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定價99.00元
8
折優惠:
HK$79.2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北京說了算?中國的威權模式將如何主導二十一世紀 The Beijing Consensus: How China’s Authoritarian Model Will Dominate the 21st Century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8646711
斯蒂芬.哈爾珀
李俊宏、王鑫等
八旗文化
2010年10月01日
107.00 元
HK$ 90.95
詳
細
資
料
* 叢書系列:八旗觀察
* 規格:平裝 / 280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八旗觀察
分
類
社會科學
>
政治
>
中國研究
同
類
書
推
薦
用鮮血和謊言寫下的百年中共黨史
國家與文化領導權:上海大眾文化的社會主義改造(1949-1966)
中國網路圈套:數位絲路如天羅地網控制全球未來,美國華府智庫專家的關鍵報告
中國陌路:來自中國境內最後一位澳洲通訊記者的內幕報導
毛澤東把地獄搬到了人間:炎黃子孫在馬列子孫統治下的苦難記憶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我眼中的殖民時代香港
素顏的孫文:遊走東亞的獨裁者與職業革命家
亂世的犧牲者:重探川島芳子的悲劇一生
最後的皇族: 滿洲統治者視角下的清宮廷
孫中山箴言
朕乃女人:武則天.中國史上唯一女帝的傳奇一生
內
容
簡
介
@面對ECFA的簽訂與中國經濟力量的大舉入侵,台灣人不能不瞭解世人究竟怎麼看待中國!更不能不知道中國的全球大戰略!
「過去屬於歐洲,現在屬於美國,而未來將屬於亞洲。這一趨勢是毫無疑問的…….中國過去二十年裡的經濟奇跡是像巴基斯坦這樣的發展中國家的燈塔。」——巴基斯坦總統穆夏拉夫
「我發現,和世界銀行花五年討論談判才能簽訂的合約,與中國三個月就能達成。」——塞內加爾總統瓦德
「西方統治者總是自大狂妄,又愛多管閒事。只有中國恭恭敬敬地把你當作一個國家的代表來打交道。」——烏干達總統穆塞韋尼
「民主並沒有給新的發展中國家帶來好政府。亞洲人所推崇的東西,未必就是美國人或歐洲人所推崇的。」——新加坡前領導人李光耀
「中國解決了一個困擾著全世界的威權政府的迷團:國家該如何在放鬆經濟掌控的同時,不會失去對政治的掌控?」——伊朗訪問團官員
「在中國模式之下,你能享受每年百分之十的經濟成長、培養出一群中產階級、國家元首又不用擔心四年後就失業……又能避開民主的種種副作用。」——蒙古總統
什麼樣的魅力讓各國領袖紛紛為中國傾倒?
在二十一世紀,是北京說了算?還是華盛頓說了算?
今天世人所珍惜的自由、民主、多元,會不會因為中國的崛起而消失?
在聯合國裡有三分之一席位與票數的非洲國家,長期被國際強權漠視,甚至被污名化為「無賴國家」(pariah country)。
那經濟落後、人權狀況不佳,內戰、暗殺、種族清洗的慘劇接連發生。
在好萊塢電影「血鑽石」裡面,我們看到它最血腥黑暗的一面。
可是,21世紀的中國,正積極的將它的觸手伸向這片大陸,將這片黑暗大陸染紅。
透過與這些長期被西方世界看輕的國家合作,中國在國際舞台上得以縱橫捭闔,從排除人權記錄不佳的指控、阻撓台灣加入聯合國的提案,到申辦二00八奧運成功,中國與這些國家的合作,為彼此開創了一片新外交天地。
中國的經濟成功使得越來越多的國家會相信,一個不開放政治權利的政府,也可以透過國家控制來促成經濟成長,進而取得合法性來源。健全的資本主義經濟體一定需要民主自由的公民社會來支撐的迷思,被中國模式給打破了。
中國輸出的是一個更簡單的,更會削弱西方影響力的觀念。那就是‘專制市場經濟’的基本概念。如何能施行資本主義但是能維持專制體制,如何能讓經濟自由化卻不用讓政治自由化,中國是最好的廣告招牌。
作為美國資深外交官員的作者,眼見西方的自由民主價值與政治經濟優勢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與挑戰,不得不擔憂的大聲疾呼:全球化使地球縮小,而中國正在使西方縮小!
