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面試日語很輕鬆:一本『求職.轉職.進入日商企業』必備的面試應答會話書(附MP3)

面試日語很輕鬆:一本『求職.轉職.進入日商企業』必備的面試應答會話書(附MP3)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829833
柯璇
國際學村
2010年10月28日
83.00  元
HK$ 70.55  






* 叢書系列:日語隨身學
* 規格:平裝 / 240頁 / 25K / 普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日語隨身學


語言學習 > 日本語 > 其他類型會話








y面試──決定前途的關鍵30分鐘

依照各種面試主題,模擬真實對話狀況
一本『求職.轉職.進入日商企業』必備的面試應答會話書

  找工作,不要怕面試!

  面試是否總令你緊張、期待、焦慮又害怕?
  尤其是要用日語和對方應答,更是無法隨心所欲、暢談無阻?

  本書以15大面試常考題 × 行業類別 × 面試技巧
  直接進入真實情境、現學現用,消除用日語面試的恐懼!

  社會新鮮人、待業者、轉業者、想進入日商公司的朋友,你們知道「面試前」要如何準備呢?

  由於面試可說是求職過程中壓力最大的一環,求職找工作是否順利成功,全靠「面試前」的準備工夫。面試前準備得越充分,順利錄取的機會也就越高。一般而言,準備的工作包括「蒐集招聘企業的基本背景資料」及「檢視自我儀容」兩大方面。面試者必須事先瞭解應徵公司的企業文化、工作性質之後,才能針對公司所重視的方向與自己的專長結合,並突顯自己的經驗以更加符合公司的需求。所以,找工作及準備面試就像聯考前的模擬考,非常重要,唯有充分的準備,才能在正式面試場合展現自信、臨危不亂。

  本書從一開始以「上網蒐集求職訊息」、「面試用品及相關資料準備」、「服裝儀容檢視」、「心理準備」、「談吐及禮貌」……等小單元先讓你熱身,再慢慢導入本書的核心「日語面試問答」,一步步讓你熟悉面試的步驟、鍛練日語應答能力。例如面對像是:

  你願意出差嗎?你介意加班嗎?
  你能接受什麼樣的薪水?錄取你對本公司有什麼好處?

  等面試中常見的問題時,是否總覺得令人難以用面面俱到的方式完美地回答呢?

  本書以「日語面試場景」的開始與結束、自我介紹,詢問、表明態度、表示感激……等章節為主線,利用實境對話及面試技巧分析,循序漸進地帶入日語面試的重點。除了15大面試主題與對答範例、完整的情境會話之外,還有不為人知的「面試心理戰術」,模擬各行各業的面試過程,裡面還有各行業的專門用語,等於是教你用日語進行一場成功的面試!

  因此,本書是從自我行銷、面試場景模擬演習、如何回答尷尬面試問題、完全致勝的面試前準備……的完整學習書。面試前只要看這一本,讓你用日語面試得體應對,成功贏得主考官的心!

本書特色

  15大面試方向 × 行業別模擬面試對話 × 面試心理戰術
  一本在手,對答如流!為自己爭取最好的薪資及就業條件!

  1.看懂日文徵才訊息&最新求職網站導覽,掌握訊息不漏接
  翻報紙找工作?太落伍!拿筆寫履歷表?貼郵票寄求職信?有夠遜!身為凡事講求「經濟效益」E世代的一份子,為了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最大的「投資報酬率」,根據民調統計,已有近8成以上的求職者,會選擇以上網的方式,找尋他們踏出社會的第一份工作或是尋求職業生涯發展的第二春。本書教你如何看懂徵才訊息,還有十大熱門求職網站預先導覽,掌握最新求職訊息。

  2.面試前準備技巧大公開,成功塑造良好的第一印象
  英文裡有一句話說:“First impression is lasting.” 這就表示,無論中外,第一印象總是最重要的、且很難改變的。因此,取得面試的機會之後,除了準時赴約、簡單大方的裝扮之外,進入辦公室後,所有大小細節與肢體語言,都是影響面試是否成功的關鍵。

  一般來說,公司企業舉行面試的目的,就是運用面談的方式,獲得許多履歷表或心理測驗無法測出的個人特質,從而作為是否錄取應徵者的參考資料。本書教你如何充分檢視自己,做好面試前的準備,成功打造完美的自我形象。

  3.最常考面試題、進階難答面試考題全收錄。精準回答,馬上錄取!
  依照求職面談的談話內容編排,從簡單的自我介紹、描述學校生活、分享興趣及生活態度、談理想抱負……等15大主題。每個單元都是獨立的,不必一定要從頭讀起,隨翻隨學最輕鬆。每個小主題皆採一問一答,中日對照。面試最常問的題目都在這裡,預先演練,到了真正面試現場,答案自然湧泉而出。

