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 定價217.00元
  • 8 折優惠:HK$17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無文印的迷思與解讀

無文印的迷思與解讀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0525151
黃啟江
台灣商務
2010年10月01日
130.00  元
HK$ 110.5  






* 規格:平裝 / 336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宗教命理 > 佛教 > 生活佛法








@本書有系統地介紹無文道璨及《無文印》,並論述道璨所代表的「文學禪」之特質。內容涵蓋《無文印》的成書與流傳,道璨的生平、師承與學術,其詩作所反映的「出家」與「歸家」之矛盾心理,其禪學根基與對禪法之見解,其與文士間的詩文、道義之交,其孝思與孝行之表現,及其與同時法眷間的詩文議論。

  主旨在說明「無文印」雖是道璨對「不立文字」的達摩傳法心印之認知,但是他對詩文之熱衷及「以詩為禪」的傾向,使其「無文印」之說流於「文飾修辭」(rhetoric),變成「迷思」(myth)。而其對「家」之依戀,及對人間情義之重視,又混淆了其禪僧之面貌,使其更像嫻於詩、書、畫的宋代文士。

作者簡介

黃啟江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學士、歷史研究所碩士,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歷史博士。

  曾任美國麻州Mt. Holyoke學院亞洲研究系助理教授、兼麻州Amherst 學院亞洲系客座助理教授,美國紐約Hobart and William Smith 學院助理教授、副教授。現任紐約Hobart and William Smith 學院亞洲語言文化系教授兼主任。曾獲蔣經國基金會北美教授研究獎、亞洲學會東北亞研究獎。中文著作有《北宋佛教史論稿》(臺灣商務,1997)、《一味禪與江湖詩──南宋文學僧與禪文化的蛻變》(臺灣商務,2010)、《因果、淨土與往生─透視中國佛教史上的幾個面相》(學生,2004)、《泗州大聖與松雪道人──宋元社會菁英的佛教信仰與佛教文化》(學生,2009)等書,及論文多篇散見於各大學術期刊。


@章:《無文印》的成書、內容及流傳
第二章:《無文印》作者道璨的生平與儒學根基
第三章:從道璨的詩看其為人與生活
第四章:道璨的禪學根基與禪法
第五章:道璨與文士的道義之交
第六章:道璨之孝思與孝行
第七章:從道璨的四六、銘文、道號序與字說看其所交之法眷:
第八章:從僧詩序看道璨的禪友及藝文觀
參考文獻




* 讀者評鑑等級:

4顆星
* 推薦人數:4,共有4位網友寫書評。
*

我要寫書評

1.
GFL
/ 台灣台北
2011.01.20看GFL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之前一直很忙,累積了好幾本長篇小說在排隊;但因為不斷聽到同事甚至連以前同學都在臉書和噗浪上不約而同地談起一本小說,引起了我的好奇心:
怎麼會有一本華文小說可以讓背景與興趣殊異的人都這麼興致盎然呢?

就是「噬夢人」。純粹好奇,硬是在一個不加班的週末夜好好閱讀。書很厚,但買的時候也是想說反正就翻翻看,不好讀就算了。沒想到,就這樣看到第二天凌晨,根本就停不下來。

「噬夢人」還真神。一時間,我還真想不出這一兩年有沒有讀過比這還精彩的小說。
甚至,我覺得就連好萊塢大片都沒有這小說裡的場景震撼人。

第一時間被情節的曲折、精彩,以及景觀的壯麗給震懾到了。真的,那整個週末,我會一直忍不住回想哪個段落,然後又跑回去翻,那種感覺就好像我超愛的電影每次在電影台重播,我都還是可以從任何地方插進去看,而且完全不想轉台。

其中某些段落,如「pinky跳跳跳」、「納粹雙胞胎實驗之謎」、以鏡像階段理論與「瀕死體驗」作連結等等;顯然都具有極高度創意以及原創性,令人驚異!但最厲害的還不只是如此........
故事的深度,那種人與人之間情感的深刻、動人,對於自我存在的困頓,更是後座力的源頭。比如書中角色Cassandra那種極端的情感轉折,真是令人動容。我無法很明確地描述究竟是哪個部分或哪一種情感模式,就只是一種逐漸瀰漫上的滄桑和哀傷........

