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勇氣之歌:永不妥協的青春筆記 Torn Apart: Against Medical Advice

勇氣之歌:永不妥協的青春筆記
9789868640641
詹姆斯.派特森、海爾.傅利曼
黃意然
智園
2010年10月08日
93.00  元
HK$ 79.05  





* 叢書系列:親子花園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4.8*21.0 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親子花園


[ 尚未分類 ]








@我不「妥」協--一個家庭與妥瑞症勇敢奮戰的真實故事

  抽動、吼叫、失控,這是我的人生。

  四千七百多個日子,藥物、治療只會讓我更接近地獄,我無計可施,但也不願放棄,憑藉愛與信念,我將力爭到底……

  本書以第一人稱「我」來鋪陳故事情節,主人翁柯瑞.傅利曼(Cory Friedman)集妥瑞症、強迫症、焦慮症於一身,情況非常錯綜複雜,幾乎無法治療,從他第一次痛苦難忘的搖頭發作之後,他大概看了十三位醫師,服用過近六十種的藥物,但他的症狀依然無法抑制,甚至出現反效果,幾經掙扎,全家人最終決定「違抗醫囑」,依靠愛、勇氣和決心的力量,奮力一搏。

  宛如奇蹟一般的幸運,柯瑞從原先生活在人間地獄的苦痛中,逐漸爬了出來,他證明了儘管機會難以置信的渺茫,但仍有可能倖存下來,甚至茁壯成長,他的故事將為許多在各行各業奮鬥的人帶來希望、安慰,並且從全然屹立不倒的人類精神中獲得激勵。

本書特色

  愛倫坡獎得主,暢銷小說大師詹姆斯.派特森,成功創造出全球一億四千萬讀者的感動。

  此書根據真人真事改編,敘述妥瑞兒柯瑞五到十七歲無法自主的人生故事。

  他說:「如果寫出我的故事,能幫助其他像我一樣的人,那就寫吧!」

  我決定站起來考驗自己,發現生命中沒有什麼不能達到,

  無論遇到任何困難,專注─—讓我乘風飛翔,我,就是我。

作者簡介

詹姆斯.派特森(James Patterson)

  派特森於一九七六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驚悚小說,自此成為史上最有名、最暢銷的作者,他的書在世界各地銷售超過一億四千萬本,而他的慈善基金「詹姆斯.派特森引人入勝獎金」,亦捐獻了龐大金額給提倡書籍和閱讀樂趣的個人及團體。

  過去十年間,派特森撰寫了兩套最受歡迎的偵探小說,以亞力.克羅斯(Alex Cross)及女子謀殺俱樂部(the Women’s Murder Club)為主軸;他還寫過無數銷售排行榜第一的作品,並曾榮獲推理小說界的最高榮譽「愛倫坡獎(Edgar Awards)」。他的小說作品《桃色追捕令》(Kiss the Girls)及《全面追緝令》(Along Came a Spider),更被改編成劇情片,由摩根.費里曼(Morgan Freeman)主演。

海爾.傅利曼(Hal Friedman)

  傅利曼已出版五本小說作品,現與妻子蘇菲亞住在紐澤西州北部的森林邊緣。

譯者簡介

黃意然

  台灣大學外文系學士、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新聞傳播學系碩士。

  在竹科IC設計公司當了七年的PM後,決定投回藝文的懷抱,現為專職譯者,近期譯作有《眼中世界》、《哲學家與狼》、《愛猶瑪卡名單》、《勇氣之歌》等書。

  個人部落格:vickieh.pixnet.net/blog


悃?柯瑞的獻詞
序言
父親的開場白

第一段  失去的童年
瀕臨瘋狂的邊緣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
眨眼瞬間  第五章
突發的錯亂  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
茫然的學校生活  第九章/第十章/
規規矩矩的困難  第十一章
危機四伏  第十二章/第十三章
父親,及其他F開頭的字眼  第十四章
情況由好轉壞  第十五章/第十六章
夜晚  第十七章

第二段  前進與沉淪
樹枝的誘惑  第十八章
資源教室  第十九章
藥單  第二十章
最後一場球賽  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二章
到地球的盡頭  第二十三章/第二十四章/第二十五章
時好時壞  第二十六章
絕望中的一線希望  第二十七章/第二十八章/第二十九章
接受治療  第三十章/第三十一章
堅持下去,但很勉強  第三十二章
海嘯  第三十三章
狂怒  第三十四章/第三十五章