  4.日語談判完美表達,為自己爭取最棒的薪資及就業條件
  超逼真情境式面試問答,根據實際可能發生的情況,模擬求職者與面試官之間完整且具參考價值的日語對話,反覆練習即可增加面試時的信心與流暢度。此外,還收錄了許多面試必備的重要基本常識,即使第一次到日商公司或與日籍主考官做面試,也能臨危不亂、得體應對。

  5.面試禁忌及重要禮節,從面試開始到結束,最完整的教戰手冊
  面試對答還需要一點心理戰術及談吐小技巧,和主試者面談時,小細節處都能完美地展現你的優越特質。

MP3特色

  模擬真實日語會話,只要跟著聽、跟著講,一開口就一樣流暢

  【日籍配音員正確發音】
  聆聽日籍配音員的正統日式發音,邊聽邊唸即可學習正確優美的日語音調。

作者簡介

柯璇

  政治大學日文系畢業,在學期間曾留學於日本?木縣宇都宮大學。平時以大量觀賞日劇及閱讀日文小說為樂,特別愛好作家東野圭吾的作品。更因為本身對語言的喜好,利用通曉日文的優勢,習得韓文。曾任職於日商在台事務所,同時為日語口譯、筆譯之工作者。

審訂者簡介

小高裕次

  日本廣島大學文學研究所博士
  文藻外語學院日文系助理教授


悃洏弇〝?
Part 1 日語面試技巧大公開

unit 1 最新求職網站導覽
人力銀行網站/公司本身網站/國內10大求職網站特色介紹

unit 2 面試前的準備
面試前的準備工作/面試前的最後24小時/決定性的30分鐘/面試後應有的基本動作

unit 3 如何給人良好的第一印象?

unit 4 如何看懂日文徵才廣告?
國內常見的日文報紙/知名日本新聞網站/關於徵才廣告的相關訊息/打破徵才廣告的迷思/面試範例1?8

Part 2 面試時,如何自我介紹?

unit 1 自我介紹
簡短介紹/健康狀況/父母/兄弟姊妹/個性/婚姻狀況

unit 2  個人經歷
生日/出生地/母校/教育經歷/社團活動/畢業/留學/工作經歷

unit 3 校園生活
主修科系/最喜愛的科目/最不擅長的科目/課餘時間/大學社團/校園生活/最尊敬的師長/在校成績/深造;進修

unit 4 優缺點
個性/外向/內向/優點/缺點/領導能力/團隊合作

unit 5 興趣與嗜好
興趣/運動/球類比賽/休假日/閱讀習慣/電影/社區活動/娛樂活動;消遣

unit 6 好朋友
好朋友/交朋友/我的好友/朋友對我的評價/朋友太少/你所尊敬的人

unit 7 生活態度
人生/座右銘/基本原則/工作態度

unit 8 理想與抱負
選擇應徵公司/興趣/工作地點/未來

unit 9 特殊技能與證書
一般經歷/日文程度/打字速度/電腦技能/其他技能/簡歷中的問題/打工

unit 10 詢問公司狀況
談論公司的背景/股東/公司基本資料/令人感興趣的工作/國外出差

unit 11 工作理念
工作態度/生活目標/幸福的定義/未來生涯/工作熱忱/選擇工作的標準

unit 12 換工作的原因
轉換工作/不喜歡的工作/離職的原因

unit 13 應徵其它公司
其他公司/多重面試/測驗/面試結果/兩家公司都同時錄取時/面試未錄取

unit 14 有關工作的問題
部門/薪資/通勤距離/住處/什麼時候可以上班/通勤方式/其他特別要求

unit 15 工作條件
工作多久/生涯規畫/工作年限/聯絡方式/電話通知/郵件通知/加班

Part 3 實況面試範例

職別1 祕書 面試小技巧:寒暄
職別2 導遊 面試小技巧:禮貌的措辭 
職別3 維修工程師 面試小技巧:被對方讚美時
職別4 新聞記者 面試小技巧:明確的回應
職別5 一般職員 面試小技巧:正面的回應
職別6 外商銀行行員 面試小技巧:婉轉拒絕
職別7 護理人員  面試小技巧:表示同意
職別8 總機人員 面試小技巧:否定的語氣
職別9 打字人員 面試小技巧:談話中想表達意見時
職別10 業務人員 面試小技巧:保留態度
職別11 空服人員 面試小技巧:隨聲附和;回應對方的說話
職別12 接待人員 面試小技巧:聽不太懂問題時
職別13 翻譯人員  面試小技巧:詢問工作內容
職別14 市場調查人員 面試小技巧:確認
職別15 廣告設計人員 面試小技巧:預約面試