也不是因為男女主角的在一起或不在一起,都不是;是每一個細節,例如任何一次獨處、任何一次會面、任何一次惦記....任何一切,都滲透進了那種人生的巨大無奈。

我看過很多科幻小說,但我不會說自己是科幻迷,因為我覺得在所有最好的科幻小說裡,永遠都是在談「人」的題目,科幻的設定只是讓故事更聚焦而已。不知道假如「噬夢人」不是科幻小說的話,力量是否還會這麼強,但我覺得,作者的想像力與漫天蓋地的執行力,讓這小說成為世界第一流的科幻作品。雖然我還是不認為科幻應該被當成
一種特定類型.....

我個人認為「噬夢人」絕對是文學史上不可跳過的重要亮點!
(附帶一提,書末伊格言與駱以軍的對談可能是我看過有史以來最強的華文作家對談了吧........)
2.
CFS
/ 台灣新竹
2010.12.26看CFS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4顆星
伊格言的長篇小說-噬夢人
會知道伊格言這個作家,是在中時部落格上看到他寫的一篇評論”追風箏的孩子”的文章,覺得他運用文字的能力相當吸引人,當時還在部落格上留言,小小地討論了一番,也訂閱了他的電子報,那是在他的”甕中人”得到歐康納國際短篇小說獎入圍時的事。那時已經有一種感覺,這位作家是一位企圖心相當明顯,也很懂得寫作策略的作家。
所謂懂得寫作策略,就像土耳其作家奧罕.帕慕克一樣,他分析歷年來的偉大作品,知道以城市為主題建構一系列作品,是容易獲得國際文壇注意的方式,也容易建立得獎的機會,所以他的作品鎖定在土耳其的幾個城市,古今交錯、撲朔迷離,加上土耳其夾處在歐亞大陸特殊的歷史地理背景,作者以深厚的人文素養在作品中呈現出深刻的文化衝突,相當非凡的寫作技巧加上成功的寫作策略,果然讓他成為200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為什麼提到奧罕.帕慕克呢?不知道為什麼,伊格言的企圖心會讓我聯想到他。伊格言以醫學院學生轉行成為文學創作者的背景,也很容易引人注意。雖然後來看他的”拜訪糖果阿姨”並無驚艷之感,但是這次是抱著很大的期待來看這部”噬夢人”的。
在正式閱讀書本之前,已經收到許多作者部落格發出的電子報,節錄一些”噬夢人”中的情節,更顯示出作者除了深暗寫作策略之外,也頗懂行銷之道。電子報的內容,是書中關於一個AV女優的紀錄片段落,當然其中不乏許多A片情節的描述,相信是很能吸引讀者目光,也很容易令人想一窺究竟的部分。當然,我不否認食色性也,作者選用描述色情這樣的方式作為書中重要的線索是一個高招,但很可惜也令人有取巧媚俗的印象。不過不管如何,從這本書的銷售數字上看來,顯然作者的策略是達到一定的功效的。
鋪陳了這麼多,總算要講到書本的部分了。坦白說,看完了這本三十萬字的小說,是有些失望的。也明白作者因為這本書被冠上”視覺系作家”的稱呼,不是沒有道理的。
因為書中最成功的部分,的確是各個場景視覺上的描寫。作者建構了一個未來世界,對這個未來世界中許多想像畫面的描述,就像是電影的鏡頭一樣,將鏡頭語言成功地轉換為文字,是這本書的特色。
但是,相對地,既然是以類似鏡頭式的文字描述,要怎麼捕捉人物的人格、內在及思想呢?在電影中,這部分要靠精彩的對白以及優秀的演員演出。很遺憾,在這本小說中,人物對白是較為生硬貧乏的,有些段落甚至淪為說教傳道似的突兀。作者對場景描述的功力好像也無法得心應手地運用在人物的表情及心緒變化上。所以,我的感覺,這部小說的人物顯得較為空洞,我們明白他們的行為,卻無法真正感受他們的情感。主角做為生化人混跡於人類社會中的矛盾、恐懼及心態掙扎,在書中都只能止於狀況的描述,談不上深刻的思想探討。簡單地說,這是一本比較講求情節精彩,較少著力於人物內心刻畫的小說。很可惜,這樣的小說可以成為一本好看暢銷的小說,但可能就無法成為一本偉大的作品了。
再來談到這本書的背景設定,本書的時空背景設定在二百年後的地球各個角落(包括台灣),是一個生化科技運用已經到了令人嘆為觀止的時代。這就必須談論到在書中佔很重比例的註解部分,老實說,以我個人淺見,這些作者經營建構出的龐大偽知識體系,反而是本書最精采的部分。