第三段  倒下,再自己爬起
應許之地  第三十六章/第三十七章
運動中的男人  第三十八章/第三十九章
輪椅  第四十章/第四十一章
我與我的影子  第四十二章/第四十三章/第四十四章
再一次,下滑的斜坡  第四十五章
患難之交  第四十六章/第四十七章/
派對動物  第四十八章/第四十九章
飛翔  第五十章
底線  第五十一章
最低點  第五十二章/第五十三章

第四段  干預
進入荒野  第五十四章/第五十五章/第五十六章/第五十七章/第五十八章/第五十九章/第六十章/第六十一章
信心激增  第六十二章/第六十三章/第六十四章/第六十五章
絆倒  第六十六章/第六十七章
緊急會議  第六十八章/第六十九章
奇蹟的日子  第七十章/第七十一章/第七十二章/第七十三章

父親的結語

附錄  母親的筆記(節錄)

top

推薦序1

勇者「操」越又抖又叫的妥瑞症

  妥瑞症的主角--tic(倜客),不管是動作型的tic(如:眨眼睛、噘嘴巴、動鼻子、搖頭、聳肩、張大嘴、嘟嘟嘴、吐舌頭、裝鬼臉、緊縮肚皮、碰觸東西或他人等等)或聲語型的tic(如:清喉嚨、擤鼻子、咳、大叫、喘氣、噎氣、口吃、吹口哨、將指關節弄出聲響、發出狗吠或鳥叫的聲音發出音節、字、粗魯或不雅的類似「幹」音或一長串更複雜的咒罵聲語的聲音、重複他人說過的聲音、單字、句子、也可能是模仿電視的聲音、重複自己說過的、突然改變音量或聲調等等),和妥瑞症的配角--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強迫症(如:反覆洗手、怕黑、聞東聞西……)、自我傷害行為(如:摳手皮、啃指甲……)、衝動等等,本質上都是不斷不斷地重複,永無休止地釋出能量一般;事實上,許多妥瑞兒──尤其是小小妥瑞兒,真的都不太需要休息,當大人全累翻了,他們還能神采奕奕地睡不著覺。

  每百人就至少有一個妥瑞兒,他們好似具備了遠古時代極端優勢的「獵人基因」,今日妥瑞兒的易分心在當時可是獵人必備的機警,今日妥瑞兒的好動在當時可是獵人必備的追得快及逃得快;可惜,錯生在文明時代的今天,傳統課堂上要求一個蘿蔔一個坑的安靜坐著,他們又抖又叫的,怎可能一下子全變成了植物呢!妥瑞症可視為人格特質的一種,就好比「一樣米養百樣人」,有人懶,就有人勤快;妥瑞兒、過動兒、強迫兒、自傷兒、衝動兒等多屬後者。

  因此,妥瑞兒的家長們都應該要有培養妥瑞兒成為「超能先生」(Mr. Incredible)的領悟和決心。東方有位孟母靠著勤搬家拉拔出中國的亞聖孟子;西方有位愛母不放棄入學三個月就遭退學的愛迪生,人類才得以提前享受夜晚的大放光明、留聲機等無數的偉大發明。那妥瑞兒又該怎麼辦呢?很簡單一句話──「努力操他」,你不操他,他就會被妥瑞症操倒。

  妥瑞兒有他們的個別喜好,今天的小朋友十之八九喜歡玩電動遊戲,那就來個等價交換,讓他們完成不太排斥的消耗體能的活動(如:運動、跳舞、打鼓、吹管樂器、合唱等等)多久才可以玩多久的電動遊戲,要不就跳多久的跳舞機才可以玩多久的電動;跳跳舞機的能量釋放比之幾隻手指的按鍵好太多了。不玩電動的就更好辦了,這少數未被e世代文明污染的,通常已經有較優質的興趣或才藝,只要在質方面稍微調高體能活動的比例,或在量方面平均分攤到每天、每小時、甚至每半小時…… 反正,一有tic出現,或許就代表能量又累積太多了,又得釋放能量了。小小火山爆發的效果,也許只要派他去丟個垃圾、倒個開水就夠了;如果tic是以發出聲音為主,作一些讀經、唱歌、吹奏樂器等有趣活動,或許就可減少無趣的聲語型tic。