的味覺日記.作家/台北亞都麗緻大飯店美食顧問 王宣一
成就憾動人心的味道.味人 阿仙
麵包世界的藝術家.美食評論家 梁幼祥
料理人的味蕾飛行.飲食旅遊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創辦人 葉怡蘭

第一章 酵母精靈的神奇魔法:麵包.甜點
1-1日本法國長棍麵包:第一次的回甘滋味
1-2法國鄉村麵包:完美的三重奏
1-3日本玉米麵包:脆的軟的都美味
1-4巴黎可頌:任何時候都對味
1-5野上師傅的潘多羅麵包:入口即化的歡樂星星
1-6台中拖鞋麵包:跟法國人挑釁!
1-7新潟傳統麵包:意想不到的新體驗
1-8東京牛奶吐司:童話故事的滋味
1-9東京貝果:從配角變主角
1-10法國可麗餅:單純的華麗
1-11台中德國布丁:不惜成本的烤布丁
1-12法國栗子蛋糕:吃不膩的驚喜
1-13巴黎荔枝馬卡龍:神奇小圓餅

第二章 豐沛甘泉之飲:咖啡.茶飲.水酒
2-1台北淺焙咖啡:淺嘗果茶香
2-2 台中涼拿鐵:特調一杯的體貼
2-3新潟燒酌:冰鎮過的美味
2-4澳洲熱可可:冬日的溫暖
2-5北海道牛奶:聞得到青草香
2-6 巴黎珍珠奶茶:和諧的奏鳴曲
2-7葡萄酒:跨越語言的籓籬
2-8新瀉雪水:純淨的宇宙之水

第三章 繞行世界的饗宴:中西美食.異國料理
3-1日本一蘭拉麵:客製化的味覺之旅
3-2讚岐烏龍麵:日本山中傳奇 
3-3日式燒肉:滋滋作響的百年心血
3-4台中雜炊與海南雞飯:大隱隱於市的驚豔
3-5台北麻辣鴛鴦鍋:百吃不膩
3-6法國生蠔:滿滿一口海水味
3-7日本炸河豚:危險的美味關係
3-8法國橄欖油沙丁魚罐頭:陳年的奇蹟
3-9在地臭豆腐:爭議不斷的人間美味
3-10屏東東港旗魚黑輪:不變的家鄉味

第四章 味覺的啟蒙:兒時美味.平凡滋味
4-1 清燉豬腳:十八歲的夢想
4-2豬油拌飯、黑糖、豆花:懷念的手工味
4-3香濃酸菜鴨:過年的喜悅
4-4麻油雞:阿母的溫暖
4-5鹹鳳梨:人生的滋味
4-6炒蝸牛:貧窮日子裡的五星級料理
4-7清燉田雞湯:野趣十足釣田雞
4-8泥鰍、喜餅、菜尾:分享三部曲
4-9桂園糯米糕:冬至的媽媽味
4-10紅龜稞:黎明村阿母的十八般武藝

top

推薦序
寶春師傅的味覺日記
作家 / 台北亞都麗緻大飯店美食顧問 王宣一

  原本以為麵包師傅吳寶春在得了大獎之後,出版的新書一定是食譜書,很意外的竟然是一本他個人的味覺生活日記。

  這一篇篇拙樸的文字,記錄著他多年來因為旅行或工作而遇見的麵包和美食經驗,甚至是童年生活裡的美味,這種種味覺上的刺激與美味的邂逅,連結著他創作時的靈感和專注,啟發了每一個小小的夢想和願望。

  我們吃著他做的麵包,讀著他的小書,味蕾和心靈不知不覺產生了小小的悸動。

推薦序
成就憾動人心的味道
味人 阿仙

  說起來與一些饕客級的文人作家相比,自己並不是長在一個可以讓我從小對飲食文化耳濡目染的家庭,隨著成年後外食機率漸多,始識真滋味而不知不覺地步入此道。越過了一個不長不短的十年後,才算對飲饌略有領會。

  寶春自幼家貧,早早便離家北上討生活,從學徒幹起一路邁向麵包師父之路。相信在這個土地上,可能還有更多類似寶春這樣的故事,很多師傅埋首苦幹加上早年烘焙資訊交流貧乏,整個社會,包括師傅本身都只當烘焙、料理是一門「術」而非「藝」。而寶春幸運地在苦幹幾載後,遇到了那些帶他開啟味覺大門的貴人們,並積極與日本烘焙界交流、磨練手藝,才成就非凡。

