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別讓我走 Never let me go

別讓我走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1204499
石黑一雄
張淑貞
商周出版
2010年12月05日
100.00  元
HK$ 85  






* 叢書系列:iFiction
* 規格:平裝 / 352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iFiction


藝術設計 > 設計 > 設計方法 > 平面設計








贍罊繷洶W雙眼,雙手擁抱著過去那個友善的世界,
一個她內心明白已經不再存在的地方,但她還是緊抓著不放,
懇求它別放開她的手……

  人,失去什麼,是最痛苦的?
  享譽全球文壇亞裔作家石黑一雄,寫出穿越疆界最深刻的人性共鳴!

  ***

  這是一段令人心碎、惴惴不安的故事,
  勾勒出一幅人性的脆弱與希望、罪惡與軟弱、愛與救贖的風貌,
  在流順的文字間,呈現驚人真相的倫理驚悚畫面……

  ***

  海爾森是一所迷人的英國寄宿學校。
  然而,海爾森隱藏了一個大祕密!
  在海爾森,每個學生都有一名監護人;學生們每星期都得接受某種健康檢查;
  他們從未學習任何有關外面世界的事物,與外界也少有接觸。
  他們知道總有一天會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器官捐贈!
  他們的未來沒有任何可能!

  在海爾森,凱西從女孩蛻變為少女,但直到她和好友露絲、湯米離開這個安全國度以後,
  他們才真正明瞭全部的真相,而且逐漸發現,記憶中美好的成長過程,處處皆是無法追尋的駭人問號;
  他們的壽命將隨著「器官捐獻」而慢慢步入死亡……

本書特色

  1.一個扣人心弦的謎題和一則教人心碎的愛情故事

  2.承襲石黑一雄一貫的典雅文風,融合推理、懸疑、科幻與愛情元素

作者簡介

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

  1989年布克獎得主,日裔英國作家,以文體細膩優美著稱,幾乎每部小說都被提名或得獎,作品已被翻譯達二十八種語言。

  石黑一雄非常年輕即享譽世界文壇,與魯西迪、奈波爾被稱為「英國文壇移民三雄」,以「國際主義作家」自稱。曾被英國皇室授勳為文學騎士,並獲授法國藝術文學騎士勳章。石黑一雄是亞裔作家中,少數在創作上不以移民背景或文化差異的題材為主,而著重在更具普遍細膩的人性刻劃的作者。

  石黑一雄共出版了六部作品:1982年《群山淡景》(A Pale View of Hills), 獲得「英國皇家學會」(Royal Society of Literature)溫尼弗雷德.霍爾比獎(Winifred Holtby Prize)。1986年《浮世畫家》(An Artist of the Floating World),獲英國及愛爾蘭圖書協會頒發的「惠特布萊德」年度最佳小說獎(Whitbread Book of the Year Award)和英國布克獎(Booker Prize)的提名。1989年《長日將盡》(The Remains of the Day),榮獲英國布克獎,並榮登《出版家週刊》的暢銷排行榜。1995年《無法安慰》(The Unconsoled)贏得了「契爾特納姆」文學藝術獎(Cheltenham Prize)。 2000年《我輩孤雛》(When We Were Orphans),再次獲得布克獎提名。以及2005年新作《別讓我走》(Never Let Me Go),也入圍了布克獎最後決選名單,並獲全世界文學獎獎金最高的「歐洲小說獎」(European Novel Award)。

譯者簡介

張淑貞

  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中山大學外國語文學所碩士,目前於英國蘭卡斯特大學(Lancaster University)進修語言學;譯有《歐洲咖啡館》。電子郵件信箱: realshu@hotmail.com。