  孟母和愛母都不是翹著二郎腿就實至名歸的,他們都付出很大的心血。同樣,「超能先生」的媽也不可能垂手可得。妥瑞兒的師長要趁早領悟和決心,不要光心動,要趕緊行動;不要老是用妥瑞兒叫不動來搪塞,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要不就全家一塊「撩」下去,爸爸彈吉他、媽媽吹薩克司風、妥瑞兒打爵士鼓,這就是我們最優的妥瑞老爹一族。身教重於言教,家長自己都懶得動,那小孩怎麼叫得動。部分妥瑞兒的「超能」特質,會被時光的巨輪逐漸折損,也許是無止境的tic讓活火山變成死火山,也許是父母誤以為功課都做不完了,還搞啥課外的,也許是強迫症的部分讓妥瑞兒不肯嘗新,也許是妥瑞兒看衰了自己……尤其越接近青春期,當原本可以很勤快的妥瑞兒變成了懶惰蟲,成就「超能先生」的機會就越發渺茫,倘若所有能量全化為tic,那就不妙了。所以,從現在開始,讓我們妥瑞家族一起載歌載舞,來「操」越又抖又叫的妥瑞症吧!

  本書主角--柯瑞是個勇者,和許多妥瑞兒一樣在五歲發病,可惜沒能於一開始就努力「操」,學校老師也多不太瞭解,試過無數的藥,走過所有最辛苦的傳統歷程,還好十八歲突然改善許多;其實,這突然並非奇蹟,在前幾年已有跡可循:劇烈運動或野外活動帶給他症狀明顯緩和一陣。到了十八歲,即將結束青春期,生理上的颱風就要過境,加上心理上逐漸釋懷──本書第66章起,我們可以見到柯瑞的心態一步步轉變,最後終於成功踏上坦途,相信他若早早認命地「操」,將可以省掉許多辛苦,更早步上坦途。

長庚醫院兒童神經科醫師、台灣妥瑞症協會理事長 王煇雄

推薦序2

我們不再孤單

  身為一名妥瑞症孩童的母親,讀了這本書完全能深深體會那種椎心之痛。曾經認為自己是不是吃錯過什麼食物?或是做錯了什麼?也曾經想過把那個不停咳嗽的孩子藏起來,免得他的噪音吵到別人,況且當時又正是SARS大肆肆虐之際,我心裡很害怕,他會不會成為被嫌棄的對象?甚至被要求隔離,離開所住的社區。我瘋狂似的不斷從網路上、從書本中去尋找有關妥瑞症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病的答案?以及是否有痊癒的例子?坦白說,每次的結果都彷彿是從雲端跌進谷底。

  看過這本書,書中從當事人的立場作為描寫的主軸,敘述他的經歷和心情;但也沒忘記把他父母親扮演的角色寫進去,讓所有家中有妥瑞兒的父母都心有戚戚焉。

  那一年夏季的尾聲,學校剛開學,雲雲升上三年級,在親師會上,我和雲雲的導師見了面。他是一個教學經驗豐富、情理通達的中年女教師。我們相談甚歡,也了解他對雲雲班上的課業要求,雖然說是稍多了一點,但還在合理範圍內,至少比起另一班的功課,學生都要寫到半夜三更才能做完是要好多了。

  可是,一、二年級當中一向習慣幾乎沒有功課的雲雲,卻對每天一篇300字左右的作文,還有國語、數學不等的練習題,開始感到不耐煩,加上重新分班,對老師、同學還不熟悉,有一天他開始清喉嚨和不停的咳嗽。起先,我們一直以為他是感冒,就帶到住家附近的一間診所看病。這位醫生的口碑不錯,對小孩也很有一套,更特別的是,他是雲雲小學的駐校醫師。但是醫生經過仔細的看診,卻檢查不出來任何病症,只好診斷為過敏。連吃了兩星期的藥,那一天再回診時,醫生還是照例開了一般的藥,只是他要我先帶雲雲回家,之後再回去找他,他有話要跟我談。當我再回到他診間時,只見他不再是以往愉悅的表情,而是用嚴肅的口吻告訴我,如果他的判斷沒有錯,雲雲應該是得了好發於國小階段男生的妥瑞症,他的理由是,因為一個人若是連咳了兩個禮拜,又咳的這麼劇烈,早就肺炎住院了,但是在雲雲的身上,卻都找不出任何的感冒或過敏菌原。他開了一張轉診單,要我們去鄰近城鎮一間大型教學醫院,他說那裡有妥瑞症專門門診,而且那名醫生是他的學長。我們抱著忐忑不安以及希望得治的情緒前去醫院,當時雲雲症狀劇烈到平均一分鐘咳72次,一小時4320次,一天下來咳的他喉嚨全都沙啞了,而我的心也都碎了。

