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 定價217.00元
  • 8 折優惠:HK$17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道德情感與關懷教學

道德情感與關懷教學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624490
方志華
學富文化
2010年10月13日
143.00  元
HK$ 135.85  






* 叢書系列:教育
* 規格:平裝 / 349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教育


社會科學 > 教育 > 概論








@本書收錄作者近幾年將關懷倫理學理論與實踐,進一步深化、推廣化、與本土化的論文,分為教學、知識、和理論會通三編與一個附編,共計四編。第一編〈回應道德情感的教學〉,以關懷倫理學的道德教學為主,當作者提出以「疏通道德情感為學生學習權利」之時,也覺察到道德教育的任重道遠。第二編〈關懷取向的知識視野〉主要介紹奈兒.諾丁斯(Nel Noddings)與瑞安.艾斯樂(Riane Eisler)二位女性主義學者的教育理論內涵。第三編〈關懷理論的會通與轉化〉除了呈現在性別社會化之下女性傳統和男性傳統教育哲思的差異,也從關懷倫理學觀點對部分儒家經典進行新詮;此外,又提出加入心理學內在小孩理論對關懷動力理論的意涵。附編收錄作者在教育生涯中伸出的不同觸角,與讀者分享作者一路來的關懷學習。

作者簡介

方志華

  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學士

  經歷:
  國中教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實踐大學、空中大學等兼任講師
  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師培中心副教授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

  現任: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副教授

  著作:
  關懷倫理學與教育(論文集,2004,洪葉)
  明日的孩子-21世紀夥伴關係教育藍圖(譯著,2006,洪葉)
  擁抱你的內在小孩(合譯,2008,愛的工坊)
  道德情感與關懷教學(論文集,2010,學富文化)


? iii

第一編 回應道德情感的教學 1
1. 回應學生道德情感需求的道德教育新意涵──關懷倫理學理念融入生命教育教學 3
2. 關懷倫理學提倡的三種德行能力──以生命教育課程設計為例 29
3. 運用關懷關係課程培養品德力 49
4. 中小學教師與品德教育的實施──在教學中啟動真誠道德情意力量的挑戰與因應 67
5. 從性別看冷漠疏離到霸凌──疏通道德情感是學生的學習權利 77

第二編 關懷取向的知識視野 95
6. 關懷取向女性主義者之課程藍圖探究──Nel Noddings與Riane Eisler 97
7. 奈兒.諾丁斯《學校中關懷的挑戰:教育的另類途徑》書評 125
8. 我從瑞安.艾斯樂的知識視野和生命起伏處學習──《明日的孩子》譯序 131
9. 諾丁斯關懷倫理學的理論體系與實踐思考 147

第三編 關懷理論的會通與轉化 171
10. 教育家的哲思與實踐──道德教育的男性傳統與女性傳統 173
11. 《論語》〈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一章詮釋意識之歷史考察與關懷倫理學新詮 187
12. 從女性主義關懷倫理學重新詮釋傳統經典之意識轉化探究 209
13. 關懷倫理學的內在動力論──加入內在小孩理論 241

附編 259
14. 《蒙特梭利7-11歲進階教學法》之教育學方法探究──實驗科學研究與兒童的精神開展 261
15. 一位民間社團資深老爹的經驗訪談──台灣水上救生教育與事業之開展 275
16. 王夫之的「學」「習」思想及其對孟、荀天人關係思想之融攝 313
17. 誠於中而形於外、師嚴而道尊──永遠的賈老師 337
18. 意義治療與三不朽 339
19. 關懷的力量源自真實的信任(推薦序) 343
20. 日暖花香山鳥啼(推薦序) 347


怬?
  這是我第二本以關懷倫理學為主的論文集,收集近幾年在期刊或研討會等發表的文章,又分為教學、知識和理論會通三編,與一個附編。

  第一編「回應道德情感的教學」,以關懷倫理學的道德教學為主。從提出「回應學生道德情感」為始,到視「疏通道德情感為學生學習權利」為止,5篇文章或強調生命教育、或指向品德教育,配合實例說明,希望對有興趣進行關懷教學的現場教師,能有所助益。當提出以「疏通道德情感為學生學習權利」之時,我也更覺道德教育的任重道遠。

  第二編「關懷取向的知識視野」主要介紹奈兒.諾丁斯(Nel Noddings)與瑞安.艾斯樂(Riane Eisler)二位女性主義教育學者的理論內涵。其中第6篇論文介紹關懷關係和夥伴關係二者課程建構的異同。第7篇是對諾丁斯《學校中關懷的挑戰:教育的另類途徑》一書的評論;第8篇是我將艾斯樂的教育著作《明日的孩子》一書翻譯為中文,為之做的譯序和導讀。第9篇試圖以體系化的方式將關懷倫理學的內涵加以展現。

  第三編「關懷理論的會通與轉化」,其中第10篇文章呈現在性別社會化之下女性傳統和男性傳統教育哲思的差異;第11篇從關懷倫理學觀點對論語〈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一章進行詮釋意識之歷史考察與新詮。第12篇則以諾丁斯和艾斯樂二位的思考為架構,對部分儒家經典進行新詮。第 13篇用圖解方式提出關懷動力的重要性與內涵,並指出加入心理學內在小孩理論時,可以看出關懷動力生發的種種問題和需要學習的面向。

  附編收錄的前3篇論文和後4篇短文,雖然和關懷倫理學理論沒有直接相關,然而其中仍保留有我關懷學習的思維脈絡,故也佔篇幅與讀者分享我的學習。

  本書之能問世,要感謝學富文化事業公司于發行人慨允出版及蔡福根主編大力協助,再次感謝謝慶沛老師提供珍貴鳥類生態照片豐富封面意象,也感謝師友和家人的支持和關懷。

方志華 謹識
民國九十九年八月五日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