本書特色
1.近來美國連續在中國周邊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國內專家一致認為,此舉反映了美國軍事力量重返東亞,意圖壓制中國的崛起。中國是否可能取代美國的世界霸主地位?美國與中國是否終會發生軍事衝突?是當今全球知識份子關注的焦點。
2.中國崛起後會對這個世界有什麼影響?關心國際財經與政治的讀者不可不知。
3.自從「北京共識」這個概念在2004年第一次被英國研究員約書亞約書亞.雷默(Joshua Ramo)提出之後,這是六年來第一本針對這個主題的最新力作。
4.作者Stephan Halper是資深的國際問題專家,並在美國政府任職外交官員多年,是探討這個問題的不二人選。本書榮獲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挑選,視為關於「北京共識」議題的經典代表作。
作者簡介
斯蒂芬.哈爾珀 Stefan Halper
斯蒂芬.哈爾珀目前是英國劍橋大學的資深研究員,研究的領域包括美國外交政策、英美外交關係、與當代國際安全問題。同時他也是華盛頓智庫尼克森中心(The Nixon Center)的傑出研究員。
在學術成就之外,哈爾珀更具備了豐富的實務經驗。他曾擔任三任美國總統(尼克森、福特、雷根)的外交智囊,任職於白宮與國務院,在中美關係與核武擴散等問題上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卸下政府職位之後,哈爾珀開始透過報紙、電視與廣播節目等大眾媒體推廣他的理念。他對國際時事的的評論常見於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等等,也常常受NBC、ABC、CBS等有線電視網訪問。他的上一本書是《沈默的理性中心》,分析為什麼近年來美國的外交政策總是失誤連連。
目
錄
邟?朱雲漢
推薦序 林濁水
序言 4
致謝 6
導言 8
兩種迷思:全球化的終結與中國泡沫的破滅
中國的崛起脫軌了嗎?
第一章 中國與全球變向 12
師夷長技以制夷
「中國威脅論」的虛與實
新財富,新理念
風水輪流轉
中國效應
中國:世代的挑戰
負責任的利害關係人的神話
全球變向
第二章 華盛頓共識的興衰 27
傅利曼對凱因斯的批評
正宗的西方式組合:經濟自由與政治自由
華盛頓共識的誕生
結構性調整計畫的失敗
經濟失敗即政治失敗
華盛頓的不同觀點
福山的歷史終結論
一種不自由的資本主義
第三章 中國效應 39
新中國的兩張面孔
西方之外的另一種選擇
中國效應在非洲的陰暗面
第四章 中國的競爭優勢:國家資本主義 47
有錢能使鬼推磨
在外交上排擠台灣
數大便是美
中國是個好榜樣
西瓜會倒向哪一邊?
中國模式適合我們嗎?
第五章 關於「和平演變」的幻想 60
中國外交政策的兩面性
中國發展的陷阱
天安門事件和蘇聯崩潰的教訓
抗拒西方的「和平演變」
孔夫子也上網
社會變遷以及「個體幸福的群體化」
民族主義是把雙刃劍
甜甜圈中破了一個洞
社會階層化
環境污染的危害及其政治後果
中國的內政問題與其外交衝擊
第六章 華盛頓的反應 74
中國政策辯論中的派別
鷹派俱樂部
中國軍事發展的真相
貿易觀察家 I
大賽局觀察家
貿易觀察家 II
以經貿交流改變中國
美國特例主義對美中關係的不良影響
美國外交政策辯論的大循環
第七章 結論 84
中國對社會動亂的恐懼
中國如何挑戰西方
華盛頓共識的缺陷
二十國集團及新的地緣政治地圖
G2並不存在
衰落與單極獨霸之間
世界不是平的,它是一個金字塔
美國該如何善用其國力
團結合作
檢驗夥伴關係的試金石:氣候變遷與能源問題
中國好面子並且害怕批評
華盛頓仍有影響力
布希政府的政治負債
在發展中國家的競爭:誰能更得人心?