  一如書中所描述的,醫生也只看了雲雲一眼,連檢查都免了,直接的向我「宣判」說他是相當「典型」的妥瑞症孩子,這句話對我們而言無異是個殘酷的打擊。醫生開了和書中所述相同的治高血壓的藥給雲雲,我不敢給孩子看到,躲在腳落掩面痛哭。之後,又到各大醫院看各大名醫,但得到的都是類似的「判決」,開出來藥方也多半是精神科的藥。最後有位同事介紹一位中醫給我們,我們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前往,沒想到奇蹟發生了。

  「良藥苦口」是中藥的特性,孩子邊哭邊喝,我們也陪著他哭,要求他一定要喝完。一日煎三次,一個月幾近一萬元的藥費,醫師諄諄叮嚀,我們全都按部就班照著去作。加上每天不論夏天、冬天,即使只有五、六度的氣溫,我依舊陪伴著孩子一起去游泳。規律的作息,晚上九點半以前一定睡覺,雲雲的咳嗽聲幾乎聽不見了。

  雖然現今雲雲仍會喊頸部或手腳感覺緊緊的,會害怕災難發生,以及寫一手「龍飛鳳舞」的字,但是我們站在支持他的立場上,陪伴著他,讓他度過每一天來自身體的苦難。

  這本書的出版,讓很多父母親更加瞭解到妥瑞兒身體所受的磨難和心靈的掙扎,並且知道永遠有人默默支持著我們,我們不再是孤單的,我們的內心終於能稍稍得到寬慰。

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梁淑媛

推薦序3

從逆境中找尋生命的出路

  第一次聽到「妥瑞症」這個名詞,是因為我一個朋友的小孩也罹患此症。雖然他的症狀遠不如本書裡的柯瑞來得嚴重,但身體不時的抖動,對學校生活也造成了不小的影響,讓他媽媽憂心許久。因為這個緣故,當時我上網做了點功課,稍微了解了一些「妥瑞」的癥狀。

  幾年後,我兒子大約兩歲多的時候,有一次,因為他舅舅從美國帶了一個十分逼真的遙控恐龍回來當禮物,他興奮之餘,突然開始不停的眨眼睛。這一眨,就眨了好幾個星期之久。在確定眼睛沒有問題之後,我一度也擔心兒子罹患妥瑞症,帶去就醫,當時,醫生要我再觀察一陣子,並告訴我,「妥瑞症」平均要五歲以後才能確定,而且最重要的是:「就算他確實罹患此病,也並無特效藥可以解除,只能學習與『它』共存。」

  當下,我心中一涼,突然明白,雖然每個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無恙,但是,天不從人願,往往人世間有很多的無奈,並非人力所能改變。幸運的,兒子後來證實並非「妥瑞症」(雖然他只要面臨環境改變或情緒緊張,偶爾還是會有不停眨眼的症狀出現),但我從此對於一些兒童特殊的心理發展問題,開始產生高度關注。

  這次拿到「勇氣之歌」的新書書稿,我幾乎是一口氣將它看完。雖然我曾經閱讀過「妥瑞症」的相關資料,但這本書卻讓我第一次看到一個罹患嚴重妥瑞症的孩子,以第一人稱的方式,詳細的描述疾病的心理感覺、與之對抗的過程,以及整個家庭成員彼此付出的愛與包容、關懷與照顧。尤其是,在面臨不斷的醫療、用藥都無效之後,最後,罹患妥瑞症的主角柯瑞,竟然是因為參加荒野求生的活動,在嚴寒生存的考驗狀況下,戒除了藥癮、酒癮,並體悟出對抗病魔的方式!這讓我感到十分震撼。原來,我們所依賴的醫療、科技,並不見得能完全解決我們的困境。是不是,人們在追逐名利、舒適、便利的生活之時,卻往往忘記,生命其實總要在最原始的困境中,才能激發出最珍貴的火花?