?
Bodyguards / Ron Arad Associates
保鑣系列/朗.阿拉德聯合公司

Sculpt Furniture / Maarten Baas
雕塑家具/馬登.巴斯

Lum lamp / Emmanuel Babled
魯姆燈/伊曼紐.巴布雷德

Units / Emmanuel Babled
單元系列瓶/伊曼紐.巴布雷德

The De La Warr Pavilion chair / Edward Barber & Jay Osgerby
德拉沃館椅/愛德華.巴柏 & 杰.歐斯格比

Jawbone Bluetooth Headset / Yves Behar / fuseproject
頜骨藍牙耳機/伊夫.比哈爾 + fuseproject

Leaf light / Yves Behar / fuseproject
葉片燈/伊夫.比哈爾 + fuseproject

One Laptop Per Child XO Computer / Yves Behar / fuseproject
一童一機XO電腦/伊夫.比哈爾 + fuseproject

Interior Landscape vases / Laura Birdsall
內在景觀瓶/蘿拉.柏夏

Steelwood chair / Ronan & Erwan Bouroullec
鋼木椅/布胡列克兄弟

Viagem tableware / Fernando Brizio
旅行餐具/費南多.布里奇歐

Part tables / Handmade furniture / Stephen Burks
零件套桌 + 手作家具/史蒂芬.伯克斯

Light as Air lamps / Paul Cocksedge
輕如空氣燈/保羅.卡克賽吉

OnlyOne bathroom mixer / Lorenzo Damiani
只此一管浴室水龍頭/羅倫佐.達米安尼

Entropia light / Lionel T. Dean
安特羅皮亞燈/里歐內.迪恩

EPS Chair / Tom Dixon
保麗龍椅/湯姆.狄克森

Chair First / Stefano Giovannoni
首號椅/史蒂法諾.喬凡諾尼

The Long 8 Chair / Natanel Gluska
長8躺椅/納塔內.格魯斯卡

Miura stool / Konstantin Grcic
摩拉高腳椅/康斯坦丁.葛契奇

Segesta chair / Alfredo Haberli
塞格斯塔椅/阿佛雷多.哈伯里

3D Knit / Yoshiki Hishinuma
立體針織/菱沼良樹

Stardust vases / Setsu & Shinobu Ito
星塵瓶/伊藤節 & 伊藤志信

One Liner bowls / Tavs Jorgensen
一線碗/塔夫斯.約根森

Breeding Tables + My Private Sky plates / Reed Kram & Clemens Weisshaar
繁殖桌 + 我的私人天空盤/里德.克朗 & 克雷門斯.衛斯哈爾

Bone chaise + Bone chair / Joris Laarman
骨頭躺椅 + 骨頭座椅/尤西斯.拉爾門

Pewter Stool / Max Lamb
白鑞凳/麥克斯.蘭伯

Urban Fabric / Clare Lane
都會織品/克萊兒.蓮恩

Amphora + Made by Bees Honeycomb Vases / Tomas Gabzdil Libertiny
雙耳瓶 + 蜜蜂製蜂巢瓶/托馬斯.李伯提尼