具體的回應
美國國內需要的改革
全球大棋局
中國最大的恐懼:美式理念
孔子與傑佛遜的對抗:最後的思考
序
?
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在二零零九年履新後幾周內就決定訪問中國,這證明瞭華盛頓當局目前對中美合作的重視程度。1柯林頓呼籲建立起一個「更深入」與「更廣泛」的美中夥伴關係,她認為美國和中國在諸如經濟等全球事務方面的合作是「勢在必行的」。2在柯林頓國務卿抵達中國前不久,中國總理溫家寶也以同樣的腔調告訴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說中美之間的唯一道路就是「增強互信與合作,共渡難關」。3
溫家寶這種漂亮的客套話自從這個所謂的新的中國在十多年前出現在世界舞台上之後,我們就常常聽到。在一九六零年代將毛主義(Maoism)帶到非洲、在東南亞傳播革命並試圖打倒西方列強的意識形態狂熱已經過去很久了。與之相反,資本主義現在成為了一種全球現象——而中國正是其中的翹楚。自從這個脫胎換骨的新中國欣然接受了資本主義道路以來,整個國家都已經開始依賴於國際市場、全球規則以及自由貿易,以此來實現經濟成長。經濟成長則帶來了生活水準的提高,並維護了國內的政治穩定。在這一過程中,中國已經逐步地融入到它一度拒絕的國際社會中,並展示出在一系列優先議題方面參與國際合作的意願。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的領導人煞費苦心為融入世界的中國精心打造出一個新的特質,想要清楚明白地避免歷史上新興強權崛起時給人留下的意象。
我們當然都希望出現這種情況。但事實卻並非如此。本書接下來的討論會表明中國在它表面上看起來已全球化的新面孔下,其實暗藏著它對美國和整個西方世界的深刻挑戰。這種威脅部分為中國外交政策的微妙與務實所掩蓋。它使得北京當局能夠在面對當前的經濟挑戰、推動防止核擴散、災難救援、維和行動、反盜版以及更多方面立即與國際社會展開合作,所有這些都強調了它對全球利益的貢獻。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小心地避免直接挑戰美國,它更傾向於避免這類危機。
然而儘管中國領導人遵循著逐步加入自由主義國際秩序的路徑,但他們也在主導著對這一秩序進行大力破壞的舉動。在本書接下來的章節中,我們將看到中國已經成為二十一世紀一場價值觀、治理模式與兩種版本的現代性之間衝突的主角。這場衝突的一方,是全球市場的西方自由主義締造者們。這些行動者將他們在一九四五年以後所建造起來的西方政治與經濟的優勢地位視作理所當然。另一方,則是皈依市場的新興非西方國家,它們遍佈於亞洲和拉丁美洲,並學會了如何從市場資本主義(market capitalism)與一黨統治相結合的模式中擷取兩者的精華,這一點打破了那種認為資本主義將帶來民主的臆想。
如此一來,發展中國家裡這些新興的財富中心正在削弱西方經濟力量傳統的影響力與核心地位;與此同時,當今的新興市場正越來越傾心於一種新的、無法抗拒的國家管制型資本主義(state-managed capitalism)的信條。它們正在學習將市場經濟與傳統的專制或半專制政治結合起來,這一過程暗示出對西方經濟模式在理論上的否定。根據這個信條的說法,政府要對部分自由化的經濟保持集中控制,而人民要接受一種完全非西方式的政治妥協(civic bargain):以在公共領域接受政治高壓為代價,換取相對的經濟自由與生活品質的提高。所有這些趨勢都得到了北京當局的大力鼓吹。
更有甚者,中國的資助不僅已經成為許多小國財政自治的重要來源,同時也成為一種新典範的標竿,吸引它們採取一種較不西方、較不自由的新資本主義理念與管理技能。綜合來看,我們就可以看出,中國會在未來二十年比其他國家對整個世界具有更大的影響力。4