  人的一生,只能活一次。我們無法在這一生中,體驗不同的身體、心靈、家庭及人生。但是,藉由閱讀,我們卻得以窺見到不同的生命形式,並打開自己狹窄閉塞的眼睛。感謝智園出版社,一系列推出了亞斯柏格、自閉症等等兒童相關心理病症的好書,讓我們有機會,一探不同的心靈,得以反思自己的幸運與健康。「勇氣之歌」柯瑞的故事,是一個從絕望中贏得希望、從逆境中求取生存的真實故事,過程精采、曲折,感動人心。謹以此文將本書推薦給所有的青少年,以及關心孩子的大人閱讀,相信讀者必有所穫。

知名親子部落客、媽媽play親子聚會負責人 陳安儀

推薦序4

幸福決定於自己的力量

  《勇氣之歌》這本書來得正是時候!

  常常有妥瑞人或妥瑞兒家長埋怨關於妥瑞症的資訊太貧乏,但其實有益的資訊相當多,只是過來人提供的建議大多被他們給推掉,埋怨者往往只想收下那個早已預設的答案:「請直接告訴我要看哪位醫師?要吃什麼藥才有效?」

  這本書的主角也是這樣悲慘的一個孩子,直到十七歲那年發現自己的意志已被大量藥物分解得四分五裂時,才驀然驚醒,原來世上只有一個人可以決定他的幸福,那就是他自己!

  在台灣,我也遇過好多這樣的妥瑞朋友,孩子以為父母懂,父母以為醫生懂,醫生以為自己懂,但其實人類對自己身體的了解真的太少了,直到已被藥物弄到長眠的自我再度覺醒時,才重新拿回對自己身體的主控權,清醒地和惱人的症狀打一場漂亮的戰役!但令人無奈又焦慮不已的是,正當許多年輕妥瑞人絕地重生時,又有另一群孩子開始被帶著四處求醫和試藥,而我們不知悲慘的命運將會持續幾年,尤其當慌亂的家長也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堅持將這重責大任只交出去給醫藥一途時。

  這本書以第一人稱描述故事主角的人生經歷與感受,文字精準呈現妥瑞人的真實樣貌,不再只是由旁觀者依其表面所看到的來評判。最要感謝的是故事主角願意把他的奮鬥過程完整地貢獻給全世界,這非常有益於妥瑞人了解自己、家長同理孩子、專業人員提供適當協助。最特別的是,這本書不只給你迫切想知道的資訊,更能喚起你一直擁有,卻被忽視已久的力量!

「妥瑞人自我研究」網站創辦人 康嘉豪

推薦序5

多一些了解,多一些尊重

  我們對於看似「不正常」的人,給予自以為是的對待方式,其實反而讓他人更加「不正常」--這是《勇氣之歌》這本書一開始的情節,也是我個人讀後最深的感觸。

  書中的主角柯瑞在妥瑞症的徵狀發生後不久,經由父母含淚送到精神病院,在院方的「專業醫療」人員安排下,幾乎要入住院內了,而後父親三思之下,決定違抗醫囑,把他帶出精神病院,並讓他接受一連串不適應的藥物治療。在當時對妥瑞症不甚了解的年代裡,勇敢的柯瑞不斷跟這些藥物和所謂的「治療」搏鬥,雖然身心受創,卻因為他和家人永不放棄的堅持,使得他的人生得以重現曙光。在書中,我們更看到他在棒球場上的優異表現,在我們邊讀邊拭淚中,也忙不迭的為他喝采,振奮不已!

  由於知識普及,現今妥瑞症已受到較多的理解,但是,我們真的很了解妥瑞人的處境與感受,還是依舊對他們側目?智園出版推出了這本感人肺腑的好書,提醒我們下次坐捷運或在公園散步時,遇到妥瑞人的特殊舉止,別認為他們是怪人或瘋子,事實上,他們的腦子裡可正常和清楚得很,甚至可能比你我更聰明、更有創意或更有勇氣喔!

