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定價650.00元
8
折優惠:
HK$520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中庸,訴說了什麼(20K)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1848129
林文傑
深思文化
2010年12月17日
73.00 元
HK$ 62.05
詳
細
資
料
* 叢書系列:東方經典
* 規格:平裝 / 224頁 / 19.0*21.0 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東方經典
分
類
[ 尚未分類 ]
同
類
書
推
薦
內
容
簡
介
e之道,不偏不倚。
為什麼孔子認為「中庸」是道德的高標準?
明心善性,情緒與道德行為的關係為何?
如何將《中庸》一書落實於現代生活當中?
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
這段來自論語訴說了什麼一書的解說:孔子說:「曾參啊,我的『綱常倫理』的正道是來自於上天,讓我知道身、心、靈能合一,言行舉止合一,所以言行舉止可以與天命契合,並且能貫徹始終。」
此『綱常倫理』的正道即為『中庸之道』,我們應該如何修習中庸之道呢?
《中庸》是人的中心思想,正確的價值觀。
中國幾千年的做人至理,恰恰都是從「中庸」演變而來。
「中庸之道,不偏不倚。」大家都能朗朗上口;
卻不知中庸之道是天地的基軸,需要永恆持久的抱持。
本書以淺白的語言引領讀者,瞭解《中庸》,進而修習「中庸之道」的心法。
主要特色如下:
一、以現代人的語氣來翻譯、敘述。
二、整句對話全段翻譯,不做片面的字義解釋,以免失去對話原味。
三、融入「三綱五常」做基軸,讓本書讀起來有主軸、有方向、有次序、有核心。
四、逐則講解中庸境界,並舉實例說明以資佐證,帶給讀者更開闊的人生觀與生活心態。
本書猶如一把金鑰,重新開啟中庸的智慧,幫助人們重新領悟生命,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作者簡介
林文傑
福建省霞浦縣人。台灣嘉義大學企管研究所碩士,現任大森生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作者深耕儒學內涵,研發出人才變身的「心靈成長」、「企業管理」系列課程。課程中學習儒家思想,達到「發現自己」、「認識自己」,開發啟端「自我改變的力量」。課程落實在職場中,已有相當的成功經驗,並以培育企業三代接班人為主。
審校者簡介
郭慧娟
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專長於先秦儒道思想之研究、中國美學思想、環境倫理與生態美學之研究,目前任職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博士後研究,及馬偕醫學院、中原大學、輔仁大學權人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目
錄
推薦序 / 作者
序
悕R章)
第二章(仲尼章)
第三章(中庸章)
第四章(道之章)
第五章(道其章)
第六章(舜其章)
第七章(人皆章)
第八章(回之章)
第九章(天下章)
第十章(子路章)
第十一章(素隱章)
第十二章(君子章)
第十三章(道不章)
第十四章(素位章)
第十五章(辟如章)
第十六章(鬼神章)
第十七章(大孝章)
第十八章(無憂章)
第十九章(達孝章)
第二十章(問政章)
第二十一章(自誠章)
第二十二章(盡性章)
第二十三章(其次章)
第二十四章(前知章)
第二十五章(誠者章)
第二十六章(無息章)
第二十七章(大哉章)
第二十八章(愚而章)
第二十九章(三重章)
第三十章(祖述章)
第三十一章(至聖章)
第三十二章(至誠章)
第三十三章(衣錦章)
中庸,訴說了什麼?附錄
序
top
前言
《易經》云:「『道』生太極,太極生兩儀(陰、陽),兩儀生三極(天、 地、人),三極生四象(春、夏、秋、冬)四象生五形「金、木、水、 火、土」。」『天、地、人』三極的運作息息相關、密不可分。
中庸之道不偏不倚。天有天理,「日、月、星、辰」、「春、夏、秋、冬」自然運行不錯亂。地有地理,「山、林、海、島」自然蘊育、不錯亂。人有綱常倫理,「五倫、八德」、「三綱、五常」人心自然匡正、自然向善,生活安定不錯亂。
中庸之道,是人的「中心思想」、正確的「價值觀」。中庸之道不偏不倚,大家都能朗朗上口,也知道學習。卻不知中庸之道是天地的基軸,更需要朝夕、永恆持久的抱守。
二十一世紀已經進入心靈世紀,可惜的是一般人還是將功利主義 當成價值觀。心靈的世紀是率性創造,創造強而有力的生命力、創 造人類原始向上進取的精神。
中庸這本書,就是引領我們進入二十一世紀率性創造的心法。
人人都有中庸之道,但是因此後天的氣秉所致遮蔽住了。因此需要將中庸之道重新開發啟端,修習「綱常倫理」以格除心物。以前學習中庸效果不佳,因為不知道心法。所以,讓我們一起來修習中庸之道的心法:
1.「以天為本」、「以人力行」天人合一,做為修身養性之依據,活在屬靈的世紀中。
2.修習天道的五常德,能格心物。將我們隱藏內在深處的污染,轉化迷昧為覺悟,並在言行舉止中呈現出文質彬彬的風範。
3.心誠、意正修習人道的八德,素其位而行。格物、致知後,人的「真靈本性」就會光明與上帝的大能相通。
4.修身養性的開發啟端,就從五達道(五倫)中的夫婦開始。夫婦琴瑟和鳴、相親相愛,家家戶戶夫倡婦隨,將上帝的『道』佈滿宇宙、充滿天地。
因為人的『綱常倫理』運行正常,上帝真空妙有的自然造化,讓「春、夏、秋、冬」因而可以自然正常運行,萬物因而受到天地的育化生生不息。真空妙有的自然造化,只要人頂天立地的這個天、地基軸不偏差,自始至終修習五常德與八德,天地基軸自然端正,「春、夏、秋、冬」因而可以自然正常運行,萬物因而受到天、地的育化生生不息,如此行「道」如何會窮盡呢?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