S Table / Xavier Lust
S桌/札維.勒斯特

X3 chari / Marco Maran
X3椅/馬可.馬蘭

Micarta chair/ Marc Newson
米卡塔椅/馬克.紐森

B.M. Horse Chair / Satyendra Pakhale
B.M.馬形椅/薩耶德拉.帕克哈里

Meander ecological textile / Satyendra Pakhale
曲流生態織品/薩耶德拉.帕克哈里

Soul chair / Luke Pearson & Tom Lloyd
靈魂椅/路克.皮爾森 & 湯姆.洛伊

Tavolone table / Gaetano Pesce
多佛羅內桌/嘉埃塔諾.貝歇

Talak light / Neil Poulton
塔拉克燈/尼爾.普東

Kapsel Media Center / Propeller
種莢媒體中心/螺旋槳

Open Box light / Propeller
敞箱燈/螺旋槳

Digital projects / rAndom International
數位專案/隨機國際

Bokka lamp / Karim Rashid
波卡燈/卡林.拉席德

BODiBEAT MP3 player / Toshihiko Sakai
身體節拍MP3播放器/(土界)利彥

Spider 1 & 2 hard-disk DVD recorders / Toshihiko Sakai
蜘蛛一號和二號硬碟式DVD錄放影機/(土界)利彥

Sonic Fabric / Alyce Santoro
聲音織品/艾莉絲.桑托羅

Halley light / Richard Sapper
哈雷燈/李查.沙伯

Bellflower lamp / Wieki Somers
風鈴草燈/維琪.桑瑪斯

Chasen lamp / Patricia Urquiola
茶筅燈/派翠西雅.烏綺歐拉

Orchid 5 fabric / Eugene van Veldhoven
蘭花五號織品/尤金.范維德霍芬

Mandala light / Alessandro Mendini / Pirouette lamp / Guido Venturini
曼陀羅燈/亞歷山卓.麥狄尼 軸轉燈/喬托.凡度里尼

Patented Flexible Wood Laminate / Kevin & Barry Walz
專利彈性木質層壓板/凱文和巴利.瓦茲

Pane chair / Tokujin Yoshioka
麵包椅/吉岡德仁

名詞解釋


邟?
依然在追問生命的意義

  人,失去什麼,才最令她(他)痛苦呢?

  也許,石黑一雄在他的小說中,要回答的,就是這麼簡單的疑惑吧。

  但這回,他把追尋這疑惑的主體,放到一群在人類眼中不該具有主體性的「器官捐贈人」身上。甚至,這群名稱聽起來有點「公益性質」的「器官捐贈人」,能否稱之為「人」,在一定程度上,都還是個疑問呢。

  在尚未讀石黑一雄的《別讓我走》之前,我腦海裡總縈繞著《長日將盡》裡的畫面:大英帝國日落西山前一片山雨欲來風滿樓的陰鬱,而一位偏執中年男管家卻面臨最後愛情機會即將消逝的猶豫徬徨。那是一幅絕佳的虛構場景,卻迫使讀者不得不去思索個人在時代帷幕下,千絲萬縷的連動關係。

  在讀了石黑一雄的《別讓我走》之後,我腦海中則聯想到電影《銀翼殺手》(Blade runner,1982)。只不過電影裡的殺手,專司四處緝捕、殺戮想逃竄的複製人,這些複製人被複製來執行的任務,則是充當人類殖民外太空的「智慧奴工」,科幻電影的聲光效果之下,原著小說依然試著拋出了一個很人性的問題:複製人有完成使命的技能後,他們也有靈魂,有愛恨、嫉妒與恐懼嗎?他們逃避追緝,目的是想活著,然而複製人活著,本身有「生存的意義」嗎?

  黑石一雄筆下的「這群人」,可沒有殺手追殺他們,但他們生來注定要扮演重複捐贈器官的任務,而後漸漸死去。他們又與《銀翼殺手》裡的「複製人奴工」,有多大差異呢?

  石黑一雄不是科幻小說家,他寫出《別讓我走》,與其說是在探討複製人問題,不如說他更大的意圖,仍在探索生命的意義,以及個人置身撲朔迷離大環境中那種似懂非懂的「存在疑惑」。

  複製人議題,最迷人之處,是造物者與被創造者之間的關係;複製人議題,最難被合理解答者,又莫過於形體可以複製,但「靈魂」,可以被複製嗎?有了靈魂的複製人,在不斷執行被交代、賦予的任務後,他們難道不會有累積的記憶;而後又在累積的記憶基礎上,他們難道不會有了思索,有了對存在意義的思索嗎?人類行使複製工程時,僅單純希望複製出「功能俱在」的簡單心靈,然而,當人類發現這群「簡單心靈」也有情緒,也有記憶,也有追尋生命價值的心靈能量時,人作為造物主,又該怎麼辦呢?