這些發展的淨效應就是降低了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在世界舞台上經濟領域和觀念領域所具有的影響力。我寫作本書的目的,就是要修正我們對這一挑戰的理解,因為比起今天還在困擾著華盛頓當局的那種戰術上的軍事與經濟方面的「中國威脅論」(China threats),這一挑戰的戰略重要性具有更加重大的影響。這麼說一點也不誇張。
兩種迷思:全球化的終結與中國泡沫的破滅
最終,伴隨著當前的經濟危機,同時出現了兩種流行觀點。第一種觀點是認為全球衰退可能減緩全球化的速度。而第二種觀點則認為這個同樣的現象將擠破中國崛起的泡沫。這兩種觀點都是錯誤的。
全球經濟一體化已經行進了數十年,儘管衰退打亂了它的節奏,但還不會使它脫軌。全球經濟體系已經深刻地聯繫起來了,舉例來說,無論是華盛頓當局還是北京當局都無法承擔倒退入涇渭分明的經濟保護壁壘的後果。這種認識自二零零八年下半年以來已經顯而易見,各國政府都反覆呼籲要避免保護主義。溫家寶總理利用他在二零零九年初的世界經濟論壇上發言的機會,強調了華盛頓與北京方面要「堅持開放與合作」5幾周後,歐巴馬政府將國會議員推動的「愛用美國貨」(Buy American)條款從其國內經濟刺激法案中移除。如歐巴馬對記者所講:「我們無法承擔釋放出的保護主義訊號所帶來的後果。」6
但不可否認,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G二零的一些成員國家中出現了保護主義的暗流。二零零九年二月,世界銀行宣佈了它在二零零八年十一月至二零零九年二月之間認定有四十七項措施「在損害其他國家的情況下限制了貿易」,其中包括印度對某些中國玩具實施的禁令以及中國對比利時巧克力施加的關稅。7在二零零九年年中,隨著衰退的加劇,中國開始因為其悄悄採取鼓勵出口、遏制進口的政策而登上了紐約時報的頭版。據其中報導,中國當局通過實施更大規模的出口退稅以及國有銀行寬鬆的信貸來援助出口企業,同時還禁止省級政府機構購買進口產品,
除非本地沒有替代產品。8儘管存在這些犯規的舉動,但還是存在著對自由流動的國際貿易的廣泛承諾,這一點在過去發生過的經濟危機,如大蕭條期間並不存在。這種新的、對嚴重與持續的保護主義的集體恐懼,在二零零九年四月在倫敦召開的G二零國家高峰會後得到了證實,各國在會議上都重申了避免採取此類政策的保證。9
二零零八年國際貿易總量的下降與食品及燃料價格的下跌,也許已經打擊到了像中國、俄羅斯以及印度這類國家出口貿易的繁榮局面。但在二零零九年的經常項目平衡表之外,世界經濟中更為廣泛的轉移活動並沒有受到損害。當印度、中國、前蘇聯集團國家以及其他地區加入到資本主義世界中後,全球勞動力總量已經超過了三十億。西方國家不再像在二十世紀晚期那樣處於一個全球競爭沒有那麼激烈的世界中。10在當前經濟下滑的現實與數字之外,我們也見證了一個新的經濟秩序的出現:大型的經濟實體如美國,會繼續發揮其巨大的影響力,但新興的經濟體如中國,也開始要求能有越來越大的發言權。
早就可以預料到,中國總理溫家寶利用了這次危機借題發揮,來討論建立一個新的世界秩序的必要。11在二零零八年十一月對莫斯科的訪問中,他談到了建立新的國際金融秩序的重要性,這一過程需要中國、俄羅斯與其他如上海合作組織(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之間在金融與產業方面的合作水準提高到一個新的階段。溫家寶也強調說需要給予發展中國家在全球性機構中更大的發言權,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這樣一來,這些國家才能夠在國際監管機制上發揮更大的作用,並對某些其貨幣被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國家的金融機構進行監管——當然這裡說的就是美國。12
中國的崛起脫軌了嗎?
