接師而已;它包含的是完成影片作者個人風格(authorship)的那一整套全面結合了技術、知識與情感三者的技巧。關於紀錄片歷史及美學的書籍業已汗牛充棟,引介電影及錄影帶製作技術的書更是相當豐富,但是有關導演重要技巧的書卻出奇地少。為了彌補這種缺憾,本書便是要與讀者分享長期從事紀錄片製作的背景及近二十年來教學的體驗。同時,我也會不時引用自己實際製作影片的經歷以為本書增色。

  就教導初學者運用電影做為一項探索及自我表現的媒介而言,本書提供足可啟發他們成為稱職的進階工作者所需的一切知識。要達到上述的境界,觀念與技術的了解均不可少,而多次實作的磨練更是必要的。雖然概念與實務無法分割,但為了使本書的內容更加清晰易懂,我還是將觀念、技巧與拍片過程分開編寫成不同的章節。這本書某些部分寫得過於複雜實難避免,不過我會一直強調作者論的主題,而使理論及技術之類的內容保持在最淺顯的層次。我深信,人們一旦有話要說並且知道怎麼去說得引人入勝,那麼學會使用媒體工具將在彈指之間。

  由於知道許多有經驗的讀者(包括我自己)對於吸收大量未經嘗試的知識無法適應,因此,本書也考慮了兩類不同讀者的需要。第一類的讀者是那些希望在著手實際攝製工作前,先在概念上有完全的準備。對他們而言,本書在各個有關事前準備及概念講述的章節中,已累積了系列性的作業,這些作業將有助於第一類讀者去發展他們個人的創作風格。第二類讀者則是擅於從做中學的實用主義者,如果那是你的話,請即投身實務工作,並在具體困難形成時把本書當成解答問題的來源

  與本書第一版比較,這一版在許多部分都有所擴充;除了增加作業實作及最要緊的企劃案發展過程之外,有關紀錄片的語言及方法,還有紀錄片對劇情片的關係等部分,本版也都加以補實。除此之外,我更討論了許多實際案例及新的片子。為了更有效地整合理論與實務,我將書中提到的作業重新加以排列,現在,這些作業被策略性地定位,為的是想強調導演的進步完全仰賴廣泛的實作經驗,如此一來,這些作業在整本書中才不致被分開看待。如同以往,本書在結尾仍附了三份在製作上有大用的檢查表(checklist),它們價值非凡,善用這些表格將使你在拍片現場得以從許多災難中脫身。

  對我而言,實際從事紀錄片工作至少對打破主流劇情片明顯的僵化有著日漸重要的關聯,從紀錄片的製作過程中,一個劇情片導演將可在生活及演員中、在可信的事實及外表顯現出來的行為之中探尋真相。依此,他可隨興創作並對自然本身的開放性結果加以衡量。因而,在運用腳本與演員工作時,他敢於鼓勵即興演出,這是個重要的創作力量。

  在最近五年之間,大批優異的紀錄片風起雲湧,它們通常為獨立製片,而且大部分是女性的作品,在這些優異的作品中,有些甚至在紀錄片的語言及意見上有著重要的突破,儘管有些內容已經過期很久了,但我仍會大略描述這個令人興奮的改變過程。

  紀錄片獨立製片者以新穎的手法及致勝的新主張挑起了大眾的興趣,影片甚至在商業院線上映,而新上市的迷你電子攝錄設備更加速了這種動力,它們優越的錄像能力及低廉的費用將進一步解放低成本的獨立製片者,這無異將給予紀錄片一劑強心針,而上述獨立製片者也正是本書的對象所在。

  對於彼得.艾迪派蒂(Peter Attipetty)、卡蜜拉.卡拉曼德瑞(Cam- illa Calamandrei)、傑.卻斯勒博士(Judd Chesler)、麥可.西斯拉( Michael Ciesla)、丹.迪耐洛(Dan Dinello)、丹尼斯.奇林(Dannis Keeling)、南絲.麥提(Nancy Mattei)、西撒.波拉斯基(Cezar Pawlo-wski)及比爾.彥辛(Bill Yancey)等人在本書內文上的幫助本人特致謝意;而德克.馬修(Dirk Matthews)及米羅.史戴立克(Milos Stehlik)提供照片及圖片我也一併致意。

  此外,我深深感激哥倫比亞學院的學生們,他們人數太多無法一一提及,但正由於他們對校內紀錄片中心(Documant-ary Center)課程的熱情參與,使本書這一版獲得最大的改進。

新版譯序

迎接影像書寫的時代  王亞維

  得知遠流出版公司將在今年將我的舊譯《製作紀錄片》改版重印,非常高興。回想一九九六年翻譯《紀錄與真實-世界非劇情片批評史》接近尾聲時,就想再翻譯一本以紀錄片製作為主要內容的書,希望任何對於紀錄片有興趣的朋友,都可以輕易地從這兩本書上得到理論與實務的基本知識,如果他們手上又有部簡易的攝影機,那麼踏出製作的第一步應該就不會太難了。