  石黑一雄不是科幻小說家,他亦無意這麼做。但他選擇了一個二十一世紀,顯然不能閃躲的敏感問題,如果人類可以「複製生命」,並以之作為延續人類生命的「維修品」,那人類會如何「豢養複製品」,而被豢養的複製品,有朝一日突然「靈魂開竅」時,又是怎樣的一個局面呢。

  《別讓我走》裡很感人的情節是,幾個「器官捐贈人」,多年後相聚,並相伴回到他們成長的學校,其實也就是他們被豢養的地方,重新追尋並且綴拾記憶的拼圖。他們彼此調侃小時的記憶,去捕捉個別生命過往中已然模糊的片段,並尋求別人記憶的補充。最終,他們還是不斷問到:我們是誰,我們有靈魂嗎,我們不斷的充當別人的器官維修品,我們的意義在哪?

  跟人類一樣。當複製人填補了記憶的空缺,滿意的接受了自己存在的目的後,他們的焦慮平息,生命的騷動復歸於平靜。當複製人之間,對即將告別的友人,亦輕輕呼喚著「別讓我走」時,石黑一雄亦充分完成了他小說家的人文終極關懷。

作家 蔡詩萍

導讀

任何人都不能帶走的回憶

  如果,先拋開作者的特殊背景,而光看《別讓我走》的話,這無疑是一本相當好看的小說。它描寫一群複製人,生長在海爾森學校之中,當他們漸漸長大之後,才發覺周圍的世界原來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騙局,而他們的未來沒有任何的可能,注定要成為一個器官的捐贈者,默默步上死亡一途……石黑一雄透過不疾不徐的筆法,縝密的寫實技巧,情節絲絲入扣,佈置緊密,不但充滿了懸疑和推理的魅力,更被讚譽是他寫作迄今以來,最為真摯動人的一部作品。

  然而,《別讓我走》不只是好看而已,作者石黑一雄更是當代少見的、具有遼闊視野的小說家。

  一九五四年,石黑一雄出生於日本的長崎——這是一個多麼具有象徵意義的地點啊,自從近代以來,長崎就是一個因為海上貿易發達,而激盪出多元文化的無國界的地方。一九六○年,石黑一雄移民英國,他在那兒成長,接受教育。雖然擁有日本和英國雙重的文化背景,但他卻是極為少數的、不專以移民或是國族認同做為小說題材的亞裔作家之一。即使評論家們總是想方設法,試圖從他的小說中找尋出日本文化的神髓,或是耙梳出後殖民理論的蛛絲馬跡,但事實上,石黑一雄本人卻從來不刻意去操作亞裔的族群認同,而更以身為一個國際主義的作家來自許。

  對石黑一雄而言,小說乃是一個國際化的文學載體,而在一個日益全球化的現代世界中,要如何才能突破地域的疆界,寫出一本對於生活在任何一個文化背景之下的人們,都能夠產生意義的小說,才是他一向念茲在茲的目標。也因此,石黑一雄和並稱為「英國文壇移民三雄」的魯西迪、奈波爾,便顯得大不相同了。不管是魯西迪,還是奈波爾,總喜歡在小說中借用大量的印度文學、宗教、歷史等元素,或置入殖民的政治批判,但石黑一雄的作品卻不然,從他獲得布克獎、描寫英國貴族官邸管家的《長日將盡》、以移居英國的日本寡婦為主角的《群山淡景》,到描寫二十世紀初期上海的《我輩孤雛》,到這本以複製人為題材的《別讓我走》,他的每一本小說幾乎都在開創一個新的格局,橫跨了歐洲的貴族文化、現代中國、日本,乃至於一九九○年代晚期的英國生物科技實驗,而屢屢給讀者帶來耳目一新的驚喜。