因為在作品中要建構出一個各方面考慮都很完善的未來世界並不容易,作者雖然已經極盡想像之能事,但總還是無法令讀者完全感覺是沉浸在另一個時空之中。例如書中關於生物科技方面的想像如取夢者、水瓢蟲等活靈活現、栩栩如生,但關於機電方面的想像就有點不是很有說服力。而對書中人物存在的日常生活未來現實世界描述,例如台灣的北海岸,卻常常讓人感覺好像與現代的環境無甚差異,因為書中環境的描述脫離不了以現代為基礎的想像,頂多多了一些飛行船之類的平常之物。
但是書中大量的偽百科詞條、偽新聞、偽歷史、偽文學….,因為不涉及書中情節進展與人物互動,可以天馬行空、不受拘束,所以短短的概念下片段呈現的未來世界,反而相當精彩,實在令人讚嘆。可以說,作者對想像中的未來世界可以在簡短的概念及一個個令人眼睛一亮的點子中經營得很好,但到了整體劇情概念中,就沒辦法再那麼令人信服了。
最後,討論一下這本書想要探討的主題,根據書中最後所附作者與作家駱以軍的對談,以及作者在一些專訪中自己表達的意念,這本書想要探討的似乎是人類對於異己的排斥、以及外來族群尋求身分認同,在人類歷史上無可避免的悲劇性。但是,就我個人淺見,這本書能帶給讀者的省思並沒有這麼深刻,也沒有這麼宏大。生化人與人類為何敵對至此,書中並沒有明確交代,生化人心中的身分認同及族類歸屬問題,也只是很表面化的歸因於人類的殘暴對待,但是這些都是結果,至於原因,真正涉及人心中思想的轉變或原則建立的關鍵,書中是幾乎沒有探討的。我們只能看到一個影像設計得十分精巧的未來世界,對關於夢境及生化科技的想像也頗有趣味,可惜正好關於夢境的劃時代科幻電影鉅作”全面啟動”已經上映,以故事的特殊性及理論設計的精細度來說,這本書的題材及構思就算沒有被比下去,也顯得沒有那麼特殊了。而人物在故事中,卻很可惜地只成為浮面化地道具般人偶,讓這本書錯失了成為一本”超”有深度的”好書”的機會。
所以,如果只是抱著看一本作者用心書寫、情節堪稱曲折的華文科幻小說的心情來看這本書,雖不滿意,但仍需佩服作者的想像力與文字駕馭力。但如果是抱著想讀到一本作者可以建立大師地位高度作品的期待來讀這本書,應該會是令人感到失望的。
不過這本書畢竟是近年來台灣作家作品中相當出色的一本著作,許多名家也紛紛推薦。所以我的小小淺見,可能也不算是一回事吧!畢竟,閱讀也是蠻主觀的事,也許我因為期待過高,也會失之偏頗。
但是我依然相信,作者對自己的期許,應該是不止於這樣的。
3.
大頭
/ 台灣台北
2010.10.04看大頭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非常感動。
感動的事有兩件。第一是,讀到這部小說的結局,非常感動,眼淚竟流了下來。說起來結局其實是有些恐怖意味,真相竟是如此荒蕪、殘酷而令人戰慄。但在那荒蕪與殘酷的撞擊之外,更有許多動人的部份。這是奇特的經驗,在我過往的閱讀中,不曾有過這樣的經驗。為其中的愛情與令人心碎的溫柔而流淚的時候(一段酷寒荒原中的愛情),雖然悲傷,但感覺自己的靈魂像是被重新洗淨昇華一般,十分過癮。
感動的第二件事是,這竟是台灣小說家的作品,而且作者如此年輕。這就是文學界的曾雅妮、文學界的盧彥勳、文學界的郭泓志啊。這毫無疑問是世界一流的作品,可與眾多西方大師相比肩而毫不遜色,難得的是,竟又如此好看。劇情懸疑而緊湊,雖然厚厚一本,但我三天就看完了。且作者也並未因故事性而犧牲了深度。之前讀過作者的前一本作品,是短篇小說集,雖有深度有內容,但部份篇章就並不好讀。這本間諜、推理題材的《噬夢人》則不同,自始至終流暢好讀,劇情曲折,精彩萬分,作者的想像力和編織情節的能力簡直令人嘆為觀止。
網路上有人說這本書繼承了20世紀最重要預言小說──喬治歐威爾「1984」的經典精神,我想確實如此,且或許不只如此,「噬夢人」甚至可能已超越了「1984」。簡直是另類的台灣奇蹟了。
4.
顏玲
/ 台灣台北
2010.09.26看顏玲的所有評論
評鑑等級:

5顆星
這是一本未來小說,包括了推理、科幻、和間諜遊戲,當我收到比Double A一整包還厚的書稿時,著實嚇了好大一跳,急忙報名參加伊格言的三場【閱讀,創作人生】系列講座。作者伊格言為台大心理系、台北醫學院醫學系肄業,淡江中文碩士,本身有相當深厚的醫療與科學背景,他用了二年的時間書寫《噬夢人》,尤其運用在故事裡的注釋(?維基百科)非常具有生物科學譜系,不得不把它們特別拿出來講。

全書中可以大量閱讀到合乎西元22XX年的奇幻知識,綱目分明的?維基百科讓讀者便於了解故事的概念與合理性,例如「夢境儲存」、「夢境培養載體」、「夢境植入」等等,甚至也建構了科幻歷史「盲侏」──傳聞中的異獸。這些條列式百科,已將我們平日慣用「生化人」之類的解釋拋諸腦後,因為23世紀的維基百科不需要註記“眾所皆知、理所當然”的名詞,甚至讀者由?維基百科中了解更多我們過去不曾接觸的科幻詞彙。

你可以嘗試把先把所有?維基百科逐一細讀,然後接著閱讀文章;或者先把故事讀完再回頭看注釋,不論哪一種方式,竟然都不影響對全文的鋪陳,由此可見伊格言書寫的火候以及用心。

在艾西莫夫世界中,是人類與機器人共存的宇宙,他筆下的機器人製作精細,著名的艾氏「機器人學三大法則」將人類與機器人畫出明顯的界線,但其實艾西莫夫渴望賦與機器人同人類依般的思維,情感,和習慣;而菲力普.狄克所要的生化人卻是賜予自由意志,有思考邏輯能力,也有感情機制。伊格言有一段很具自信的訪談,讓我印象深刻,他說現有的科幻類小說中有許多經典和先行者,然而他並不特別效法誰,只是把藝術的感情放到書裡,成為一篇故事性很強的小說。

伊格言將《噬夢人》設定在未來的二百多年後,主角K是生化人,隱身於人類之間並擔任整肅生化人「水蛭試驗法」的活動,因此K被迫踏上流亡之旅。雖然故事立意是K的自我追尋,但一直自認為是人類的生化人,如何在200年後浩瀚的科技中證明自己,如同伊格言用多種書寫方式敘述K的故事,在龐大繁雜的細節佈置中,利用矛盾做出反證,證明世界的?真假和衝突。

所謂科幻本就天馬行空,所謂小說免不了帶有歷史記憶,如果生化人K代表的是某一層面的伊格言,那麼不管他將歷史記憶置於哪一段、地點放在哪個方位,書中我們看到他用自己的方式寫下科幻的藝術,也寫下了屬於個人的自我追尋。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