  不過當年講述紀錄片製作的外文書籍非常稀少,英語世界的出版僅有兩本,一本是亞蘭.羅森索(Alan Rosenthal)寫的《紀錄片編寫、導演與製片》(Writing, Directing and Producing Documentary Films, Carbondale; Southern Illinois Press, 1990),另一本則為麥可.雷畢格(Michael Rabiger) 所著的《製作紀錄片》(Directing the Documentary)。雷畢格為資深紀錄片工作者,也是研究小說家哈代(Thomas Hardy)的著名學者,他寫的《製作紀錄片》雖然是本講述紀錄片製作的專書,但也旁徵博引,兼具歷史、美學與實務各層面的說明,因此一九九二年出版後,即受到專業工作者及師生的推崇,普遍獲選為美加各大學相關課程的教科書,雖然目前在美國相關的紀錄片製作書籍已有十幾本,雷氏的這本教科書仍然舉足輕重。同樣的,中譯本在九六年出版後,這十五年間也獲得海峽兩岸三地紀錄片工作者與初學者的喜愛,公認是本相當實用的入門書籍。

  雷畢格在書名上毫不避諱地用了”Directing”的字眼,恐怕一開始就會令許多國內的讀者不解:「紀錄片既是以真實為基礎,那麼去『導演』不就犯了大忌嗎?」其原因是雷氏篤信「真實電影」(cinAma-vAritA)的紀錄片美學,不僅鼓勵紀錄片工作者去「導演」,有時還應以觸媒(catalyst)的角色積極參與,此外,除了把被拍攝或受訪者稱為參與者(participant)外,他還強調紀錄片故事性及戲劇曲線(dramatic curve)的重要性。

  事實上,「真實電影」的紀錄片美學已隱然是國內目前紀錄片創作的主流思想,不但研究所課程將它引為重要的教學指向,民間的紀錄片推廣機構也奉之為圭臬,而抱持社會改革熱忱的獨立製片者,在製作中一樣有強烈的「真實電影」傾向,因此雷畢格在書中的坦率表白相信能幫助國內的紀錄片創作者理解自已在製作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與抱持的態度,同時對於自己所運用的創作方法也會多一分內省。不過,我仍想提醒的是,強調作者論的「真實電影」美學儘管魅力十足,但是在非劇情片的創作方式中並非獨一無二,如果審視一下這個片型發展的歷史就會發現:紀錄與詮釋的方法原本即天寬地闊,任何形式都有其美學與尊嚴,只要選擇得宜,應該都可以發揮出動人的力量。

  儘管如此,雷氏還是以實務為基礎,照顧到各種美學面向的可能性,就這些珍貴的製作經驗而言,我想任何美學信仰的人都應該能夠從中獲益。不過,為了貼近自己的理念,雷氏有時並不運用傳統的詞彙來描述拍攝者與被拍攝者之間的種種關係,假設硬翻中文,閱讀上極易引起混淆,因此有些小地方我還是照著傳統的譯法(如”participant”不譯為參與者,仍譯為被拍攝者或受訪對象),而大部分詞彙則盡量尊重原意。此外,雷氏為了使美國實務界的人士易於閱讀此書,下筆刻意寫得十分口語,所以我在翻譯成中文的過程上採用了意譯的辦法,並加入本地的口語來潤色,希望也能便於國內的工作者閱讀,這是要特別說明的。

  另外一點是,雷氏在書末的教育以及求職兩章,詳列了美國的贊助機構、學術單位、課程、出版物… 等紀錄片資源,不過這對本地的大部分讀者不見得有用,因此當時我便東施效顰地蒐集了台灣、大陸與香港的紀錄片資源,分門別類地做成附錄放在書後。時至今日,海峽兩岸三地的製作環境與資源已發生的很大的變化,就台灣的部分,我請學生浩瑋協助整理了至今二○一○年台灣紀錄片的資源,對於台灣地區的讀者應該相當有價值,至於大陸與香港部分要特別感謝淡江大學大傳系王慰慈教授、上海復旦大學新聞系呂新雨教授、北京師範大學張同道教授以及香港藝術中心的蔡甘權先生,沒有他們提供的資料,這份附錄是不可能完成的。

  至於書稿的校對與整理,首先應該謝謝我的妻子麗嘉、女兒琪寬,她們長期支持我的翻譯與教學工作,分攤我照顧家庭的責任,使得翻譯能集中完成。此外也謝謝學生琇文,因為她在校對上的細心與耐心,大大的減少了錯誤的可能。而好友煥珍在電視製作行話上的協助,則更補足了我若干認知的缺漏。

  特別要提醒的是,本書原出版於一九九二年,時至今日,不論在世界上其他地方或是國內,數位化傳播科技的進展已發生了革命性的鉅變,除了攝影機更加輕巧、價格低廉而畫質更高之外,平價易學的剪接軟體也隨處可得,加上網路、衛星、數位電視、平板電腦與智慧型手機的結合,拍攝與播映管道也越發多元。這意味本書在談論攝影機、儲存格式、後製技術與行銷部分的介紹只能參考,不過大部分章節所講述方法、流程與美學的章節仍然有其不變價值。本書在美國已經更新到第五版,也期待最新版的中譯本能儘快問世。

  無論如何,我們已身處一個個人影像書寫與傳播的平民化時代,在台灣甚至由勞工、原住民、家庭主婦與兒童所拍攝的紀錄片也相當普遍,新聞、紀錄與解釋的權力已經回到百姓的手上,但如何使得平民掌握更精確的訊息製作與意見表達能力則更形重要,而本書的翻譯始終是帶著這樣的心情,如果因而能對台灣紀錄媒體的普及化與民主化盡上一份心力,那會是譯者最高興看到的。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