  不過,石黑一雄小說的題材看似繁複多樣,出入在歐亞文明之間,但到底在這個多元文化碰撞、交流的現代世界之中,什麼東西才足以穿透疆界,激起人們的普遍共鳴呢?石黑一雄其實用相當含蓄、幽微的筆法,在小說中埋藏了一條共同的主旋律,那便是:帝國、階級、回憶,以及童真的永遠失去。

  回憶,是石黑一雄最偏愛採用的敘事方式,《別讓我走》也不例外。在小說的一開頭,便透過複製人凱西的回憶,緩緩揭開了她住在海爾森學校的童年歲月,那是一個已然失落、不可再得見的世界,唯有留存在凱西的回憶之中。由於回憶,《別讓我走》便能不滯留在寫實的表面,而散發出一股如夢似幻、虛實難辨的迷離美感來。而透過這一趟追溯記憶的旅程,凱西不但是在重新確認自我,認識他人,經歷啟蒙,同時也在縫合起生命中不經意散落的片刻。而當回憶之時,已然啟蒙的敘事者,用一雙清明之眼,再度回顧當年的懵懂、愚昧和無知,才終於領悟到青春已然失落,純真已然玷污,而傷痛已然銘刻在身體的深處,無可消除,而自己卻只能無能為力的站在一旁,目睹靈魂和身體的敗壞,無可言喻的悲哀,遂從此油然而生。

  正如書名所暗示的《別讓我走》——一個在「別讓我走」這首歌曲中獨舞的小女孩,緊緊閉上雙眼,彷彿雙手擁抱著過去那個友善的世界,一個她內心明白已經不再存在的地方,而她還是緊抓不放,懇求它不要放開她的手,但事實上,純真的童年卻在不斷的萎縮、消失,而樂園已逝。

  於是在《別讓我走》中,石黑一雄看似開闢了一個截然不同的新題材:生物科技,但其實也是他過去所一向反覆書寫、反省的主題——帝國和階級的延伸。石黑一雄曾在《長日將盡》中,借管家史蒂文之口說:「對你我這樣的人而言,殘酷的現實是我們別無選擇,只能將我們的命運交給那些身處世界之軸心、雇用我們的偉大紳士。」而這不也正是《別讓我走》中凱西、湯米和露絲這些複製人的命運嗎?而在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人的生活,不也正是被一小群人所無情的主宰,以及實驗之中嗎?透過複製人的故事,石黑一雄卻是在對於現代文明,以及主宰文明發展的一小批傲慢當權者,提出了最為深沉的批判。

  在石黑一雄的小說世界中,人一生下來,便注定要被孤伶伶的拋擲到這個世界上,被龐大的社會機器所控制,情感被壓抑了,於是就連性、愛與夢想,這些人類最為美好的本能,也都被剝奪得一乾二淨。甚至就連文學、藝術的創作,都有可能被權力所污染,而不是出自於靈魂深處最真實的吶喊。在這個缺陷重重、必定要邁向毀壞的世界,無疑是令人悲觀的,然而,石黑一雄卻肯定了愛的力量,將會使人類的罪惡和軟弱,都獲得救贖懺悔,而悲哀也因此昇華。在《別讓我走》的末了,凱西與湯米終於重拾愛的勇氣,即使它的到來,為時已晚,但它不是一時的肉體激情,它是靈魂上永恆的平和與寧靜,也是任何人都不能帶走的回憶。

東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郝譽翔




其 他 著 作
1. 別讓我走
2. 被埋葬的記憶
3. 克拉拉與太陽
4. 群山淡影
5. 浮世畫家(諾貝爾獎得主石黑一雄名作)
6. 我輩孤雛
7. 夜曲
8. 無可撫慰(石黑一雄唯一未曾在台問世作品)
9. 石黑一雄小說套書(被埋葬的記憶+別讓我走)
10. 別讓我走
11. 被埋葬的記憶
12. 長日將盡
13. 別讓我走 Never let me go
14. 夜曲 Nocturne
15. 長日將盡
16. 浮世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