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導向行銷科技公司艾司隆(Epsilon)行銷長,行銷資歷逾三十五年,曾主導許多知名公司的行銷活動,包括蘋果電腦、花旗銀行、美國運通、富達基金以及聯合航空等,並主掌過環保團體及美國兩黨總統候選人的宣傳策略,以其跳脫框架的思考與創意在行銷界佔有一席之地。另著有《來偷這些點子吧!》(Steal These Ideas!)一書。
經典銘句不需奇特,平凡字眼就能建赫赫之功。電影「酷斯拉」(Godzilla)的宣傳人員把日常用語稍稍動了手腳,當酷斯拉的畫面出現,配合「Size does matter」這句話,看過的人莫不印象深刻,至今,「Size does matter」仍然常常出現在各種商品宣傳詞當中。
經典銘句一出就難以超越,耐吉(Nike)在1988年打出「Just do it」,從此成為耐吉恆久不變的標語,跨越地域、超越時間,持續贏得全球不同世代消費者的喜愛。寇恩說,耐吉如果夠聰明,就絕對不要換掉這句標語。
經典銘句看似普通,卻又散發深刻的意涵,能將簡潔、通俗的語句,化平凡為神奇,譬如大文豪莎士比亞寫在《哈姆雷特》(Hamlet)開頭的「To Be Or Not To Be」傳世數百年,如果當初是寫成「Alive Or Dead」恐怕就過目即忘了。符號學大師艾可(Umberto Eco)的小說大作《玫瑰的名字》(The Name of the Rose),最初的書名竟是《修道院凶殺案》,如果真用了後者,實在令人難以聯想這本小說的深厚意涵了。
以汽車業為例。近來各個車廠的口號當中,除了BMW使用已久的「Ultimate Driving Machine」(終極駕控機器)之外,根本都是讓人聽過就忘,一點也留不下印象。過去,美國汽車業的標語向來很不錯,例如「See the U.S.A. in Your Chevrolet」(開著雪佛蘭欣賞大好河山)、「Have You Driven a Ford Lately」(最近開過福特了沒?)皆是。不過,這些標語都早已消失,後繼的標語也沒有達到同樣的水準。多年來,汽車業一直努力發想雋永的廣告詞,卻總是徒勞無功。
金融業呢?當今的金融業同樣沒有雋永的廣告詞,只有一堆毫無意義的文字,根本無法描繪出動人的故事。富達投資(Fidelity)的口號是「Smart Move」(聰明的選擇);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是「Higher Standards」(更高標準)與「Bank of opportunity」(帶來機會的銀行);瑞銀集團(UBS)則是「You and Us」(你我攜手合作)。這些口號都引不起注意,更不可能留在消費者的腦海裡。
就連政治修辭也陷入了爛口號的泥沼。從1984年以來,美國總統大選就再也不曾出現過令人難忘的競選口號。當時才華洋溢的文案寫手暨廣告公司創辦人瑞尼(Hal Riney)為雷根(Ronald Reagan)打出了響亮的「It’s Morning Again in America」(美國又見黎明),競選對手孟岱爾(Walter Mondale)提出的口號則是「America Needs a Change」(美國需要改變)。聽了都想打瞌睡。
說到打瞌睡,在 2004年的總統大選中,凱瑞(John Kerry)與小布希(George W. Bush)分別奏起了催眠曲:「Let America be America Again.」(恢復美國的本色)以及「Yes, America Can」(沒錯,美國做得到!)有人還沒睡著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