  味覺的開啟讓寶春眼界大開絕對是冠軍路上的轉捩點。如果師傅自己都不了解「美味」,又如何能創造出憾動人心的味道?因此一有機會遇到業界的師傅我總是樂意分享自己的食經。

  寶春將他的食經公開以饗社會,正如他大方公開玫瑰荔枝麵包的配方一樣,我們都知道唯有良性的交流互動,才能讓整個餐飲烘焙業有一股向上提昇的力量,進而培養出懂得欣賞飲食之趣的群眾。本書生動地記述那些讓寶春師傅感動的每個瞬間,其中不乏我時常走訪的一些店家、以及以烘焙人的觀點來談舉世聞名的 POILANE鄉村麵包,是怎樣的絕妙。

  這雖不能說是一本美食聖經,但記錄了將留名台灣餐飲史的麵包大師味覺啟蒙的歷程,適合想了解美食而不得其門而入的大眾,更適合廣大的烘焙學子們閱讀。同時也請別忘了實際去品嚐才是真正的味之道。

推薦序
他不只是麵包師傅
美食評論家 梁幼祥

  個子小小、皮膚粗粗,但眼神常在有力中露著友善和謙卑,寶春十七歲前是個沒見過什麼世面的孩子,帶著五十塊到台北謀生,在糕餅店做學徒時,還利用空閒去洗車,想多賺些錢,寄回老家給媽媽,身上永遠只留兩千元,在台北生活,這是說來容易做來難的事啊!

  許多得過些獎牌或媒體拱出來的師傅,一有聚會時總喜歡發表高論,有時候一些半桶水理論還真讓人啼笑不得,寶春可愛的是,他總默默在一旁,你不問他,他是不吭聲的。

  有次在高鐵,我們巧遇,我身邊正好是洛杉磯有名的美食家,也是廣電主持人Theresa Lin,介紹他們認識後,話夾子一開,他們整整聊到站還沒停!

  這是寶春的另一面!

  也有一次我們在高雄餐旅學院,一塊兒當評審,七、八個人閒聊中,我談了一些中國詩詞之境及文物之美的雅趣,我道:「田黃石的薄意,雞血石的潑灑,書畫的氣與影……,對飲食文化都有莫大的影響….。」他睜大眼睛,即刻希望有空與我一道去博物館、美術館取經,我想,寶春這強烈求知的渴望,正是他金牌背後的一股動力吧!

  許多藝術家的作品,是深厚的基本功及想像力造就完成的!我有篇常用的演講稿「瞬間的藝術──談美食」,說的,就是像寶春這樣優秀師傅造就出來的作品。

  在這書中Macaron那篇的一小段裡,寶春說:「它就像是我的小女兒,很甜,很可愛,很幸福的滋味……」,這就是一種聯想昇華的想像力,我常告訴廚師,你要成功就必須要有諸如此類的想像力。

  寶春得獎的作品,也就是想像力和基本功的接合。當他的麵包上市的那天,我馬上掏錢請客!員工幫我排隊買回來,大夥兒吃得開心極了!證明了他並非浪得虛名,他的麵包,那就口後的多元「勁」與「柔」之間的交替,和龍眼乾那討厭的迷人濃郁,都可領會出這「細漢仔」作品的獨特與傲人的成就!

  寶春的書,有專業的解析,還有美麗詞采,是這行業的非有不可,不是這行業的亦能拾趣!

