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4月28日生於英國蘇格蘭法夫郡,愛丁堡大學畢業後,曾經當過葡萄園工人、養豬工、稅務員、酒類研究者與音響器材記者,曾以主唱身分加入一支名叫「群豬跳舞」的龐克樂團(這個樂團及其錄製的專輯也曾在他的小說裡出現過)。從小對流行音樂的喜好促使他對歌曲填詞一事產生興趣,求學期間陸續發表詩詞作品,並轉向小說創作,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完成了三部小說,最後一部就是讓他蜚聲文壇的約翰.雷博思系列首部曲《繩結與十字》(Knots and Crosses,暫名),當年他才二十七歲。
雷博思另一位配角在前一本書宣告他已經準備好站上舞台中央了。莫瑞斯.傑拉德.卡菲提,人稱「大葛」,是愛丁堡最大的幫派頭子。他在《竭盡全力》(Tooth and Nail,暫名)中客串登場,如今在《黑色之書》中完整現身,是道德和靈魂腐敗的化身。他也許在中場才真正進入小說,但效果令人不寒而慄。對於卡菲提,我覺得最好奇的是他所帶來的模糊性。他在某些方面非常像雷博思,他會承認這一點,但雷博思卻永遠不會承認。兩個人都會老得很快,一點也不同情周遭改變的景觀,他們使我想到該隱與亞伯,一枚銅幣的兩面。
或是傑克與海德。
在前面的小說裡,我大量使用羅伯.路易.史蒂文生的黑暗大作,甚至在小說《捉迷藏》(Hide and Seek,暫名)中使用海德的姓。不過如今在我看來,影響《黑色之書》更大的是另一本蘇格蘭中古恐怖小說──詹姆士.霍格的《罪人自圓其說的告白》(Confessions of a Justified Sinner)。在這本書裡,一個無辜的人受到哄騙、誘惑、心理逼迫而犯下謀殺案。逼迫他的究竟是惡魔,還是殘酷邪惡的變態狂?也許,這個邪惡的聲音來自他自己,這名男子自身所擁有的瘋狂。這個議題永遠不會有結論,全留給讀者決定。
我就讓《黑色之書》的讀者來決定我有多麼亦步亦趨地跟隨前人的腳步。