在中國國內問題方面,一些評論家認為全球衰退已經使中國的崛起脫軌,在這種環境下中國內部經濟與政治崩潰的將在所難免。13未來學(Futurology)在中國大有用武之地,它的預測範圍上至中國將迎來不可避免的民主化,下至中國即將走向崩潰。但我這裡只說一點就足夠了:北京當局迄今為止在沒有喪失掉政治控制的情況下仍然實現了三十年驚人的經濟成長。當前的經濟危機也沒有削弱這種將經濟自由化與政治高壓結合在一起的這種看似不可思議的結合。
毫無疑問,失業率增加、工廠倒閉以及出口下降預示著苦日子的來臨。對於一個國內生產總值(GDP)對國際貿易的依賴程度有時會高達百分之八十的國家來說,這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14但當前的衰退中有一些重要的細節使這個國家的領導人能夠繼續對其體制的延續性樂觀以待。
比如說,G8集團國家的衰退並沒有出現在快速成長的發展中經濟體中。它們中最大的兩個國家,中國和印度的成長速度儘管不會像二零零零年至二零零七年之間那麼快,但預計也能達到一位數的高成長率。15像巴西、中國以及印度這樣的國家受益於它們巨額的外匯儲備,可以用於擴大公共開支來減緩國內經濟的短期波動造成的衝擊。如果全球衰退在二零一一到二零一二年間結束的話,我們有理由期待中國、巴西、俄羅斯與印度四國的經濟成長將會加速。16中國式的這種半計劃經濟通過國家在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的推動,能夠很容易地維持百分之七甚至更高的成長率,儘管它需要等待全球消費市場的復甦,但這一點當然也是指日可待。
從政治上來講,儘管經濟衰退引起了中共高層的嚴重關切,但它還沒有像一九八九年的學運那樣讓他們感到緊張。當時在面臨惡性通貨膨脹、經濟困難與政治高壓的情況下,學生和工人從天安門開始掀起了一場全國範圍的抗議活動。儘管這次危機對執政黨是一個考驗的時刻,但局勢很清楚一直是對北京有利的。今天的許多中國人都十分感激經濟改革,因為它使數百萬人擺脫了貧困並把現代社會的新潮與舒適生活帶到了中國的鄉鎮和城市。比起北京當局曾經見識過的場面,抗議活動只能算是小問題,更重要的是,抗議活動始終缺乏協調與串連,對於像中國這樣廣大並且在政治上很難組織起來的地方,這一點是十分關鍵的因素。17這個新的中國還在社會、政治與經濟方面對新興中產階級起到了更大的作用。正是這一點將現在的中國與二十年前的中國區別開了。今日中國的中產階級是精英化、個人主義化的,並且重視教育和節儉(儘管也受到了消費文化的誘惑)。18當前的經濟衰退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他們的願景。中國的中產階級已經習慣了他們在社會上的新地位,並且可能會更關心如何省吃儉用讓自己的孩子能夠上私立學校,而不是湧向天安門廣場,在布魯斯史普林斯丁(Bruce Springsteen)的歌聲中建起自由女神的雕像。從長期來看,這次全球衰退實際上很有可能反而會鞏固民眾對共產黨執政的信心。在新的中國度過它三十歲生日的當下,只要政府能夠避免有協調性的大規模抗議活動,這場危機就會成為共產黨執政能力的一座里程碑,表明其能夠承受住動盪並打造出一個經得起考驗的體制。
在這個過程中,明日全球經濟的巨廈在今日就已經開始默默成形了,當前的經濟動盪結束後,全球資本主義將不再延續舊有的西方軌跡。曾擔任過柯林頓政府商務部官員的大衛魯斯考夫(David Rothkopf)沉思道:「在危機期間,權力平衡已經悄悄地改變了。」19西方國家在經濟方面的優勢地位正在逐漸受到世界其他國家新的規範與網路的削弱;遍佈全球自由市場的那只「看不見的手」正受到中央集權(central governance)這只看得見的手的劇烈挑戰。20在本書接下來的章節中,我們一起來探討在可見的未來,中國將扮演的關鍵角色。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北京共識--中國權威模式將如何主導二十一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