資深影評人 景翔

序言

  「一九八九年三月的某天早晨,就在我五歲生日前不久,我起床時還是個正常、健康的小男孩。當天下午,我突然有股無法抗拒的衝動想要搖頭,持續不斷地搖,從此我人生的行進路線以鮮少人見過,或能夠理解的方式,改變了。

  「沒多久,我的身體變成一股反覆無常且難以預測的爆發性力量,擁有其自己的想法與個性。我的軀體毫無預警地抽搐扭曲、彎成ㄇ字型或旋轉,到最後幾乎隨時隨地都在動。

  「我咬緊牙關直到當真咬斷了牙齒,並且因為神經暴露在外而痛得嚎啕大哭。

  「我不斷使勁地扭轉背部,因用力過猛拉傷了肌肉組織,不得不吃藥入睡來阻止自己繼續做。

  「我的心靈灌輸我一些想法,可怕到我甚至不敢對父母親說。

  「要不了多久,我就認為自己是小鎮上最奇怪的人,感覺我像是玩偶師用線操控的男孩。

  「更糟的是,我明白自己同時就是那位玩偶師。」

  ※※※※※

  本書是柯瑞.傅利曼(Cory Friedman)的故事,接下來要描述的是他驚人的旅程,克服重重困難贏得勝利的傳奇。

  我是一九七五年在紐約智威湯遜(J. Walter Thompson)廣告公司認識海爾.傅利曼(Hal Friedman)的,當時我們兩人都是作家。從未想過在三十多年後,彼此會共同合作一本書,描寫海爾的兒子令人心痛的經驗。

  多年來,我聽說過柯瑞及他與妥瑞症(Tourette’s syndrome)、強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焦慮症(anxiety disorder)等病搏鬥的驚人故事。但在海爾請我看一下他所寫的柯瑞故事的初稿前,我毫無概念這個可愛的家庭所經歷過的痛苦有多嚴重。我知道他的情況錯綜複雜,幾乎無法治療。事實上,從柯瑞第一次痛苦難忘的搖頭發作之後,他看了十三位醫生,服用了將近六十種藥物,但使他越來越虛弱的症狀卻始終無法抑制。

  當他的症狀急遽惡化,導致嚴重的抑鬱和絕望,當柯瑞所有的醫生及他們的建議、藥物全都證實只是虛幻的希望時,柯瑞一家發動了一場干預行動,與之前所有的嘗試同樣的大膽,也許甚至可以說是尤有過之。

  柯瑞的悲慘故事吸引了我,因為它述說著愛、勇氣和決心的力量,能與海爾共同執筆令我感到驕傲。我知道柯瑞的故事必須說出來,因為它將為許多在各行各業奮鬥的其他人帶來希望和安慰。柯瑞原先生活在人間地獄中,但他逐漸爬出來了,他證明給我們看,儘管機會難以置信的渺茫,仍有可能倖存下來,甚至茁壯成長。對我來說,那讓他成為英雄。

  海爾和我很榮幸代表柯瑞獻給大家《違抗醫囑》。我希望你們也能從柯瑞.傅利曼和他家人的勇氣、傷心、犧牲及最終勝利中得到鼓舞,並且從全然屹立不倒的人類精神中獲得激勵。

詹姆斯.派特森(James Patterson)

父親的開場白

海爾.傅利曼

  這裡所講述的事件發生在十三年間,對我們這些經歷過的人而言,簡直像是無窮無盡的十三年,涵蓋了柯瑞五歲到十七歲的人生。在得到柯瑞的贊同後,我們決定用他本人的語氣來述說他的故事,因為如此最能有力地傳達柯瑞經歷過這些經驗的感覺。

  其中有些朋友、醫生、和醫療機構的名字,及其他可辨認的細節已經改掉了。

  本書描寫的極為不尋常的事件是根據柯瑞本身的描述、他母親所保留的整段期間的詳盡醫療日誌,以及家人的直接觀察。柯瑞確認過這篇記敘精確地呈現出他人生故事的寫照。

  撰寫這本書長達四年,在這期間我一直苦惱著是否該將柯瑞生活中最私密的細節公諸於世。最後,我去找柯瑞尋求我需要的指引,他毫不遲疑地,用一句簡單的話解決了這個難題:

  「如果這本書能幫助其他像我一樣的人,那就寫吧。」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