推薦序
料理人的味蕾飛行
飲食旅遊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創辦人
葉怡蘭

  在閱讀寶春師傅的前本傳記書時,印象深刻處,除了他奮鬥不懈、積極追求超越的堅強意志力與企圖心外,更讓我興味盎然的還有,他的味覺甦醒與自覺過程。

  從原本懵懵懂懂、只專注於技術本身的鑽研,繼而,因著對這世間無數美味的發現和不斷體驗,遂在麵包製作之路上,有了截然不同的啟發與視野,從此走向全新的里程。

  我總認為,一個傑出的、足能創作出感動人心的料理的廚師,除了高超技巧外,最重要的,是對於美食的豐富閱歷與熱烈渴求之心。

  唯有對美好滋味能夠擁有寬廣的好奇、深切的共鳴且真正歡喜徜徉陶醉其中,這熱情,方能真摯貫注於他的作品裡,繼而喚起品嚐者同樣溫暖、愉悅的觸動。

  而《吳寶春的味覺悸動》此書,則讓我更加近距離看到了、甚至彷彿與他一起親身領略了,他的這段探索之路,令人動容。

後序
體內住著老麵魂
吳寶春

  中國藝術家常玉曾說:「我生命中一無所有,我只是一個畫家。我的作品只是一種簡單的概念。」我生命中一無所有,我只是一個愛創作的烘焙師。

  有一次去故宮看乾隆時代藝術展,內心相當震撼。在那個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的盛世,皇帝有大把的時間和心思來搜集藝術品,工藝師們絞盡腦汁貢獻出讓龍心大悅的作品。他們用一輩子的心力不斷的試煉、創作,經過千百次嘗試才激發出光芒四射的極品,那種用生命去燃燒創作的專注是很令人感動的。如今我也是用這樣的心情,把消費者當皇帝,自己是工藝師,去追求極致的美和深沉的情感。

  麵包的靈魂是老麵。老麵的世界千變萬化,令人著迷,是每個師傅用心培養酵母所製作出來的寶,裡頭的乳酸菌讓麵團不但聞起來酸,吃起來也香。不同的師傅會用不同的材料培養出成千上萬種不同的乳酸菌,風味完全不同,變幻莫測捉摸不定,也成了每位麵包師傅獨門的技藝與個性。現在外面賣的商業酵母雖然也是培養出來的,但為了要量化生產加以濃縮,因此不會有乳酸菌,純粹只是為了讓麵團發酵,味道差很多,不像有乳酸菌種的老麵,香氣較濃,口感層次較豐富。

  老麵雖然有著深不可測的內涵,然而不管它多高多深多麼沒有盡頭,即使它寬廣如浩瀚宇宙,我也要深入它的靈魂。我自己養的老麵有五、六種,有用葡萄乾、小麥、裸麥養的菌種,還有分軟的和硬的麵糰,同樣的菌種,麵粉比例不同,軟硬就會有差。水份的多寡也會影響菌數,連天氣的變化也會讓菌數有所改變,香味也不同。發酵老麵的過程中,聞香味也是判斷麵包是否成功的關鍵。記得有一次做老麵做到一半還突然沒有味道了,後來請教別人才知道原來溫度控制錯了。

  不僅老麵要費心餵養,一個烘焙者的喜怒哀樂還會透過手的溫度與力道,被揉進麵糰裡。因此做麵包時我還會放音樂。讓古典樂柔和的旋律沉靜我的心靈,使我不知不覺的把溫柔的音樂烘焙進麵包裡,我相信這樣的麵包一旦入口,風味絕對不差。

  旅居法國的畫家常玉給我的影響也很深。他筆下的荷花,枝幹很細很軟、栩栩如生,看似有氣無力的隨意卻傳遞出堅毅。今朝有酒今朝醉、隨意不羈的中國畫家常玉,一生窮困潦倒,死後才獲得重視。他畫畫不講究畫理筆法,而是隨性所之、隨興所至,畫他的好惡、畫他的心情。繪畫對他而言是一種情感上的發洩,他的筆觸雖然看似輕鬆,三兩下的揮灑就完成了作品,卻能把女子愛怨嗔癡、荷花含苞挺立的神韻,重重的勾勒出來。

  這跟做麵包很有相似之處。一幅荷花畫,用水墨、素描、蠟筆、水彩,不同的原料,表現出來的東西就完全不同。而一個麵包師傅灑出麵粉的剎那,跟一個畫家揮墨在紙張上的心情,其實大同小異,都是一個創作旅程的開始。

  麵包師傅用的力道、材料都決定了成品的味道。我記得我在做荔枝玫瑰麵包時,有人叫我乾脆放棄算了,因為難度高,也從來沒有人用荔枝乾這樣做過。但我覺得荔枝是東西方人都熟悉的味道,只是西方國家是拿來製作果醬或搭配馬卡龍,從來沒想過用在麵包上,然而我就是想去挑戰這味道!這是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味道,讓黑色的荔枝乾取代白色的果肉,顛覆既有的印象,創作出完全不一樣的感受。

  做麵包時,即使是完全相同的配方,也會因為外形大小不同而產生迥異的風味,圓的方的三角形,紋路組織都會不同,例如四角形就會太硬,我曾經試做過方形的酒釀桂圓麵包,口感就很不好。而不同比例的麵粉、水以及不同的發酵時間,也會讓風味差異很大。當初我在摸索荔枝玫瑰麵包時,就曾經交叉組合試過好幾十種不同比例的排列方式,一試再試,始終堅決不放棄,終於試出最佳的口感組合。就連整體造型也是精心設計,那三角形的美好質感正是取自於巴黎鐵塔的意境表現。

  我生命中一無所有,我只是一個愛創作的烘焙師。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